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香港房屋協會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重建明華大廈,預計可以提供逾4,000個單位。 計劃重新興建明華大廈為一個綜合發展項目,擬建7幢公共房屋及2幢長者屋,樓高32層,分別提供3,170個及857個單位,總樓面約207萬平方呎;另外有逾26萬平方呎的休憩空間。 房協續指,在受第2期重建影響的居民完成調遷後,相關拆卸工程預計明年展開,以興建3座新的出租屋邨大樓,預計工程需要約6年時間完成。 至於第3期重建計劃則將清拆 A、B、C、D、E 座共 5 座,以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及「長者安居樂」單位。
而最後一期重建計劃將清拆最後5座(A、B、C、D、E),以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及「長者安居樂」單位。 房協於2011年開始以「綜合重建模式」分3期重建明華大廈,第1期已於2021年竣工,提供966個出租單位。 整個明華大廈重建工程預料將於2035年完成,屆時可提供3,919個單位,包括2,561個出租單位、75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和608個「長者安居樂」單位,較原有屋邨提供多700個單位。 )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東北部,範圍包括銅鑼灣東部到小西灣,2021年人口有529,603人,西起銅鑼灣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由於香港政府銳意發展東區,因此很多政府部門由中環和灣仔搬到東區辦公,加上很多中、上環跨國公司搬到太古坊新核心商業區,令東區承接了部分原本屬於中上環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經濟中心功能。 筲箕灣明華大廈2025 首批「暫租住屋」單位超過一百個,隨著陸續有家庭遷出,將會騰空更多單位用作「暫租住屋」。
筲箕灣明華大廈: 出租單位面積及編配標凖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愛蝶灣,東旭苑,東濤苑,峻峰花園,筲箕灣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000,年齡中位數為 44.3歲。 舊屋邨人情味濃,為保留重建屋邨的珍貴回憶,香港房屋協會籌劃「歷史文化傳承計劃」,以保留重建屋邨的特色舊物作展覽等。 建於60年代的明華大廈,成為率先參與計劃的重建屋邨,以「細說明華」項目展開多角度紀錄,其中四代同堂均居於明華大廈的譚鳳玲一家,將往昔居於邨內,邂逅丈夫的甜蜜故事娓娓道來,她希望明華大廈重建後仍可留住昔日情懷。
- 房協筲箕灣明華大廈重建長達約10年後,終於有重建單位落成及入伙!
- 東區的筲箕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0,50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8,526人。
- 2021年4月2日,明華大廈重建第一期落成入伙,提供966個單位。
- 此外,有部份樓層會提供商店及服務行業、食肆、附屬停車場及公眾停車場。
- 2018年4月14日,房協向城規會遞交最新發展方案,擬建4座公共房屋(包括在建兩座)、1座長者屋及3座資助出售房屋,共3,919伙。
