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舉行第十一次前廳交流會,新民黨李梓敬關注政府能否資助合資格病人,到深圳接受牙科治療,或把計劃推展至更多內地醫療機構、涵蓋更多疾病等。 「A4聯盟」楊永杰促請政府,應盡快將醫療券擴展至大灣區「三甲醫院」。 計劃主要為長者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津貼維修自住樓宇的費用,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並加強長者居所的安全。 房協的長者安居資源中心提供全面的安居綜合服務,透過教育、身體機能測試、家居風險評估等,讓長者認識身體機能的變化,了解家居生活中的潛在危險,以減少發生意外。
- 另外,如果一人女性申請者,於申請截止當日,即2022年3月24日,已懷孕16周(須於攪珠後提供註冊中/西醫簽發列明預產期的證明文件副本),則會被視為二人或以上家庭申請者。
- 雖然於2013年4月生效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香港法例第621章)除部份條款外不包括監管房委會公營房屋,但房委會仍向公眾提供售樓說明書及價單,而其中售樓說明書必須是在之前的三個月之內印制或檢視、或檢視及修改;而首個按此規定提供售樓資料的屋苑為天頌苑一期(貨尾單位)。
- 樂富/橫頭磡分區的以「強」(樂富邨/橫頭磡邨區域)或「天」(竹園道區域)字起名,如富強苑、康強苑、德強苑及嘉強苑,以及天馬苑與天宏苑。
- 而在3月23日政府公佈公務員再度居家工作後,揀樓程序於同月27日後再度暫停,直至5月8日再度恢復,是歷來首次因疫症而暫停居屋銷售。
- (i) 「租置計劃」單位的業主及其戶籍內的所有認可家庭成員必須一同申請:申請者可以是「租置計劃」的單位業主/聯名業主/戶籍內的家庭成員。
- 沙田區居屋命名的共通字按照居屋所在地可分為七組:沙田圍及圓洲角分區為「愉」字,有愉城苑、愉田苑、愉翠苑及愉德苑。
雖然於2013年4月生效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香港法例第621章)除部份條款外不包括監管房委會公營房屋,但房委會仍向公眾提供售樓說明書及價單,而其中售樓說明書必須是在之前的三個月之內印制或檢視、或檢視及修改;而首個按此規定提供售樓資料的屋苑為天頌苑一期(貨尾單位)。 而從2016年起,售樓資料分兩階段發放:申請期開始前,會先於售樓網站上公佈售樓簡介、鳥瞰圖及公契(已包括整個屋苑的建築平面圖,一般由房委會外判商按照已有圖則簡化後重新繪製);而在揀樓期開始前7天,才在網上公佈售樓書及價單,並同時將樓書郵寄予入選申請人。 2016年2月,房委會宣佈推出大圍嘉順苑及屏山屏欣苑共2,600多個單位(原定於2015年推出,但因鉛水事件造成的額外檢查,而推遲一年出售),2月底接受申請,5月攪珠,7月選樓。
長者有其屋: 7 沙田愉德苑
項目屬於單幢項目,共提供543個單位,實用面積由281至463呎之間。 房委會以51折推售,初步建議平均呎價6,780元,售價介乎174萬至337萬元之間。 居屋2022的居屋王肯定是北角「驥華苑」,平均呎價達9,950元,折算售價由248至531萬元,冠絕同期新居屋,限量提供248個單位,面積介乎280至457呎。
- 而建於西九龍填海區的深水埗區居屋,則一律採用「凱」字,如凱樂苑及凱德苑。
- 居屋2022的居屋王肯定是北角「驥華苑」,平均呎價達9,950元,折算售價由248至531萬元,冠絕同期新居屋,限量提供248個單位,面積介乎280至457呎。
- 2004年12月10日,由於當時屋宇署指出可以批出清拆令,但不容許發展商更改總建築圖則,使發展商即使清拆了也只能建一座完全一樣的樓宇,兩大發展商由於受各界反對,被迫宣布擱置清拆計劃,事件才告平息。
- 從居屋22期甲起,除了出售一手居屋單位,亦同時出售租者置其屋計劃轄下未售公屋單位,但由於政府有意縮短公屋輪候年期,此等安排在2001年取消。
- 賣方亦建議準買家到有關發展地盤作實地考察,以對該發展地盤、其周邊地區環境及附近的公共設施有較佳了解。
- 因沒有置業者支持,最後整個計劃被擱置,而康翠臺及樂翠臺則要改為「私人參建居屋計劃」出售。
