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理浩徑第五段係最近市區嘅一段,比大部分段落嘅海拔為低。 由基維爾營地開始,攀越大老山嘅山脊至沙田坳,再繞過獅子山嘅山腰,經筆架山及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至大埔公路。 雖然難度較低,但前往起點非常不便,需要乘坐的士於基維爾營地下車,然後行過去起點。
- 此處建有涼亭及公廁,是麥理浩徑的主要休息站。
- 不過,第3段風景美麗,可俯瞰西貢及馬鞍山景色,而在嶂上有士多補給,可以食碗豆腐花。
- 路線沿著山徑下降,後段轉入林蔭下的山徑,最後下走至水浪窩完成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行程。
- 呢段跨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穿過黃竹洋村,唔單止可以睇到高山之美,仲可以感受到一片綠色嘅平原之浪漫。
- 營地盡頭是分岔路,轉右是嶂上郊遊徑出猴塘溪,左邊是繼續行麥理浩徑,而直行則往嶂上的許林士多。
隨徑上走不久,便見一些沒有背靠的木製座椅可供休息。 這些簡單的座椅狀甚天然,而且沒有塗上顏料,在郊野較為少見。 此後路線接上屯門健身徑,路旁設置著各種各樣的健身設施,休憩點亦漸多。 沿著引水道,走至地圖資料牌,依麥理浩徑指示左方下走 (直走為屯門徑),最後走過村徑,按地上麥理浩徑的方向指示一直走至何福堂樓,結束麥理浩徑整段行程。 麥理浩徑路線圖 此處豎立著一系列的指示牌,由此再沿麥理浩徑指示行走(其他路線可往圓墩、青龍頭及馬鞍崗等地)至吉慶橋的休憩處大休。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十段會途經大棠楓香林、千島湖清景台等熱門郊遊熱點,而尾段屯門引水道都有開揚的屯門景色,風景不俗。 每年11月的第3個週末,樂施會均於麥理浩徑舉辦毅行者。 起點是大網仔路北潭涌閘口,終點原為於掃管軍營,自2009年起更改為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參賽者需於48小時內行完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最快完成時間約11小時。
途中,還會見到一條往榕樹澳的支路,繼續沿大路行便可,不久落到百多米高的山坳,建議大家在此處休息補給,因為之後就要上399米高的雞公山。 麥徑第3段一開始就是石級路,不斷上山,大約1.2公里的路,要由140米高的北潭坳上到400米高的位置,接近牛耳石山頂。 初段的上山路位於林中,可能會較侷促辛苦,行到上大概200米高時,會變得空曠開揚,往北望可覽大灘海及塔門景色,往南望則見滘西洲。 再沿著車道下降至水壩,再走一段,便見右方的郊遊地圖牌。 由此右轉,轉走引水道(沿車道下走可往掃管笏村)。
麥理浩徑路線圖: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途中有支路往黃毛應,不要理會,繼續沿麥徑大路行即可。 續沿麥徑走,繞雷打石山腰行,這段路先上後落,全是泥路或石路。 麥理浩徑路線圖2025 由上轉落之後,會見到雞公山屹立眼前,還會見到一會兒要上山的山徑,見到都覺得辛苦。
草山嘅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而草山則係以馬路為主,坡度較低及較易走。 如果想睇靚景之餘又想挑戰高難度,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第三段啦! 過程當中需要一口氣攀過四個海拔約400米嘅山峰,包括:岩頭山、畫眉山、雷打石山和雞公山,所以一定要有充足體力先做到。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衛奕信徑是本港第四條長途遠足徑,以第27任港督衛奕信爵士(Sir David Wilson)命名,並於1996年正式啟用。 路線大致由香港島南部起,往北延伸至太古;轉接至隔海的藍田後,再北上至南涌畢,沿途共經過八個郊野公園。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 初段的上山路位於林中,可能會較侷促辛苦,行到上大概200米高時,會變得空曠開揚,往北望可覽大灘海及塔門景色,往南望則見滘西洲。
- 上完雞公山,意味住上山的路完成,但不代表之後兩公里的落山路輕鬆,因為要落300米高度至水浪窩。
- 如果想睇靚景之餘又想挑戰高難度,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第三段啦!
