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既有的西鐵綫(2003年12月20日通車)與馬鞍山綫(2004年12月21日通車),連同居中新建的沙田至 中環綫「大圍經九龍東至紅磡段」併合而成,形成一條經九龍半島連貫新界東與新界西的策略性鐵路走廊。 隨2021年6月27日啟德與紅磡之間的一段鐵路通車,「屯馬綫」亦吿全面啟用,正式成為港鐵網絡的其中一條鐵路綫。 (Tuen Ma Line),是港鐵行車綫之一,來往屯門及烏溪沙,橫跨屯門、元朗、荃灣、葵青[註 2]、深水埗、油尖旺、九龍城、黃大仙及沙田共9個行政區,全長約56公里,沿途共有27個車站。 以站數與長度計,為全港所有鐵路綫之冠;而此綫設有兩個派車廠及一個專用列車停放處,為眾重鐵路綫中僅有設此派車安排的路綫。 亦由於此,乘搭東鐵前往銅鑼灣,車程將無法縮短,減低東鐵過海吸引力,部分人要求港鐵公司重新考慮設置銅鑼灣北站,根據灣仔區議會第56/2009號文件,指出港鐵會考慮設置銅鑼灣北站,由於沙中綫已經肯定不設銅鑼灣北站,該站將有可能於興建北港島綫時設置。 2014年9月,香港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14》,當中包括把將軍澳綫延伸至添馬站,而銅鑼灣北站將會成為該線的其中一個中途站。
- 何文田站大樓總面積達58,000平方米,樓高八層,是港鐵網絡各轉綫站之冠。
- (復華村↔佐敦谷)、21(復華村↔新蒲崗)及22(復華村↺觀塘碼頭),當中除了8號線至今仍提供服務外,6、7、9、10號線因客量不足,於1979年5月至1980年間停止服務,5號線約於1982年停辦,20、21、22於1980至1981年因復華村清拆而停辦。
- 時任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總經理鄭群興及常務總監劉天成在啟德站派發「驚喜紀念品」予乘搭頭班車的乘客,包括免費車票一張、港鐵吉祥物「鐵仔」零錢包一個及「鐵仔」巧克力一個(因為首日通車當天是情人節而派發巧克力)。
- 2012年5月11日,財委會通過撥款約714億元進行沙中線主體工程,其後政府委託港鐵公司,以約708億元進行建造沙中線主要工程、測試及試行運作沙中線。
- 對於港鐵在報章刊登廣告,稱有人單方提控揣測會影響公眾對鐵路基建的信心,最初揭發事件的工程分判商中科興業董事總經理潘焯鴻批評港鐵浪費金錢,「玻璃心」且「小家」,強調中科聲明都是建基於事實,並非危言聳聽,認為港鐵要檢討監管工程制度。
- 沙中綫興建的另一變數,是九廣鐵路公司與地鐵公司計劃合併,該線將於不久作出重大變化,融合兩鐵的現有系統再作規劃。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批評港鐵對殘疾人士意見「沒放上心」,指出車站多年前設計的解釋不成立,明顯出現疏忽。 2018年8月7日,政府指港鐵於6月中和7月13日提交有關沙中綫紅磡站工程的報告有資料不符及嚴重偏差,包括月台的鋼筋連接螺絲帽減少達2000顆,而且兩份報告資料前後出現矛盾。 路政署署長鍾錦華指承建商及分判商的陳述,有極大出入,已對沙中綫工程管理層沒有信心。 屋宇署署長張天祥指昨日曾到該站視察,暫沒發現異樣及裂痕,認為月台無結構安全問題。
何文田西鐵站: 路線走向
民主黨馬希鵬指不少市民會乘搭九巴11號線前往伊利沙伯醫院,若突然取消,將為市民帶來不便。 何文田西鐵站2025 而重組巴士路線會亦令市民被迫「搭貴車」,質疑運輸署讓港鐵得益,令市民欠缺交通選擇。 西鐵「節日通」於2004年12月20日推出,售價為港幣20元,適用於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西鐵(現時為屯馬綫(往來屯門至南昌站))、輕鐵、各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K16線、以及於推廣期間內推出的其他免費接駁服務。 於2005年9月1日起改為長期推廣,並於當日起改名為西鐵「自悠通」,於各西鐵站票務處發售。 為了吸引乘客交回已使用的磁帶車票,凡交回任何已逾期的10張「自悠通」或「節日通」車票,可免費換取即日有效的「自悠通」連登車證各一張。 「自悠通」曾經有免費乘搭專線小巴81K線的優惠,於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於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 另外曾經有新巴701線、702線及專線小巴95K線之轉乘優惠亦於同日取消。
