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不會那麼悶熱。 三重空軍一村2025 甬道裡面有走道和隔間, 共有十個出入口, 但以前三重常常淹水, 所以有些出入口已經佈滿泥沙, 現在只有三個出入口可以通行。
直接在遊客中心前集合, 三重空軍一村2025 導覽時間約30分鐘, 導覽員表示「空軍三重一村」 是先有防砲陣地及地下甬道後, 才有眷村文化。
三重空軍一村: 景點介紹
民國43年陸續興建的眷舍以防砲陣地為核心圍繞四周,後因眷村鄰近淡水河,常遭遇颱風、水患等天災毀損,經陸續改建,而形成今日所見樣貌。 北部地區的寶藏──「空軍三重一村」是全台第一座「全村完整保存」的眷村聚落,為難得的歷史見證,蘊含著北部地區僅存的防砲眷村記憶。 這裡不僅保存了日治時期的防砲陣地及完整地下甬道遺跡,更是歷史的生動教材,讓我們窺見昔日的軍事生活,透過時藝多媒體接棒進駐經營,已成新一代打卡熱點。 (圖片/歲月書屋FACEBOOK)時藝多媒體董事長黃文德表示,希望將特有的眷村文化保存及修復再利用,把傳統眷村轉型為藝文創作基地,賦予新的再利用生命。 隨著城市的發展,國防部開始進行國軍老眷村的更新計劃,原居民從民國96年開始搬到板橋的健華新城。
真的好有眷村的味道, 導覽員說,要感謝這一位村長的努力, 才有「空軍三重一村」。 導覽員小時候是住在遊客中心後面那一棟,
三重空軍一村: 空軍三重一村在哪?
紅磚甬道很小條, 不小心的話,可能會撞到頭, 還好甬道裡面設有通風處,
- 「莊敬自強、處變不驚」這類型的精神標語在離島很常見到,但在大台北地區可就不容易了,保存的真到位。
- 「國軍眷村改建條例」本身,缺乏在文化保存方面的詳細規範,因此三重一村的居民與地方文史工作者,一方面推動文物的保存與活化,一方面也透過立委進行修法。
- 異鄉,
- 逛完古蹟,散步至旁邊的大都會公園,享受河畔清風,時近傍晚,可以到忠孝碼頭賞夕陽,晚餐可至三和夜市大啖小吃,度過充實的一天。
- 提供遊客多元的交通選擇,搭乘公車211、221、261、306、704至「正義南路底」也非常方便,讓新北與台北的遊客得以半日/一日遊輕鬆往返,共同體驗這片充滿歷史與文化的土地。
「國軍眷村改建條例」本身,缺乏在文化保存方面的詳細規範,因此三重一村的居民與地方文史工作者,一方面推動文物的保存與活化,一方面也透過立委進行修法。 三重空軍一村2025 2006年1月~2009年5月,「國軍眷村改建條例」便經歷了4次修法,空軍三重一村的貢獻不小,堪稱全國眷村文化保存的推手之一。 三重空軍一村2025 一樓是「AURA」酒吧,二、三樓是「直火1954」餐廳,揭開空軍三重一村最迷人的餐酒樂園。 AURA的靈魂源自於三重的秀英花故事,推薦以鮮花和草本植物萃取的特調飲品,在這充滿懷舊的眷村中,AURA打造了一個如同家中客廳的放鬆空間,成為秋季午後休憩品酒的絕佳選擇。
三重空軍一村: 共機侵擾海峽飛行訓練禁航區 空軍趁勢實戰施訓
下一站來到園區內的大戲院, 但導覽員表示, 這裡以前並沒有戲院,
除了酒精飲品,店裡的康普茶在初期就受到許多「村民」的喜愛,主廚也以創意巧妙融入經典的眷村料理,炮製出各種精緻又下酒的好菜。 由樂埔町主廚領軍的新餐飲品牌「直火1954」則是為了向該時期的眷村歷史致上最高的敬意。 這種獨特的組合帶來了驚人的獨特風味,在餐食和調酒上都體現了對匠人之心的尊重,為三重帶來前所未有的餐飲體驗。 民國43年,陸續興建的眷舍,以防砲陣地為核心圍繞四周,後因眷村鄰近淡水河,常遭遇颱風、水患等天災,而有所毀損,後陸續改建,而形成今日所見樣貌。 黃文德說,希望將特有的眷村文化保存及修復再利用,賦予新的再利用生命,空軍三重一村的對岸是同樣由時藝營運的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希望未來透過水岸交流的航運方式,將兩個景點連結,擴展大台北旅遊生活圈。 三重空軍一村2025 接下來是導覽時間,
