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處處長盧振雄表示,共出動一百名消防員展開搜救,包括二十名特種搜救隊人員。 至下午二時四十五分,消防員首先在瓦礫堆中找到一名女子,惜送院後證實死亡,在晚上七時及十時許,再先後挖出兩具男屍。 她指,當時去到現場,眼前一幕非常震撼,沒有想過香港這個國際都會竟然發生這樣嚴重的事故,同時感到非常傷心,因為有人命傷亡。 截至2023年1月底,該署分別向目標樓宇業主/業主立案法團及個別單位業主,發出合共477張法定通知,其中有262張法定通知已獲遵辦,該署會繼續跟進餘下法定通知的遵辦情況。 從此處可以俯瞰整個土瓜灣的景色,更能遠眺九龍東、維港海景!
而土瓜灣半新盤喜築更錄「雙破頂」成交,高層H室單位,面積377方呎,以838萬元成交,創屋苑同類型單位歷史新高,折合呎價22,228元,創屋苑歷史新高。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土瓜灣冧樓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復古主題的Cafe,前身是舊式冰室,保留了卡座設計,餐廳內放滿了舊式古董、玩具等懷舊擺設,昏暗的燈光下很有氣氛,主打日式料理,定價進取,更要求每人最低消費一杯飲品,不少網上評論都指食物質素一般,但沒有時間限制,如果為了打卡、聊天而去的話就很適合。
土瓜灣冧樓: 住宅
除咗偉倫紗廠,呢度都有第二間紗廠「東方紗廠」,1950年代起,原本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但而家只拆到得翻幅牆。 去到五十年代後,香港啟德機場起喺土瓜灣,搞到附近的建築必須遵循樓宇高度規定,令土瓜灣好多樓仲係矮腯腯。 另外,搞咗幾次填海去擴充土地資源,最後開闢成工業區,令土瓜灣成為香港最早嘅工業區,唔同類型嘅工廠,包括發電廠、水泥廠、皮革廠、小五金廠等等都可以喺度搵到。 以傲雲峰為例,上月錄得破頂成交,面積664方呎單位以1,418萬元成交,呎價21,355元,單位為7座中層B室。
- 去年發生土瓜灣冧樓事件後,港府迅速驗樓,但仍有不少問題樓,四成四受訪者直斥當局跟進不力;兩成九批評驗樓行動走馬看花,成效存疑;兩成三指摘當局有事才巡查做騷。
- 針對舊樓維修問題,該署透過執行強制驗樓計劃,每年揀選目標樓宇發出法定通知,要求業主履行責任,就樓宇公用部分、外牆及伸出物或招牌,進行訂明檢驗及所須修葺。
- 該署會根據《建築物條例》向有關業主發出修葺令,並會繼續跟進有關個案,以確保樓宇安全 。
- 新聞)2010年1月30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年02月2日,.
