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因應需求而改變單位設計及配搭,以提供不同數量的大、小單位。 和諧式大廈的特點在於採用高度統一的設計,預製組件佔很高比例,包括使用預製樓梯、預製乾牆、預製廚房工作檯、預製外牆面板,以至半預製樓板,大大加快興建過程及減低成本,興建過程如工人把預製組件吊上樓層,再移動至預定位置安裝。 在2010至2012年在第二期樓宇內,大幅度地改裝原有設施,加鋪地磚,加設門牌及指示牌,加裝電梯及大廈閘門。 石排灣邨平面圖2025 因應石排灣都市化規劃及公屋項目整體性 石礦場重利用為商住用途並扣減三成土地面績. 2020年8月18日,颱風海高斯正面襲澳造成部分設施受損,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收到居民反映, 安順大廈有天台欄杆脫落,險吹落街。
自1997年至2002年間落成的後期/第三代和諧式大廈起,供水、排污及座廁通風喉由以往設於露台,改為設於大廈外牆。 廚廁設計方面,取消了原設於廚房內的露台,以擴大廚房面積並重新規劃灶台及洗碗盤的位置;而三睡房單位的洗手間由原先的浴廁分隔的設計,改為提供一個設有浴缸的洗手間連同一個不連淋浴設備的洗手間,與1995年起落成的私人參建居屋看齊,並可自行分間一間套房。 另外,一、二及三睡房單位的洗手間的洗手盤及座廁的位置對調,並安裝楕圓形洗手盤連木製桌面及長型鏡子。
石排灣邨平面圖: 政府設施
邨內設有一個7人石地足球場,兩個標準籃球場(位於第3座與第4座之間及第5座)以及一個只得半場的籃球場(在第4座,主要供小學使用,但亦公開給予市民使用),而足球場在重建時亦得到保留。 石排灣邨平面圖2025 當時亦有各一間小學相連於第4座及第5座(類似的第四型大廈還有慈雲山邨其中八座,元朗邨3及4座,以及東頭邨22座等20餘座),在第5座設有露天街市。 而第3座是唯一一座沒有地下商舖,但在3樓、9樓及13樓容許指定的家庭開辦士多,而第3座是沒有公廁的,其餘的均設有公廁供商舖使用。 田麗樓及田澤樓實際上是同一幢建築;其中田麗樓、田澤樓、田健樓以及田康樓的樓宇名稱反讀與白田邨四座大廈名稱相同。 邨內大部份康樂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場、健體區、卵石路步行徑和籃球場設置在山上,居民需要上大斜路才能到達。 計劃3:把石籬邨九期的和諧3A型石欣樓在走廊中部的3B單位,分拆作1個1/2P單位及1個1睡房單位。
- 因此房委會決定把新和諧式大廈的曬衣設備改設於浴室外牆。
- 自1997年至2002年間落成的後期/第三代和諧式大廈起,供水、排污及座廁通風喉由以往設於露台,改為設於大廈外牆。
- 此舉令居民等候及乘搭升降機需時甚久,尤其繁忙時間甚為嚴重。
- 2011年3月16日至5月5日,石排灣公共房屋CN3第二、第三區建造工程進行公開招標,佔地面積分別約3,470及2,867平方米,兩項目均由2座單棟樓宇組成群樓,分別提供一房一廳、二房一廳及三房一廳各466個。
- 房會聘海外顧問公司檢定和諧式公屋品質 從用家對樓宇期望隨時提改動意見 孟志凌透露和諧式公屋將改用鋁窗.《大公報》,1990年8月24日,第6頁.
