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所找到的场地位于一个能够纵览海岸下且非常陡峭的山坡上。 这是一个独栋的私人家庭住宅,能够眺望康斯坦斯湖,福拉尔贝格山这样壮美的景观。 房屋周围环绕着草地,并且采用铜,玻璃,木材和混凝土这样的环保材料建造。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屋顶设置了一个悬挑作为阳台的遮挡,而阳台也称为了一个完美的观景台。
Espacio EMA的建筑师希望这座房屋看起来就像这里景观的一部分,因此就地取材,使用了场地周边的石材。 当建筑师参与到这个项目以后,他们立马决定利用场地环境的优势。 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开挖山体以使场地适应建筑造型,但是最终他们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最终他们保持了场地的原貌,利用立柱支撑平台使房屋悬空于场地之上。 McGlashan Architecture作为设计单位将居住空间划分成了两个部分,同时所有家庭成员共同使用屋面等空间。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家族成员再次平静地生活,相互扶持,并共享这美好的景色。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通道設計
貫通上環與中環站之隧道工程涉及將舊中區消防局大樓(即恒生銀行總行現址)拆卸,以騰出用地挖掘豎井,故此地鐵公司須先行在金鐘興建東昌大廈,以重置大樓內政府辦公室。 同時,車站西面渡綫選址新街市街果欄(即此站上蓋物業康威花園現址)興建,當局亦需要在西環填海區興建臨時水果批發市場安置受影響攤販。 [15]上述兩項重置工程使此站施工進度略受阻滯,[14]相比港島綫其餘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通車,此站足足延遲了一年落成,但仍然比原定計劃提早四個月竣工,為當局節省五億港元建造費用。 東大堂改建工程及E3出口翻新工程於2011年11月13日完成;至於洗手間、出入站及月台往大堂的升降機則於2012年8月26日啟用[15]。 1980年12月,香港政府正式批准分期興建地鐵港島綫,終點站由堅尼地城站暫縮短至上環站。 為免興建東九龍綫終點站時會影響上環站的運作,前地鐵公司在興建上環站的同時於林士街地底興建東九龍綫大堂及預留月台結構。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建議的上環街市站為港島綫的中途站和觀塘綫的總站,設於南便上環街市(即今上環街市及上環市政大廈)北面,現時上環文化廣場一帶的地底。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該配電站對上的路面建有通風樓,就在西港城大門對開,遮擋西港城向南立面。 負責管理西港城的市區重建局在2003年耗資3000萬元美化該通風樓,將之粉飾成一色調與西港城外牆相近的仿古鐘樓,[9]作為其「上環坊計劃」一部份,於當年12月31日由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巿區重建局主席劉華森等人主持竣工典禮。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時間
作為中國跨境支付領域的獨角獸,PingPong一直致力於為企業全球化加固“支付底座”。 就在這個月,PingPong官宣了與交通銀行的合作,共同推出“絲路電商”跨境電商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通過輸出一站式數字化能力和跨境産品服務體系,該金融服務平臺可以幫助企業把支付時效從過去的2-3天縮短到2-3分鐘,為他們降低約90%的支付成本。
上環站喺計劃之時,叫上環街市站(Western Market Station,屬港島綫)站同林士站(Rumsey Station,屬東九龍綫)。 西港島綫(或稱「港島綫西延」)是港島綫鐵路發展的一部分,使港島綫由此站西延至堅尼地城,於2014年12月通車。 過去此站為港島綫總站,大堂至月台通道採用單向人流設計;西港島綫通車後,此站成為中途站,人流改為雙向,因此車站需擴建及翻新以應付人流。 東面大堂位於無限極廣場(德輔道中199號,前稱維德廣場)及金龍中心(德輔道中188號)地底,即德輔道中與林士街交界處以東,現時車站E1-E5出口連接之。 該大堂原規劃為東九龍綫林士站的大堂,因東九龍綫擱置,該大堂現已成為上環站的一部分。 中央大堂位於德輔道中與禧利街交界處附近,即東協商業大廈(德輔道中 號)、金融商業大廈(德輔道中 號)、錦甡大廈(德輔道中 號)及豫泰商業大廈(干諾道中 號)地庫,A至D出口皆連接此大堂。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啟用日期
有關上環站於2011年停運之詳情及相關特別安排,請參閱本典條目「2011年上環站暫停服務交通安排」。 本站設有14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上環站以淺啡色搪瓷板與啡色紙皮石作配搭,而站名及書法大字為深啡色,是港鐵少數非以灰階為站名顏色之一[2]。
- 卧室配备通高的大落地窗,并通过一条自然的路线通往社交区域。
- 該月台現為車站通道的一部分,設有4組共8條扶手電梯連接東大堂及車站月台,預留作為列車停靠的部分已於2010年8月被完全封閉。