其後,有見這類院舍式住所的需求逐漸縮減,房委會遂於2006年起實施逐步轉型計劃,把空置率偏高的一型設計「長者住屋」改建作其他用途。 為便利改建過程,自2009年起房委會已停止編配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單位。 長者有其屋 私人參建居屋方面,評論認為它們質素較難有保證,因為政府在建屋前,已經預先告知發展商以指定價格保證回購全部私人參建居屋的住宅單位,也就是發展商因為不用顧慮這些單位的銷情,便可以設法節省建造成本,最終使得建成的單位質素不佳。 部份評論建議推出「混合發展計劃」,雖然政府在收地上收入會減少,但因為加入了隨機抽取機制抽取部份大廈作為居屋出售,發展商無法知道哪些大廈會抽中作為居屋、哪些大廈會留作私人樓宇出售,故此建成的單位質素較有保證。 鴨脷洲深灣軒及長沙灣碧海藍天是僅有的兩個「混合發展計劃」,但後來因為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樓價大跌,「混合發展計劃」被迫腰斬[36]。 由政府直接興建的新居屋主要於細小及不規則形的地盤興建,大廈交樓標準與公屋一樣,採用非標準型設計。
長者有其屋: 沙田愉德苑簡介
與政府售地予其他私人發展商的安排一樣,根據私人而投得土地的發展商須依照賣地章程內的各項規定,負責設計、建築工程和日後屋苑的管理、保養及維修等工作;而發展商可擁有該土地的業權,並可自由租售屋苑內的車位及商業設施。 居屋是資助公共房屋,業主若要直接出售、出租或加按套現,需要先補地價;如果業主有財政困難需要按揭周轉,可考慮房委會/房屋署的「重新按揭」(加按)計劃。 長者有其屋 計劃原意是為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私人樓宇以外的自置居所選擇。 亦可讓收入相對較高之公屋住戶(公屋富戶)加快騰出公屋單位,供有需要的人入住。
至於位於元朗、提供68個豪華宿位的松齡雅苑則強調讓護老院舍變成「長者之家」,除了提供豪華院舍設備外,亦重點對應「中風復康治療」,與專業團隊為長者制訂個人化的長者護理計劃,助長者重拾健康生活。 長者有其屋 松齡雅苑院舍內提供的服務及設施不但針對長者所需,佔地更逾3萬3千平方呎,人均面積高達500平方呎,營造自主、高私隱、自由、寧靜和優質的生活;護老院舍內的單位以單元式設計,每個單元設有共享客廳、飯廳、沐浴間,務求營造「家」的感覺。 蔚盈軒提供不同房間種類,由一房(374呎)至三房(1,046呎),住客可根據其需要自行選擇。 客房內裝修設計賞心悅目之餘,蔚盈軒作為綜合優質長者屋苑,亦同時加入貼心細節,如單位各處設有緊急呼叫鐘,浴室中備有動態感應器及扶手等,以確保長者與家人24小時安全安心。 蔚盈軒豪華會所為住客提供一系列完善設施,包括室外泳池、健身室、水療中心、麻將室、戶外花園等,亦會舉辦興趣班,讓住客有多元化的消閒選擇及擴闊其社交圈子。 鍾情養生及優質生活的長者則可考慮入住以全方位、全人的生活建設概念打造的優質長者屋苑-蔚盈軒。
長者有其屋: 新居屋申請方法及填表須知
凡申請加入戶籍,必須提交證明文件 (例如:結婚證書、身份證、出生證明書) 的副本,證明新成員與業主的關係。 在處理刪除戶籍申請時,我們也會視乎被刪除的是否關鍵成員而要求申請人提交有關證明文件。 每份申請書只可供加入或刪除戶籍使用,申請人如果需要同時申請加入及刪除家庭成員的戶籍,則須填寫兩份申請書。 填妥的申請書須連同證明文件副本以親自或郵寄方式遞交居屋屋苑 / 租置計劃屋邨的房屋事務經理。 關愛基金為符合資格的長者,提供8大免費牙科診療服務,包括鑲活動假牙、口腔檢查、洗牙、填補牙齒、拔牙、X光檢查、移除牙橋或牙冠及根管治療(杜牙根)等服務。 長者有其屋2025 而長者完成服務後,負責推行項目的香港牙醫學會會透過其轄下的項目辦公室,直接向提供診療服務的牙醫發放資助,長者毋需支付任何費用。