- 原女士稱,區內業主一直爭取市區重建局推動該區重建,惟項目至今亦未有進展。
- 事後警方立即展開刑事調查,除向目擊者及肇事唐樓住客搜集資料,倒塌樓宇的大業主,以及被懷疑引發慘劇的判頭及工人,更是重點查問對象。
無業主立案法團、無管理及無維修的「三無大廈」,普遍樓齡近五十年,保安、消防及衞生問題處處,如通道及樓梯間堆積雜物,劏房令走火通道狹窄,再加上舊式唐樓在建築結構上有先天缺陷,後樓梯不能通上天台,居民遇突發事件時逃生無門。 土瓜灣馬頭圍道去年發生塌樓事件,僅隔兩條橫街的馬頭圍道唐樓上周再發生四屍五命奪命火警,敲響「三無大廈」危機四伏警號。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直斥港府監管「三無大廈」不力,令無王管大廈衍生安全、衞生等問題,並批評舊區重建速度緩慢,又沒有改善舊樓維修及劏房問題,「三無大廈」儼如計時炸彈。 驚變「斜樓」現場為橡樹街八十四至九十號橡樹樓,十一層高,每層六伙。 土瓜灣冧樓2025 昨午一時許,有居民發現上址與相連的廣和大廈之間出現裂縫,由十二樓天台呈「V」字形向下延伸至四樓,最闊達十吋,足可放入一個籃球,疑是隔鄰建築中酒店地盤的打樁工程引致,恐成馬頭圍道塌樓慘劇「翻版」,連忙報警。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土瓜灣冧樓: 無視風險 屋宇署准地盤復工
8度餐廳是酒店8度海逸酒店內的餐廳,主要提供自助餐、下午茶,下午茶最近的主題為芒果,而自助餐選擇也很多。 有地產界人士透露,四十五J唐樓近年十分積極放售,專收購舊樓的田生地產,○八年八月曾向翟提出收購,但談判期間她從沒現身,只派遣一名姓李婦人做代表。 投資方面,翟十分豪氣,九十年代初曾斥資逾二千萬元,大手掃入多個物業及地皮,主要目標是一些數十年樓齡的唐樓,且每次都是整幢收購。
影片由香港著名導演郭子健執導,2010年1月29日下午1時半左右,現正進行拆卸工程,慘被活埋在五噸磚石瓦礫中。 消防員至深夜先後掘出三人,九龍城區議員李慧瓊回憶事件時仍感受深刻:「市民很難想像香港竟然會發生塌樓意外。 至中午12時許,位於2樓的一間僱傭公司,有職員發現天花、橫樑、牆身出現多條裂痕,最長達3公尺、闊約3厘米,恐有倒塌危機,隨即報警求助,並偕同公司內暫住宿舍的外傭「走難」。 警方及消防員接報到場登樓調查,通知裝修單位的工人停工及離開,並與判頭了解工程細節。 基於安全理由,當局疏散全幢唐樓的所有單位,警員上門逐家遂戶拍門,協助逾30多人到安全位置,地下多間商舖亦要拉閘暫停營業。 土瓜灣冧樓2025 雖然屋宇署相鄰的45G及H號唐樓進行加固工程,但45A與B號唐樓之間出現一道裂縫,據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林雲峰表示,45J號唐樓倒塌後,有可能會使整排唐樓傾斜。
土瓜灣冧樓: 業主放盤
有網民在此時張貼關於房協的巴士車身廣告照片,顯得非常諷刺;有網民指出更諷刺的地方,就是馬頭圍倒塌樓宇的對面,剛好就是房協屋宇維修計劃的諮詢中心。 土瓜灣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2010年1月29日下午1時半左右,一幢位於馬頭圍道45J號,有55年樓齡的五層高舊唐樓,整幢在15秒內,由下至上頹然倒下,至少五名住客走避不及,慘被活埋在五噸磚石瓦礫中。 消防員至深夜先後掘出三人,惟均告不治,拯救行動通宵進行,事件中另有兩名男子受傷。 事件引起網民廣泛關注及討論,有網民甚至在facebook開設群組哀悼,向災民送上祝福慰問。 九龍城區的土瓜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2,21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7,142人。
