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 大型維修或改善計劃的調遷安排:住戶因大廈結構問題、整體維修或改善工程而須遷出現居單位,可獲編配其他合適單位。 受屋邨清拆影響的提早搬遷計劃:居住在清拆屋邨的住戶可申請這計劃,每當新落成屋邨有適當的單位可供此類編配時,房委會通知居民,成功申請的住戶可遷往其他公屋單位,可獲發搬遷津貼。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不時會檢視現行政策,以確保珍貴的公屋資源只會提供予真正有需要的人。
-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現時《長遠房屋策略》低估公屋需求,無可能達到輪候公屋「三年上樓」目標,認為政府需面對現實,將「三年上樓」承諾與《長遠房屋策略》供應目標掛鈎。
- 有租戶表示,領展管理下的租金十分昂貴,一直只靠靠民生生意來支撐。
- 樓主獲派的家維邨,屬於香港房屋協會出租屋邨甲類單位,是按照房委會公屋的輪候冊次序來邀請申請的,資產和入息要求會比房委會公屋寬鬆。
- 上述提到的平均輪候時間約5年半,但非長者1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則長得驚人。
- 如果想更快輪候到公屋,可轉隊排家庭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會減至5.8年。
- 富戶申報表中有一部分供住戶填寫個人總資產淨值,此部分只供選擇分開以個人身份申報的家庭成員填寫,一般公屋住房多以家庭申報,則僅須於上一部分剔選資產水平,無須填寫此部分。
- 另由于配房的先后次序须视乎申请者于「配额及计分制」下的分数而定,而此分数亦与申请者成功登记轮候公屋时的年龄有关;故若于某一时段内有较多较年长的申请者到达编配阶段,可导致某月份某区的已接受配房最低分数较上月不降反升。
- 柯指出,由於未來5年的公屋供應都難望達標,政府應增加短期的支援,包括促成更多過渡房屋的供應,讓輪候公屋者有其他住屋選擇;將俗稱「N無津貼」恆常化讓未能受惠「現金津貼」者亦可受惠。
富戶政策收緊交還公屋條件,由單軌制改成雙軌制,即使住戶在港未持有物業,只要入息或資產其中一項超逾限額,便須補繳租金,甚至遷出單位。 綠表政策由上世紀70年代已沿用至今,政府指有助公屋流轉,平均每年可收回約3,600個單位。 但鄺球這些富有人士竟然也可申請,現時公屋、居屋等資助房屋,究竟有多少單位分配予真正有需要家庭? 政府不斷「搶地」建公屋,上屆政府決定新增房屋土地的公私營單位由六四比調高至七三比,但其實更重要的是避免資源錯配。 此外,申請人必須已成年(年滿十八歲),現居住於香港並擁有香港入境權,以及其在香港的居留不受附帶逗留條件所限制 (與逗留期限有關的條件除外) 。
公屋輪候進度: 最高詳細資格審查及配房編號(2021年 11月)
舉例來說,房委會每年均會按目前社會經濟的最新狀況去檢視及調整公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 公屋輪候進度 另外,由二○一五/一六年度起,房委會會對「配額及計分制」下已經輪候五年、而在未來兩年內尚未到達接受詳細資格審查階段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進行定期查核。 在過去六年(即二○一六/一七至二○二一/二二年度)的定期查核中,平均約有百分之五十三受查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因不再符合公屋申請資格或沒有回覆我們的查詢,而被取消其公屋申請。 香港房屋委員會以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及長者一人申請)平均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為目標。 輪候時間基本上是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內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者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者在獄中服刑等)。
為配合不同公屋申請者的需要,政府提供多種配屋計劃,包括一般家庭、長者 (包括「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及「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非長者一人申請,以及「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現時《長遠房屋策略》低估公屋需求,無可能達到輪候公屋「三年上樓」目標,認為政府需面對現實,將「三年上樓」承諾與《長遠房屋策略》供應目標掛鈎。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指出,公營房屋供應不足,除因為缺地,亦因官僚程序延誤,令公營房屋落成延誤,促政府改善披露現時公營房屋發展情況,以便外界有效追蹤及跟進各項目進度。 房委會委員兼議員柯創盛則對公屋輪候時間再延長不感意外,但對基層家庭及長者的處境大感憂心,特別是近期通脹壓力加大,基層家庭及長者若未能「上樓」,生活將更為困難。
公屋輪候進度: 輪候公屋現金准貼
此外,今年首季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分別較上季增加1300宗和210宗;而同一季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約為420宗。 另外,房委會指出,在2022年12月底,約有133,7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根據房委會文件,2021至22年度估算可供編配的單位共約31,000個,包括約16700個新單位及約14,300個翻新單位,其中皇后山邨第一座和第七座,以及荔景邨恒景樓共有3098個單位,佔全部單位供應的約10%。 有關試行計劃的申領資格,將以《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申領須知》內容為準。 為應對公屋輪候者的燃眉之急,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向輪候公屋逾三年的市民,發放現金津貼。 在2022年3月底,約有147,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房屋問題水深火熱,特區政府卻放棄大舉徵地建屋之計,而着力於「小修小補」的過渡性房屋政策。 特首林鄭月娥自2017年上任後,主推由社福機構主導的「過渡性房屋」政策,但截至2019年相關單位仍然不足1,000個,對近12萬個環境欠佳的劏房住戶而言可謂杯水車薪。 林鄭遂於當年提出,將在2020年至2023年間提供1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後來又加碼至1.5萬個,但實際遲遲未見蹤影。 公屋輪候進度2025 直到上周日(5月9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自豪地在網誌聲稱,政府已覓得1.4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土地,與目標只有「一步之遙」。 辦事處會於每月的月底向於下個月輪候公屋滿3年的住戶發出通知書,例如合資格公屋申請者,倘於9月已輪候公屋滿3年,當局就會於8月底獲發通知書。 部分住戶只會收到通知書而沒有申領表,如日後狀況改變符合申領資格,房屋署會主動寄出申領表。
