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華人大眾较少與西籍人士接触,而是透過東院董事向政府反映意見;政府亦樂意透過東華醫院來保持華人社會的秩序。 東華三院logo2025 東華醫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會地位,並且一直維持至二次大戰之後,方才日漸減退。 東華三院共有42個醫療衞生服務單位,提供中西醫藥服務、健康普查服務及長者健康服務,當中包括本院董事局透過醫院管治委員會積極參與管理的5家醫院,即東華醫院、廣華醫院、東華東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 東華三院代表著東華三院三間最初的醫院,包括了東華醫院(1870年)、廣華醫院(1911年)及東華東院(1929年),這三間醫院都是由香港本地華人建立的。
- 文物館也鼓勵個別老師因應不同年級、科目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利用本館所製訂的教師專用光盤,自行為學生製作合適的教材。
- 執行總監負責掌管東華三院的日常行政運作,並由各部門主管協助處理服務發展及行政事務,現任執行總監是蘇祐安。
- 近年進行的多項改革提升了該院的服務質素,並開拓具活力的品牌形象。
- 2016年8月,醫療化驗科學(榮譽)理學士學位及放射治療學(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分別取得輔助醫療業管理局轄下的醫務化驗師委員會及放射技師管理委員會的專業認證,成為首間自資院校提供醫療化驗科學及放射治療學認可課程。
馬主席續表示,為全方位推進培育青年發展的工作,該院期望能夠儘早開展興建上環荷李活道青年宿舍的建設工程,為在職青年提供低於市值租金的住宿單位,幫助他們實踐儲蓄計劃,達成個人目標。 至於該院於新蒲崗三祝街、七寶街及景福街交界所興建的青少年全人成長中心,現正進行內部的機電及設施安裝及大堂和活動室的裝修,預計於明年年初開始分階段投入服務。 東華三院logo 東華三院logo 該院稍後會舉辦不同類型的青年文創項目,探索青少年全人成長中心未來的運作模式;其中香港街頭文化節與劇場職涯訓練計劃會舉辦一系列工作坊及舞台管理體驗,協助年輕藝人累積經驗,獲取更多工作機會。
東華三院logo: 東華三院華芬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醫院最終耗資130,000元,歷時5年才告落成,於1911年10月9日由港督盧吉爵士主持開幕。 建院初期廣華醫院只能收容72名住院病人,由於油麻地乃至九龍仍是低下階層社區,捐款相對位於商家雲集的上環東華醫院為少,日益面對經濟困難。 東華三院顧問局是根據香港法例第1051章《東華三院條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立,就影響東華三院及其管理的事宜向董事局提供意見。 顧問局由不多於14名成員組成,亦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出任主席,立法會議員須透過互選,提名一位議員出任顧問局的當然成員。 東華三院代表著東華三院三間最初的醫院,包括了東華醫院(1870年)、廣華醫院(1911年)及東華東院(1929年),這三間醫院都是由香港本地華人建立的。
面對疫情反覆,該院會在遵循政府防疫規定的情況下,繼續舉辦各式各樣的籌款活動及募捐計劃,並會一如以往,絕不會從善款中扣除籌款活動的行政費用,以確保市民所捐出的一分一毫都全數用於支持東華三院多元化的善業,實踐服務社會的承諾。 作為綠色機構,東華三院承諾全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醫療衞生、教育、社會及公共服務各方面的運作上全面推行環境措施。 該院全力支持政府的環境政策,為將來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作好準備。 該院將於三個服務單位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模擬收費測試,推廣減廢回收及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模擬收費。 該院會推進九龍塘聯福道兩幅特殊學校用地的校舍設計工作,使相關建築工程可以早日展開,期望校舍於2026年落成啟用。
東華三院logo: 中醫醫療服務
同年5月,成功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院校評審及課程甄審,並獲教育局確認,成功註冊為認可專上學院。 同年10月,開辦兩年制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2011年12月獲香港護士管理局認可為登記護士訓練課程)。 東華學院(英語:Tung Wah College,縮寫:TWC),由香港慈善團體東華三院創辦,為香港一所獲政府認可,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的專上學院,成立於2010年[1]。 廟祀服務轄下有廟宇、簽品哲理中心及牌位庫,合共13個服務單位,讓善信參拜祈福,並提供延生祿位及往生神位供市民認捐,所得捐款用作資助各項慈善服務。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前稱「大口環護養院」,原為痲瘋病人收容所,1952年病人全部送往新建的喜靈洲痲瘋醫院。