- 香港電台在2006年派出攝製隊潛入水底拍攝,並製作成《獅子山下》,網上收看可按這裡。
- 相信唔少行山人士都會對麥徑九段「耍手擰頭」,雖然該行山徑難度較低,但麥徑九段景色比較沉悶。
- 由牛耳石山行多近兩公里後,便會由開揚之地轉入林中,不久便見到簡陋的嶂上營地,有一些燒烤場散落路上,還有小支路往旱廁。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涌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遊記按此
相信大家只要做足準備便可挑戰成功,途中仲可眺望塔門、蚺蛇尖、馬鞍山等景色,風景一流。 麥理浩徑第3段約9公里,並不算長,但上落多,體能需求大,另外路徑受沖蝕問題影響,亦需一點技巧。 雖然沿途多支路,但標示清晰,沿大路走不易迷路。 在漁護署的網站上,第3段的難度有3粒星,為最高難度。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遊記按此
路線先繞行岩頭山至嶂上營地,飽覽群巒蔥木後,再登上畫眉山。 麥理浩徑路線圖 及後下降至榕北走廊的十字路口,左方及右方山徑分別可下降至北潭與榕樹澳。 由此便要下降深谷,繼而急升陡峭艱辛的山徑至雞公山。
麥理浩徑路線圖: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兩番遇上支路都應靠右走,續依循馬路直抵草山。 麥理浩徑路線圖2025 走上標高柱,遠方的八仙山嶺、大埔市區、馬鞍山,以至獅子山亦盡皆入目。 由城門道的燒烤場起行,走過水塘主壩,先欣賞城門水塘之風光。 及後在主壩盡頭的梯級上走數步,橫過馬路,便開始漫長的上坡路段。 這段路徑由梯級轉為山徑,帶點上落,隨後斜度漸增,景觀亦漸變開揚,而首個目標針山亦已聳立在前。 沿沙石山徑上攀,接近針山時坡度驟增,而山徑也安裝木板,以便遊人攀上山峰。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路線大致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起點在遠足集散地北潭凹。 在往黃石碼頭方向的巴士站下車後,後方數步豎立著麥理浩徑標誌。 循地圖資料牌旁的石級登山,首段山路頗為費勁,須一直急攀至牛耳石山。 途中既可眺望赤徑口,亦能觀摩西貢海,以及在遠方聳峙的蚺蛇尖。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山路斜度頗大且漫長,直到約海拔六百米的馬鞍山側方止(M078)。 麥理浩徑路線圖2025 沿途見到馬鞍山懸崖的驚險,在其他的地方難得一見。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於1969年開始計劃興建,1971年動工,1979年建成啟用,總儲水量2.8億立方米。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麥理浩徑第二段的路徑起始於浪茄沙灘側的山坡。 下降浪茄後,上升的路段是第二段中最為艱辛的部分。 山徑隨著石級不斷攀升,在途中可於涼亭稍事休息。 再上攀一段,接上水泥徑後,是欣賞浪茄灣及浪茄仔的最佳位置。 續沿山徑攀至最高點,當可在建於西灣山頂的涼亭中停步大休。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沿著麥理浩徑的指示牌行走,會遇上多條支線,可分別通往白石橋、蓮花山、柴灣角、河背及青龍頭等地。 潤楠的果梗鮮紅,醬果紫黑,在這較單調的路段上甚是搶眼。 其後也多見白揪、山棯、地稔及毛稔等郊野常見植物。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麥理浩徑路線圖2025 Sir 的努力! 水庫的興建,迫使約10條村落從此淹浸水底,包括萬宜灣村(又稱爛泥灣村)。
最後由標高柱不遠處的支徑下降石階,再接上馬路,在分支處右走便可抵達麥理浩徑第七段的終點──鉛礦坳。 此處建有涼亭及公廁,是麥理浩徑的主要休息站。 鉛礦坳道分三途,分別可上登大帽山,下走大埔碗窰及左走通往城門道。 在針山之顛,從高處俯瞰城門水塘蜿蜒的塘畔曲線,別有一番韻味。