房協於2011年展開明華大廈重建計劃,工程分 3 期進行,並以「原邨安置」為原則安置受影響居民。 第 1 期重建清拆其中 3 筲箕灣明華大廈2025 座(K、L、M 座),以興建兩幢新樓宇,提供966 個出租單位,用作安置受第 2 期重建計劃影響的居民。 兩幢新樓宇已於上月落成,而首位住戶亦已於上月30日收樓,預計今年年中完成入伙安排。 房協向城規會提交申請,擬在筲箕灣阿公岩道地盤,興建28層高的公共租住房屋,提供646個公屋單位。 該址位於明華大廈A座北面,日後其中3層會作為提供商店及服務行業、食肆、停車場等用途,同時會開放兩個休憩空間予公眾使用。 房協於2011年宣布分三期重建明華大廈,第一期已於去年竣工,共提供966個出租單位。
筲箕灣明華大廈: 筲箕灣 @中原樓市片區
考慮到居民的意見及當前經濟環境,房協為調遷至第1期(重建)新單位的住戶提供4年過渡性租金減免安排,由新租約生效日起計,住戶於首年將享有4成的租金減免,而減免幅度將按年遞減1成,即於第5年才需繳付十足租金水平。 第1期重建清拆其中3座(K、L、M座),以興建2幢新樓宇。 隨着此期重建單位現可入伙,房協指考慮到居民意見及當前經濟環境,將為調遷至第1期新單位的住戶提供4年過渡性租金減免安排,由新租約生效日起計,住戶於首年將享有40%租金減免,而減免幅度將按年遞減10%,即至第5年才需繳付十足租金水平。
- 房協將於今年十月下旬進行電腦抽籤,以決定申請人的優先次序,再根據合資格申請人的「優先次序號碼」及家庭人數,發信邀請申請人進行審核及單位編配程序。
- 板道寬度最少10米,讓不同人士(包括行人、緩跑人士、騎單車者和其他人士)可以安全共用並進行不同的活動。
- 南華大廈位於筲箕灣筲箕灣道 號(中原樓市片區:筲箕灣)。
- 精雅印刷集團大廈位於阿公岩村道8號,現為7層高工廈,由鄧成波在去年3月以5.8億元購入。
- 位於筲箕灣亞公岩道的明華大廈分3階段重建,第1期已於2021年竣工,現正開始準備第2期的拆卸工作。
【星島日報報道】房協筲箕灣明華大廈重建計劃第1期工程已完成,兩幢新樓宇已於上月落成,而首位住戶亦已於上月30日收樓,預計今年年中完成入伙安排。 東區的筲箕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0,50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8,526人。 主要街道包括筲箕灣道(筲箕灣段)、柴灣道(筲箕灣段)、筲箕灣亞公岩村。
筲箕灣明華大廈: 平盤沽清 筲箕灣廣場3房山景戶 638萬元獲用家承接
第1期單位的住戶由上月尾獲派鎖匙,日前到新居睇樓,表示對搬遷新居期待已久,並稱讚單位設計。 2013年3月14日,香港房屋協會向規劃署提交更新發展方案,選擇放棄保存屋邨部份座數,即將邨址全部樓宇拆卸重新興建;此外,建議於原址興建一座集體回憶用途的明華公園。 筲箕灣明華大廈 規劃署按照有關方案指出,為了確保計畫效率,盡快進度,故此需要盡快作出決定,於3份發展方案中,排除當中維持保存一幢原有大廈原狀的建議,因為不符合各方面規劃原則及要求,由於保留使用多年而變得殘破之大廈,亦即仿效石硤尾美荷樓等方法亦不可行。
筲箕灣明華大廈: 免佣出租,筲箕灣葵涌荃灣觀塘新蒲崗工作間倉庫,另有…
关于位於香港島東區的太古地產物業,请见「港島東 (地產物業)」。 明華大廈「暫租住屋」供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2至4人家庭申請,即其公屋申請登記日期為2018年10月7日或之前。 搜尋筲箕灣或者北角安老院邊間好時,建議長者及家屬避免只著重環境新舊與否,同時亦應考慮及留意院舍所提供的護理程度是否符合長者的護理需要,及家人對於院舍費用的承擔范圍。 區內院舍收費一般最低由 $7,000/月起,而新型的北角、筲箕灣老人院基本收費會相對高一些,但所提供的配套及服務亦較多元化。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筲箕灣明華大廈: 物業地圖
