另外有2.6%的畢業生表示會返回原居地,或有其他理由不打算在港工作。 其次為教育科畢業生,平均月薪約24,167元,造就教大過去十年穩佔八大中首三位薪酬最佳的地位;而薪酬水平最低的為文科及人文學科畢業生,但平均月薪也有17,333元。 在8個行業當中,以「進出口貿易及批發」和「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的收入中位數24,000元最高。 每位在職畢業生必須作出強積性供款,而且應是很多人首次開始管理自己的資金去作出投資決定。 假設每月收入為1.7萬元,僱主與僱員雙方各自要供5%,每月會有1,700元用作投資。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如果年回報為8%,20年後就可以累積到100萬元,30年後更可增至超過253萬元。
- 調查亦發現,畢業生對就業前景信心的評分只有 5.26 分(滿分為 10 分)。
- 小編翻查資料,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進行的最新一期的畢業生薪酬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一月,17/18學年的學士畢業生平均月入為21,333元,高於本港的月入中位數19,000元。
- 按教資會的數字顯示,修讀醫科、牙科和護理科的畢業生薪酬待遇屬所有學科之中最佳,平均年薪達462,000元,即月薪約38,500元,而有關課程集中在港大、中大兩所大學,因此提升了兩間大學的畢業生薪酬表現水平。
- 新論壇副召集人鄧咏駿指出,大學畢業人數大增,相應高技能崗位增長卻慢,學歷和職位錯配惡化,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從事文書、支援人員等低技能職位,導致收入不及昔日。
- 據近日新青年論壇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初入職大學畢業生收入中位數升至17,424元。
高等教育學位持有者的收入增長速度達到6.1%,而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士的收入增長速度僅為5.96%。 其中,具有專上教育:副學位的人士收入增長最為顯著,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20,000港元上升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21,700港元。 而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士收入增長相對較小,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14,000港元上升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15,000港元。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有28歲港男於內地大學升學,在上海吃螺螄粉後情有獨鍾,他大學畢業後毅然回流香港開設首家螺螄粉專門店,努力推廣螺螄粉,報稱可每月能賣出約1萬碗,每月營業額收入約60萬元,扣除約20萬成本,可賺約40萬元。 根據房委會顯示的「公共租住/租置計劃屋邨」,屋邨數最多的是觀塘區、葵青區、沙田區與黃大仙區並列、及深水埗區。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教育學士畢業生人工:老師起薪點
從2022年到2023年,各教育程度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普遍呈上升趨勢。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2025 其中,2023年第一季度的總收入中位數達到20,000港元,較2022年第一季度的18,800港元有所增長。 綜觀而言,教育程度與所處行業確實會影響薪金,JUPAS去年中公佈香港八間大學畢業薪酬,由教資處統計20/21年的大學生畢業起薪狀況。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香港政府統計處公佈最新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報告,就業人員的月收入中位數從2022年Q1的HK$1.88萬,增至今年Q1的HK$2萬,年增HK$1,200或6.38%。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2025 市場人士直言,要建立一個更完善的收費參考基準,各類別的收費必須按同一標準,例如同一手術包括的細項應相若,而醫生的費用預算都要依循同一標準。 假如醫衞局要向醫療機構及保險公司索取資料,由於分類標準化的過程複雜兼涉及系統變動,不同持份者如醫療機構及醫生等是否願意值得關注,除非政府採取強硬規定要求,或透過激勵和處罰來推動才可行。
(iv)為推動職業專才教育發展,裝備青年人投身人才需求殷切的行業,職業訓練局推行Earn &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Learn職學計劃,結合課堂學習及在職培訓,並提供有保障的薪金及津貼水平,讓學員得以在清晰的職業進階路徑上發展。 統計處公布以住戶每月入息劃分的家庭住戶數目,當中近20萬住戶月薪超過10萬,而住戶收入中位數為26,200元。 若以夫婦均達月入中位數19,600元的家庭住戶為例,二人月入共39,200,家庭月入約為全港首38.9%高。 申請住戶(包括1人住戶)達到工時要求,而住戶的入息及資產符合有關限額,可以申領計劃下的基本津貼、中額津貼或高額津貼。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最新文章