三重空軍一村: 旅遊景點地區分類
一村故事館,匯集村民生活習慣、房舍改建、童年記憶,與淡水河息息相關,造就出許多動人故事,傳遞超越時代的生活感動。 空軍三重一村,為日治時期的高射砲陣地,擁有特殊的戰略地位,負責防衛臺灣總督府的使命,緊鄰淡水河畔的河畔眷村,與艋舺、大稻埕一水之隔,在軍事、交通、產業有著重要地位。 三重空軍一村 早期淡水河岸盛產香花,主要作為茶葉與香水的原料,因此當時香水會社與洋行紛紛成立,三重埔與大稻埕洋商往來更加頻繁。
三重空軍一村: 旅遊 熱門新聞
因為在當時的年代, 三重空軍一村 村民無法回故鄉, 所以站在鏡子前面, 思念、想著故鄉。 「幫大家整理國內好玩的人氣景點優惠,直接連結KLOOK官網不會有額外花費,但是大王會有小小分潤,謝謝大家贊助」。
三重空軍一村: 旅遊王TravelKing
往前來到三棵大榕樹,這裡可是當年住戶們話家常的聚會場所,現在已改為遊客服務中心,藝術大富翁的戳章就在裡頭,館內有不少書籍提供遊客翻閱,一旁還有飲水機,有需要的爸媽們別錯過了。 5號建物是一村放映室,播放「竹籬笆裏的兩三事」紀錄片,介紹一村的地理背景、砲陣遺跡特色,也邀請原村民暢談眷村生活點滴,與遊客一同走入眷村的記憶。 擅長國際策展的時藝多媒體,將「空軍三重一村」歷史眷村賦予新的生命,透過半年的策劃,現在的三重一村不僅是歷史博物館,更是藝文的天堂。 三重空軍一村 眷村來自大陸不同省籍,眷村菜色經過各地的口味融合及雜揉發揮,深深影響現今臺灣飲食文化,新北市三重一村居民大多來自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傳統食物以辣聞名。 透過”秀英花”與 “眷村菜”的結合,讓大家瞭解為何過往三重地區種植 秀英花,展示牆另一側以復古眷村主題的飄香餐車,品嚐一道道眷村味,最後還能透過香氣瓶,探討哪個氣味屬於哪個茶種或香氛,回味過往三重的歷史記憶。
三重空軍一村: 新北市藝文中心
巷弄內,兩排整齊劃一的建物漆著艷紅色的大門,門牌上的地址已隨著原屋主搬遷而改為展間名稱,故人雖已走遠,但園區內飄散的懷舊氛圍帶來絡繹不絕的遊客,新與舊,在這裡不斷交替。 三重空軍一村 由正義南路走入一村,沒有封閉的大門而是全面開放式的空間熱情地歡迎到來的遊客,入口處的警衛親切地向往來遊客問候,好似回到充滿人情味的南部老家。 三重空軍一村 鶯歌陶瓷博物館
三重空軍一村: 新北三重|空軍三重一村:全村完整保存,體驗復古生活!打卡熱點超好拍
最後頭則是廚房,早期眷村的米糧由軍方配給,每月軍方載送米、油、鹽、麵粉、奶粉等至村內發放,村民拿著補給證與糧票領取,所以牆上貼滿一張張的補給證。 而當時的米多為儲放多年的戰備米,口感不佳,所以眷村媽媽們練就一身好本領,將米食製作成各式米食、麵點等,讓食物更加多元以引起家中小孩的食慾。 往前來到一村廣場,這裡是被眷舍圍繞的防砲陣地,早期是長滿草的小山坡,被稱為「山坡上」。 三重空軍一村2025 這兒曾是一村孩子們玩捉迷藏、打棒球的地方,似乎還能聽見小孩們的天真笑聲以及村民們話家常的身影。
三重空軍一村: 推薦閱讀