- 乘客可以於各市區綫之間轉乘,而無須經過閘機,唯於尖東/尖沙咀車站之間轉乘除外。
- (Tuen Ma Line),是港鐵行車綫之一,來往屯門及烏溪沙,橫跨屯門、元朗、荃灣、葵青[註 2]、深水埗、油尖旺、九龍城、黃大仙及沙田共9個行政區,全長約56公里,沿途共有27個車站。
- 潘又表示,若立法會傳召他到場交代事件他定會出席,惟希望有《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保障,方可「講得舒暢」;潘又不點名批評工程承建商禮頓「連政府都不怕」,是「香港建築界的毒瘤」。
雕刻蠟燭配備 LED 燈,蠟燭可長期保存,減少產生二氧化碳,更加環保。 香港的夏天實在太熱,有時真的不太想待在戶外,來這裏參加工作坊很不錯。 位於忠孝街和孝民街,愛民邨有「九龍華富邨」之稱,1974年落成入伙。 邨內的商場於同年啟用,愛民商場是當年首個全數安裝冷氣的公屋商場,近年易手翻新後,改名為愛民廣場。
何文田西鐵站: 港鐵車程減收HK$2
2月16日起,屯馬綫一期列車部份時間來回烏溪沙站與紅磡站進行營運測試,列車會繼續在烏溪沙站與啟德站之間載客。 往啟德的列車將於到達啟德站1號月台後清客,然後不載客繼續駛往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及何文田站,最後於紅磡站新建月台折返往烏溪沙站沿途各站,並於啟德站2號月台起載。 2019年7月18日,政府及港鐵決定屯馬綫將會分階段通車。 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將稱為「屯馬綫一期」;而啟德至紅磡段將爭取於2021年啟用。 2016年10月15日,港鐵開放快將啟用的何文田新車站予公眾參觀,有網民發現一機房當時被冠以「環境控制系統房(東西綫)」,但在該站正式啓用後已移除東西綫之名。 然而對於大圍至紅磡一帶新建路段,從展開工程到完工於沿途所設的「里數牌」,一直都以EWL(東西綫)稱之。
何文田西鐵站: 服務時間及班次
檢測中心提供自費檢測服務,予出行或需工作證明的人士,分成「標準自費服務」及「特快自費服務」,收費及出結果時間一覽。 社區檢測中心提供網上預約及即場登記服務(僅限部分社區檢測中心),提供自費核酸檢測服務。 自費檢測服務分成「標準自費服務」及「特快自費服務」,位於室外的社區檢測站基於保安考慮,只接受非接觸式付款,並不接受現金支付。
何文田西鐵站: 車站位置
與沙田至中環綫相似的鐵路計劃早於20世紀中提出,先後稱為「沙田綫」和「東九龍綫」。 何文田西鐵站 但是由於香港社會環境急速變遷,使原路綫計劃被拖延近半個世紀。 直至1998年,現時的計劃才正式公布,並且於2002年由九廣鐵路公司成功投標興建;可是由於兩鐵合併,路綫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並且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屯馬線沿線共有6個轉線站,包括大圍、鑽石山、何文田、紅磡、南昌及美孚站,接駁東鐵線、東涌線、觀塘線、荃灣線,港鐵預計可紓緩東鐵線大圍至九龍塘段、觀塘線石硤尾至太子段、荃灣線彌敦道段的繁忙情況。 觀塘綫延綫項目首個行人接駁設施-連接愛民邨至何文田邨的行人天橋及升降機,已於2015年12月17日開放予公眾使用。
何文田西鐵站: 港鐵車站
此站預留位置於亦園路以北,位於天水圍站至兆康站之間,將服務日後洪水橋新市鎮。 值得注意的是,洪水橋站位置跟現時輕鐵洪水橋站相距甚遠,預計最就近之輕鐵站為鍾屋村。 屯馬綫屯門至錦上路及大圍至烏溪沙段為高架橋,為了發生意外時讓乘客可安全返回地面,該等路段每隔一段距離皆建有緊急樓梯及疏散處。