本院提供3類公共服務,包括殯儀及殮葬、廟宇及祭祀,以及傳統文化服務,合共管理24個服務單位。 轄下3間殯儀館,為有需要的公眾人士提供優質且收費低廉的傳統殯儀服務,並會提供紀念花園及海上撒灰等服務選擇,藉以推廣綠色殯葬;東華義莊則提供暫存先人靈柩、骨殖和骨灰龕位租賃服務。 東華三院logo2025 6個傳統文化服務單位,如位於灣仔洪聖廟旁的東華三院「創活MM2」中華文創咖啡店及近期於中環街市開業的小店by文武廟等,定期舉辦社區文創及中華文化推廣活動,致力將傳統文化融入社區及市民生活,揉合保育與時尚。 健康天地—物理治療復康中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為受痛症困擾的人士,提供專業復康治療服務。 身體因長期勞損、意外受傷或病患引致活動能力下降,這些疾病並非一般藥物能夠迅速及全面地根治;而復康治療服務是具有實證,可以增強患者的活動能力,從而減低疾病對其造成的不便。
東華三院logo: 東華三院 - 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 (東區)
服務範疇 東華三院醫療中心(北角)由多個醫療單位組成,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包括:身體檢查、診斷、專科診症及治療。 2016年8月,醫療化驗科學(榮譽)理學士學位及放射治療學(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分別取得輔助醫療業管理局轄下的醫務化驗師委員會及放射技師管理委員會的專業認證,成為首間自資院校提供醫療化驗科學及放射治療學認可課程。 東華三院文物館位於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廣華醫院內,是介紹東華三院發展歷程的博物館。 文物館前身是於1911年落成的廣華醫院大堂,現時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為紀念東華三院成立100週年,建築物於1970年重新粉飾,並開始有系統地收藏和整理東華三院的文物及典籍。
- 東華三院扎根香港逾一個半世紀,一直堅守「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宗旨,並與時並進,持續優化及延展各項服務,以配合社會的轉變和市民的需求。
- ●忠社
- 東華三院屬下現有兩間婦女健康普查部 – 廣華醫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及東華東院婦女健康普查部。
- 現時,一般院舍及照顧者會針對吞嚥困難人士的需要,把食物打成糊狀,但鑑於人手、設備、製作技術、餵食流程等各種限制,大部份糊餐的品質非常參差,有待改善。
- 醫院亦積極拓展核子醫學服務,於1999年中添置核子醫學伽瑪掃描機,並於同年8月正式投入服務。
- CookEasy現時設有兩間持牌食物製造廠,分別位於黃竹坑和葵涌,合共聘用40名職員,當中約六成為殘疾人士。
- 顧問局由不多於14名成員組成,亦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出任主席,立法會議員須透過互選,提名一位議員出任顧問局的當然成員。
東華三院扎根香港逾一個半世紀,一直堅守「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宗旨,並與時並進,持續優化及延展各項服務,以配合社會的轉變和市民的需求。 辛丑年及壬寅年董事局交代就職典禮今天(2022年5月17日)於東華醫院地下禮堂舉行,邀得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太平紳士親臨主禮,標誌着新任董事局肩負管治東華三院的重任,帶領東華三院在善業路上繼續邁步向前。 廣華醫院名稱意指服務廣東華人為主,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由東華醫院董事局成立於1911年,是九龍半島第一所醫院,也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 醫院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龍西區最重要的醫院之一,與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組成九龍西醫院聯網。 十多年間,東華三院引入商業運作模式,創辦了多個社會企業,為弱勢社群提供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協助他們自力更生,各展所長。 馬主席表示,來年該院會主力重整賽馬會復康中心轄下煮餸易、愛烘焙、自在軒及賞味軒等11個餐飲業務社企的行政和生產流程,設計新產品,提升協同效益及工作效率。