樓頂則有裝置藝術及燈飾,入夜後點亮大片燈海,浪漫指數破表,小孩玩樂,爸媽談心,萬德佛(wonderful)的地方阿。 三重空軍一村2025 另一展間的前段是兒童遊戲區,這裡可以玩積木以及防洪樓的板塊堆疊遊戲,另一邊則有好多電話席位,拿起電話按下按鈕,就會聽見中國各地口音,非常特別。 三重空軍一村2025 後來戰爭緊張感退去後,甬道成了小孩的秘密基地及捉迷藏的地方,一起探險,保護同伴共同抵抗大人的責罰,這就是小孩們的意氣。 由於當年的防洪排洪建設不足,葛樂禮颱風(1963年)、艾琳颱風(1968年)、艾爾西颱風(1969年)、芙勞西颱風(1969年)、納莉颱風(2001年)和艾莉颱風(2004年)都造成了位於堤防邊的三重一村,因淹水而遭受財產損失。 彰化沿海因特殊的潮間帶環境,長久以來發展出獨樹一格的養殖漁業與產業文化,近來也有越來越多漁民轉型友善養殖,賦予沿海養殖漁業全新的氣息。
三重空軍一村: 「新北3路線」連假就去!三重空軍一村回歸 新美館光影藝術超美
《彰化.前進三百》帶領讀者概覽這座300年歷史的城市,如何在時間長河中淬鍊出獨樹一格的精神與面貌,並且始終大步前進。 三重空軍一村 這是一間三層樓的眷舍,一樓的客廳,擺置著當時的熱水瓶及茶杯,那時竹製的涼椅,現在老公高雄家仍使用著,真令人懷念。
三重空軍一村: 推薦行程
這裡是全台第一座「全村完整保存」的眷村聚落,完善保留了全村約60棟的眷舍,並結合藝文資源舉辦一系列活動、創意市集,成為適合假日散步、認識眷村文化的園區。 民國43年興建空軍三重一村,佔地1.38公頃,是全台第一座「全村完整保存」眷村聚落、北部僅存的防砲眷村。 三重空軍一村 整區房舍接近60戶,通通保存完整,依照格局、大小,區分為甲、乙、丙及特級四種,反映當時眷戶官階倫理~
三重空軍一村: 三棵榕樹下 遊客中心
相當具獨特性。 三重空軍一村2025 這裡不只有古老的建築和地下甬道,還有沉浸式的話劇、眷村特色料理、以及充滿創意的文創市集等,讓遊客在欣賞歷史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豐富的藝文饗宴。 三重空軍一村 9月23日才重新開幕的「三重空軍一村」,為北部地區僅存之防砲眷村,基地保存日治時期構築的防砲陣地及地下甬道遺跡,連假期間可參觀日本療癒系插畫家-大石曉規特展,他以眷村一家人生活日常為題材,繪製了一系列脫俗又充滿幸福感的Aki微笑塗鴉。 新北文化局說,由開村大喜系列活動打頭陣,除有園區導覽、甬道體驗外,還有劇場、餐廳、輕食、酒吧、民宿及青旅進駐,9月29日轉生遇眷你則推出沉浸式闖關解謎,活動從下午一路到晚上9點,體驗各式眷村文化。 多年來村民舉辦了各種活動,努力讓外人瞭解村子的歷史特色,使社區活化,以保存三重在地的眷村文化。
三重空軍一村: 新北三重 空軍三重一村│打卡美照 拍攝角度分享
外頭就是甬道的入口,必須參加導覽才能入內參觀,時間如下,每批僅有20個名額,有興趣的朋友請提早申請。 進入時,請戴上鋼盔,穿梭在昏暗的甬道,聽著導覽員介紹台北大轟炸的歷史,不難感受到當時的危急情況。 今年將有台灣第一部眷村實境節目《辣味滿屋 絕代雙椒》在此取景,由知名藝人展開充滿趣味的眷村生活,重現眷村料理及生活中人與人的情感交流,計劃年底在電視台播出。 出身眷村的王偉忠監製沉浸式定目劇《一村喜事》將在年底首演,取材自眷村嫁女兒故事的辦桌沉浸式劇場,讓觀眾邊看劇邊吃眷味辦桌,穿越時空成為村民。
但目前這一區尚未開放進入。 逛完了懷舊眷舍後,我們來到山坡上的另一側,重點來了,若是親子家庭,千萬不要錯過門牌13號的兒童體驗館,不要像我們離開前才發現這個好地方,僅能繞一圈,女兒直呼好可惜,下次還要再來。 電視播映著一村的人文生活,當時一村村民們感情都很好,若有某家的小孩無人看顧,都會有鄰居幫忙帶到家裡用餐甚至寫功課,直到爸媽回家,因為一村的住民有著相同的軍事背景及生活習慣,彼此就像是個大家庭,感情融洽。 走上二樓,這裡有個香水館的擺設,原來早期淡水河沿岸盛產香花,可作為茶葉與香水的原料,因此,香水館除了是網美打卡熱點,也是紀錄當時香水會社與洋行成立的過往。
