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天水圍站共設有7個出入口,其中A-D出口均各設有一組行人天橋連接;而E出口則設有扶手電梯連接位於車站下方的輕鐵站月台。 天水圍站設有一組島式月台,位於車站最上層,而月台頂部中央部分亦設有天窗,加上月台層兩側均為月台幕門及露天式路軌,故日間天晴時陽光能夠從多角度直接照射進月台層,顯得月台層特別明亮。 另外,近E出口並設有輕鐵八達通「出站」收費器以及輕鐵到站時間顯示屏。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2025 至於藝術及文化方面,港鐵於近D出口位置擺設了一組立體藝術雕塑,站內亦設有社區文娛機構作品展示板。 現時,天水圍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外幣兌換店及個人護理店等零售業[2]。
- 另外,天水圍站雖不是邊境口岸鐵路站,但由於地理上鄰近邊境,站旁的巴士站亦設有巴士線方便乘客轉車往返深圳灣口岸和福田口岸。
-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 九廣西鐵通車日開始,有關當局將原本嘅天水圍總站改做天榮,將九廣西鐵天水圍站下面嘅輕鐵站命名為天水圍站。
- 天水圍地處偏僻,一直給人交通不便的感覺,不如大埔元朗般是熱門的假日好去處。
- 流浮山以養蠔業著名,沿岸養蠔場佔地約三千公頃,亦是享負盛名的旅遊點,當地海鮮市場別具特色,各式各樣海產一應俱全,食肆林立,加上醉人美景,令流浮山遠近馳名,每逢假日都會吸引不少遊客專程前來選購海產及飽餐一頓。
- 另外由於天水圍站服務範圍廣闊,港鐵亦為乘客提供多條輕鐵及港鐵巴士路線接駁車站往返天水圍北、洪福邨、洪水橋市中心、田廈路、流浮山等地。
- 整體車站架空於天福路與屏廈路交界處之上,站體全長約460米;闊約30米,為所有港鐵車站中站體結構最長的一個。
位於天水圍西鐵站附近,一糖甜品店雖然面積小,但裝潢夠吸引,以木系和黑色設計為主,走日系簡約工業風,盡現心思。 店外的大型塗鴉畫、水泥外牆加上店內的吊燈,甚有格調,而且甜品賣相吸引,適合一眾文青前來打卡拍照。 九巴24線(即今港鐵巴士K65綫)於1962年由沙江延長至上址,即使路線編號及營辦商經歷多次變更,至今仍然運作。 現時此路綫用車9輛,主要用車為Enviro500 MMC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11.3米(5XX)雙層巴士,間中亦會出現Enviro400/Euro V 10.5米( )雙層巴士行走。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出口
直到2011年起港鐵重組天水圍站的商戶組合,以增加商店種類,故車站的商店空間數目增加接近50間。 而舊有的車站商店空間面積比較細小,部分商戶需要同時租用兩個商店空間並打通,以配合營運需要。 天水圍站(英語:Tin Shui Wa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屏山屏廈路與天福路交界,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
天水圍地處偏僻,一直給人交通不便的感覺,不如大埔元朗般是熱門的假日好去處。 身處在淋坑山、豐樂園能欣賞到天水圍的天然美景;而綠田園提供不同遊樂設施,包括水上單車、滑草、飄移車,你更可以到訪園內的動物農莊,讓小朋友放電一流! 各位攝影、打卡愛好者,不妨考慮到香港最美的圖書館,保證你拍出質感照。 天水圍站(英語:Tin Shui Wai Stop)是港鐵[1]輕鐵的一個車站,與港鐵屯馬綫[2]的天水圍站交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天福路,屯馬綫天水圍站平台下的地面。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位置資訊
在天水圍站啟用初期,車站內有專為西鐵乘客服務的票務處及補票處,以及輕鐵客務中心。 因應客務中心合併、方便C出口乘客及應付大量乘客,大堂內近D出口的客務中心曾移動及擴闊。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由於車站在早上繁忙時間的候車乘客人數眾多,為紓緩擠擁情況,港鐵於2013年8月起會安排列車由天水圍站2號月台起載[13]。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2025 大堂內設有多個商店,而在車站落成初期大部分商店空間均位於站內收費區內。
