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9時55分,中國氣象局表示颱風杜蘇芮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沿海登陸。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米/秒)[參 7][參 8]。 上午11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颱風[參 9]。 下午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8時再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 同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當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八號風球生效期間,除必要人員外,不應要求其他僱員上班。
- 詳細列明在各種情況下工作時數、工資及津貼的計算方法,並考慮支付颱風或暴雨當值津貼予上班的僱員,以作鼓勵。
- 現任天文台助理台長的徐傑志曾於2013年在網誌提到:當雨勢稍為減弱,但天氣仍然持續不穩定時,已生效的暴雨警告不一定會隨之改變,以免信號經常「又上又落、又落又上」,造成更多的混亂[12]。
- 是次修訂適用於《修訂條例》生效當日(即2021年7月2日)或之後因上述情況受傷或死亡的僱員。
- 7月27日11时崇明[參 56]、浦东[參 57]、金山[參 58]、奉贤[參 59]四区气象局单独发布了区级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此外,僱員可能無法外出用膳,如有需要,僱主應在工作地點提供食物和飲用水,供僱員享用。 法例列明「前4後4」,員工在工作時間開始前或終止後4小時內,在往返工作地點以及居所途中,如果遭遇意外受傷或死亡,僱主必須負起補償的責任。 當暴雨警告發出後,警告訊息會即時透過電台和電視台向市民廣播。
紅雨返工: 勞工處僱員補償修訂條例已生效
即假如你在某天上班途中,天文台發出8號颱風訊號,而你又不幸地在巴士上滑倒受傷,那由於是公共交通工具上出意外,按慣例是由該交通工具的司機或車主負責,你的僱主未必需要為此負責。 7月23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率先將其升格強烈熱帶風暴。 上午8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7月21日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註 2];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305,並命名「杜蘇芮」[註 3]。 同時,中國氣象局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除了以上所說的情況,勞工處表示僱員在遭遇意外後引致損傷,那不論是肢體損傷、器官功能損傷及精神損傷,只要有充足的資料證明是與意外有關,並會導致僱員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那在計算僱員補償時均會考慮在內。 此外,若僱員因惡劣天氣或其他不受控制的因素影響而缺勤,(僱主)不應扣除他們的工資。 詳細列明在各種情況下工作時數、工資及津貼的計算方法,並考慮支付颱風或暴雨當值津貼予上班的僱員,以作鼓勵。
紅雨返工: 勞工法例及指引
有關暴雨警告系統的設立目的、考慮因素及一些常見疑問,請參考網誌「談談暴雨警告」(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 五、六月間雨勢較大而持續,容易造成嚴重交通混亂,間中更會引致大範圍水淹及山泥傾瀉,導致人命傷亡。 其實意外是沒人想發生的,但一旦發生意外,大家亦總希望有所保障。 暴風雨之下,人在上班路上,一條濕滑的公路加一個粗心大意的司機,已有機會釀成意外。 7月30日,潜山市出现雷雨大风、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其中,天柱山24小时降水量达330毫米,是该站点自2006年建站以来单日降水量第一。
而必要人員在安全的情況下,需按協定的安排返回工作地點上班。 而僱主則應以僱員安全為先,不應要求必要人員即時前往工作地點。 由於雷雨區的強度變化急劇和難以預計,很多時候雨勢在信號發出後即減弱,令外界普遍感覺天文台預報暴雨能力不高。 據《僱傭條例》的工傷保障條款指,工傷是排除了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發生的意外,但若是在僱主許可下,為了工作而乘搭,並不幸地發生意外導致短暫喪失工作能力,即受工傷條款保障。
紅雨返工: 發出最多暴雨警告的年份
福州市区公交线路以及福州地铁全线网暂停运营服务[參 49]。 7月29日,杜蘇芮已造成福建省直接經濟損失30.53億元,已造成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等9个地级市88万余人受灾。 福州鼓楼、莆田城厢、莆田仙游等6个站点日雨量均破当地1961年以来历史纪录(28日8时至29日8时),莆田日雨量破全省国家观测站最大日降水量历史纪录[參 50]。 7月27日上午5時,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
復工的安排(例如在有關警告取消後,在安全及交通情況許可下,僱員應在多少個小時內返回工作崗位)4. 在家工作的安排(例如在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及其後的當值及工作安排)5. 工作時數、工資和津貼的安排 (例如就當值或缺勤的工資及津貼的計算方法)6. 有關在惡劣天氣下必須當值的僱員(必要人員)的特別安排。