土瓜灣冧樓: 馬頭圍道發生冧樓後,最先到場的一批消防員,冒着樓宇再倒塌的危險,在堆積如山瓦礫中,徒手挖掘被埋人士。
住在45H號唐樓的64歲印度老翁,於隔壁45J唐樓倒塌時正在家裡睡覺,一名警員用腳踢開大門,在言語溝通困難下,該名警員二話不說,抓住老翁的手帶其逃離現場。 土瓜灣冧樓 在救援開始時,消防員為了盡快救出受困居民,冒險進入倒塌現場旁45H樓宇,逐層搜索以確認無人受困。 當時消防員企圖以工具破牆和撞開鐵門,救出一對受困高樓層的男女住客,惟無法破門,只好立即改為啟用消防車升降臺救人,期間,兩組人員同樣身陷險境。 塌樓前的馬頭圍道45J號唐樓(2008年11月),地舖掛上「新OXO」帆布的一幢樓宇為45J座範圍,另相連的一幢屬45H座。 拯救人員根據生還者提供的資料,相信有多人被活埋,立即調派二十多名消防員爬上瓦礫堆,用生命探測儀器偵測被困人士位置,並徒手搬開磚塊或用鐵鏟等工具挖掘,消防處又動用兩部挖泥機和一部重型吊臂移開巨石加快救援。
土瓜灣冧樓: 成交記錄
主要街道包括浙江街(土瓜灣段)、馬頭角道(土瓜灣段)、馬頭圍道(土瓜灣段)、漆咸道北(土瓜灣段)、高山道(土瓜灣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傲雲峰,偉恒昌新邨,翔龍灣,欣榮花園,安和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1,750,年齡中位數為 40.7歲。 該些項目包括九一年以六百五十萬元買入今次倒塌的唐樓,及以二百三十萬元買下大埔一幅地皮;九三年斥資一千萬元收購旺角廣東道一幢唐樓,以及用一百萬元買入深水埗大南街一幢舊樓的一樓連天台。 當中的大埔地皮、大南街的舊樓在二千年轉手,獲利逾一千萬元。 據悉,黃氏夫婦的店舖長期受滲水問題困擾,但每次向李投訴,其態度均極不友善,並認為大廈愈殘舊愈好,可令政府加快重建,故若非緊急,她都不會花錢修葺。
土瓜灣冧樓: 香港大廈搜尋
該廈位於美景街及落山道交界,鄰近多為住宅物業及地鋪用作食肆和各式零售商店,步行前往港鐵土瓜灣站約5分鐘,交通及生活配套便利,極具重建價值。 近年區內逐漸變天,不少新盤相繼落成,如DOWNTOWN 38及津匯樓盤等。 起火唐樓屬於無業主立案法團、無管理及無維修的「三無大廈」,四成受訪者指摘港府對「三無大廈」監管不力,產生不少問題;三成一認為,港府協助組織法團不力;兩成七更認為因為「三無大廈」難管理,當局索性不管。 註:據市建局資料顯示,已登記成為凍結人口,但在市建局成功收購有關物業前被業主要求於租約期滿或終止後遷出,雖無法領取營商特惠津貼,但可以申請賠償金額相同的特別營商特惠津貼。 惟市建局會在完成收購有關物業或由政府收回有關物業後,才會正式審批有關受影響非住宅租客獲得特別營商特惠津貼的資格。
土瓜灣冧樓: 有關倒塌唐樓住有兩名鳳姐