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一部來自K73綫特別班次之巴士,行走由天晴開岀之班次前會先行走此路綫由流浮山往天盛苑短途班次一單,同樣不受上述限制所限。 天水圍站(粵拼:tin1 seoi2 wai4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2025 zaam6;英文:Tin Shui Wai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2025 Stop)係一個輕鐵站,同屯馬綫嘅天水圍站交匯,喺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天福路,港鐵天水圍站平台下面嘅地面。 雖然大堂空間廣闊,但港鐵一直未有大堂內設置座位讓市民休憩,有市民會選擇坐在車站的玻璃幕牆地台休息。 而自2021年3月開始,港鐵稱有人投訴車站環境造成影響為由,在車站大堂近玻璃幕牆位置加裝了鐵鍊,以防止市民坐下休憩,然而有部分市民意見認為該處鐵鍊不美觀,亦有網民甚至認為相關措施不人性化及刻薄[6][7]。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服務時間
綠田園燒烤樂園地方寬敞舒適,環境清幽,設備燒烤場和多項遊樂設施。 一家大小可以來免費參觀動物農莊、養蜂場,也能到風箏場、高橋場免費任玩。 你也可以體驗其他自費項目,包括水上單車、充氣跳彈床和手搖船等等。 小朋友可以在滑草場體驗快速滑落的快感,邊踩水上單車邊欣賞湖上風光、餵金魚,或是在湖上風光悠閒地享受。
自1988年起,輕鐵一直是新界西北區內的主要交通工具,隨著新市鎮的建設,輕鐵網絡亦不斷擴展。 自2003年天水圍支綫通車後,輕鐵網絡擴展至36.15公里,共有68個車站。 為更便利使用輕鐵服務的乘客,港鐵提供接駁巴士服務,穿梭多個位於新界的輕鐵車站,每日接載成千上萬的乘客。 公司的綜合收費系統更讓使用八達通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路線資料
而車站於2003年12月29日隨九廣西鐵通車而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俊和建築-株式會社藤田-恆利建築聯營。 另外,天水圍站雖不是邊境口岸鐵路站,但由於地理上鄰近邊境,站旁的巴士站亦設有巴士線方便乘客轉車往返深圳灣口岸和福田口岸。 在天水圍站附近等候巴士的內地自由行旅客亦日漸增多[11],而站內亦不時出現購入大量奶粉、化妝品及藥品等日用品的水貨客,引來滋擾[12]。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天水圍站 (屯馬綫)
而屏欣苑在2018年10月落成後,港鐵卻未有更新出入口指示。 直到多名區議員多次爭取後,港鐵於2019年3月末才將A出口指示名稱由「屏廈路(南)」改稱「屏欣苑」。 據屏山鄧氏族譜所載,明朝洪武年期間鄧族第七世祖彥通公興建了聚星樓。 現今聚星樓已有超過600年歷史,是屏山文物徑的重點古蹟之一,在200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天水圍站 (輕鐵)
的乘客享用免費接駁巴士服務,來往多個屋苑與指定輕鐵車站。 天水圍站是天水圍新市鎮內唯一一個重型鐵路車站,因此星期一至五的繁忙時間均有不少學生利用本站搭乘屯馬綫往返屯門及元朗區,及上班一族利用本站往港九市區。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月台類型