何文田西鐵站: 月台職務
另一方面,屯馬綫全綫十分迂迴,往返新界東西兩端必須經過九龍,一般不會有乘客搭足全程。 雖然屯馬綫能為乘客提供更多轉綫選擇(例如轉乘東鐵綫由以往只能在大圍轉乘,變成可於該站或紅磡轉乘),部份車程可透過轉綫次數較少的方式往返,但並不代表所需時間因而減少。 事實上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只須乘搭263(屯門)及269D(天水圍及元朗),在城門隧道轉車站轉乘40X、43X(大水坑至烏溪沙)、46X(大圍及顯徑)、47X(沙田圍及車公廟)及49X(第一城及石門),無論走線上及所需時間均比屯馬線更直接,更有優勢。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線班次,加上城隧線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綫。 何文田西鐵站2025 吸引上述乘客乘搭西鐵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該些乘客開始意識到本綫能方便快捷連接市區和新界西(相比容易出現擠塞的陸路交通要道如屯門公路、荃灣路和汀九橋,本綫不受塞車影響,而且列車速度快,乘客更易預算和節省交通時間),因此在繁忙時間,乘客經常擠進本綫車廂,環境過於擠迫。
何文田西鐵站: 服務時間
港鐵委託考古專家在興建中的宋皇臺站地盤進行發掘,首次在香港發現結構良好的千年方形古井,同時掘出239個遺迹及數千件出土文物,包括宋、元,以及清朝的錢幣、陶罐、瓷壺等,相信是李鄭屋漢墓後重大考古發現。 2009年5月21日,香港多份報章報導港鐵新修訂之建議方案,除加入早已拍板的顯徑站外,亦修改土瓜灣一帶走綫由土瓜灣道改走馬頭圍道。 新走綫使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更靠近舊區,方便更多區內市民使用沙中綫。 惟此方案曾遭受翔龍灣等海旁住宅業主的反對,認為對他們不便。 特區政府曾表示會在兩鐵合併後半年內制訂詳細計劃,又在 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提及在2010年動工興建。
何文田西鐵站: 工程爭議
沙田至中環綫不但能夠提升現有鐵路網絡的載客量,紓緩現有客量壓力——特別是東鐵綫大圍至九龍塘段及荃灣綫過海段的擠塞情況。 同時亦為啟德、九龍城、土瓜灣及馬頭圍提供鐵路服務,亦能紓緩土瓜灣、紅磡(如漆咸道北)一帶交通擠塞情況。 紅磡海底隧道的車流亦有望降低至設計上限(每日行車量8萬架次)以內。 為慶祝屯馬線通車,港鐵表示將提供車費優惠,由通車日起至2022年1月1日,於土瓜灣站、宋皇臺站、啟德站、顯徑站出入閘的乘客,使用成人八達通每程車費可減1元;其他八達通則減5毫。 貴為全港最長的鐵路線,港鐵估計要搭足全程,車程需時約73分鐘,將對市民外出帶來不少變化。 雖然新線啟用或令人雀躍,不過謹記,假如乘客入閘150分鐘後仍未出閘,逾時出閘便需「罰款」,金額相當於車費表上最貴的成人單程車費。
何文田西鐵站: 車站用途
2018年6月,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表示,收到消息,會展站的承建商在挖掘工程中,未有按程序放置足夠的橫向支撐,被港鐵發現並勒令停工,現未知工程狀況如何。 港鐵承認早在2015年12月已發現鋼筋遭剪短及造假,但蘋果日報取得的工程時間表顯示,部份涉造假鋼筋早在2015年9月已落石屎。 到5月31日,港鐵再度發新聞稿,改口暗示在2015年12月前已得悉有「施工質量問題」,不過未有交代發現問題的確實時間、數量及位置。 路政署發新聞稿指港鐵有責任確保工程質量符合標準,要求港鐵安排獨立第三方專家進行負重荷載測試,並於一星期內提交報告。
何文田西鐵站: 車站佈置
