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海市民在家中、工作单位等场合,经常讲方言的比例却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普通话为例,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 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北京话、普通话、國語、新加坡華語、馬來西亞華語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許差異。
- 新加坡推行以英語為主、族群「母語」(實際上是政府規定的族群的共通語)為輔的雙語教育政策是人民行動黨政府基於國家發展和族群團結所作出的選擇。
- 編輯小組除了進行國小各科課本用字的調查外,並且參考了幾個字詞頻的調查報告書,然後設計出更適合小學生閱讀的體例。
- 在许多特定场所,如大型机构、地级以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規定普通话是唯一的正式语言,一般不会在這些场所中使用除了普通话外的其他方言。
- 1925年6月14日,钱玄同与黎锦熙主编的《京报》副刊之一《国语周刊》创刊发行。
- “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的韵母稱為「空韻」。
- 瞿秋白则批评这种现代汉语是“非驴非马”的新文言。
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中文的主要參照。 1949年主持教材工作的叶圣陶力主将小学“国语”科改称“语文”。 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定:“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讲解用的语言,仍用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强调:“教给儿童的语言必须是规范化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
國語字典: 漢語拼音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 夫伊等以現登仕籍之人,經赴部演禮之後,敷奏對揚,仍有不可通曉之語,則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斷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共曉乎? 官民上下,言語不通,必使胥吏從中代為傳遞,於是添設假借,百病叢生,而事理之貽誤者多矣。 且此兩省之人,其言語既不可通曉,不但伊等歷任他省,不能深悉下民之情,即身為編氓,亦不能明悉官長之言,是上下之情,扞格不通,其為不便實甚。 但語言自幼習成,驟難更改,故必徐加訓道,庶幾歷久可通。 應令福建、廣東兩省督撫,轉飭所屬府州縣有司教官,徧為傳示,多方訓導,務使語言明白,使人易通,不得仍前習為鄉音,則伊等將來履歷奏對,可得詳明,而出仕地方,民情亦易達矣。
- 選擇以語料庫為依託的劍橋詞典,滿足各級別英語學習者需求。
- 关于“是否应该推普”、“推普同时是否要限制方言使用”、“推普是否必然造成方言萎缩”等问题,在民间一直有争论。
- ”1982年,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呼吁推广普通话,提出“所有学校都应该是推广普通话的阵地”、“小学是推广普通话的重点”。
- 1910年因《拼音官話報》觸犯攝政王載灃,「官話合音字母」被清政府禁止傳習。
國語與普通話的詞彙相比,國語的詞彙除了融入部分臺灣閩南語、客語或「日語」(大部分透過台灣本地語言進入日常用語非直接受日本影響)外,還有一個特點是保留較多的古語詞,如“定谳”。 國語的另一個特點是保留了一些1949年前民國使用的詞語。 國語字典 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在臺灣各地成立許多眷村,各省或幫派間詞彙亦有少部份成為國語的詞源,例如條子(警察)、馬子(女性,女友)。 國語中亦出現很多國字頭的詞語,如國樂、國文、國中、國字、國立、國粹等,其「國」字可能代表:國民、中華民國、國家、或者是中華傳統文化等。
國語字典: 使用電子郵件訂閱文章
……其學部頒行宣講各書,及國民教育、修身、歷史、地理、格致等淺近事理,以迄白話新聞,概在應行宣講之列。 ”則《聖諭廣訓》的白話解讀本是晚清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的一條線索。 1910年10月,学部基于尚書荣庆的指示,命令各省小、中学堂在国语教科之外,增设官话教科。 清朝百日維新失敗後,禮部主事王照流亡日本,1900年,王照摹仿日本「片假名」的形式,以一如國書(滿文)十二字头之法,創製「官話合音字母」為「北京話」注音,出版《官話合聲字母》一書。
香港立法會會議或政府新聞發佈會等行政人員一般用粵語和英語回應,如有需要,會有傳譯員提供粵語、英語、普通話三種語言的同声翻译。 社會上,粵語和繁體中文具主流地位,不過隨着與中國大陸交流增加,香港人對簡體中文認識逐漸增加,部份人因方便而使用簡化字,會說普通話的人也越來越多。 國語字典 張之洞、張百熙等為清朝制定《學務綱要》指出:“中國民間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語,辦事動多扞格,茲擬官音統一天下語言,故自師範以及高等小學堂,均於中國文一科內附於官話一門。