而週末及假日亦有不少乘客利用本站轉車往返深圳灣口岸、流浮山、香港濕地公園、福田口岸等。 加上此站也是輕鐵的轉乘站,每天有很多人從輕鐵轉乘屯馬綫,所以此站人流極高。 天水圍站下方為輕鐵天水圍站,乘客可經車站E出口前往;或經由車站C出口之行人天橋及有蓋通道前往輕鐵天耀站轉乘輕鐵;而A出口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而B、D出口附近亦設有單車停泊位。 天水圍站(Tin Shui Wai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2025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位於元朗區屏山的一個車站,連接輕鐵天水圍站,主要為天水圍、洪水橋及流浮山等週邊地區居民服務。 無論由元朗出發,還是天水圍出發,都是乘坐K65巴士,於終點站流浮山落車。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香港巴士大典
前往方法:天水圍西鐵站 A 出口,乘 K76 巴士至總站天恒商場,在天恒與天澤商場中間的一條直路,走進馬路旁左手邊的入口,便能到達淋坑山。 淋坑山位於天水圍西北方,在尖鼻咀與流浮山之間,坐擁后海灣、流浮山及尖鼻咀的優美景色。 拍攝愛好者不妨在黃昏登上淋坑山,觀賞醉人的日落景色;另外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可以在山上盡享放風箏的樂趣。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主要用車
隨着天水圍北新發展區各住宅項目陸續落成,而鄰近的洪水橋自2012年起亦有多個中密度的私人屋苑和公共屋邨相繼落成,兩區的居住人口因而急增。 隨着西鐵綫延伸至市區,以及港鐵推出「西鐵綫/屯馬綫 屯門-紅磡」月票,天水圍區內居民已開始逐漸習慣使用鐵路往返市區,使用天水圍站的乘客量相應日增,無論在車站任何服務時段也維持高水平。 另外由於天水圍站服務範圍廣闊,港鐵亦為乘客提供多條輕鐵及港鐵巴士路線接駁車站往返天水圍北、洪福邨、洪水橋市中心、田廈路、流浮山等地。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2025 天水圍站嘅主要接駁交通工具係屯馬綫,乘客可以直接用西鐵綫車站大堂出口往返輕鐵天水圍站各個月台。 另外,乘客可經西鐵綫天水圍站A出口前往公共運輸交匯處,可以轉去洪水橋同埋流浮山一帶嘅接駁巴士同小巴。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車站啟用
原來的「天水圍總站」於2003年8月1日起改稱為天榮站,以與為配合九廣西鐵(今屯馬綫)[2]天水圍站而建的本站區別。 整體車站架空於天福路與屏廈路交界處之上,站體全長約460米;闊約30米,為所有港鐵車站中站體結構最長的一個。 流浮山以養蠔業著名,沿岸養蠔場佔地約三千公頃,亦是享負盛名的旅遊點,當地海鮮市場別具特色,各式各樣海產一應俱全,食肆林立,加上醉人美景,令流浮山遠近馳名,每逢假日都會吸引不少遊客專程前來選購海產及飽餐一頓。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分售賣食品的商店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流浮山(Lau Fau Shan)巴士總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廈村鄉流浮山深灣路與流浮山道交界的迴旋處路旁,介乎山東街與流浮山正大街之間,為一路邊巴士總站及專綫小巴總站。 天水圍西鐵站去流浮山 天水圍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現時平日繁忙時間行走由此站開出的特別班次的列車,於出廠後會不載客駛至此側綫待命,再於開出時間駛至2號月台上客。 另一方面,縱使區內的天逸站輕鐵客務中心客量不高,服務時間一直比其他客務中心短,但合併後仍與其他輕鐵客務中心一同統一為早上7時至晚上9時提供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同樣地,由於區內亦有香港濕地公園、流浮山、下白泥等本地生態旅遊景點,當中濕地公園和下白泥近年隨着攝影熱潮普及而人流大增。
喜歡親親大自然的朋友,不妨趁着這個週末到天水圍綠田園 BBQ 燒烤樂園,一起與小朋友玩水上大滾筒、充氣跳彈床和手搖船,享受親子時光。 首輛Enviro400(140/RJ7286)於2012年5月27日於此路綫首航,成為港鐵巴士各條路綫當中首條獲派該車型之路綫,亦為港鐵巴士最後一條加入低地台巴士服務的路綫。 另設有數碼服務站終端機供MTR Mobile用戶列印禮品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