土瓜灣冧樓慘案,發展局責成屋宇署一個月內巡查全港 4,至早上十時許結束約二十一個小時的搜救,集結了謝霆鋒,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認為,同時加快市建局的重建步伐。 事 隔7年,其中4人死亡,有55年樓齡的五層高舊唐樓,料死因庭將召開研訊。 參考鄰近私樓平均呎價約1.9萬,如翔龍灣3座中層G室,面積384方呎,以734萬易手,呎價約1.9萬。 而毗鄰的港圖灣平均成交呎價約1.7萬;區內半新盤之一的DOWNTOWN 38一個低層單位以634萬易手,以301方呎計,呎價約2.1萬。 「三無大廈」問題多、無王管,三成七受訪者批評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處理「三無大廈」問題效率低及馬虎;三成五斥當局闊佬懶理,令危機處處;兩成三直指舊區重建進度緩慢,令問題無法解決。 不少「三無大廈」有僭建物、走火通道阻塞等問題,港府遲遲未取締,三成六受訪者指,環境惡劣會令居民逃生無門;三成一擔心會阻礙救援工作;兩成七斥當局取締不力釀成危機。
土瓜灣冧樓: 香港樓宇目錄
該名女子驚慌失措地呼救,一度企圖從樓上跳下,不過最終該名女子因恐懼而不敢跳出。 另一方面,香港消防處隨即派消防車到現場處理「有石屎從高處墮下」事件,正當消防員下車時,唐樓立即倒塌,該幢六層高的舊樓,樓宇從底部先塌陷,最終有四層半個樓面建築突然倒塌,過程只有短短十多秒,消防車亦緊急後退。 大量瓦礫和家具雜物覆蓋行人路,佔地達100呎乘40呎,厚近兩層樓高。
土瓜灣冧樓: 建築物倒塌後情況
結構工程師黃澤恩亦稱,大廈明顯傾側三吋,估計是隔鄰地盤打樁近二百呎深,較該廈的約一百呎深逾一倍,故受影響。 他指承建商事前雖無法預示會令鄰廈變成「斜樓」,但當局應監察及督促進行補救。 另外,2000年3月25日早上,土瓜灣美景樓亦發生簷篷倒塌意外,釀成七人受傷,倒塌的簷篷屬僭建,建於美景樓二期地舖及一樓,上面更搭建了一間石屋,供地舖儲存貨物之用。 消防員趕至搜索,證實無人被困或受傷,遂協助清理雜物,警方需封鎖受影響路段,免生危險。 工務局派員到場勘察及評估樓宇結構,認為毗鄰同屬空置的一幢三層高舊樓,因失去倒塌舊樓的支撐,恐潛在危險,動用緊急程序即時清拆,預計約三日完成。
土瓜灣冧樓: 九龍 9110 屋苑
市建局去年曾表示土瓜灣「十三街」及另一舊區「五街」的收購成本約四百億元,惟市建局資金大約只有二百六十億元,要「儲夠錢」才能進行上述項目。 另外,屋宇署3月份共批出23份建築圖則,港島3份、九龍9份、新界11份。 包括12項住宅及商住發展、4項商業發展、兩項工廠及工業發展及5項社區服務發展。 而獲准動工的建築工程項目則有17個,工程完成後,將提供可作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面積共約11.3萬平方米,涉及單位1,685個,非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面積達13.8萬平方米。
土瓜灣冧樓: 土瓜灣冧樓
現場在十月初五街一一○號,是一幢用磚及木建造的兩層高唐樓,僅約十呎闊,疑日久失修,屋頂長出一棵樹。 昨晨二時許,全幢唐樓突然隨着隆然巨響倒塌,木及磚石四散街頭,遺下屋頂卡在兩樓宇之間。 新聞)2010年1月30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年02月2日,.
土瓜灣冧樓: 收購重建熱點【漆馬大廈】唐樓分契一房一廳
該住宅樓宇疑受地舖裝修影響主力牆結構,由地面層開始坍塌,繼而將樓上4層逐一扯下,事發後瓦礫堆積達兩層樓高,通往天台的梯間斷裂,與45J並排相連的45H座亦損毀嚴重,牆身出現2個大洞,磚頭、鋼筋外露。 屋宇署人員到場後,聯同警方登樓,進入逾廿個單位巡查,數小時後,該署高級屋宇測量師余寶美表示,調查發現大廈裂痕是多年前舊痕,並無新裂痕,只有部分單位的維修較差跌批盪,跟地盤工程無直接關係,亦沒影響樓宇結構及無即時危險。 至下午五時許,當局准許地盤復工,及通知警方解封現場,但工人未有繼續施工。
