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醫師林琮凱表示,患者因長期下背痛,初期有透過止痛藥治療並無改善,到院後確診為第三、四節腰椎纖維環破裂及椎間盤突出。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先採取神經阻斷術治療,首次治療後症狀有緩解,但由於工作關係,仍需長時間彎腰刺青,導致三個月後下背痛復發,為求在不開刀狀況下一勞永逸,評估後決定採「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治療,術後效果頗為顯著。 林琮凱表示,當椎間盤因外傷、姿勢不良、不當施力、退化等原因使纖維環破損,可能會因急性發炎產生劇烈下背疼痛;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是一種非手術性治療,經由表皮插入一根含水冷系統的探針,透過膠原蛋白脫水收縮的過程,達到椎間盤減壓及纖維環固化的效果,術後不會出血,也不需住院。
最後求診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巫智穎憑著理學檢查和診斷性注射,診斷吳姓患者,屬於骶薦髂關節疼痛,施以「微創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手術治療」,甩掉疼痛,疼痛指數從9分下降到1分,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疼痛中心温永銳主任表示,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術,是利用特殊的水冷式電燒針,將支配關節疼痛感覺的神經進行燒灼,卻又不會影響關節原有的運動功能,特別適用在某些長期關節疼痛,又尚未走到必須置換的病人;另年紀過大,不適合手術卻又疼痛難捱的老年人也適合。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巫智穎說,這位吳姓患者10年前接受第五腰椎及第一薦椎融合手術,3年前再度接受第三四五腰椎融合手術,術後自稱恢復良好。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醫師介紹
台中1名33歲許小姐為刺青師傅,因為長時間彎腰低頭工作,導致下背痛悄悄上身,有時疼痛感更延伸至臀部和大腿,透過藥物治療並不見效,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第三、四節腰椎纖維環破裂與椎間盤突出所致,經醫師評估建議採取「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治療後,疼痛感大幅改善,一舉解除痛痛人魔咒。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是一種非手術性治療,經由表皮插入一根含水冷系統的探針,其探針相較於傳統射頻治療針,可產生更大治療範圍,並透過膠原蛋白脫水收縮的過程,達到椎間盤減壓及纖維環固化的效果,且能干擾小神經疼痛傳導,減少神經性疼痛,患者僅需局部麻醉,術後不會出血,也可不需住院。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2025 一名33歲從事刺青工作的許小姐,因下背痛,有時疼痛感更延伸至臀部和大腿,藥物治療不見效,去年底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第三、四節腰椎纖維環破裂與椎間盤突出所致,先接受神經阻斷術治療,但因工作仍需長時間彎腰刺青,三個月後下背痛復發,評估後決定採用不開刀的「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治療,解決疼痛魔咒。 巫智穎表示,微創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手術治療,只把骶薦骼關節的感覺神經的傳送功能阻斷,患處的運動神經完全不受影響;且只要局部麻醉,安全,不出血、不需住院。 另外,必須維持良好的坐站姿,避免長時間翹二郎腿或單腳站立,若有扁平足或長短腳也需要積極矯正,才能預防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
與病人及家屬充分討論後,決定接受頸椎小面關節內側肢神經的「冷凝式射頻解痛術(Cooled Radiofrequency)」治療,只需局部麻醉下利用X光與超音波定位,治療時間約莫半小時,術後2天起疼痛感慢慢消失,除了睡眠品質改善,精神及氣色也有進步並能逐漸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 「微創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手術治療」只要局部麻醉,安全,不出血、不需住院,此技術只把骶薦骼關節的感覺神經的傳送功能阻斷,患處的運動神經則完全不受影響。 另外必須維持良好的坐站姿,避免長時間翹二郎腿或單腳站立,若有扁平足或長短腳也需要積極矯正,才能預防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2025 臨床上,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不容易診斷,必須仰賴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一旦高度懷疑是薦髂疼痛症候群時,可施行診斷性注射神經止痛術來確立診斷,之後可再施行「微創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手術治療」以達到長期效果。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健康情報