由於政府服務將收費定為上限HK$150及上限HK$240,承辦商可設定低於收費上限的服務收費,不同社區檢測中心/檢測站的自費服務收費或會有所不同。 繼承原有九廣西鐵/西鐵綫及馬鞍山鐵路/馬鞍山綫車長執行月台職務的傳統。 車長在關上車門及月台門時,會走出駕駛室,確保所有門關上,且沒有乘客或任何物品被夾住,再進行指差確認,方會返回駕駛室。 三款全月通加強版只在前一個月最後7天至該月首7天發售,乘客可於月票適用範圍的屯馬綫車站非付款區客務中心、售票增值機(顯徑站、啟德站、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購買,只收現金。 何文田西鐵站 為代表顏色,以其起訖點分別位處屯門及馬鞍山新市鎮而命名,而此綫亦是自東鐵綫全綫轉用9卡新列車後唯一保留前九廣鐵路車門佈局的重鐵路綫。
使用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機場快綫旅遊票的乘客乘搭港鐵免費車程或只支付東鐵綫頭等額外費在指定車站並不能享有轉乘優惠。 專綫小巴使用任何八達通於此站出閘並轉乘任何專綫小巴路綫可享至少$0.3轉乘優惠,反之亦然。 何文田站設有5個出入口,分別位於仁風街、佛光街、漆咸道北及忠孝街,方便乘客往返何文田與紅磡各處。
何文田西鐵站: 車站歷史
為方便視障人士來往何文田站和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位於愛民邨嘉民樓的服務中心,港鐵公司已按運輸署要求,在有需要地面行人路段上,鋪設了觸覺引路徑。 觀塘綫延綫通車後,運輸署及路政署與協進會曾於2016年11月進行實地視察,經考慮協進會建議後,運輸署和路政署已在何文田站A3出入口,及愛民邨嘉民樓旁升降機大樓出入口適當位置,加鋪觸覺引路徑和觸覺警示帶。 受停電事故影響,港鐵於晚上7時30分宣布荃灣西至屯門的列車服務暫停,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來往荃灣西站至屯門站,而天水圍站則是因為停電而關閉。 港鐵公司於晚上7時55分調配葵芳變電站的電力供應至受影響的路段以供回復屯馬綫列車服務直至中電恢復鐵路的電力。
何文田西鐵站: 港鐵路綫圖
事實上,若按每公里成本計算,沙中綫建築費為全球鐵路工程第二貴,平均每公里造價達59億港元,比德國、荷蘭、韓國、台灣等地的高鐵項目都要昂貴。 何文田西鐵站2025 由於受到香港島的地理環境所限,香港島的車站不能建得太長;延綫完成後會由現時東鐵綫的12卡列車縮减為9卡車行走(仍然繼續保留頭等車卡並將設有Wi-Fi服務),並將全數改用新購置的韓製列車(R-Stock)行走,取代現時東鐵綫使用的列車。 2018年3月中,《東方日報》揭發紅磡世界殯儀館對出的隧道自2017年8月已出現滲水問題,工程人員用近半年時間作補救措施,但成效欠佳。
何文田西鐵站: 計劃興建沙田至中環綫
2021年10月4日晚上約9時30分,有車站職員發現此站1號月台(觀塘綫往調景嶺方向)第5卡位置有一塊月台幕門玻璃碎裂。 受事件影響,列車進出該月台時需要減慢車速,令觀塘綫整體行車時間多額外3至5分鐘。 直至1998年港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認為東九龍綫若單獨興建,則既欠效率又不符成本效益,故建議東九龍綫與其他擬議中的鐵路項目合併發展成一策略性鐵路走廊,稱為沙田至 何文田西鐵站 中環綫。 沙中綫仍舊設有何文田站,惟其位置遭到西移,使其比原有方案更接近何文田區。 該文件亦提出可以興建機利士路站(Gillies Avenue Station,GIA)代替何文田站,以服務紅磡北部的居民,相信該機利士路站的位置與地下鐵路早期計劃的何文田站選址相當接近。
何文田西鐵站: 車站象徵