其中較為特別的是空軍防砲陣地的介紹,因為一村圍繞防炮陣地興建,地下有著四通八達的甬道及彈藥庫,顯示一村其重要戰略位置。 來到另一側的寬敞展間,右側是憲兵學校的歷史,右前方則是空軍防砲陣地與眷村共生的紀錄,左方是一村各級眷舍的縮影。 離開小劇場往前沒多久,右手邊這棟防洪樓是因一村臨近淡水河,每逢颱風或豪雨,常有淹水災情,軍方故核准各家戶增建約2至3坪的小閣樓以躲避水患,故稱防洪樓。 後來房舍多已改建為兩層樓以上,原建物增建的防洪樓已不多見,所以特地保留此棟樣貌。
同時也將播放紀錄片「這個村 那個家」,並邀請知名藝術家大石曉規駐村創作,透過手繪角色妝點眷舍;園區內也規劃「村生不息 眷情永傳」常設展,由新生代畫家戴宇廷眷村大壁畫,記錄50年代一村淹水場景與孩子們苦中作樂的趣味畫面。 近年來國防部為提升眷村土地使用效益,和都市景觀改造,眷村遭受大量拆除,引起人們重視保存眷村文化的重要性。 1996年「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通過後,空軍三重一村便計畫拆除,經多次會商決定與其他眷村一同遷併至板橋市區的健華新城,原址則被劃定為都市計畫之公園預定地。 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後敗退台灣,空軍高射砲兵選擇駐紮在附近,在婦聯會的幫助下,將日軍高砲陣地改建為空軍三重一村。 日治時期日軍曾駐紮過三重一村,留下一座存放彈藥集作為掩體的地下甬道,裡面有走道和隔間,共有10個出入口,颱風大雨時總會淹水,也是村民們小時候玩耍、探險及躲避大人追打的秘密基地。 當時受到西方的影響,房間內的佈置,也有些許的洋味、旗袍、收音機、西洋片海報,相當復古、令人懷念。
只是放一個看板, 三重空軍一村2025 供遊客拍照, 以前這裡只有大型白色的布幕播放電影, 三重空軍一村2025 像是蚊子電影院一樣。 而甬道以前也是村民小時候玩耍的地方, 進入甬道後,就聞到發霉的味道,
作為全國首座專注於陶瓷的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承載了臺灣近百年來陶瓷發展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國慶連假期間(即日起至10/22)有生活陶瓷設計特展,展示「新北式」的生活陶瓷設計美學。 ▼從進入空軍三重一村開始,沿途充滿懷舊情懷的眷村街景,是許多成長的共同回憶;雖然我不是在眷村長大,但也能感受到這份復古懷舊的情感。 黃文德說,明後天將有市集讓大家來尋寶,而老眷舍也會搖身一變成各式空間,包括書店、酒吧、酸菜白肉鍋、牛肉麵、日式串燒店、民宿、背包客棧等店家,都將在園區開放後陸續開幕。 一樓是小朋友玩扮家家酒的地方,好多組廚房遊具以及各式食材玩具,小孩立馬變身大廚師,炒菜玩得不亦樂乎,而且完全免費,強力推薦至少留一小時給小孩好好放電吧。 桌上的一抹青綠展現著無比旺盛的生命力,如同一村裡隨處瀰漫著老屋的懷舊魅力,卻也迸發著創新的渴望,形成眷村文化最豐厚的底蘊。
三重空軍一村: 眷村文化保存運動年表
逛完古蹟,散步至旁邊的大都會公園,享受河畔清風,時近傍晚,可以到忠孝碼頭賞夕陽,晚餐可至三和夜市大啖小吃,度過充實的一天。 整個空軍三重一村處處都有裝置藝術,寂寞燈泡人寞寞,是創作者對自身孤獨的具象化剖析。 反映現代人身處吵雜環境城市中,與自我對話時產生的矛盾,不太了解這和眷村文化的關聯,但我覺得挺可愛的。 透過眷村生活館展示,認識眷村家庭情感,以及互相扶持的鄰里,從語言、教育、飲食、生活場景的裝置,突顯時空背景裡簡樸的生活環境。 在20號眷舍門口有一把大大的吉他造型, 裡面也有提供吉他和烏克麗麗讓遊客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