高頻熱凝療法是以一根特殊的電極導針在X光影像的引導下,將高週波能量傳導至電極導針末端,然後再透過針間部位產生的電磁波磁場,利用電磁波所產生的熱和脈衝,作用於人體的神經組織,使對疼痛的感覺降低。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2025 高頻熱凝療法是屬於治標療法,病人在治療後約3個月到1年時間有效,期間過後,仍可能需再接受治療。 目前健保在高頻熱凝療法部分有給付,但是病人仍需花費4千至5千元不等的耗材費用。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指出,薦髂關節位在薦椎(尾椎骨)與腸髂骨(骨盆)的交界處,作用是承重與吸震,對活動及步行過程中,上半身與下肢壓力的分散。 4.其它各類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包括五十肩、腕隧道症侯群、足底筋膜炎、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皮蛇)後神經痛皆可使用冷凝式射頻止痛術來達到舒緩疼痛的效果。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不僅可使用於脊椎慢性疼痛,也可用於治療脊椎輕度椎間盤突出、脊椎小面關節炎,甚至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長期疼痛,適合一般保守治療無效,且對一般手術治療有疑慮的患者。 53歲的曾太太11年前,因腦部顱咽瘤手術切除後及併發症開刀,認知、智力退化,近2年髖關節及膝關節也嚴重退化無力、疼痛到無法碰觸,半夜更痛到慘叫,又無法置換髖關節,今年4月接受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術,阻斷疼痛神經,大幅緩減疼痛,也能好好復健。 林琮凱提到,水冷式射頻解痛術不僅可使用於脊椎慢性疼痛,也可用於治療脊椎輕度椎間盤突出、脊椎小面關節炎,甚至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長期疼痛,適合一般保守治療無效且對一般手術治療有疑慮的患者。 巫智穎說,吳女士10年前接受第5腰椎及第一薦椎融合手術,3年前再度接受第3、4、5腰椎融合手術,術後自稱恢復良好。 但是1年前又開始腰痛,求診多位醫師,1年多來以藥物、復健及多種治療均無明顯改善,苦不堪言,直到接受巫智穎手術治療,疼痛指數才從9分下降到1分。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免動刀緩解下背痛
65歲的吳姓患者,10年前接受第五腰椎及第一薦椎融合手術,3年前再度接受第三四五腰椎融合手術,術後自稱恢復良好。 但是從1年前開始腰痛難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她形容「痛到沒辦法起床、痛到眼淚直飆」,求診多位醫師,一年多來以藥物、復健及各式治療均無明顯改善,疼痛指數高達9分(總分10分),相當於生產疼痛,苦不堪言。 巫智穎表示,微創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手術治療,只把薦髂關節的感覺神經傳送功能阻斷,患處的運動神經完全不受影響,且只要局部麻醉,不出血、不需要住院。 巫智穎醫師表示,薦髂關節位在薦椎(尾椎骨)與腸髂骨(骨盆)的交界處,作用是承重與吸震,對活動及步行過程中上半身與下肢壓力的分散。 此外,水冷式射頻解痛術不僅可使用於脊椎慢性疼痛,也可用於治療脊椎輕度椎間盤突出、脊椎小面關節炎,甚至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長期疼痛,適合一般保守治療無效且對一般手術治療有疑慮的患者。
- 臨床上,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不容易診斷,必須仰賴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一旦高度懷疑是薦髂疼痛症候群時,可施行診斷性注射神經止痛術來確立診斷,之後可再施行「微創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手術治療」以達到長期效果。
- 薦髂關節發生病變或失能,可能是曾經受傷、長期姿勢不良、懷孕、做過胸腰椎融合手術,或其他不明原因,讓薦髂關節失去支撐身體的功能。
- 巫智穎醫師表示,薦髂關節位在薦椎(尾椎骨)與腸髂骨(骨盆)的交界處,作用是承重與吸震,對活動及步行過程中上半身與下肢壓力的分散。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指出,薦髂關節位在薦椎(尾椎骨)與腸髂骨(骨盆)的交界處,作用是承重與吸震,對活動及步行過程中上半身與下肢壓力的分散。