不過佢嘅身型時常都會成為網民焦點,曾因荷爾蒙失調變得肥腫難分,及後參加內地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第三季成功減肥,重回顏值巔峰。 喺內地工作不斷嘅阿嬌,最近終於有時間放假,仲喺社交網站上載多張去美國洛杉磯旅行嘅靚相,不過就有網民認為阿嬌已經好靚,根本唔需要用美顏濾鏡。 該地盤佔地4,602平方米,當中4,217平方米屬政府土地。 選址位於明華大廈A座北面,附近有百寧大廈、東灣閣、東勝樓等樓宇,地盤亦包涵鄰近天后古廟的「山邊臺」。 ,重現邨內的人文故事及集體回憶,房協會揀選邨內的通花牆及懷舊信箱等珍貴物件予以保留,稍後亦將於重建後的新屋邨內設立展覽空間。
筲箕灣明華大廈: 公共設施
另外,舊A座原本為低薪公務員而建,不過由於採用共用廚房及浴室的設計,結果有大量住戶申請調遷。 2018年5月23日,《蘋果日報》揭發重建地盤有分判商懷疑使用7.5噸未完成檢測的鋼筋,唯發現該批鋼筋強度不合格。 房協相信分判商為趕工偷步用未檢測的鋼筋,事後已暫停相關工程,並要求總承建商俊和建築將問題鋼筋全部拆走,事件導致20噸鋼筋被棄用。 筲箕灣明華大廈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筲箕灣明華大廈: 重建前的樓宇
「細說明華」項目自去年開始進行社區紀錄,房協今日起推出「細說明華」專題網頁,內容包括明華大廈的歴史,以及居民的故事。 譚鳳玲與八旬母親居於明華大廈逾半世紀,她慨嘆「咁多年來我哋睇住明華大廈的變化,每一個角落都有我哋難忘的回憶」,她更在邨內邂逅丈夫。 夫婦二人在同一公司工作但互不熟悉,因明華大廈依山而建,客廳朝外,有日譚的丈夫下山途中望向大廈,巧見正在屋內梳頭的太太,自覺有緣便對她展開熱烈追求。 2022年4月底,明華大廈第二期展開重建工作,房協推出「歷史文化傳承計劃」,包括設立「細說明華」專題網頁,記錄邨內居民的故事及集體回憶。 房協亦會挑選屋邨內的通花牆及懷舊信箱等珍貴物件作保留,重建後的新屋邨內將設立展覽空間。 受第二期重建影響,連接宏華街的明華大廈升降機塔需要拆卸,房協開辦住客專車往來明華大廈及筲箕灣望隆街,由冠忠巴士營運。
筲箕灣明華大廈: 筲箕灣明華大廈重建十年 首批單位終入伙 住戶首年減租4成
申請期由9月23日起至10月6日,房協將於10月下旬進行電腦抽籤,以決定申請人的優先次序,再根據合資格申請人的號碼及家庭人數,發信邀請申請人進行審核及單位編配程序。 樂活易作為社會企業,提供免費安老院轉介服務,由資深社工及專業團隊組成,將多年跟長者個案及配對安老服務的經驗, 結合電腦資訊科技,全面分析長者及其家人的護理及配套需求,並提供專業意見,協助長者及其家人尋求一個舒適之生活模式。 若申請人接受獲編配的單位,須辦理簽署暫准居住證手續,首批成功申請家庭預計可於今年第四季入伙。 筲箕灣明華大廈 申請人只有一次獲配單位的機會,如放棄該次機會或獲邀而沒有出席編配單位程序,其申請會被取消。 房協將於今年十月下旬進行電腦抽籤,以決定申請人的優先次序,再根據合資格申請人的「優先次序號碼」及家庭人數,發信邀請申請人進行審核及單位編配程序。
筲箕灣明華大廈: 重建