紅雨返工: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天文台則指是參考全港雨量站數據,作為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的參考基礎。 而雨量站的分佈密度因地區而異,佈局考慮了不同因素,在水浸風險、山泥傾瀉風險、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雨量站會較密。 若果大雨在雨量站較密的地方出現,錄得高雨量的站數自然較多,發出暴雨警告的機會亦會增加。 [15]而據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政府統計處數據,近年嚴重水浸個案、山泥傾瀉地點及人口分佈均以九龍及港島較為密集,因此該區雨量站密度亦較高,錄得高雨量的站數概率相對較多,因此大雨影響該區時發出暴雨警告的機會相應增加。 加上香港各區雨量差異大,天文台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期間會與市民感受到的情況不符,亦引起市民不滿。
紅雨返工: 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7月24日上午8時,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台率先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晚上8時,中國氣象局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以下根據勞工處《颱風或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安排(參考指引)》及《僱員補償條例》,整合了一眾打工仔常見的疑惑。
紅雨返工: 香港暴雨警告信號
紅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大埔區錄得每小時逾70毫米的雨量。 勞工處今日(10月8日)提醒僱主應盡早預先訂明僱員在暴雨警告下及其後的工作安排,包括上班、下班、復工及在家工作等。 這些安排不但可以保障僱員安全及機構運作順暢,更有助維持良好的勞資關係。 紅雨返工 如果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在工作時間內發出,除非會有危險,否則在戶內工作的僱員應如常工作。
紅雨返工: 颱風杜蘇芮 (2023年)
2016年4月13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響,天文台在早上6時半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惟市民根據當日的降雨情況,認為天文台應發出更高暴雨信號。 但根據天文台當日雨量紀錄,大部份地區一小時雨量只有50毫米以下;早上6時45分至7時45分期間,只有元朗、屯門及大埔錄得超過50毫米雨量;而7時45分至8時45分期間,亦只有離島和南區錄得超過50毫米雨量。 天文台解釋當時的雨量未達到發出更高暴雨警告信號的標準,而期間雷雨帶移動速度快且逐漸減弱,加上影響範圍不廣泛,故天文台根據準則只維持黃色暴雨警告信號[13]。
紅雨返工: 發出紀錄
紅雨或黑雨生效時,未離家上學的學生應留在家中;上學途中的學生則宜觀察雨勢、道路、斜坡或交通情況,以決定是否繼續前往學校。 至於已抵校的學生則應留在學校,校方會保持校舍開放,並安排應急措施照顧已返校的學生,直至情況安全方可回家,故家長毋須急於到校接送子女回家。 如屬幼稚園、肢體傷殘兒童學校及智障兒童學校的學生,校方則應在天文台發出3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時,實施以上應急措施。 由於颱風杜蘇芮逐漸接近臺灣,中央氣象局於7月24日20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第一報為巴士海峽以及台灣東南部海面[參 14]。 並於7月25日14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參 15]。 杜蘇芮朝呂宋島北邊海面接近,暴風圈進入巴士海峽東側,威脅巴士海峽、東沙島、台灣東南部、台灣海峽南側,暴風圈26日觸陸,屏東、恆春半島為首波警戒區[參 紅雨返工2025 16]。
紅雨返工: 香港
1997年6月4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響,天文台在早上7時05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8]。 由於紅雨警告在學生上學途中發出,而當時的教育署亦並無宣佈停課,情況頗為混亂。 紅雨返工 1998年3月,天文台接納申訴專員公署就暴雨下上課安排的調查報告的建議[9],開始向市民公開發佈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綠色暴雨警告信號同時被刪除,以及將黑色暴雨警告的定義修訂至現行制度。 修改後三個級別的暴雨警告信號均具有預報成份,並一直沿用至今。 香港暴雨警告信號是香港出現暴雨或預測將有暴雨時,由香港天文台發出的警告信號。
紅雨返工: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26日,厦门多家超市有市民提前抢购囤积生活物资[參 41]。 27日,厦门发布全市动员令,当日15时至台风Ⅰ级响应结束时,全市实行“三停一休”[參 42],湖里区更是宣布全区静默,所有人员“人不出门、车不上路”[參 43]。 泉州市从7月27日18时起至7月29日12时实行“三停一休”;漳州市从7月27日中午12时起至7月29日中午12时实行“三停一休”[參 44]。 厦门市气象台7月27日22时00分将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7月28日,杜苏芮已造成福建省直接經濟損失5227萬人民幣,72.46万余人受灾,41.68万人转移。
其中首三個級別的顏色是源自交通燈的綠、黃、紅三色組合,當中黃色燈號實際上呈橙黃色,英文以amber表示,因此黃色暴雨警告的英文名稱亦對應採用Amber[6],與黃色火災危險警告採用Yellow有所不同。 杜蘇芮深入內陸時引入活躍西南氣流,香港天氣在7月29日早上明顯轉壞,有強烈雷雨區發展並帶來大雨。 天文台在早上8時10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1小時後於上午9時10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新界多區錄得超過50毫米雨量,大埔區更曾於1小時內錄得108毫米雨量。
紅雨返工: 暴雨警告系統