長者有其屋: 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22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稱,未來會研究調整綠白表比例及為單身人士設配額[16]。 2015年1月12日為交表最後限期,位於樂富客務中心的居屋銷售處排隊人龍達1.2公里,龍尾延伸至樂富巴士總站,並佔據了一部份馬路。 到晚上7時,房委會準時在龍尾截龍,但由於溝通不足,先後有兩名身穿反光衣的職員手持寫上「現已截止」的紙板,惹起申請者不滿,職員在幾分鐘後才糾正。 約半小時後,所有排隊人士才完成交表,職員也在居屋銷售中心正門貼出申請已截止的告示。 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地盤的投標是由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投標小組審議,其成員來自多個政府部門及包括有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居屋小組,建築小組和編制及財務小組委員會的各位主席。
長者有其屋: 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
居屋接受以網上、親身或郵寄形式遞交申請,費用為 $250,接受網上付款﹙VISA、MASTERCARD、JCB 或 UNIONPAY 銀聯信用卡﹚。 位於沙田的愉德苑距離石門站約3分鐘路程,附近有安群街京瑞廣場、碩門街市、鮮薈市場,生活配套完善。 位於東涌的裕雅苑和東涌喜來登酒店相鄰,距離東涌站大約10分鐘路程,也離東暮城名店倉及富東廣場較遠,未來預計會安排靠巴士轉駁至港鐵站,或乘搭巴士前往荃灣、葵芳、元朗等。 位於觀塘安達臣的安秀苑原來是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距離港鐵站較遠,出門或須以巴士及小巴作交通工具。 要留意,針對二人家庭 / 組合,各成員須符合各自個人資產要求,60 – 69歲長者,每位成員須不少於 $308.5 萬元;70歲或以上,每位成員須不少於 $244.5 萬元。 針對腦退化的患者在溝通能力或會因病程而減弱,松齡樂軒2樓就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為長者提供一個充滿藝術文化氣息的環境,更讓長者透過不同的藝術活動表達出未能以言語抒發的情感,促進與人的交流和溝通。
長者有其屋: 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14
設於3樓的長者活力空間設有瑜伽及舞蹈室、玩具圖書館、遊戲閣、傾心閣、理髪室、物理治療室,讓長者動手動腳,活動筋骨。 因1999至2000年間,東涌、天水圍、油塘等房屋署公營房屋地盤接連出現短樁。 廉政公署於2007年拍攝《廉政行動2007》第二集之〈沙丘城堡〉改編自沙田愉翠苑短樁案。 是次揀樓程序於2021年9月10日結束,歷時108個曆日或68個揀樓日,為復售居屋以來第二長的銷售期;平均每個揀樓日售出單位更達到105伙,打破過去數年居屋銷售的紀錄。 截至1月19日下午5時,房委會接獲94,500份申請表,白表佔83,800份,綠表有10,700份申請。 按綠、白表的六比四編配比例,白表單位配額只有864個,申請者平均97人爭奪一個單位[15]。
長者有其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雖然房委會表示,兩條連接安達臣石場及安達邨的行人連繫設施,可在項目入伙時落成,但距離鐵路始終有一段距離。 也因此,即使項目提供逾1,900個住宅單位,位置上屬於市區,但對於用家來說的吸引力度,理應是新居屋的尾選。 一如以往,今年居屋的揀樓次序亦根據家庭結構排定,家有長者最先、家庭申請者次之、一人申請者最低,故申請人可考慮連同家中長者一併申請(必須是核心家庭),提升優勢,而今次「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將有2,700個配額。 如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申請者未能取得配額,他們仍有機會以其他家庭申請類別身份購買單位。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接受傳媒專訪時表明,有可能考慮採用漸進式按揭,即按揭首十年只需支付樓價一半,變相白表首期只需樓價5%,但第十一年開始償還餘額,亦即第十一年起供款壓力倍增,屬於先甜後苦的供款計劃,惟目前細節未明,仍待政府公布消息,才能確認是否採用此供款方案。
