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藍田原稱「咸田」,因為此地近海,無法種植一般淡水植物,於是改種其他稻米「咸禾」。 但「咸田」有貧瘠之區的意思,所以就在1970年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 舊藍田邨建於1966年,共有23座徙置大廈,分別為第1至第8座、第10至第24座。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除了第9座,在第15座外牆上、足足有6層高的五彩飛龍浮雕也是一大傳奇。 根據政府官方說法,這條龍1970年工務司署慶祝落成第500座大廈而設。 有指70年代藍田有水怪為患,經常豪雨成災,因而政府特意刻上一條巨龍浮雕,以鎮壓水怪,有居民更聲稱,看到巨龍與水怪搏鬥,而神奇地,自此以後藍田豪雨不再,成為藍田一大傳奇。
而藍田(一)邨1-6座原址則重建成現時的藍田邨及社區設施,7、8及10座則重建成康逸苑。 由於4個屋邨之間的關係密切,因此不時有些人仍將「藍田邨」一詞用作4個屋邨的統稱,而實際上舊藍田邨早已消失。 當時,徙置事務處及房委會曾先後將藍田邨分為甲(第四型大廈)、乙(第六型大廈)兩個區別[4],及後再拆分為3個區別管理(即藍田(一)邨、藍田(二)邨及藍田(三)邨)。 他後來在電台節目訪問裏也提及到,原本希望在每一座新樓宇都題字,但最後只將邨名題字,不過於他而言也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他後來在電台節目訪問裡也提及到,原本希望在每一座新樓宇都題字,但最後只將邨名題字,不過於他而言也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藍田邨
喺東南亞嘅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同北美嘅美國、加拿大,歐洲同澳洲、紐西蘭、聖誕島等等嘅華人社區使用最多嘅一種漢語,估計全球使用粵語來做母語嘅人口約有 1.2 億人。 粵語呢個名,係起源於秦朝人趙陀喺古代嶺南地域所建立嘅第一個國家〔南越國〕。 《漢書》寫做〔南粵國〕;簡稱〔南越〕或者〔南粵〕;古代嘅「粵」同「越」係互通字,有資料表示當時佢哋係以〔廣信〕來做嶺南地區嘅政治、經濟同文化嘅中心,係嶺南文化同粵語嘅最早發揚地。 1970年11月10日發生藍田新區跳樓案,一名剛出院58歲精神病患者聲稱被追殺,並走上第3座天台;在警察勸阻期間,他隨即從天台跳下身亡[22] 。 1970年4月24日發生咸田新區倫常命案,一名失業男子在第10座1434室殺妻跳樓,2屍3命,遺下3名小孤女。
- 粵語呢個名,係起源於秦朝人趙陀喺古代嶺南地域所建立嘅第一個國家〔南越國〕。
- 他後來在電台節目訪問裏也提及到,原本希望在每一座新樓宇都題字,但最後只將邨名題字,不過於他而言也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 藍田邨內設有多項設施,包括4個兒童遊樂場、2個羽毛球場、籃球場及輕型貨車停車場。
- 觀塘翠屏道木屋區發生山泥傾瀉,港島半山區旭龢大廈坍塌,造成共156人死亡、117人受傷。
- 街坊流傳因屋邨經常受到豪雨影響而成災,故風水師建議要在大廈外牆刻上巨龍作鎮壓。
談及「彩龍」傳說,劉德華稱,興建第十五座時,在地下掘到一副「恐龍骨」,所以在大廈外牆加了一條「浮雕龍」。 在1981年藍田邨後方木屋區大火後,政府於1982年決定清拆該等木屋區,並在進行爆破平整後重建成為藍田邨擴展部份[5]。 後來,為了方便管理,該等新建樓宇分拆為若干條屋邨及屋苑,當中擴展計劃首兩期分拆為康華苑及興田邨,於 年間竣工;而擴展計劃3、4期連同藍田南一期則於1990年分拆為德田邨,並於 年間竣工。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拆卸及重建
房委會將藍田邨分為三個區管理,即藍田一邨、二邨、三邨。 藍田邨十座第六型徙置大廈,第十五座是最早興建,最遲清拆的一座。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2025 1970年前稱為咸田徙置區,之後改稱藍田,第一至十四座為第四型徙置大廈。 當局興建第九座時,地盤掘出大量人骨,翻查記錄,知道上址以前是一個墳場,由於土質疏鬆,無法興建多層大廈,當局轉而興建一座藍田循道小學,即現時藍田循道衛理小學,藍田邨因而沒有第九座。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2025 據66所知,原來那女鬼本是同邨居民,但因一次意外而喪生。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2025 事後她的家人已搬遷了,但不知是否她找不到他們的新居所,所以其靈魂仍常作徘徊,而那些號碼可能是她生前所住的單位號碼」。