温州和台州大部、丽水东部、宁波南部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62]。 浙江舟山海域23个水工项目已停工,温州督促作业渔船回港避风。 27日16时,浙江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调整至III级[參 55]。 7月20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同時,臺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06;澳門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早上已經有大批市民在會展門外等候入場,各位「動漫人物」亦紛紛出動,排頭位的市民指提早近4小時排隊。
紅雨返工: 有關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的附帶說明:
但如大雨迅速發展,則提前發出警告的時間可能大大縮短。 此外,「黃」色信號發出後,並不代表隨後一定會發出「紅」色信號。 紅雨返工 暴雨警告系統旨在及早提醒市民暴雨將至,可能造成嚴重混亂,並確保各應急服務機構和部門都已作好準備,隨時執行緊急救援工作。 暴雨警告系統是一個獨立警告系統,與其他警告(例如熱帶氣旋警告和山泥傾瀉警告)並無關連。 隨後天文台在2021年5月14日推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以取代「局部地區大雨報告」,並會參考錄得雨量以及臨近預報系統的雨量預報發出[18]。 而該提示適用於全香港地區;惟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生效時只適用於新界北部以外的香港其他地區,即與之前「局部地區大雨報告」適用範圍一致。
為安全計,市民應留意電台及電視台宣布有關暴雨的最新消息。 「紅」色及「黑」色信號忠告市民大雨將引致道路嚴重水淹並造成交通擠塞。 各政府部門、主要公共交通機構和公用事業公司會採取應變措施。 不過,一旦你是乘坐交通工具上班,途中遇上意外就不能算是工傷,因為只有乘坐僱主操作或提供的交通工具上、下班時受傷,或是受僱主許可下為了工作乘坐任何交通工具的途中出意外,僱主才需要負責。 紅雨返工2025 7月27日11时崇明[參 56]、浦东[參 57]、金山[參 紅雨返工2025 58]、奉贤[參 59]四区气象局单独发布了区级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7月28日早5时,上海市启动防汛防台四级应急响应,但仍未发布台风预警信号。
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再度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如果黃色或紅色暴雨警告在辦公時間內發出,除非會有危險,否則在戶內工作的僱員應留在工作地點如常當值。 僱主可因應僱員的個人情況、天氣及道路交通等情況,酌情決定應否讓僱員提早下班。 僱主應盡早確切評估在暴雨警告生效期間,是否需要必要人員返回工作地點當值。 僱主評估必要人員需求時,應考慮有關僱員的安全,包括僱員在惡劣天氣下往返工作地點,或在家工作的的可行性。
7时49分,宝山区气象台亦跟进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參 60]。 直到7月28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才发布了全市范围的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參 61]。 7月29日14时0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參 紅雨返工 62]。 對於那些須按訂明的工作安排上班但缺勤或遲到的僱員,僱主不應不問情 由地扣除他們的工資,而須了解原因,並考慮每宗個案的獨特情況。
因「杜蘇芮」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澳門普遍氣溫會達到35度以上,而且會有午後雷雨和雷暴,呼籲市民留意氣象局的最新消息[參 76]。 隨著杜蘇芮7月28日已在福建登陸,氣象局上午11時表示會在數小時內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參 77]。 氣象局在下午12時半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澳門之東北約600公里[參 78]。 紅雨返工 事發時紅色暴雨警告生效,天文台指大埔區雨勢特別大,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大雨,有可能出現嚴重水浸。 另一方面局部地區大雨提示可能會與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同時發出,但當天文台預計大雨有機會擴展至廣泛地區並達至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指標時,則會發出有關暴雨警告信號,並取消局部地區大雨提示。 是次修訂適用於《修訂條例》生效當日(即2021年7月2日)或之後因上述情況受傷或死亡的僱員。
紅雨返工: 發出最多暴雨警告的日子
(三) 天文台爭取在降雨量到達指定水平前,發出「紅」色和「黑」色信號。 不過,由於預測地區性暴雨極為困難,提前發出警告的時間通常為時甚短。 在某些情況下,天文台甚至可能未及發出「黃」色信號,便須發出「紅」色信號。
【本報訊】昨日上午約10時,天台文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大埔林村河水流湍急,期間一名32歲男子,在俗稱「紅橋」的廣福橋附近,站在河邊圍欄片刻後,繼而縱身一躍跳入河中,途人見狀懷疑有人輕生,遂慌忙報案求助。 船家消防同施援 同一時間,有船家在場進行拯救,未幾消防接報趕至,隨即落河展開搜索救援。 經一番搜索後,最後成功把事主救上一艘舢舨,他獲救時清醒,其後由救護車送院救治。 執法人員經過初步調查之後,相信事主是因為不開心而選擇跳河輕生,案件則列作「企圖自殺」處理。 天文台於昨日早上8時10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其後於9時10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至10時10分始改發黃色暴雨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