國語字典: 主要特徵
以注音、漢拼檢索二字以上的詞語時,不同字音間請加「,」,如:「ㄒㄧㄤ,ㄐㄧㄠ」、「xiang1,jiao1」。
國語字典: Chinese Dictionary – 中文字典 – 天火字典
Apple的行動裝置iOS 15.4、iPadOS 15.4作業系統及瀏覽器Safari 15.4版本較新,目前無法完整支援本典功能,可能造成注音符號聲調顯示不全。 遇到這樣的情形時,建議改用其他系統裝置及瀏覽器(如:Edge、Chrome、Firefox等)。 這款軟體是一套相當簡單,但功能強大的綠色軟體,它無須安裝,只要從網站下載壓縮檔,解壓縮後執行即可使用。
國語字典: 拼音查詢
有些观点则认为,「推廣普通話」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中国人交流,也便于外国人与不同地区中国人交流。 但方言承载着大量的口头文学遗产,例如苏州评弹、河南豫剧、绍兴越剧、成都川剧、温州南戏等曲艺或戏曲都诞生于方言基础。 消灭方言将导致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临灭绝。
國語字典: 普通話發聲詞典
開口呼:無介音,開頭為/a/、/ɤ/等母音(漢語拼音:a, ê, o, e;注音符號:ㄚ、ㄝ、ㄜ、ㄛ)。 根據語言學家洪惟仁於台鐵主要車站的調查,除了部份小型車站以外,國語的使用量大於40%,台北、桃園等北台灣大車站甚至超過60%,並且有向其他地方語言擴張的趨勢。 在许多特定场所,如大型机构、地级以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規定普通话是唯一的正式语言,一般不会在這些场所中使用除了普通话外的其他方言。 但是局部的村镇由於本地人佔多数,官方仍以当地方言作一般交流。 各地的本地人在公共场合与外地人交流多使用普通话,当地人之间交流一般使用方言,然而对于19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人来说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國語字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北京音系的聲調,為陰平、陽平、上、去之四聲,而沒有入聲,例如「合」、「含」等字沒有合口尾音,而且尖團合流,「箭」「劍」不分。 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時期和臺灣時期,官方語言的正式称谓是「國語」,教育部門多稱中華民國國語文,由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第四科,閱讀及語文教育科,2012年12月以前為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規範與推廣。 可以輸入漢字以外的文字,但不支持相關的變更轉換功能。 臺灣學術網路初版(1994年9月,教育部長郭為藩):由中央研究院簡立峰博士帶領團隊設計的Gopher版本檢索系統,字符編碼為五大碼。 因當年INTERNET網速及頻寬問題,使用者不多。
國語字典: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这种语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这首先要求依照普通话的语音进行教学;在方言区域须特别注意正音工作。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继续要求:“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982年,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呼吁推广普通话,提出“所有学校都应该是推广普通话的阵地”、“小学是推广普通话的重点”。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接着,教育部等15个单位向全国发出《大家都来说普通话的倡议书》。
國語字典: 現代標準漢語
光緒28年(1902),张百熙奏陳所擬學堂章程,奉准頒行,史稱《欽定學堂章程》,確立了漢語的國語地位。 港澳地區較常將「國語」一詞作為現代標準中文的稱呼。 在香港、澳門,粵語是通行語言也是政府工作語言,政府不強制推廣普通話,不少中小學校以粵語為教學語言,但都教授普通話。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及民間機構均通過不同方式推行普通話,但民間交流仍然使用粵語。 在香港,粵語和英語已成為社會主流語言和定型語言,粵、英夾雜地講話極為普遍。
國語字典: 中文字典服務資訊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 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準。 但台灣的取音不同與中國大陸,如「垃圾」、「崖」,中華民國國語讀「ㄌㄜˋㄙㄜˋ/lèsè」、「ㄧㄞˊ/yái」,中國大陸普通話讀「lāji/ㄌㄚㄐㄧ˙」、「yá/ㄧㄚˊ」。 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國語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
國語字典: More by 國語工作室