- Casa115是一座位于西班牙马洛卡Saint Vicenc海湾的峡谷之中的别墅,是由建筑师Miquel Angel Lacomba设计并建造的。
- 1990年,政府更在《香港運輸政策白皮書》提及東九龍綫原有過海路段由機場快綫取代,並重新規劃東九龍綫,意味着林士街月台則會無用武之地。
- 上環站的港島綫月台為兩個分離式月台,兩個月台均已裝設月台幕門。
- 此月台曾傳言因在建築時鬧鬼而被廢用,加上偶然發生自殺事件,鬧鬼之說在1980至1990年代經常不脛而走[來源請求]。
- 1977年落成的永安中心興建時,因應《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的建議在大廈之西南角(即德輔道中及文華里交界)預留了空間,以便日後興建地鐵站時設置出入口。
筆架山體育公園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皇崗路和筍崗西路交叉口東北角,是深圳「五園連通」計劃的重要一環,連結了蓮花山公園、中心公園、銀湖山郊野公園等園區,完善了生態遊憩骨架覆蓋,使原本距離不遠的公園、閒置綠地集群連片,讓市民盡享綠色生態福利和體育休閒空間。 大廈12樓設有一個多用途主場,可分間為2個籃球場/排球場或8個羽毛球場,而11樓則是小型活動室,設有一間健身室、一間舞蹈室及五間壁球室(可用作小型活動室或乒乓球室)。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再者,此站鄰近港澳客輪碼頭,不少乘客乘坐港鐵到此站轉乘跨境船隻前往澳門及珠三角各港口,因此,此站的人流甚高,但比鄰接的中環站略少。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西港島綫
公園地址:福田區皇崗路和筍崗西路交叉口東北角交通:1、乘坐地鐵10號線至「冬瓜嶺」站E出口,經深業上城自西向東至筆架山廊橋即可到達。 2、乘坐11、12、58、216、222、323、E5、M202、M207、M401、M454、 M588路公交車至「筆架山公園」站後,下車步行200米即可到達。 3、自駕:微信搜索「深i公園」小程序,選擇點擊進入「預約停車」,選擇「筆架山公園」預約停車,最早可提前2小時預約。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上環市政大廈
上環站設有兩個大堂,現時港鐵將兩者名為「大堂(中)」和「大堂(東)」,惟為求行文通順流暢,本條目依從通車初期的官方做法,稱兩者為「中央大堂」及「東面大堂」。 位於6樓的展覽廳,面積360平方米,最多可同時舉行三項活動,主要作為舉辦社區活動、招待會、藝術展覽、攝影展覽或學術活動。 上環文娛中心鄰近港鐵上環站、上環電車總站及港澳碼頭,由上環站(A2出口)步行前往約需時5分鐘。 為企業出海奮楫助槳,也是高新區(濱江)今年以來的工作重心。 上環熟食中心(Sheung Wan Cooked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Food Centre)設於市政大廈2樓,設有多個售賣熟食的攤位,於每日上午6時至凌晨2時營業,在三角碼頭起家,經營超過六十年以潮州菜馳名中外的兩興潮州酒家改名「聯興潮州小廚」,在熟食中心以原班人馬營業。 於2003年,地鐵曾經考慮用林士街月台做西港島綫(暫稱南港島綫西段)嘅總站。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更多有關 上環文娛中心
Das Flint 位在多恩比恩,距離多恩比恩展覽中心(Dornbirn Exhibition Centre) 3.2 公里,有花園、私人停車位、共用休息室和露台。 这栋房屋是由Turnbull Griffin Haelsloop Architects设计的,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肯特菲尔德。 设计这座房屋的主要目标是使它能够融入当地起伏的地势,同时能够欣赏周围的山地景观,也能远望旧金山的海湾。 会客厅被放置于屋顶之上,设置了木质的墙体,采用了类似于树屋的元素,可以总览山地景观。 这座房屋坐落于墨西哥的Mazamitla mountains。 它是一个坐落于陡峭山坡上的且周围被针叶林环绕的理想的休憩之所。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擴建及翻新
所有的这些木屋都建在山顶上,以提供360度的全景视角。 由于悬挑构造的采用,这些木屋看上去都像是漂浮在山顶上。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项目完成于2013年,这个精致的小木屋巨大的落地窗与门,使得Styria的壮美景象尽收眼底。 这个项目是由Viereck Architects设计的。 環島上環-深圳灣專線,由環島旅運有限公司營辦,往來深圳灣口岸及上環信德中心,此路線部份班次亦伸延至深圳寶安機場。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場地伙伴