醫衞局透露,有關研究已經完成,局方會連同收集私營醫療服務資料的顧問研究結果,一併考慮未來路向。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2025 政府於2016年10月起,聯同香港私家醫院聯會推出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的先導計劃,私家醫院於其網站公布30種常見治療或程序的實際賬單收費,給予公眾作為參考;同時,鼓勵私家醫院和醫生在病人到醫院接受非緊急治療或程序時,提供服務費用預算及總額。 醫衞局回應表示,政府於9月展開顧問研究,探討如何收集各種私營醫療服務數據,讓市民掌握更充分的收費資料,以助他們評估所需醫療費用。 Vivienne 認為,隨著疫情減緩,全球經濟陸續復常,人才短缺情況升至 16 年來最高,為應屆畢業生帶來很多就業機會,畢業生可了解市場需要,揀選適合自己的行業,規劃未來職涯。
- 綜觀而言,教育程度與所處行業確實會影響薪金,JUPAS去年中公佈香港八間大學畢業薪酬,由教資處統計20/21年的大學生畢業起薪狀況。
- 薪酬分佈方面,33.8%受訪者的月薪高於$30,000,人數比2019年升1.8%。
- 根據調查數據,最多受訪畢業生打算投身「資訊科技/電子商務」行業,比率達 11.4%,不論商學院、工程學院、理學院畢業生對相關行業皆感興趣,其次是「建造/工程/建築」行業(9.4%)。
- 結果顯示,93%患者在確診四周內出現最少一種症狀,包括咳嗽、咯痰、咽乾及咽痛。
- 研究團隊又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以電話跟進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間向遠程醫療中心求診的新冠患者,成功訪問超過6,200人。
- 大學生入息中位數 然而,考慮到疫情下低收入住戶面對的經濟壓力,經諮詢立法會,政府決定單次凍結除四人住戶外所有住戶類別的職津入息限額。
- 想投身教育界,做教師工作勝在夠穩定,人工亦唔錯有起碼3萬以上,而且薪金每年都會按教育局嘅薪酬表調升,收入有保證。
考生除了6科成績都要標青,亦需要有一定英語能力,對選修科如生物、化學、物理、綜合科學或者組合科學成績,都有一定要求。 此外,男女之間的收入中位數差距再度擴大,從去年第四季的5,900元提高至6,800元。 期內,男性收入中位數按年增加1,800元或8.57%;女性收入中位數則上升1,000元至6.67%。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統計處:2023年首季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為35,000元
歡迎追蹤我們在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主要社交媒體平台上的帳號,以獲取最新文章、和影片。
新論壇及新青年論壇昨公佈《香港各世代大學生收入比較研究報告》,研究九六至一六年間大學生的收入及增薪程度。 大學生入息中位數 研究發現,以五年劃分為一代,二十五至二十九歲擁有大學學歷比例,由第一代不足兩成增至第五代逾五成,反映年輕一代教育水平創新高。 但大學生從事低技能職位如文書支援、服務等非技術工作,在過去二十年比例卻大幅增加,人數增幅近五倍,由二萬八千二百人增至十六萬五千人。 現今大學生愈來愈多,有組織調查發現,整體勞工入息中位數在過去20年升了28.6%,但擁大學學歷勞工的入息中位數不升反跌,跌幅達5.5%。 組織又以統計處提供數據計算,去年大學學歷勞工中,從事低技能職位的人有逾16萬,佔16%,比例較1996年多近1倍。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畢業收入跑輸30年前 創富靠三招
筆者在以下和大家簡單介紹2022最新香港主要十所大專院校的收生要求。 如果將入息中位數的升幅和通脹升幅比較一下,發現入息中位數的升幅比起同期的通脹升幅為高,入息中位數的升幅大約 4%,而通脹升幅只有 2.4%,代表打工仔的整體薪酬升幅跑贏了通脹。 從2022年到2023年,具有專上教育:學位課程的人士收入增長速度最快,達到6.1%(從33,000港元上升至35,000港元)。 具有專上教育:副學位的人士收入增長速度次之,達到8.5%(從20,000港元上升至21,700港元)。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生入息中位數: 薪酬趨勢|香港收入中位數2022|35歲至44歲月入中位數最高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就業人士每月收入中位數從2022年第一季的18,800元升至今年首季的20,000元,按年升1,200元或6.38%;對比2022年第四季的19,000元,按季則錄得1,000元或5.26%升幅。 而收生最高分的是「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收生中位數達到4C+2X(中,英,數,通識4個核心科+2個選修科)的47分。 香港大學的基本收生要求是「332233」,即是中文、英文達到DSE3級水平,數學、通識達到2級水平,而學生其中兩科選修科亦需達到3級水平。 社會福利署(社署)透過為營辦課餘託管服務的部分機構提供額外的收費減免名額,以推行加強課餘託管服務,於平日晚上、星期六、日及學校假期提供延長服務時間。 服務內容包括功課輔導、家長教育、社交及發展活動、小組活動,社區服務或參觀。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以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生入息中位數: 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勞工及福利局公布由4月1日生效的「在職家庭津貼計劃2022」,列明4人家庭的入息限額稍微放寬,其中四分三額及半額津貼入息限額分別放寬至26,900元及31,400元,較現有限額提升100元,而全額津貼入息限額維持在22,400元不變。 至於資產限額,所有住戶類別都獲得放寬,其中1人家庭的資產限額由266,000元放寬至273,000元,而2人家庭的資產限額由360,000元放寬至369,000元。 調查又發現留在內地工作的受訪內地畢業港生,目前月入中位數大約為8240元人民幣,對比回港工作的受訪內地畢業港生,入息中位數則為17320港元。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生入息中位數: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X渣打銀行—劏房戶交租計劃(已完結)
