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後邱海先生旋旅居員林街「興賢社」執教授課,設月講學,教育英才人文蔚起。 《臺灣通志》一書將黃玉書紀作「光緒十五年進士」,但黃典權所著之〈清進士題名碑中之臺灣進士〉一文就沒有將之列入其中。 事實上,黃玉書僅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參加會試及第,但因家事所連累,導致其無法參加殿試,連帶無法取得進士資格。 光緒己丑年(1889年)赴北京參加禮部會試,再度中試,但因其弟黃毓衡病重,因此先行返台,無法繼續參加殿試。 黃毓衡在同年7月過世後,黃玉書也在10月初突然逝世。
民國89年(西元2000年)鎮公所委任中原大學建築研究室進行書院的構件清理與保存工作,民國91年(西元2002年)進行重修,民國94年(西元2005年)10月25日完成修復,同年11月12日舉行入火安座慶成大典。 書院重建規模宏大,全部建築共分三進:前進為正堂,分下廊與上廳。 第三進為文昌閣,二層木結構,上為文昌帝君神龕,兼祀胡、劉、朱諸賢,下為書院山長起居室和書齋等。 書院門牌樓高聳,構築精巧,門飾磚雕花鳥人物,上嵌石刻“興賢書院”豎匾,圍以龍鳳呈祥浮雕,門楣橫額為“洙泗心源”,左為“禮門”,右為“義路”橫額磚刻。
興賢書院: 員林興賢書院 – 書院介紹之十四
書院的涂富籐總幹事熱心為同學準備興賢書院的資料,當同學集合好,即請同學在主祀文昌帝君前面排列拈香,開始鐘鼓齊鳴,讓寺廟內充滿不絕於耳的肅穆虔敬氣氛。 興賢書院 之後師生向文昌帝君行三跪九叩大禮,並列隊上香,祈求文昌帝君保佑學業進步。? 總幹事接著從寺廟內部開始,從正殿、左右主祀、到剪粘、窗櫺、樑柱、對聯,一直到寺廟外部的拜砧石﹑臺階、石獅等,將典故一一細說。
正殿為主軸線之中心點,左右兩側的長廂房,形成對稱之副軸線,正副軸線則以花廳(耳房)做兩者間之橫向聯繫。 興賢書院2025 興賢書院 在左廂房和後廳堂左側,有一口八卦水井,左廂房前側與圍牆入口處,矗立「敬聖亭」一座。 ․大正九年始有黃通興築後堂的記載,可確定初建時為單進的建築規模,後堂建築完成,始具完整的雙進式建築格局。
興賢書院: 轉型在地休閒場域 台南學甲掩埋場復育工程開挖檢驗合格
黃玉書與其妻許匏娘育有4子,分別為:長子黃秀華(號繼昌)、次子黃秀實(號繼輝)、三子黃秀榮(號繼忠)、四子黃秀愷(號繼慈);另外有一妾王狃,養育子孫有功。 黃家子孫深受其教導影響,精通四書、古文,且黃秀榮曾在自家中辦學。 黃家族人於臺灣日治初期由泉州街遷居至牛墟頭,經營食鹽配運及販賣阿片煙(鴉片煙),以支付大家族的開銷,1925年,黃家結束專賣事業,舉家遷回泉州街祖厝。 黃家祖先於康熙年間從福建泉州晉江壁谷鄉渡海來臺,開臺祖與二世祖皆為邑庠生,原居於草港,黃玉書之父黃英祥始遷居至鹿港泉州街。
- 莊園的設計以歐洲花園為主要風格,並分為四個區域為餐廳區、婚禮區、迷宮區、親子互動區,園區內以花園樹木設計的迷宮為主題,絕對是彰化景點拍照聖地。
- 日本政府在台國勢調查後,九月二十二日選任大庄(大村鄉)士紳賴繩武為首任管理人。
- 正殿及拜殿的建築格局,屬於較少見的雙連山牆式屋架。
- 1909年,臺灣實施土地所有權時,議決廟名改稱「寺廟興賢書院」登記。
- 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官誥廩生邱海先生渡海來台,初居武西堡苦苓腳(現今永靖鄉瑚璉村)秀才邱萃英府中。
- 有一對門神(秦叔寶、尉遲恭)彩繪;門聯已經漫漶剝蝕,難辨字跡;倒是一對鏤空木雕,螭龍盤爐,古色古香。
梁柱等結構建築於1952、1953年兩度大修,柱上刻寫著五副對聯。 神桌上供奉文昌帝君神像,陪祀有文護法孔明、武護法關羽,前有倉頡香座。 興賢書院 神龕木雕,本來代表「一路連科」的蓮花叢中棲鷺鷥」,和暗示「喜上眉梢」的喜鵲跳躍梅樹,皆在1997年4月被竊。 左步通牆邊設一神龕,奉祀邱海先生祿位,其木牌上刻「興賢書院經始紀念」,右邊寫「昭和三年」,左邊寫「戊辰春月」。