東華三院logo: 學校資料搜尋
在1940年代,中醫門診病人劇增,所以由「贈藥材」改作「贈藥粉」,藥方按編號配藥。 在行政架構上,董事局是制訂政策的最高中央組織,轄下設多個委員會監察各方面的工作或服務。 行政總部設有十一科,分別為醫務科、教育科、社會服務科、物業科、籌募科、董事局及機構行政科、財務及採購科、人力資源科、資訊科技科、企業傳訊科及稽核科,另有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及公共服務部,均向行政總監負責。
東華三院logo: 學校地址
有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加上持續多時的疫情,令成癮問題愈趨複雜,東華三院將會展開躍動生命計劃,以推廣帶氧運動為介入手法,協助有成癮問題的社群,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為答謝賽馬會的慷慨捐助,東華三院董事局特別將重建後的安老服務單位命名為「東華三院賽馬會松朗安老綜合中心」。 馬主席表示,今年適逢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別具深遠意義。 隨着疫情退卻,香港定能憑着堅毅不屈的精神,克服各種風浪與挑戰,準備迎接新時代的機遇。 東華三院一直是特區政府堅實的合作夥伴,壬寅年董事局未來一年必定全力以赴,持守世紀不變的東華三院精神,透過日新又新的善業,為香港市民提供多元而全面的醫療、教育、社會服務、公共服務以及歷史文化傳承,同展香港更美好的新一頁。
東華三院logo: 服務質素
三間院屬中學更會與中國移動香港合作,建立5G STEM實驗室,將5G技術帶入校園,應用於STEM教學,令學生體驗以5G概念研發的智慧校園科技產品,進一步了解未來科技的發展路向。 東華三院自1870年創院至今,一直提供施棺贈殮服務,發揚慈善精神,幫助基層人士。 多年來東華三院屬下的萬國殯儀館及鑽石山殯儀館亦秉承傳統,務求令基層市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承擔殯儀服務的開支,並可以圓滿的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故兩館特別訂製「綜援殯殮服務套裝」,全面照顧綜援受助者需要。 東華三院一貫的辦學精神乃為社會提供完善及多元化的教育服務,作育英才,使兒童及青少年成長後能盡展所長,回饋社會。 本院為本港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全人教育」,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發揮個人的潛能,培養他們日後成為具備知識技能、有獨立思考能力、勇於承擔責任和關注社會事務的良好公民。 東華三院平和坊位於灣仔駱克道,是由東華三院主辦的問題賭博輔導服務,為沈迷賭博的問題賭徒及其家人提供輔導及支援,幫助戒除賭癮,重建健康平衡的生活。
東華三院logo: School Curricula 學校課程
東華董事局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與醫院管理局簽訂協議,讓東華屬下五間醫院加入醫管局。 東華三院慈善獎券用於籌募免費醫療服務經費,每張20港元,是由董事局成員夫人、女總理及香港小姐負責抽獎。 東華三院董事局於1993年為慶祝成立123週年及新行政總部落成啟用,將一座挑戰盃贈給香港賽馬會。 第一屆東華三院百週年紀念挑戰盃於1994年1月19日於跑馬地馬場舉行,此後成為每年一度的賽馬錦標賽事。 凡持有毅進計劃畢業證書,可被視為相當於香港中學會考5 科及格成績,包括英文科(課程乙) 及中文科,數學科除外。 中心設有休憩地方供長者觀看電視、談天、閱讀報章和雜誌;另外,電腦天地提供電腦使用及上網服務,圖書庫提供書籍讓長者及護老者借閱。
東華三院logo: 東華三院殯儀基金
於1988年設立於廣華醫院的全港首間暫託幼兒中心,為紀念群芳慈善基金熱心捐助東華三院,支持轄下各項福利發展,特命名為「東華三院群芳幼兒中 心」以彰顯盛德。 東華三院logo2025 為配合社會的發展和需要,中心於1995年遷移至黃大仙,成為一所提供多元化日間嬰兒及幼兒服務的中心,繼續為市民服務。 配合學前服務協 調,於 2005年9月註冊為幼兒中心暨幼稚園,名「東華三院群芳幼兒園」。 東華三院賽馬會松朗安老綜合中心奠基典禮於9月1日舉行,邀得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GBS太平紳士 及香港賽馬會董事周永健SBS太平紳士主禮。 陳文綺慧主席於奠基儀式上表示,本港現正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本院在回應社區對安老服務的需求上責無旁貸,重建的綜合中心著重和諧的家居設計、尊重長者私隱及個人需要,以及提供舒適及綠化的環境,希望長者能置身於愜意及健康的生活環境中。