大學畢業生月入中位數 20年跌5.5% 學者:學位仍是入場券 惟不如以前值錢 尖子入息跌幅 更高達13.6%. 新論壇及新青年論壇以統計處1996年至2016年的數據,才於特定的年期內,聲稱有助減輕畢業生的財政壓力。 住戶可透過郵寄或網上填寫表格進行申請,包括使用文本申請表格,填妥後郵寄至觀塘郵政局郵箱62600號(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或投入指定地點的投遞箱,或直接在網上填寫並遞交申請表格,詳情可按此查閱。 而近日,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亦分別分布了該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馬上看看本港畢業生的熱門行業和薪酬情況。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生人工:不同學科畢業生平均薪酬2023
陳偉強認為,大學教育跟職場脫節,僱主亦投訴現今大學生基本能力和專業技能不足,需額外培訓,建議港府檢討教育政策,同時推動產業多元化,創造更多高技術就業機會。 惟他坦言,未見新政府有高瞻遠矚的教育政策,他又反對推出3萬元自資學券,指此舉令本應被淘汰的自資院校可繼續營運,這批自資院校畢業生未能找到體面工作,怨氣更大。 大學學歷已不再是上流的保證,有研究發現,經通脹調整後,本港大學畢業生的收入中位數,20年來下跌了5.5%、而精英大學生收入中位數跌幅更大、達13.6%。 另外,政府去年委託顧問進行優化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索償的研究,探討建立電子理賠平台的構思。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最新專欄文章
新論壇及新青年論壇以統計處1996年至2016年的數據,比較由1967年至1996年出生共6代(5年為1代)不同年代大學生收入及上流差距。 研究發現,扣除通脹後,過去20年整體勞工月入中位數上升28%,但擁有大學學歷者的收入中位數卻不升反跌,較20年前下跌了5.5%,收入最高10%的大學學歷人士,其入息跌幅更高達13.6%。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生起薪點增至$14,000 元,起薪點中位數較20年前下跌17%。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畢業生2022年平均月薪$16,457!最多人想投身1行業前景超好|網絡熱話
即是約32歲已可成為百萬富翁,而且都有足夠財富去實現不同目標,即使買樓都夠付首期。 想獲得8%回報,可以月供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好像股神巴菲特都推薦的SPDR標指500ETF(SPY)。 港股可以揀內銀股如中國銀行(3988.HK)及建行(0939.HK),兩者的股息率都超過9厘,有相對高的防守性。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畢業生月入中位數 20年跌5.5%
因此,在24歲畢業投身社會後,到54歲,就已可以有不錯的退休儲備,而且還未計會加人工,令到每月供款增加,所以不要少看強積金威力。 一般成員不懂如何選擇,年輕時可選環球股票基金以賺取潛在回報兼分散風險,到50歲逐步將資產轉到環球債券基金。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如果主動管理,要有8%回報有機會做到,如近年北美及歐洲股票基金回報表現都理想。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服務評價
她另補充,CTgoodjobs 未來將增設多個高增長行業的特定專頁,為各行各業的打工仔提供可靠的求職資訊及貼士, 並會持續改善服務及素質,提升僱主與求職者的用戶體驗。 如果繼續進修成為助產士、升職護士長,或加入私立醫院工作,人工護士可能更高。 現時做兼職的機會不少,好像做外賣員每月多賺數千元不難,做全職的很多月入都達數萬元。 因此,不要說不知如何賺到額外收入去投資,應問問有甚麼方法可以達成目標。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香港八間大學畢業生薪金
而不少fresh grad都大呻剛畢業的人工實在難以維持生計,編輯今次就帶大家來透析一下香港畢業生和內地畢業生的人工比較。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按教資會的數字顯示,修讀醫科、牙科和護理科的畢業生薪酬待遇屬所有學科之中最佳,平均年薪達462,000元,即月薪約38,500元,而有關課程集中在港大、中大兩所大學,因此提升了兩間大學的畢業生薪酬表現水平。 根據數據,學歷越高,收入亦會越豐厚,以「小學及以下」與「專上教育:學位課程」的合計收入中位數為例,兩者足相差$23,000(「小學及以下」:$12,000;「專上教育:學位課程」:$35,000)。 在「按教育程度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分類中,仍然能看到男女收入差異的情況,每個教育程度組別,男女的月入中位數至少相差$4,700,當中差額最大的為$7,000,屬於「高中」組別。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網民:大學選科好重要!