- 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不容易診斷,必須仰賴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一旦高度懷疑是薦髂疼痛症候群時,可施行診斷性注射神經止痛術來確立診斷,之後可再施行「微創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手術治療」,以達到長期效果。
- 另外,必須維持良好的坐站姿,避免長時間翹二郎腿或單腳站立,若有扁平足或長短腳也需要積極矯正,才能預防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
因關節老化磨損造成的膝關節、髖關節發炎疼痛,不良於行但尚未達到需要進行全關節置換手術之前;或是手術後經骨科醫師評估人工關節位置並無問題、但仍感覺疼痛者,可經由冷凝式射頻止痛術治療達到舒緩疼痛的效果。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椎間盤引發的慢性下背痛,經藥物及復健或傳統射頻治療而依舊未能改善者,適合使用冷凝式射頻治療。 經由膠原蛋白脫水收縮過程,達到椎間盤減壓且干擾小神經疼痛傳導有絕對降低疼痛的效果。 患者接受水冷式射頻解痛術後,林琮凱提醒,應改掉長時間久坐的習慣,或是利用工作空檔休息走動,平時可鍛鍊背部肌群及臀腰肌肉,才能延續治療效果。 由於治療下背痛的方式相當多元,建議治療前仍應經醫師審慎評估,並與醫師充分討論,以獲得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林琮凱醫師提醒,患者接受水冷式射頻解痛術後,應改掉長時間久坐的習慣,或是利用工作空檔休息走動,平時可鍛鍊背部肌群及臀腰肌肉,才能延續治療效果。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醫師掛號(複診)
它的成因很多且複雜,真正的病因,還是須要醫師詳細的理學與神經學檢查、影像學的檢查等等,找出原因才能做精準的治療。 其針對的是感覺神經而不是運動神經,並不會影響到走路及活動,術後當天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並達到止痛的目的。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另外,必須維持良好的坐、站姿,避免長時間蹺二郎腿或單腳站立,若有扁平足或長短腳,也需要積極矯正,才能預防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健康網》「毛豆」當零嘴! 補充蛋白質還能抗氧化、護心血管
林琮凱醫師指出,椎間盤是兩個脊椎骨間的纖維軟骨盤,像是車子的避震器有緩衝及支撐的功能,外部由多層堅韌的纖維環組成,內部為髓核,當椎間盤因外傷、姿勢不良、不當施力、退化等原因使纖維環破損,可能會因急性發炎產生劇烈下背疼痛,通常經過休息或服用藥物可緩解。 一般的情況下,背痛以及肩頸酸痛的病人必須要先由專業的神經科醫師做詳盡的神經學以及影像學檢查,正確診斷背痛以及肩頸酸痛的原因,在與醫師討論進一步的治療方式,如吃止痛藥、復健治療或開刀治療。 在一般治療無效、暫時不敢開刀、或病人情況不適合開刀的患者,才建議使用高頻熱凝療法。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指出,薦髂關節位在薦椎(尾椎骨)與腸髂骨(骨盆)的交界處,作用是承重與吸震,對活動及步行過程中上半身與下肢壓力的分散。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健康醫療網
由於治療下背痛的方式相當多元,建議民眾治療前仍應經醫師審慎評估,並與醫師充分討論,以獲得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他為曾太太進行注射診療,確認疼痛集中於兩側髖關節及左膝關節,利用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術,選擇性地破壞髖關節及膝關節感覺神經,術後不只平時疼痛大幅改善,可順利進行泳池訓練,甚至進步到可以在復健科進行踏步器練習;但此項治療要自費。 林琮凱提醒,接受水冷式射頻解痛術後,患者仍應改掉長時間久坐的習慣,或是利用工作空檔休息走動,平時可鍛鍊背部肌群及臀腰肌肉,才能延續治療效果。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下背痛已經困擾她10幾年了,這10幾年來,她只能藉助不斷增加的止痛藥來止痛,即使醫師建議她開刀。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復健部
去年,她到本院接受高頻熱凝療法治療後,大大改善了困擾她10幾年的下背痛問題。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薦髂關節發生病變或失能,可能是曾經受傷、長期姿勢不良、懷孕、做過胸腰椎融合手術,或其他不明原因,讓薦髂關節失去支撐身體的功能。 經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發現頸椎多節關節退化,因為年紀大,加上又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病史,神經外科醫師建議先保守治療,於是轉介至本院疼痛門診。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椎間盤纖維環破損 姿勢不良、退化都可能導致