興賢書院: 員林興賢書院: 彰化員林興賢書院國家三級古蹟,位於員林公園旁,考生必朝聖
【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疫情逐步趨緩,創世基金會彰化分會睽違3年即將再度舉辦大型活動,偕同溪湖鎮公所及國際獅子會300D-5區,將於4月30日在溪…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 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南平地區行政公署為了開發旅遊資源,已於1988年修竣這所書院,並在書院內設陳列室,陳列五夫里歷代名人如劉子翬、朱熹等先賢遺蹟和墨跡等有關文物和圖片等,使五夫里昔日的文化昌盛、理學繁榮之風貌得以重視。 南平地區行政公署為了開發旅遊資源,已於1988年修竣這所書院,並在書院內設陳列室,陳列五夫裏歷代名人如劉子翬、朱熹等先賢遺蹟和墨跡等有關文物和圖片等,使五夫裏昔日的文化昌盛、理學繁榮之風貌得以重視。 興賢書院 祥銓農創除了沉香領域外,也提倡資源永續經營,以確保資源環境的長期發展,積極與學術單位合作,組織沉香合作社進行產業扎根,投入農業生技研發,將低價值或農業廢棄物加以利用創造新商品,提高農業新價值。
興賢書院: 員林蜀葵花季人氣打卡的春遊新賞花亮點
彰化詩歌節24日在員林公園、興賢書院等處熱鬧登場,活動以歌唱、吟誦、舞蹈等多元方式,帶領民眾走進詩的世界。 興賢書院 彰化縣長王惠美並表揚「小文青詩詩入畫比賽」得獎者,她說,希望透過詩畫的欣賞與創作豐富精神生活,強化情意與美感教育。 員林市興賢書院設立文昌智慧燈,點一燈500元,只要學子今年有好成績,教師節前就能向書院領得600至1200元的獎學金,23日書院舉行文昌智慧燈獎學金頒發,興賢書院主任委員林錦泉說,今年共有442位學子獲獎。 七月至八月,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承辦,「尋找共同記憶的興賢書院— 員林暑期文化營」系列活動。
興賢書院: 鹿港金門館 彩繪欣賞
興賢書院主委特別為每位學生準備一份文昌帝君紅包,紅包中有著祝福學生「一試登科、五福臨門、十步香草」字句,這些對外籍學生而言,備感好奇與新鮮,也再次感受華語特色與文化意涵。 興賢書院於大正九年(1920)始具有完整的雙進式建築格局。 而在大正十四年(1925)書院建築再次大規模整修,增建文昌祠前月臺上的歇山拜亭。 昭和十五年(1940),書院大規模整修,屋面全部改鋪水泥瓦的日本式屋面,廂房檐廊的日式木檐板及正殿重新彩繪,也在此年完成。 最早於嘉慶年間,文昌祠建成,後於清光緒7年(西元1881年)秀才邱萃英、陳有光等人發起重修,改建成興賢書院雛形,並聘請邱萃英擔任興賢書院的院長,教育英才。 興賢書院2025 大正9年(西元1920年)由管理人黃通興擴建後殿,興賢書院成為二進的建築格局。
興賢書院: 彰化水月台路七彩九重葛秘境,銀行山禾家牧場外500公尺花瀑牆
黃玉書私自進入彰化縣城打聽消息,但被李嘉棠圍擄,乘夜逃出城內。 之後台灣布政使沈應奎命令吳德功通知鹿港仕紳到彰化縣城會面,蔡德芳、施家珍、施家藻、黃玉書、許肇清等人便動身前往縣城。 其與彰化仕紳蔡德芳、莊士勳、吳德功、吳鴻賓、鄭茂松、吳朝陽、吳恩波、黃炳奎、劉鳳翔、鄭景奇等22人共同聯署「建省會於鹿港議」,希望台灣巡撫劉銘傳將省會擇址於鹿港。 該文由時任彰化縣知縣李嘉棠轉呈至劉銘傳,但立即被劉銘傳駁回。 興賢書院 ,又名毓堂,字瑞符,號笏庭,台灣彰化鹿港人,祖籍泉州晉江壁谷鄉。
興賢書院: 民眾網