整個重建工程完成後,明華大廈將合共提供3,919個單位,包括2,561個出租單位、750個資助出售單位及608個「長者安居樂」單位。 至於第2期重建將清拆5座(F、G、H、I、J),涉及700多戶,受影響居民可選擇調遷至第1期重建的新單位、或明華大廈A、B、C、D、E座的翻新單位、或房協轄下其他出租屋邨。 受第2期重建影響的居民完成調遷後,第2期的拆卸工程預計明年展開,以興建3座新的出租屋邨大樓,屆時足以「原邨安置」其餘受影響住戶,房協預計工程需要約6年時間完成。
筲箕灣明華大廈: 物業編號: EZ00058 (代理提供)
1976年香港房屋協會把舊A座拆卸,並於1978年完成新A座的重建計劃。 以前東區以漁業、礦場同埋船塢為主,而家就係一個住宅區,亦都有啲工廠同埋幾個大型商場。 由於19世紀的佔主導地位的軍事力量主要是海軍力量,所以當時的英國殖民地政府選擇中西區作爲維多利亞城,而柴灣在香港島東部的海邊,有被海盜襲擊的危險,無險可守,所以即使是20世紀上半葉,柴灣仍長期處於落後的位置。 在未有區議會之前,現時的東區根據當時的市政局分界劃分為北角及筲箕灣兩區,現時的銅鑼灣東在北角以外(屬灣仔區)。
筲箕灣明華大廈: 公共屋邨
2021年4月2日,明華大廈重建第一期落成入伙,提供966個單位。 因新建大廈租金較舊廈大幅上升,住戶於首年將享有4成的租金減免,而減免幅度將按年遞減1成, 於第5年才需繳付十足租金水平。 筲箕灣明華大廈2025 截至2021年5月,本期大廈的三房單位為全港租金最高的甲類公共屋邨單位,每月租金高達港幣6,814元。
筲箕灣明華大廈: 筲箕灣兒童中心及圖書館
舖王」鄧成波在今年中離世,家族陸續放售所持有物業,據市場消息指,最近以5億元沽出筲箕灣精雅印刷集團大廈,每呎樓面地價約3000元,較3年前購入價帳面蝕讓8000萬元,貶值14%。 東區人口接近六十萬,在香港十八區排第四;毗鄰的灣仔區卻只有十五萬,全港第二少。 為解決2015年取消委任區議員後,灣仔區議席太少的問題,原屬東區的「維園」和「天后」選區會改屬灣仔區,並把東區區議會範圍縮短至炮台山,並於2016年1月1日生效。
筲箕灣明華大廈: 筲箕灣中心會員大會
此外,近年亦有不少新型北角或者筲箕灣安老院相繼開幕,以回應區內安老需求,為長者及其家屬提供更多選擇。 南華大廈位於筲箕灣筲箕灣道 號(中原樓市片區:筲箕灣)。 此外,有部份樓層會提供商店及服務行業、食肆、附屬停車場及公眾停車場。 筲箕灣明華大廈2025 位於筲箕灣亞公岩道的明華大廈分3階段重建,第1期已於2021年竣工,現正開始準備第2期的拆卸工作。
筲箕灣明華大廈: 筲箕灣廣場 #2551704 租盤樓盤詳細資料
第二期重建安置工作已展開,預計清拆工程將於今年開始,整個明華大廈重建工程預料將於2035年完成,屆時可提供超過3900個單位,包括2,500多個出租單位、75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和約600個「長者安居樂」單位。 2010年,香港房屋協會為明華大廈其中7幢樓宇及戶外設施進行大規模的復修及翻新,並且建議以混合發展方式重新興建明華大廈,滲入長者屋的元素。 重建計畫預備3份發展方案,以保留該舊屋苑建築及文物價值等,構思中包括保存個別座數其中一幢建築原狀,或者以舊建築材料復古複製一幢新建築,方案亦提出於原址建立中央紀念公園等。 東區的語言,早期以閩南語為主,包括原居民的閩南漁民以及香港開埠以來定居銅鑼灣的福建籍人口,北角的福建籍人口早期由銅鑼灣一帶伸廷,後來又由北角伸廷至鰂魚涌以及整個東區。 香港人口中的閩南人自開埠以來聚居於灣仔(特別在廈門街一帶)、銅鑼灣以及上環(福建商會的中心)一帶,而北角、鰂魚涌以及西環一帶的福建人則是較後遷入的,而在潮州人聚居的九龍東一帶亦有一定數量的福建人,在福建人聚居的地方亦有一定數量的潮州人。 而香港有120萬至140萬的閩南人,當中散居於全港各區。