「薦髂關節」所以會發生病變或失能,可能原因是曾經受傷、長期姿勢不良、懷孕、做過胸腰椎融合手術,或其它不明原因,讓薦髂關節失去支撐身體功能。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不容易診斷,必須仰賴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一旦高度懷疑是薦髂疼痛症候群時,可施行診斷性注射神經止痛術來確立診斷,之後可再施行「微創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手術治療」,以達到長期效果。 頸椎、胸椎、腰椎、薦椎等,因長期不良姿勢造成的慢性下背痛,經藥物及復健而依舊未能改善或手術後依然持續疼痛者,適合使用冷凝式射頻止痛術。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關節唇破裂、肱骨骨頭缺損 接個手機都怕脫臼
温永銳主任說,慢性疼痛不但會在大腦留下永久的記憶刻痕,長期疼痛敏感更會影響神經系統其它的功能,造成焦慮、憂鬱、失眠、自主神經失調、甚至性格改變等,要回復健康、避免神經系統永久異常,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消除疼痛或至少控制疼痛,曾太太透過這項技術,疼痛指數也從原本10降到2、3左右。 台中一名53歲曾太太10多年前進行腦部顱咽瘤手術後,因併發症在半年內又動了四次腦部手術,不只造成認知及智力退化,還導致下肢退化無力痙攣,嚴重疼痛讓她不願讓人觸碰,丈夫連幫忙換尿布、洗澡都無法,下肢、髖部也嚴重潰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疼痛中心主任溫永銳指出,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術是利用水冷技術,降低雷射溫度至60度,並擴大雷射面積,能針對關節面治療。 林琮凱提醒,患者接受水冷式射頻解痛術後,仍應改掉長時間久坐的習慣,或利用工作空檔休息走動,平時可鍛鍊背部肌群及臀腰肌肉,才能延續治療效果。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高頻熱凝療法優點是只需局部麻醉,傷口小、出血少、沒有傷口癒合的問題,因此很安全也很少產生副作用,也可以重複施行。 治療過程約30分鐘至1小時,這個療程不但可以立即減少疼痛感,同時也不用住院,有效維持時間約3個月到1年。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健康 熱門新聞
林琮凱醫師說明,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是一種非手術性治療,經由表皮插入一根含水冷系統的探針,其探針相較於傳統射頻治療針,可產生更大治療範圍,並透過膠原蛋白脫水收縮的過程,達到椎間盤減壓及纖維環固化的效果,且能干擾小神經疼痛傳導,減少神經性疼痛;患者僅需局部麻醉,術後不會出血,也可不需住院。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 〔記者何宗翰/台中報導〕33歲許小姐為刺青師,因長時間彎腰低頭工作,導致經常下背痛,疼痛感甚至延伸到臀部和大腿,藥物治療並沒有效果,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第三、四節腰椎纖維環破裂與椎間盤突出所致,經醫師評估採取「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治療後,大幅改善疼痛感。 33歲許小姐為刺青師傅,因為長時間彎腰低頭工作,導致下背痛悄悄上身,有時疼痛感更延伸至臀部和大腿,透過藥物治療並不見效,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第三、四節腰椎纖維環破裂與椎間盤突出所致,醫師評估建議採取「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治療後,疼痛感大幅改善,一舉解除痛痛人魔咒。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是一種非手術性治療,經由表皮插入一根含水冷系統的探針,其探針相較於傳統射頻治療針,可產生更大治療範圍,並透過膠原蛋白脫水收縮的過程,達到椎間盤減壓及纖維環固化的效果,且能干擾小神經疼痛傳導,減少神經性疼痛,患者僅需局部麻醉,術後不會出血,也可不需住院。
但是1年前又開始腰痛,「痛到沒辦法起床、痛到眼淚直飆」,求診多位醫師,一年多來以藥物、復健及多種治療均無明顯改善,苦不堪言;直到該院診斷後手術治療,疼痛指數才從9分下降到1分。 因此,針對經其他保守療法治療效果不佳的慢性疼痛病人,本院引進最新冷凝式射頻治療儀,冷凝式射頻止痛術的治療過程是經由表皮,將一支內含精密水冷系统的探針導引到患部,對病人疼痛部位之疼痛感受器進行神經調理的一種非手術破壞性治療。 傷口僅有針孔大小,乃是以最低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將特定部位的支配感覺神經傳導阻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