- 故此,和諧1A型的單位總數較少,但單位間格靈活性與第二及三代和諧一型大廈相若,而且兩座大廈可選擇於1B單位的翼尾位置相連,相較只能於2B單位相連的和諧一型更有彈性。
石排灣商場設於地庫一層,商用面積約1,300平方米,主要租戶包括百佳超級市場、Circle K、聖安娜餅屋、補習中心、一間牙醫診所和自動櫃員機。 石排灣邨平面圖 LG2層設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edia 21媒體空間。 而地面設石排灣邨公共運輸交匯處,有巴士總站、專線小巴站及的士站。 新邨項目的名稱為石排灣邨重建計劃,於1999年9月完成設計,造價為約32.5億港元。 第一期的承建商為瑞安承建有限公司;第二期原先由德信建築承建,但因施工緩慢及拖欠工人薪金,被房署勒令終止合約而導致爛尾;接手的承建商為興勝創建有限公司。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重建項目編號為HK25RR,位於香港南區香港仔石排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石排灣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第一區項目佔地面積約6,400平方米,提供892個住宅單位。 項目由4座單棟樓宇組成群樓,提供一房一廳192個、二房一廳564個及三房一廳136個;群樓3至26樓為住宅樓層,1、2樓為平台花園,並設有公共停車場,提供不少於600個私家車及電單車車位。 石排灣邨平面圖 2012年12月26日,前身為“爛尾樓”位於CN7地段的經濟房屋,正式命名為安順大廈,當時進行內部裝修及外牆飾面工程,政府昨公布定價,平均呎價為一1056元,將於2013年下旬開始揀樓。 石排灣邨平面圖2025 石排灣邨平面圖 該項目毗鄰石排灣郊野公園的安順大廈,由兩座樓高十六及廿三層的樓宇組成,提供十八個一房、三百個兩房、四十八個三房單位,共提供三百六十六間經屋,另設商業鋪位、寫字樓及停車場,不具社會設施。 2012年10月12日,對該大廈社會設施裝修工程進行公開開標,工程不設底價,共有13間公司遞交標書文件。 工程造價由澳門幣21,863,200.00至28,519,743.36,工期由230天至240天。
和諧二型大廈的電梯大堂延續了Y3型的中空設計,電梯大堂圍繞升降機槽而建,升降機位置與Y1及Y2型大廈相似,上方的樓層可以從中間的三角形天井看到下方的大堂,亦令大堂非常通風。 和諧式住宅單位內部採用標準組件式設計,統一家庭單位中廚房、廁所、客飯廳及首個房間的面積,且採用無間隔設計,但單位內已在建議自行間隔房間的地方預設窗戶,住戶可因應需要自行間隔房間。 所有和諧式家庭單位均採用統一的廚廁佈局(除第三代因減去露台而有所改動),但大窩口邨的三座和諧一型大廈採用了縮窄的露台窗戶,廚房佈局亦與同期的第一代大廈有分別,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和諧式大廈。 和諧式大廈的電梯大堂及通道等公用地方較寬敞,所佔的樓面面積較多,因此較後來落成的非標準設計大廈甚至不少私人住宅寬敞。
石排灣邨平面圖: 設施
該幅霸地地處偏僻,霸地周邊被峭壁及植坡地所包圍,違法人霸地後自成一角。 根資料顯示,被霸佔的政府土地分租予多名人士,分別用法非法經營加工場或貨倉。 鑑於霸地內存有多個非法經營加工場,警方於2010年8月和11月曾兩度搜查,先後查獲數名黑工,當中有逾期逗留者,亦有非法入境者。 2010年4月8日,房屋局局長譚光民表示,石排灣都市化計劃中的公屋項目基建工程預計在該年第三季動工。 由於現場缺乏道路及各種基建,且部份地形環境仍高於規劃的路面水平,在展開基礎建設的工程前,必須先開挖約二十多萬立方米的岩石。 現時前期籌備工作已接近完成,爭取於同年第一季度內開始及於第三季完成岩石平整的工作,盡快展開基礎建設工程。
石排灣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排灣邨 第4座 碧山樓
然而,正因該處位於大廈的凹位,令陽光照射的時間不多,而且鄰居的廚房油煙更容易把衣服弄污。 故此有些住戶違規在客廳窗外設置曬衣架,或把衣服、被褥放在附近的公園、球場曬晾。 石排灣邨平面圖 因此房委會決定把新和諧式大廈的曬衣設備改設於浴室外牆。
石排灣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排灣村 第3座 碧銀樓
石排灣公屋群是一個大型公共房屋綜合項目,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9年編製“石排灣都市化規劃”,規劃面積為30萬平方米,規劃容納居住人口為6萬人。 政府先於2010年收回兩幅被佔土地,2011年再收回另一幅土地,以便合併發展,其後在石排灣原石礦場進行爆破工作。 還有多個商舖提供各類型之服務,照顧區內居民之日常生活需要,佔地共53,000多平方米。 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介紹,公屋群分別由安順大廈、居雅大廈和業興大廈經濟房屋,以及樂群樓社會房屋組成,合共提供9,015個住宅單位,其含義為“安、居、樂、業”,同時是澳門第一批使用天然氣作家用燃料的社區,並且將藉再生水系統作沖廁用。 石排灣公共房屋CN4地段社會設施裝修工程項目所在地為位於路環石排灣公屋群CN4地段,是三個屋邨中最早落成的。 部份小型單位大廈不僅為住宅、大廈基座更可以設有各種設施及用途,例如何文田邨雅文樓及欣文樓下方基座設有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辦公大樓第4座、內有房委會會議廳、房委會展覽中心、辦公室、職員圖書館、職員餐廳、職員行人天橋等設施。