站內共設有6間車站商店,但只有3間(便利店、餅店及恒生銀行自助服務商店)設於大堂層,餘下3間位於G樓A1出口通道兩旁。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2年統計數字,2021年疫情較為緩和的月份全段以每平方米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70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荃灣西站至美孚站,載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為86%。 截至通車日中午12時,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的入站乘客超過18000人次,而到晚上8時,已進有逾7.2萬人次在兩個新站入站。 其中在宋皇臺站的宋元文物展櫃更要實施人流管制,只容許最多約50人參觀。 2020年1月17日,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並稱「希望港鐵當天有些安排讓乘客有驚喜」。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布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綫」,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綫」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綫」的支持度高達62%。
然而,宋皇臺站C出口的修訂方案於2022年6月10日才刊憲,預計2026年才完工。 整個計劃長約17公里,共有10座車站,當中5個新建車站:顯徑站、啟德站、宋皇臺站、土瓜灣站、會展站;以及5個與現有車站交匯(大圍站、重置紅磡站、以及擴建鑽石山站、何文田站、金鐘站)。 紅磡至金鐘段(第二期,項目代號「南北走廊」):則由現東鐵綫向南伸延,經第四條過海鐵路到達香港島的灣仔會展一帶,最後以金鐘為終點站,於2022年5月15日通車。
工程延誤近兩年半的港鐵屯馬線終在今日(27日)全線通車。 鐵路將貫通新界東、西及九龍,打通現有屯馬線一期、兩個新站及西鐵線,合共有27個站。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有建議設置名為「何文田」的地鐵站,分別為沙田綫及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然而,此何文田站實際選址在紅磡機利士路介乎蕪湖街與佛光街的一段地底,與大眾認知中的何文田相距甚遠。
何文田西鐵站: 車站一覽
其中JJ7260及JK965原為廣安運輸新界313線用車,分別於2013年1月及3月轉投合發小巴,直至2018年1月退役。 1988年10月31日:此路線、3及4號線的客運營業證有效期屆滿,負責人申請換證獲批後卻未有現身為小巴換證,導致三線共21輛小巴的其中14輛被迫停駛。 1984年7月7日:往尖沙咀方向不再途經麼地道半島中心,改經漆咸道南、加連威老道、希爾頓大廈外的新小巴站、加連威老道、漆咸道南及梳士巴利道。 1981年10月16日:運輸署公開招標9組共19條專綫小巴新路線,此路線重新招標,並與3及4號線編為同一組。 1978年11月24日:運輸署公開招標8組共18條專綫小巴新路線,此路線與第一代9號線及第一代10線編為同一組。 核酸檢測預約|因應多個國家要求入境當地須持48小時內新冠病毒PCR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故外遊前都必須到檢測中心進行自費核酸檢測,以取得紙本報告出遊。
何文田西鐵站: 巴士及專綫小巴總站
因應觀塘綫與屯馬綫走向,何文田站設計呈十字型,最底三層是兩綫月台和夾層轉綫大堂,頂端四層則是車站大堂和通道連接各出口,其中大堂與車站所處山丘山腳的漆咸道北路面同層;剩下一層是大堂與月台之間的機房,除供乘客轉換扶手電梯的少量空間外,其餘部份及升降機大堂並不對外開放。 依山而建的何文田站,因應觀塘綫與屯馬綫深入地底的走線,車站高低落差達70米。 要從地底觀塘綫月台前往車站頂層忠義街A3出口,梯級多達562級,相當於25層樓底。 何文田西鐵站 在山上忠孝街及佛光街車站出入口,分別設有三部及兩部升降機連接何文田站行人隧道,而站內亦設有多部扶手電梯及升降機,以方便居民往返行人隧道、車站大堂及月台各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