長者有其屋: 命名空间
居屋分有綠表和白表,兩個渠道的申請資格有所不同,而白表申請人還需符合入息及資產上阳要求才能有效申請。 除了租住權費,簽租約時需另付其他費用,如屋苑維修基金、基本服務費、管理費按金及上期、土地註冊費、 印花稅、律師費等等。 參考「彩頤居」 面積約 376 呎 1 房單位,管理費 $1,911 元;面積約 248 呎開放式單位,管理費 $1,273 元。 長者入住時年齡愈大,租住權費會較低,另外,屋苑地點、單位面積及座向,亦會影響租住權費用。 ▲ 蔚盈軒位處九龍城,地區屬優質校網,社區內設施應有盡有,無論使用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同樣方便,大廈更設有私人停車場,為住客及訪客提供充足車位。
長者有其屋: 香港島
秀茂坪分區的以「曉」字起名,例子:曉麗苑、前曉琳苑(已轉為公共房屋,併入寶達邨)。 另外,位於鑽石山的啟翔苑及啟鑽苑,由於鄰近屬九龍西區域的啟德,加上在日佔時期大磡村曾為啟德機場範圍,故採用與啟德發展區相同的「啟」字共通字。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所建的「長者住屋」最初是為單身長者申請人而設,至九十年代末期開始,由於公共租住房屋申請人偏好獨立單位,故「長者住屋」的空置率一直高企。 因此,房委會在2000年通過停止興建「長者住屋」,並在2001年全面放寬入住「長者住屋」的年齡限制,以期把空置的「長者住屋」盡量租出。
長者有其屋: 長者醫療券內地使用範圍 港府擬擴至更多省市
我們也遇過一些案例,申請人想連同長者近親一同申請家有長者計劃,但要注意的是,所有白表申請人在申請日期截止前24個月,都不能持有任何物業權益,包括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申請截止後,房委會會在房委會 Facebook 專頁上直播進行攪珠,隨機選出分組號碼(申請書編號最後兩個數字),再按攪珠結果次序優先處理分組內的申請,分批發信邀請合資格申請人揀樓。 而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申請人,則會獲發兩組,一組為長者隊,一組為家庭隊。 長者有其屋2025 隨著社會對長者屋需求日增,房協於紅磡利工街(毗鄰家維邨),興建單幢長者屋項目「豐頤居」,樓高 長者有其屋 34 層,提供 312 個單位,當中 1 房佔 168 伙,開放式佔 144 伙。 每個單位配備基本裝修,包括廚櫃及冷氣,屋苑亦備有平台花園、閱讀室及健身室等康樂設施,預計於 2023 年內入伙。
本廣告/宣傳資料內載列的相片、圖像、繪圖或素描顯示純屬畫家對有關發展項目之想像。 有關相片、圖像、繪圖或素描並非按照比例繪畫及/或可能經過電腦修飾處理。 賣方亦建議準買家到有關發展地盤作實地考察,以對該發展地盤、其周邊地區環境及附近的公共設施有較佳了解。 不過,現時所有「長者安居樂」單位已租出,更有500餘人正輪候入住,可證明項目成功,房協正於紅磡利工街興建第3個項目,已經動工。 黃傑龍預計2022年底落成,料租金約百萬餘元起跳,相信合資格長者有能力負擔,實際金額仍待敲定。
長者有其屋: 香港三大次世代優質護老院舍及長者屋苑 松齡樂軒.蔚盈軒.松齡雅苑 實現長者護理烏托邦
若未能在期限內完成簽訂現居「租置計劃」單位轉讓契據的手續,已簽訂的買賣協議即作無效/終止,屆時房委會將會在扣除行政費及房委會律師的服務費用及有關開支後,退還為購買居屋單位所付的淨額定金的餘額(不會連同利息)。 請注意:在出售現居的「租置計劃」單位所引致的任何費用,一概由單位業主及/或家庭成員承擔。 至於在完成出售現居的「租置計劃」單位直至所購得的居屋單位入伙期間,申請者及家庭成員須自行安排居所。
如果在最近半年遭停薪留職,房委會表示,將視乎「僱員薪金證明書」替你申報的平均入息,來釐訂收入是否合資格。 根據房委會的指引,申請居屋的入息限額,是以扣除法定強積金供款之後而定,但自願性供款則不被豁免,須一併計算到入息。 據報,房委會擬定「居屋2023」以市價六二折發售,價格介乎$149萬至$494萬,平均呎價$6,280至$9,390,預計鄰近宋皇臺站的啟德啟悅苑將成為今期居屋王,而六大屋苑都將屬於長樓花期項目,關鍵日期為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上任一周年》系列訪問表示,上任初期因應關鍵績效指標而成立的3個工作組已取得成效,包括提升建屋量。