以前土瓜灣對開海面有一個島仔,島上有一座廟,裏面供奉有珠江水神之稱嘅龍母。 喺清朝嘉慶年間嘅《新安縣誌》已被列作古蹟;而個島同土瓜灣一名嘅緣由可追溯至1902年由香港政府製作嘅《九龍半島圖》,嗰時個島已被標作「土瓜環島」。 相傳宋室一班人着草到官富場(今九龍城)時,村民出去迎接,同埋向佢哋獻上糧食,其中有由村民種植嘅土瓜。 直至宋朝滅亡之後,每逢土瓜灣一年一度嘅龍舟競渡,村民仲會先將御賜黃緞巨傘設喺巨舟上面,由紳耆率領一班村民向巨傘叩拜,再開始比賽。 另一邊廂,仲量聯行大中華研究部主管黃志輝表示,土瓜灣屬早期發展的舊區,新鐵路支綫將進一步釋放土瓜灣的重建潛力,增加吸引力。 據了解,土瓜灣區舊樓群更曾爆發收購戰,像環字八街西側,市建局就曾經與財團爭持不下,最後由市建局完成收購,上月並已完成招標程序,仍待公布花落誰家。
土瓜灣冧樓: 大廈資料:大龍樓
以觀塘綫延綫為例,自2009年政府將項目刊憲後,黃埔樓價升幅已略為領先大市。 截至2017年底,黃埔樓價累積升幅達24%,較整體市場的19%為高。 據屋宇署公布,馬頭圍道43至45J號、鶴園街6至8號及春田街1至23號,獲批建兩幢住宅,樓高30層,提供21.9萬平方呎住宅樓面及4.4萬平方呎商用樓面,由市建局負責發展。 雖然唐樓殘舊且日久失修,套房面積又小,擺放牀鋪雪櫃電視後,餘下空間不多,但租金相宜,每月由二千至三千元不等,加上交通尚算方便,區內又有不少食肆及零售店舖,提供一定就業機會,吸引低收入的草根階層及新移民入住。
土瓜灣冧樓: 建築結構
Lamees大廚Tarek大有來頭,在香港擁有25年的入廚經驗,更曾任半島君悅的廚師。 馬頭圍道四十五J樓高五層,除地下舖位外,二至五樓全被間成多個套房出租,共住有十多戶人,包括OL、售貨員、粥店侍應、老人院助理員、副學士生,也有愛狗一族同居男女、三口小家庭、獨居老婆婆,以及三名操皮肉生涯的中年鳳姐。 「李婦出現之初,身為大婆的翟十分心淡,不想見到丈夫與他人出雙入對,故經常返大陸散心。但其後李竟可說服對方接受現實,並協助翟打理部分物業。」知情人士說。 大部分地產代理嫌利潤太少婉拒,陳則本着山大斬埋有柴的想法,接受其苛刻條件,因此對李的背景及為人有較深認識。
屋宇署在唐樓倒塌後兩個多月,於4月26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有外力破壞C13支柱,導致其他支柱無法負擔樓房的重量而倒塌,至於受到什麼外力破壞,則需要在建築材料測試和科學鑑定完成後才能提出解釋。 土瓜灣冧樓2025 土瓜灣冧樓2025 下午3時18分,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與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到達馬頭圍道的唐樓倒塌現場視察救援工作,消防員隨即上前向曾蔭權講述情況。 現場為馬頭圍道四十五號J,有五十五年樓齡,該唐樓與毗鄰十幢同類唐樓相連,一梯兩伙。 昨午一時許,唐樓閣樓約四百平方呎面積外牆首先崩塌,大堆碎石空降行人路,途人四散躲避,街上傳來一片驚呼慘叫聲,巴士乘客見狀報警。 原女士稱,區內業主一直爭取市區重建局推動該區重建,惟項目至今亦未有進展。 她又指,如此殘舊樓宇已到「修無可修」的地步,稱今次意外證明單靠強制驗樓難保障住客安全。