1971年11月23日發生藍田新區第5座命案,一名22歲青年疑因結怨,被兩名少年在其女友寓所外殺害[23]。 有人說因為他們幫彩龍療傷,遭水怪報復,有人說兩人騙街坊的錢,被彩龍殺害,有人說兩人死於意外,眾說紛云。 一日,天空裂成兩半,一半白色,一半黑色,居民見到半空出現一條彩龍,與在海中冒出來的水怪大戰,彩龍處於下風,被水怪挖去一隻眼晴。 藍田邨內設有多項設施,包括4個兒童遊樂場、2個羽毛球場、籃球場及輕型貨車停車場。 藍暉樓設長者健身活動區及足健徑;藍泰樓設棋檯、觀景台及兒童遊樂區;藍碧樓設兒童遊樂區及藍田邨展覽區;藍蔚樓設桌球區。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藍田邨重建後所分拆的其他屋邨
藍田邨的有蓋通道上亦種植了多種植物,而屋苑入口上蓋位置、其中三座大廈屋頂安裝了共180塊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所產生的電力能直接接駁至電網,用於邨內的公共設施,如走廊照明燈、升降機、水泵等。 藍暉樓設長者健身活動區及足健徑;藍泰樓設棋枱、觀景台及兒童遊樂區;藍碧樓設兒童遊樂區及藍田邨展覽區;藍蔚樓設乒乓球區。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2025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而在17座率先清拆時,被發現使用含石棉通花磚而需一度停工。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都市傳說:藍田邨十五座 彩龍大戰水怪 配音:粵語 字幕:繁體字
可惜,隨著藍田邨的重建,現已成為了藍田居民的共同回憶。 第15座除了有巨龍,還孕育出香港一大巨星–劉德華。 劉德華12、13歲時曾住在藍田邨第15座14樓,到進入娛樂圈才搬出來自住。 由於他的父母都愛幫襯屋邨的華東燒臘,劉德華將自己一部電影約20多萬元的片酬送給父親頂了華東燒臘做生日禮物。 到藍田邨重建後,大廈外牆上的邨名書法題字也是由劉德華所題,並在2010年5月親自出席揭幕儀式,劉德華的歌迷們,不妨到當地「朝聖」。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興建
粵語〔廣東話〕文化,有非常悠久嘅歷史,係傳統嘅廣東三大語言文化之一。 廣東嘅語方言主要由[廣府話],[潮汕話]同[客家話]組成。 喺香港通行嘅係〔粵語〕廣州話,廣府人通常叫佢做〔白話〕,而香港人就多數稱呼佢做〔廣東話〕,喺外國嘅華人就叫佢做〔唐話〕。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粵語〔廣東話〕主要使用喺廣東、香港、澳門、廣西、海南等地方。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都市傳說:藍田邨十五座 彩龍大戰水怪
17座率先於1988年拆卸,而其餘22座(包括第12座、13座)於大約1990年至2001年左右陸續清拆重建,整個拆卸工程稱「藍田邨重建計劃」。 至1991年12月,房委會正式公佈藍田邨重建的規劃大綱。 位於觀塘區的舊藍田邨建於六、七十年代,當年屢傳靈異事件,最轟動的莫過於刻在第十五座外牆的飛龍彩畫。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藍田邨之都市傳說
他以書法為重建後的藍田邨的邨名題字,藍田邨正式入伙時參與題字揭幕。 整個拆卸工程於2002年完成,原址分拆為四個屋邨及一個屋苑重建。 藍田三邨原址現為平田邨、藍田二邨原址現為安田邨、啟田邨,藍田一邨一至六座重建成藍田邨及社區設施,第七、第八及十座重建成康逸苑。 有理由相信,藍田邨第十五座亦是鹹水樓,「彩龍」是其中一項證據。 鹹水樓所含的氯化物與鋼筋生成三氯化鐵,與水份發生作用後形成氫氧化鐵和鹽酸,鹽酸腐蝕「彩龍」的顏料,令「彩龍」損毀,因而出現彩龍大戰水怪都市傳說。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香港事‧情》藍田彩龍鬥水怪 劉德華以前住…
藍田邨第十七座率先於1988年拆卸,其餘22座於1990年至2001年陸續清拆重建,整個拆卸工程稱「藍田邨重建計劃」。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2025 翌日,居民發現第十五座外牆的彩龍,「傷痕累累」而且瞎了一隻眼。 住在十五座的一對夫婦,說彩龍向他們報夢,要求買藥給牠療傷,否則水怪再來的話,牠無力阻擋。 藍田邨15座彩龍鬥水怪 筆者認為一般涉及都市傳說的群眾覆蓋面,會比鬼古為高,因為都市傳說不一定恐怖,對最膽小的受眾來說較容易入口。 在香港七、八十年代,曾傳出不少膾炙人口的傳說,例如銅鑼灣狐仙、油麻地站少女跳軌、四人歸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