2014年7月,傳媒報導房委會計劃於該年12月,發售首批復建居屋,包括5個居屋屋苑共2160個單位[9][10]。 葵青區及荃灣區居屋命名的共通字按照居屋分區可分爲四組:葵涌分區的居屋以「葵」或「峰」及字起名,如下葵涌的葵賢苑、葵康苑、葵俊苑、上葵涌的怡峰苑及寧峰苑;荔景及九華徑分區的居屋以「麗」或「荔」字起名(兩字粵語同音),如悅麗苑、賢麗苑及荔欣苑。 青衣分區的居屋以「青」字起名,如青宏苑、青俊苑、青泰苑、青盛苑、青華苑、青雅苑。 位於德士古道附近分區的居屋以「尚」字起名,如尚翠苑(位於荃灣區)及尚文苑(位於葵青區)。 九龍城區中何文田分區的居屋以「冠」字起名,如冠暉苑、冠德苑、冠熹苑(早期發展的俊民苑例外),及後擴展至土瓜灣分區唯一的居屋冠山苑。
長者有其屋: 申請資格
在銷售時間表方面,「居屋2022」於2022年2月25日至3月24日接受申請,並於6月13日攪珠,第四季開始揀樓[29]。 但是,由於2019冠狀病毒導致上一期居屋計劃銷售期順延,故此押後公佈並接受申請。 在是次銷售中,政府首次將白表配額增加至佔單位數目的60%,以增加非公屋居民置業機會[27]。 2010年夏,香港政府進行資助市民置業的公眾諮詢,初步發現大部份市民都希望復建居屋。
長者有其屋: 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19
2004年,紅灣半島的發展商新世界發展與其後購得紅灣半島一半權益的新鴻基地產,宣布清拆紅灣半島,引起社會各界嘩然。 2004年12月10日,由於當時屋宇署指出可以批出清拆令,但不容許發展商更改總建築圖則,使發展商即使清拆了也只能建一座完全一樣的樓宇,兩大發展商由於受各界反對,被迫宣布擱置清拆計劃,事件才告平息。 新世界發展及新鴻基地產於是將紅灣半島翻新,並更名為海濱南岸(Harbour Place),2008年以私人物業形式出售。 2018年10月,房委會宣佈為「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19」的轉易手續進行招標,並於招標公告中透露擬推出粉嶺山麗苑、將軍澳雍明苑、大窩口尚文苑、長沙灣凱德苑及何文田冠德苑共6528個單位。 但在2019年3月,房委會宣佈改以火炭旭禾苑及馬鞍山錦暉苑,取代山麗苑在本期居屋中發售,供應量亦相應減至4871伙,並改於5月23日起起派發申請表格,5月30日起接受申請(同時首次接受電子化申請)。 與此同時,在居屋2016及2017中撻訂的33伙單位,亦將一併重推。
長者有其屋: 命名空間
該小組委員會在接到投標申請書後,便會就標投的地價、規劃準則、設計與建築建議、管理建議、以及過往參建紀錄等進行評估。 由房委會所發展的資助出售屋苑(包括居者有其屋計劃、重建置業計劃、可租可買計劃及綠表置居計劃)英文名稱一般以中文名稱的香港政府粵語拼音,再按英國的council housing傳統,把Court 字放在「苑」名尾綴。 而屋苑的中文名稱,一般以吉祥用詞/寓意/動物命名,如黃大仙區的龍蟠苑、天馬苑、鵬程苑及南區香港仔的鴻福苑;或配合附近地方特色/配合附近屋邨/屋苑/街道名字來命名的,不同地區的居屋屋苑,很多時會使用不同的共通字來命名,詳情如下。 居屋 / 租置計劃單位業主若家庭成員組合出現變化,不論是加入或刪除家庭成員,均須向房屋署申報。 業主 / 長者有其屋 聯名業主可在婚後及子女出生後申請把配偶和子女加入戶籍。 業主須填妥申請書,並由業主及聯名業主 (如單位屬於聯名購買) 簽署方為有效。
長者有其屋: 長者房屋
牛池灣/新蒲崗分區的以「瓊」或「彩/采」字起名,如瓊山苑、瓊麗苑及瓊軒苑,以及采頤花園、彩峰苑及彩興苑。 藍田分區的以「康」字起名,例子:康田苑、康盈苑、康栢苑、康華苑、康逸苑、康雅苑、康瑞苑(鯉安苑是唯一例外)。 長者有其屋2025 油塘分區的以「油」或「高」字起名,例子:油翠苑、油美苑(已售予政府並轉為政府宿舍,並分拆出部份樓宇保留作居屋出售、更名為油翠苑)、高俊苑、高翔苑(一部分已售予政府並轉為政府宿舍、另一部份轉為公共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