清道光末年,士紳邱海於文昌內創設「興賢社」,廣置學田,做為書院的經費來源,以教育燕霧上下保及大武郡東西保的學子,開啟員林文風,目前興賢書院內仍供奉有邱海的長生祿位。 1926年,黃溥造與文友林天爵等人創立興賢吟社,按月課詩。 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921關懷系列─許興賢書院一個未來』興賢書院復建開始。 預定民國九十四年年底完成,將興賢書院與員林公園建設成為古蹟公園。 員林家商今天歡慶62周年校慶,姊妹校─香港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師生到訪,除了參與學校的慶祝活動,也跟著高三學生一起到員林興賢書院,參與考生祈福活動,初次體驗不同的文化傳統。
興賢書院: 興賢書院歷史沿革
其實,921大地震時,寺廟建築嚴重毀損(幾乎全毁),後於2003年重建,2006年完工,而敬聖亭為災後碩果僅存之完好建築物,所以這個舊舊的敬聖亭反而更加珍貴呢。 此行我們從終點(員鹿路245巷)開始走,可以看出步道曾經用心規劃過的,可惜虎頭蛇尾,2009年改建完成的步道,才短短幾年就顯得殘破,尤其供遊客拉繩移動的台車,車輪已經脫軌,實在可惜。 不過,在秋天的午後散步,非常舒服就是了,踏查陌生小地方所帶來的小驚喜和新鮮感,永遠是旅遊最開心的一環呀。 目前台灣僅存兩座鐵路穀倉,員林立庫的保存與再生的過程據說也是可歌可泣!
興賢書院: 員林糖鐵自行車道│彰化員林歷史古蹟親子景點旅行
約1980年代,寺廟興賢書院管委會將員林公園及興賢書院納入管委會財產。 九二一大地震,列為三級古蹟的書院正殿及拜殿全部倒塌。 同年11月1日,管委會開會決定在拜亭先建簡易建築,供神像遮蔽,等內政部處理是否解除或維持古蹟,再設法作進一步建設。
興賢書院: 彰化員林興賢書院國家三級古蹟,位於員林公園旁,考生必朝聖
值太平洋戰爭,兵燹為禍,遂至棟宇傾圯,丹青剝落。 興賢書院2025 光復後,興賢吟社老成凋謝,無人整頓,院社被佔住……。 進入圍牆內,是一片不很寬敞的前庭,除了正殿,還有左右護龍;左側有一焚燒字紙的惜字亭,名稱是「敬聖亭」。 台階的正前面是御路,有一方花崗石雕的龍,躍出山海,騰飛雲端,活靈活現,旁邊是台階。
興賢書院: 狒狒遭獵槍擊中亡 遺體下落曝光
彰化縣文化局主辦的「2021彰化詩歌節—半線詩歌磺溪情」,24日下午2時將在員林興賢書院員林公園登場,彰化縣長王惠美18日熱情邀請全國民眾及熱愛詩文學的鄉親,一起體驗詩的創作想像與美好,感受詩的多元樣貌與魅力。 座落於彰化員林市中心的公園裡,興賢書院的名聲遠近馳名,這裡是書院 也是寺廟 更是古蹟,看似不起眼的廟宇建築,卻擁有百年歷史,從清朝至今,歷經了動盪,是前人花了無數的心血所建成。 興賢書院2025 員林市興賢書院設立文昌智慧燈,點一燈五百元,只要學子今年有好成績,到教師節前就能向書院領得六百至一千兩百元的獎學金,昨(廿七)日書院舉行公開發放,今年共有三八一位學子獲獎。
改建完成後,眾人同意始設管理人制度,而當時在授業學生就已達一、二百人。 1909年,臺灣實施土地所有權時,議決廟名改稱「寺廟興賢書院」登記。 1924年第二任管理人張清華任內,員林街長借用興賢書院部份土地作員林公園,共強制出借二甲產權。 1926年,黃溥造與文友林天爵人創立興賢吟社,按月課詩。 書院曾盛極一時,成為昔時燕武三堡文人雅士會聚之所。
敬聖亭的屋頂有一座彌勒佛的泥塑,相當古樸特別。 興賢書院正殿沒有一般傳統書院中常見的山門或是門廳,直接以正殿迎人。 正殿前設有月臺,周圍有欄杆,正中有一對雕刻精緻的石獅,月臺前則有花崗石雕刻的龍形御路石,生動有力、刻工精美,是書院中重要的文物。 在1998年記者介紹時,正殿橫樑上掛有書院教席林天爵在1925年題名的「瑞光聯斗」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