於35至44歲的組別內,男性的中位數收入錄得27,900港元,環比減100港元;而女性則錄23,000港元,環比減400港元。 他又分享創業心得,強調必須能吃苦,「很多人覺得餐飲沒有什麼門檻,其實最大的門檻就是你要吃得了苦、敢做、有一個領導力,那些東西跟你的學歷無關,跟你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無關」。 他又寄語同路人,「可以焦慮,但是不要被焦慮困住,現在當下的情況,其實算是比較好的一個情況了,你不知道未來是有好還是不好……核心壁壘是要吃得了苦,真的你很辛苦的」。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2025 同樣假設每年回報為8%,如果每月能夠儲起8,000元投資,8年已可以滾存出107萬元。
17/18學年畢業生薪酬待遇繼續以香港大學排首位,港大畢業生平均月薪約26,583元;排第二的中文大學,平均月薪約25,417元;第三位的教大畢業生錄得平均月薪約23,333元;排榜末的則為嶺南大學畢業生,平均月入約15,583元。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2025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現在好好讀書,以後才能好好賺錢」這句話,不少人都對這句說話深信不疑。 日前,政府統計處發表《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23年第1季)》,當中「按教育程度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就談及6大教育程度組別月入中位數,讓大家能夠對各個教育程度人士的收入數目有所了解。
保險資訊平台10Life創辦人倫沛然贊成建立醫療收費基準,如果能落實的話,涵蓋的手術及治療應較目前先導計劃的30種更多,以及必須按同一標準分類,以便能反映收費的準確度。 同時,有關基準必須實用,如醫生就病人入院前提供費用預算時,系統應自動提供市場收費資料,讓市民可即時作參考。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2025 事實上,新加坡自2018年推出部分普通手術程序的收費基準,之後把覆蓋的範圍擴大,今年6月向私營醫療保健行業再推出新的收費基準,涵蓋醫院、手術以及麻醉等收費。 醫務衞生局正透過顧問研究如何收集本港私營醫療的收費資料,冀進一步增加醫療收費的透明度,以助市民評估所需醫療費用。 分析估計,醫衞局此舉或希望仿效新加坡建立醫療收費參考基準(Benchmark)的做法,惟有關基準必須把分類標準化,令各種醫療收費的可比性準確度更高。
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28,000元,女士之收入則為20,500元。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之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最低,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則為13,000元。 據近日新青年論壇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初入職大學畢業生收入中位數升至17,424元。 單看數字看似不錯,而且都是近20年最好,但仍低於1992年及1997年的17,543元及17,426元,這可說是亞洲四小龍時期的光輝歲月,都是香港處於高增長期,只是之後出現97金融風暴,股市及樓市大跌,為黃金期劃上句號。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數字反映香港大學畢業生剛投入職場的身價整體在近30年都無大增長,因此想為財富增值就需要靠自己。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IT 行業最受畢業生歡迎
以18區劃分,按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計算,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最高的地區為灣仔區,達$55500、緊隨其後的是$52500的中西區、接下來是$45200的西貢區、然後是南區,達$41700、第五是$40300的東區。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 按所有住戶計算,頭5位則有不同,分別是中西區($42000)、灣仔區($40400)、西貢區($37200)、南區($33000)、及荃灣區($31800)。 小編翻查資料,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進行的最新一期的畢業生薪酬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一月,17/18學年的學士畢業生平均月入為21,333元,高於本港的月入中位數1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