石排灣邨平面圖: 公共停車場
然而,香港眾志社區幹事黃之鋒批評事件「符合程序,但不合情理」,擔心田灣商場恐成屋邨商場變身學校、忽略民生需要的先例。 鴻福苑設兩座大廈,提供700伙單位,分別實用面積407方呎兩房戶;和559方呎及645方呎的三房單位。 石排灣商場於2005年落成,位於香港仔漁光道,屬石排灣邨重建項目;商場毗鄰為漁暉苑,鄰近有香港仔郊野公園及香港仔水塘。 在和諧一型出現前只有30層大十字型大廈及舊十字型大廈為採用十字型設計的標準出租公屋設計;前者全港只建有八座,後者只有一座大廈仍然保留作出租公屋(其餘已經改為居屋,並透過居屋計劃出售)。
石排灣邨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雖然新和諧一型設計隨著秀茂坪南邨在2009年落成而終止使用,但部份非構件式單位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仍有採用新和諧式設計的1B及2B單位構件,如2011年落成的善明邨及欣安邨,而2012年落成的石硤尾邨第2及5期則成為全港最後一批附有和諧式構件的大廈。 在2006年4月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通過在新和諧一型單位中引入「通用設計」,使老人、弱能人仕、殘疾人仕、孕婦及健全人皆可方便使用單位內所有設施。 石排灣邨平面圖 和諧二型大廈每翼翼尾採用了退台式設計,一般樓層的翼尾單位為2B型單位,但最頂兩層的翼尾單位則為1B型單位;另外,1-3樓位於大廈入口對上的兩個單位亦特意留空,變成半開放式走廊,為和諧二型大廈的一大設計特色。
石排灣邨平面圖: 公共巴士
工程包括於CN3地段第二區及第三區之地面層設置社會服務設施,社會服務施為面積約1,700平方米的殘疾人士輔助宿舍(包括宿舍及獨立家舍)、面積約800平方米的社會工作中心及面積約1,200平方米的托兒所四部份,總建築面積合共約3,800平方米。 石排灣邨平面圖2025 殘疾人士輔助宿舍及殘疾人士輔助家庭(獨立家舍)位於CN3地段第一及第二座之地面層,社會工作中心及托兒所位於CN3地段第三及第四座之地面層,部間隔有一條步行街。 2013年3月15日,石排灣公共房屋CN4地段社會設施裝修工程進行公開開標,工程不設底價,共有13間公司遞交標書文件。 經開標程序後,全部公司的標書獲接納,但其中4間公司需在限期內補交文件。
石排灣邨平面圖: 田灣邨
聯同附近的經屋居雅大廈、安順大廈及業興大廈(統稱石排灣公屋群),共同享有石排灣衛生站、超級市場、銀行、市政署海島市總辦公室、街總路環社區中心等設施。 而政府將在樂群樓後方山麓興建石排灣市政交通綜合體,內設街市大廈、熟食中心及有蓋巴士總站,2017年正式啟用。 2012年4月23日,政府預計CN3地段將於5月全面平頂,特區政府正根據《經濟房屋法》之售價原則,對石排灣公共房屋CN3地段經濟房屋之訂價及預配工作。 石排灣邨平面圖2025 規劃範疇公共房屋CN3地段8座住宅大樓中,已有6座分別於3月陸續平頂,並有序開展裝修及機電等設施之安裝,其餘2座大樓亦將於5月平頂,預計同年第四季完工。 2013年4月15日,首批居民入伙,房屋局按序安排石排灣社屋-樂群樓之租戶辦理入住社屋之相關手續,並特別安排首批租戶在房屋局領取鎖匙後,往石排灣公屋項目及樂群樓現場進行參觀,當中位於該項目地面層的石排灣臨時衛生站早在同年4月初投入服務。
石排灣邨平面圖: 大廈設計
而停車場亦於同日起開放使用,提供389個輕型汽車及606個電單車泊車位予公眾使用。 2013年8月19日,房屋局於日內按序安排安順大廈經濟房屋之預約買受人(俗稱準業主)辦理上樓手續,準業主在支付樓款及領取單位鎖匙後,可即場辦理管理合約繳付相關費用,包括管理按金、準備金(維修基金)及泥頭費等費用,並可同時辦理水電錶及燃氣申請。 2013年1月23日,房屋局按序安排首批安順大廈獲甄選家團往房屋局揀選經濟房屋單位,首批四十八個獲甄選選擇三房經濟房屋單位之家團中,有四十二個家團報到,已揀選三十四個經濟房屋單位。 此外,早前分別有十五個獲甄選家團申請延至昨日揀選經濟房屋單位,故昨日已揀選經濟房屋單位總數共四十九個,分別為安順大廈三十二個單位、青怡大廈九個單位、青葱大廈四個單位、業興大廈一個單位、居雅大廈兩個單位及湖畔大廈一個單位。 2011年3月31日,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表示,該公屋群項目第一階段將於同年4月動工,第二、三階段亦正進行招標,待招標完成後,整個石排灣公屋項目將全面興建。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