筲箕灣明華大廈: 公共設施
在大逃港以後,香港人口變為以說粵語為主,而香港政府推廣粵語為香港通用語,使香港各省籍文化人都以廣州話為母語,所以在各個福建人聚居的地區亦絕大多數改以港式廣州話溝通。 逾50年歷史的明華大廈原有13座樓宇(A至M座),分3期重建的計劃預料要花約20年才完成,屆時料可提供3,919個單位,其中2561個屬出租單位、750個屬資助出售單位、608個屬「長者安居樂」單位。 房協筲箕灣明華大廈重建長達約10年後,終於有重建單位落成及入伙! 房協早於2011年宣布分3期重建明華大廈,如今第1期由重建而來的兩幢新樓宇終於上月落成,提供966個出租單位,用作安置受第2期重建計劃影響的居民。
除網頁外,房協亦挑選了10多項屋邨的特色物件保留,例如明華大廈在1966年牌匾揭幕儀式中的紀念碑、麻石牆、通花牆、長型石椅、屋邨告示牌、單位鐡閘、渠蓋、鐡信箱等。 在明華大廈第2期完成重建後,物件會再次呈現於屋邨的不同角落,例如廣場或花園,亦會另作展覽。 2021年重建後落成的第1及2座為Y字型平面規劃設計,30-31層高,並在6或7樓設置空中花園,全部樓層均設升降機服務,部分升降機更可到達天台,所有住宅單位均設有廚房及浴室。
不過,公屋也為東區注入了草根勞動力,使東區中產人口可以享受價格更低廉的服務,所以東區城市規劃是非常成功的。 東區的商業大廈及酒店集中於炮台山、太古城及鰂魚涌一帶,主要大廈是太古坊,於2008年4月起東區最高的摩天大廈港島東中心分階段入伙. 東區包括四個法定分區,分別為北角(炮台山北、北角半山)、鰂魚涌(康山、太古城)、筲箕灣(西灣河)及柴灣(杏花邨、小西灣),括號內為分區或地方俗稱。 東區的人口老化情況明顯,筲箕灣及北角老人院數目很多,共有68間不同類型院舍,合共提供4,131個宿位。
筲箕灣明華大廈: 免佣出租,筲箕灣葵涌荃灣觀塘新蒲崗工作間倉庫,另有…
為了讓住戶作搬遷準備,由新單位起租日起計,房協會豁免住戶原居單位1個月的租金。 一般而言,可快速提供得到入住的非資助宿位,會因應市場租金及院舍成本自由定價。 北角/筲箕灣/東區老人院收費與其他地區相比,選擇較多及較廣,最低院費由經濟實惠的約每月 $7,000 起,至數萬元的套房形式的宿位都可提供得到。 如長者可申請綜援補助,支出費用將大幅減少,部分護老院舍更提供有不另收費的物理或者職業治療。
筲箕灣明華大廈: 公共屋邨
1976年重建前的舊A座座為工字型平面規劃設計,9層高,不設升降機服務,中間為共用廚房,走廊前後盡頭為共用洗手間,走廊中部為不設廚房及廁所的住宅單位。 明華大廈舊A座於1965年落成,並於1976年拆卸重建,此前為一幢無獨立廁所及廚房的大廈,當時部份居民選擇遷往新興建的大坑勵德邨,其餘多數選擇邨內調遷安置。 除了重建後的新A座採用樓級型平面規劃設計及G座為全邨唯一採用十字型平面規劃設計的樓宇外,其餘10幢均採用長型平面規劃設計。 於2010年,在B至G座樓宇大幅度地改裝原有設施,加建升降機塔及加鋪地磚,加設門牌及指示牌,加裝升降機及大廈閘門。
據知近期以5億元沽出,市傳新買家為外資基金Black … 據知近期以5億元沽出,市傳新買家為外資基金Blackstone (黑石集團)。 擬議板道分為東、西兩段,從油街至糖水道為西段(長約0.7公里),而從電照街至海裕街為東段(長約1.1公里)。 走線盡量利用東區走廊結構下的遮蔭,將擬議板道對維多利亞港的影響減至最低。 板道寬度最少10米,讓不同人士(包括行人、緩跑人士、騎單車者和其他人士)可以安全共用並進行不同的活動。 另一方面,1969年因應民政主任計劃而劃分的東區,還包括現今南區之東部(赤柱和石澳),直至1981年南區的成立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