麥理浩徑路線圖: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總結而言,麥徑第3段不適合入門人士以及體能較差、少運動的朋友。 麥理浩徑路線圖2025 由牛耳石山行多近兩公里後,便會由開揚之地轉入林中,不久便見到簡陋的嶂上營地,有一些燒烤場散落路上,還有小支路往旱廁。 營地盡頭是分岔路,轉右是嶂上郊遊徑出猴塘溪,左邊是繼續行麥理浩徑,而直行則往嶂上的許林士多。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路線圖2025 麥理浩徑第三段攀越西貢西的數個高山,途中除了可遠賞斬竹灣及企嶺下海,也可欣賞馬鞍山的雄姿。
數麥理浩徑各段難度,相信第3段可入三甲。 初段登牛耳石山的石級多,容易「爆偈」,之後登雞公山的山路亦費力,而落水浪窩的路亦考腿部肌肉,分分鐘落到腳軟腳震。 不過,第3段風景美麗,可俯瞰西貢及馬鞍山景色,而在嶂上有士多補給,可以食碗豆腐花。 景色方面,城門水塘風景優美,而針山山頂景色開揚,風景不俗。 難度方面,開瑞水塘一段輕鬆而走,之後上針山較為陡峭,而且欠缺遮蔭,略需體力但一般人應可付應,到達針山山頂後再略略上坡到草山後便以下坡為主,整體難度中等。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遊記按此
吉慶橋建於1868年,50件代在興建大欖涌水塘時曾重修,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 沿路再走數步,左方的一短小橋樑便是通往昔日麥理浩徑第十段的塘畔徑;然而此部分路段已於2009年10月起已改道,現時須繼續循著大欖林道大棠段的車道緩緩上走,在標距柱M177之後轉進左方山徑。 麥理浩徑第十段的起點位於田夫仔營地的入口。 在林務車道依照大欖涌水塘的方向行走,走經田夫仔村便可到達永吉橋。 前往麥理浩徑,可以在此站的下一個站落車,因為距離起點更近。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難度:★★★☆☆ 麥理浩徑路線圖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台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今年是麥理浩徑40周年,難得曾獲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20條夢想遠足徑之一,作為香港人,至少都應該踏足過其中一段吧。
如果想中途撤退的話,可走往北潭的路,此路可回北潭路的鯽魚湖。 之後要落海拔百多米,到畫眉山與雷打石山之間的山坳,這段山路很考落山技巧,因為行山徑沖蝕情況嚴重。 經驗豐富之人,可以在石面上左彈右彈,轉眼間就落到去,但如果有點畏高或者信心不足,則要慢慢落。 麥理浩徑路線圖 如果你覺得起步時體力充足所以快上山的話,有可能令身體未及熱身或適應而「爆偈」,所以建議登牛耳石山要慢慢行,多休息。
麥理浩徑路線圖: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北潭坳(或稱北潭凹)位於西貢東及西貢西郊野公園交界,也是麥理浩徑第2及第3段的交匯處,亦有北潭路接駁西貢市中心,是巴士小巴的必經之地,所以北潭坳是西貢行山的熱門起點或終點。 衛奕信徑的路線由南往北,與連接東西的麥理浩徑恰似一個十字劃分港九。 沿途走經市區、鄉郊、水塘與高山,景觀多樣。 惟路徑被維多利亞港分隔,只能以交通工具配合,缺乏完整性。 此外,部分路線的方向以塗漆標示,指示欠清晰,但近年已有所改善。 難度:★★☆☆☆ 距離:約15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麥理浩徑第十段可說是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延長版,路徑以林務車路及引水道的水泥路為主,除了距離較長外,整體難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