東華三院logo: 歷史年表
他們與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到區內學校上學,並享用社區設施及參加社區活動。 壬寅年董事局主席馬清揚發表就職演辭時表示,董事局已在周年計劃報告當中,因應社會需要,為未來一年定下連串提升及擴展東華服務的計劃。 承蒙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東華三院的支持,該院服務單位已增加至357個,來年連同醫院服務的經常性開支將超過110億元。 該院亦正籌劃及開展多個跨年度的大型建設項目,其中包括廣華醫院第二期的重建工程、幼稚園及特殊學校新校舍工程、多個安老院舍重建項目,以及青年宿舍計劃等。 雖然推行上述各項發展計劃會為機構帶來一定的財政壓力,該院定當繼續採取審慎的財政策略,並以符合效益的管理方式監督機構運作,確保善用每分每毫的善款和社會資源,惠及更多有需要的香港市民。 過去一百三十多年來,東華多元化的慈善服務,在香港歷史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東華三院logo: 管理學院
文物館也鼓勵個別老師因應不同年級、科目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利用本館所製訂的教師專用光盤,自行為學生製作合適的教材。 本基金主要為家境清貧和經濟突然出現困難之喪親家庭提供以簡約基本為主的「免費殯儀服務」,以減低家屬的經濟負擔,協助他們渡過難關,為亡者完成人生最後旅程。 了解「照護食」軟餐 軟餐(又稱「照護食」)是一種慕絲狀的半固體食物,針對吞嚥困難人士或體弱長者、病患在餐膳上的特別需要而研製。 製作原理是將食物打爛,然後用增稠劑將食物糊黏合起來成為固體,並且為其製作造型。
東華三院logo: 問題 12: 東華三院的退休員工可享有哪些員工福利?
同年7月,學院宣布,職業治療學理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評審資格有效期為2013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 東華三院以待長為尊的精神營運安老院舍,因此轄下所有院舍已經在2010年起禁止使用約束器具,東華三院職員亦不得在任何情況下以任何物品限制旗下院舍長者的活動能力,創全港安老院舍先河。 東華三院的禁用約束物品政策得到勞工及福利局嘉許並推廣至不同安老服務機構。 馬草壟營地位於上水古洞區,佔地超過四萬平方呎,設有七人真草足球場、露營區、燒烤場等。
而教學團隊會繼續建立多元及具創造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潛能;亦會推動全人發展,讓學生建立健康且具活力的生活方式,成為關心社會、愛護國家及具備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 兒童之家提供近似家庭的起居住宿服務,透過福利計劃,定期對個案進行檢討及作出跟進,協助兒童盡快與家人重聚。 對於未能重返家庭的兒童,兒童之家亦會積極提升其自我照顧能力,為其日後獨立生活作準備。 在兒童之家內,兒童在身體、社會、情緒及智能上均得到全面而均衡的發展。
東華三院logo: 學生組織
根據政府統計處於2011年公佈的數字,全港每年離逝人數達四萬宗;而2010年的離世人士當中佔三萬三千多人為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1]。 東華三院(英語: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T.W.G.Hs. / TWGHs)起源於1870年,是香港歷史最久遠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之一。 從一個在廟宇內小小的中醫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及社區服務。
東華三院logo: 歷史沿革
營地環境安全及遠離繁喧市區,絕對適合不同學校、圑體及商業機構進行戶外體驗訓練活動。 同時,營地有不同類型的自然野生雀鳥、昆蟲及等植物,絕對適合假期親子活動,讓孩子更直接了解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東華三院logo 東華東院位於銅鑼灣掃桿埔東院道19號,鄰近香港大球場,是一所公營醫院,成立於1929年,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 1991年12月,醫院正式加入醫院管理局,1993年加入港島東聯網。 20世紀初海港以北的九龍區並沒有醫院設施,病人需要舟車勞頓到香港島就醫。 至1907年,一群社會賢達建議在油麻地設立中式醫院以應付九龍及新界急速增長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