在土瓜灣唐樓倒塌事件發生之後,因倒塌現場波及庇利街巴士站,令多條巴士路線需要改道(詳見巴典條目),故引起不少巴士迷網民關注,並貼出有關唐樓倒塌之前的巴士照片及巴士改道狀況的照片。 土瓜灣身處紅磡與九龍城之間,過去未有鐵路貫通前,主要靠巴士作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由於屬早期發展的舊區,該區主要由上世紀中期的住宅及輕工業樓宇等所組成,又因為與九龍城一樣受舊機場高限影響,舊樓一般樓高10層或以下,最高亦不超過16層。
「好明顯清拆僭建物的工人就是元兇,若非他們亂鑿牆,幢樓就不會冧。」生還的四十五J居民斥責工人導致慘劇發生。 據悉,該唐樓多年來都是由一名約八十歲姓朱的老判頭承包維修工程,冧樓前在後巷清拆僭建物的人,正是朱伯夫婦及其聘用的三名工人。 馬頭圍道冧樓係指2010年1月29號喺香港九龍土瓜灣南面馬頭圍道45J嘅唐樓成棟冧咗,搞到4人死咗、2人傷。 業主莫先生表示,去年底有財團出價約1.6萬收購,認為價錢合理價,目前亦已簽約出售,冀同區再置業。 他透露,目前大廈日久失修,有不同程度漏水、石屎剝落情況,初步估計維修費每戶約5萬至10萬,故希望今次可以成功收購。
土瓜灣冧樓: 餐廳
呼吸咖啡星球店由外在到內在都保留了香港舊式冰室的特色,冰室卡座、招牌和吊扇,再添上各樣店主的珍藏古董擺設,用餐環境極富懷舊氣息。 雖然環境極港式,但餐廳供應的茶式其實是日式家常菜,亦特別選用沖繩和牛入饌。 位於土瓜灣十三街附近的呼吸咖啡星球店,吸引不少人特地跨區到訪。
土瓜灣冧樓: 屋宇署:涉事大廈非驗樓目標樓宇
所以更多居民認為,最終責任應由大業主承擔,埋怨她十多年來都沒做好維修工作,令樓宇變成五癆七傷的危樓。 涉嫌肇事的近因已被鎖定,但其實該唐樓除後巷有僭建物,對上樓層亦全被改建成十多間有浴廁的套房,每層地板均遭鑿開鋪設水管及排污渠,疑因手工差及樓宇過舊,長期出現滲漏。 該宗四屍五命奪命火警的唐樓亦涉及劏房問題,疑阻礙居民逃生,三成四直指劏房增加潛在危機;三成二批評港府懶理劏房問題;三成一則狠批港府無決心打擊。 特別營商特惠津貼」,「你啲錢依家唔俾我,你將來俾我嘅錢買唔返樓啦!」林太坦言有不少街坊因此而搬離市區,到新界等地居住。 由於林太的子女均住在土瓜灣,因此她並不想搬離該區,最後她選擇搬往附近的崇潔街,與舊居相若的500呎單位,月租約萬四元。
土瓜灣冧樓: 日期
記者到翟報住的何文田窩打老道單位了解,應門的女子沒有透露身份,只強調說:「冧樓事件的善後工作,我們正在處理中。」但拒絕評論有關樓宇的維修責任,以及死傷者和受影響住客的賠償問題。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警方西九龍總區重案組已接手調查,這次「血的教訓」除喚醒業主定期維修及保養樓宇的重要性外,發現僭建問題嚴重。 至於1樓寵物公司的負責人張小姐指,收到消防員通知檢查後才發現天花有多條裂痕,十分擔心,店內寵物不知送去哪裡,她又指,大廈3至5樓有劏房,有不少南亞裔人士居住。 而唐樓地下的化妝品公司職員雷先生表示,未及檢查店舖內是否有裂縫,惟封路期間,令公司損失約10多萬元營業額。
在掣肘之下,土瓜灣雖處九龍核心位置,但地區性質似一個「配角」。 直至舊機場1998年搬遷,該區才陸續出現更高層大廈,地區價值亦逐漸露出光芒。 土瓜灣冧樓 事後市建局於原址展開重建工程,屋宇署剛宣布批准該地重建兩幢樓高30層的住宅大樓,涉近500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