公屋輪候進度: 最高詳細資格審查及配房編號(截至 2022年 10月底)
另外,申請的住戶總每月入息和總資產淨值不超過現行的限額,而其本人及家庭成員亦不可在香港擁有任何住宅物業。 公屋輪候進度 【本報訊】公屋申請人輪候三年仍未能上樓,問題原來與他「問」得多有關! 有公屋申請者去年發現編號較後的申請者已獲編配單位,自己遲遲仍未能上樓,曾五度作出查詢不果,遂向申訴專員投訴,結果揭發編配公屋過程的不公之處。
公屋輪候進度: 簡約公屋|啟德住完唔捨得走?何永賢:公屋最多編配3輪 如全部放棄須搬離
基於上述原因,房屋署恕難預測各申請者須等候多久才可獲配公屋單位。 房委會最新檢討「2022/23公屋申請入息和資產限額」,公屋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水平,即一人家庭維持在12,940元。 房委會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有24.52萬宗公屋申請,包括14.75萬宗一般家庭申請,以及約9.77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兩者輪候時間均按季升了0.1年,分別升至6.1年及4.1年。 房委會解釋,因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2022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公屋輪候進度: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3: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公屋輪候進度2025 截至2021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年。 在2021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4,7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310宗。 房委會指出,最新數字下約有15.2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5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合共有24.85萬宗。
公屋輪候進度: 公營出租房屋-其他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出,目前輪候宗數仍有24萬,仍處於高位,相信未來一兩季輪候時間,會進一步上升。 至於輪候時間何時才有望回落,招國偉認為,李家超上任後會否進一步精簡房屋程序、提早令公屋輪候者上樓,否則根據《長遠房屋策略》,要到2027/28年,即十年計劃中的「後五年」期,才有望消化到現時累積的申請人龍,令輪候時間回落。 申請人及名列申請書內的家庭成員,由申請日期前24個月內直至獲配出租單位租約起租日期間,在香港並無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或用作居住用途的土地。 另外,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回應指,樂見公屋輪候數字有輕微改善。
公屋輪候進度: 時間:2022-05-13 04:23:25來源:大公报
任何人蓄意提供虛假資料或漏報資料以騙取現金津貼,屬刑事行為。 房屋署在收到填妥的申領表後約一個月內,會以手機短訊通知申領者,確認申領表已收悉。 由於試行計劃在剛開始推行時會有大量申請,簡單個案預計在起初數月需時約一至三個月處理,隨後的處理時間希望會回落。
公屋輪候進度: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直言,公屋輪候數字高達6年情況「唔理想」,甚至為「3年上樓」承諾的1倍。 他指,未來10年公營房屋落成量「頭輕尾重」,目前僅屬追落後,並推斷未來3年輪候數字都不會回落。 此外,政府近日決定徵用皇后山邨第一座和第七座,以及荔景邨恒景樓共三座剛落成而仍未入伙的公共屋邨樓宇用作隔離設施,合共3,000多個單位,料或進一步影響未來季度公屋輪候數字。 另一成員、現正居住欽州街組合社會房屋項目的黃女士明年4月就滿租約,她指3人房單位租金達約5,000元屬高昂,未能改善其經濟狀況,要求當局將簡約公屋租金與傳統公屋單位「睇齊」。 關注組聯絡人李先生表示,不論過渡性房屋或現時的簡約公屋項目均只能短暫改善劏房居民居住環境,但現時單位造價高昂,居民亦只能住兩年,建議港府應集中資源興建公屋,才是解決劏房的長遠之策。 【本報訊】為紓緩輪候公屋人士的生活困難,港府近期利用閒置土地及建築物,加快興建供短期居住的簡約公屋。
公屋輪候進度: 新界過渡房屋入住率約七成 房屋局倡放寬租戶比例 供輪候公屋未滿三年人士申請
他表示,內地去年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建議將「三孩政策」進一步開放為「無限孩」政策,並推廣輔助生殖,鼓勵民辦醫療企業開展相關業務,同時提議研究代孕合法化。 在北京,港區人大代表林順潮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建議,在港深邊境的深圳區域劃撥土地,由深圳政府主導,特區政府參與,爭取在5年時間內修建容納20萬個以上公屋單位的大型公共屋邨。 若 1 至 3 人的小家庭中,所有家庭成員均為 55 歲以上,每月入息限額不變,但其家庭資產淨值限額,可獲調高至相等於 4 人家庭限額,即 310 萬元。 住宅物業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樓宇、未落成的私人住宅樓宇、經建築事務監督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屋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公屋輪候進度: 留言
房委會解釋,平均輪候時間錄得較為顯著的改善,主要是由於第三季有超過一萬個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當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縮短。 計算每個獲批核申請的現金津貼起始月份,是以申領住戶符合所有申領資格的日期,或以遞交已填妥申領表的日期而定,以較遲者為準,最早起始計算日為二○二一年七月一日。 公屋輪候進度 支持「簡約公屋」,就是支持社會最弱勢的一群去脫困,幫助他們脫離一個艱難的環境,令他們重拾信心,令社會充滿希望。 雖然長者申請公屋相對優先,但等候時間仍然數以年計,也只能無奈接受。 另一邊廂,也有不少子女買樓給父母,好讓他們安居樂業,即上千居搜尋各區心水靚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