查詢注音符號時,請輸入原來的注音聲調,即以「不輸入」、「ˊ」、「ˇ」、「ˋ」、「˙」,來代表1、2、3、4聲及輕聲;其中,輕聲「˙」,需先輸入,例如「˙ㄉㄜ」,方能查詢。 2017年推出正式六版,總計收錄 106,330 國語字典2025 字。 2015年辭典內文資料庫併同字圖等資料,以「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臺灣3.0授權條款」進行公眾授權,供各界利用。 特色:本典為一部歷史語言辭典,記錄中古至現代各類詞語,並大量引用古典文獻書證,字音部分則兼收現代及傳統音讀。
马来西亚的國語是马来语,此外英语也是官方語言;英语、马来语、華語、淡米尔语皆为受承认的教育语言。 多数馬來西亞華人和不少马来人都会讲華語,馬來亞独立后,国民型华小和獨立中學都以華語为教学媒介语,而大多数的国民型中学也规定華語为必修科。 在1920年代中後期,開始推廣華語之初,馬來西亞華人带有浓厚方言腔、低音阶的馬國式華語口音被新加坡華人称为“联邦腔”。 自新加坡1965年建國以來,雙語教育即成為主流教育體系的基石。 所有新加坡學生除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外,還必須修讀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
國語字典: 語言
※請參閱「漢字→廣東話/粵語拼音轉換工具 用戶原始轉換字典的使用方法」,了解“用戶原始變更詞典”的詳細資料。 除注音符號、漢語拼音、字形結構、標準筆順等常規標注外,還增加了義項詞性、插圖註釋、國字編碼、字形演變以及面向國民中小學學生的英文翻譯、詩詞韻律和爭議辨析等內容,總共20餘項學習功能。 本系統另外合併了康熙字典與說文解字等相關的連結,並與英文 WordNet 相連結。 此次重編,刪併原書條目1萬餘,新增2萬多條的專科詞,共計收錄約12萬3,000條目,較原書分量多出百分之50,從4冊擴編為6冊。 在1981年成書,交臺灣商務印書館排印出版,這就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一般習稱為《國語辭典》重編本。 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是中華民國教育部編纂的大型辭典,目前最新版本是2021年10月28日推出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絡第六版,共收字 國語字典2025 11,930 字,收詞 152,398 條。
國語字典: 英語解釋
……同人等到以為國民學校之教科書必改用白話文體,此斷斷乎無可疑者。 惟既以白話為文,則不可不有一定之標準,……”國語研究會五項任務為:調查各省方言;選定標準語;編輯標準語的語法辭典;用標準語編輯國民學校教科書及參考書,“國文”教科書改稱“國語”教科書;編輯國語刊物。 國語字典 黎锦熙的国语研究会与北京大学国文门研究所国语部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联合讨论国语统一之事,国语研究会会长蔡元培校长出席指导。 國語字典 随后胡适在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办的《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革命。
1919年,国语运动与言文一致运动、文学革命运动在国语研究会合流,会员近万人。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成立國語統一籌備會,與會者包括吳敬恒、黎錦熙、趙元任、林語堂、錢玄同、胡適、劉復、周作人、蔡元培、許地山、汪怡等人。 經教育部指定張一聾為會長,吳稚暉、袁希濤為副會長,會員有劉半農及錢玄同。 劉復、周作人、胡適、朱希祖、錢玄同、馬裕藻等提出《國語統一進行方法》等議案。 9月,吴敬恒等人将读音统一会审定的七千二百个汉字的国音和没有审定的同音字六百五十余个,总共一万三千七百余字,编成一部《國音字典》出版并由教育部公佈。
臺灣學術網路二版(1996年7月,教育部長吳京):由中研院簡立峰博士帶領團隊設計的全球資訊網檢索系統版本,尚屬測試版檢索系統。 國語字典2025 使用Apple裝置時,目前支援度較佳的是iOS 15.3.1以下版本,若遇注音顯示異常,建議改用其他系統及瀏覽器。 據了解,使用Apple裝置瀏覽本典,目前支援度較佳的是iOS 15.3.1以下版本的瀏覽器(如:Edge、Chrome、Firefox、Safari等)。
啟動後程式會出現在桌面右下方的工作列,點選右鍵→求助→選項可以進行設定,如是否顯示在快捷列、顯示於桌面、熱鍵設定與文字建議等功能。 等,這些詞語都是1949年以前的常用詞,也繼續在國語中經常使用。 「先生」、「小姐」、「太太」、「老闆」、「男士」、「女士」等1949年以前的常用稱謂詞語,中國大陸在1949年後一般避免使用,1979年改革開放後管制較鬆。 而这些方言是否被视为带有口音的标准普通话,则因人而异。 例如,通常所称的“京味”、“东北味”普通话,实际上是北京方言和东北官话。
國語字典: 现代漢語的来源
國語是中華民國的主要官方用語、不同族群間的交際語甚至年輕族群的主要語言。 根據國語推行委員會統計,臺灣能聽講國語人口達90%(中國大陸的普通話普及率約66%)。 臺灣目前的政策是推廣母語,但由於先前中華民國政府的政策與大眾媒體的強勢作用,包括電視節目、電視廣告、出版物等使用的語言仍然以國語為主。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台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