项目位于危地马拉的圣罗萨莉娅的一座密布各种树木的森林之中。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项目开始时的意图就是保护原有的树木,并使它们与空间有相互的交流。 这个房屋的入口同样位于房屋顶部,房屋的所有空间都位于入口下部。 虽然这个项目设计建造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困难,但是项目团队还是尽可能地减小基础的接地面积。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出口數目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上環站(粵拼:soeng6 waan4 zaam6;英文:Sheung Wan Station)係港鐵港島綫嘅中途站,響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德輔道中地底,響1983年3月開始起,1986年5月23號起好。 呢個站係地底車站,有兩個側式月台,全部月台都有月台幕門。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設施
月台邊緣預留作列車停泊的路軌範圍早期不設圍欄,由於曾經有乘客誤墮預留路軌,最後亦已加裝欄杆。 市民可以乘搭各種公共交通工具到達,包括小巴和巴士,而從港鐵上環站前往文娛中心,亦只需步行一段短路程。 上環文娛中心的設備齊全,自1988年12月啟用以來,為鄰近地區的市民提供多種類型的文娛活動場地,歡迎各界人士租用。
林士街大堂原本係計劃緊嘅東九龍綫林士站車站大堂(睇#車站歷史)。 為免起林士站嘅時候影響上環站運作,前地鐵起上環站時已經響林士街地底預留該站車站大堂同埋月台。 林士站本身都有車站控制室、完整嘅車站大堂、商店及客戶服務中心等,具備獨立運作嘅條件。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但因為東九龍綫計劃擱置,林士站嘅車站大堂,而家成為上環站嘅其中一個車站大堂,同上環站本身個大堂互不相連。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以2號月台為例,通往兩個大堂的通道分別設於月台中間及尾部,乘客在車頭落車後需要在月台向後走接近四卡的距離方可前往中央大堂,在車尾落車亦需向後走接近兩卡的距離方可前往東面大堂[4]。 乘客從月台步行往大堂的路程迂迴兼費時,並且要經過閣樓層,因此很多使用中央大堂出站的乘客會選擇乘搭升降機直達大堂。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
而喺1970年嘅方案中,同時建議喺上環街市站起東九龍綫林士站,成為而家上環站雛型。 上環站同中環站一樣,位於中西區嘅商業區內,繁忙時間車站都有返放工乘客搭港鐵。 加上近住港澳碼頭、巴士總站等交通樞紐,所以每日使用本站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嘅乘客非常之多。 使用人士來自帝后華庭、達隆名居、文咸街同埋永樂街往來中環、銅鑼灣及太古城嘅住戶同埋返工人士。 兩個大堂淨係有兩個位置連接兩個港島線月台,同埋扶手電梯嘅位置設計唔方便,所以乘客由車站大堂來往月台要好耐,喺繁忙時間好迫,好多人都話唔方便。 全新公共洗手間和兩部升降機於2012年8月26日啟用,標誌著歷時兩年配合西港島綫工程而進行的上環站大型翻新工程竣工[25]。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港鐵路綫圖
上環站的港島綫月台為兩個分離式月台,兩個月台均已裝設月台幕門。 有別於港島綫其他車站,兩個月台在乘客眼中看似兩個位於不同層數的月台,但事實上它們是採用對向式月台排列,只是兩個月台之間被牆壁完全阻隔[2],故容易讓乘客難以得知兩個月台位於同一層。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2014年12月28號,港島綫由上環站伸延至港島西區嘅堅尼地城站,取代上環站成為港島綫西端終點站。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上環站
设计师就着起伏的山地地势设计了一面雕刻过的墙面,同时将房屋嵌入山体。 这座房屋完工于2010年,并配备了一些绿色环保的功能或设施,诸如绿色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被动的加热冷却系统等。 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将这座房屋理解为带有现代意义阐述的传统农场房屋。 当在前院是,只有房屋的两阶是可见的,但是当往前走时,目之所及的范围会扩大。 这栋房子的体量相对于目前所看到的其他项目来说是较小的。 由Benjamin Garcia Saxe Architecture与2013年完成。
倘此站列車服務中斷,港鐵或會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干諾道中「林士街」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PingPong合夥人兼技術副總裁尋雙貴説,他們希望幫助企業把業務從單一區域和單一平臺,擴張到全球100多個在線交易平臺,加速實現全球化發展。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另一方面,由於東九龍區人口增長放緩及落實搬遷啟德機場,東九龍綫的落實一直遙遙無期,而林士街的東九龍綫預留月台亦一直空置。 1990年,政府更在《香港運輸政策白皮書》提及東九龍綫原有過海路段由機場快綫取代,並重新規劃東九龍綫,意味著林士街月台則會無用武之地。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使用情況
上環市政大廈前身為舊上環街市南座(英文:South Block of Western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Market),位於文咸東街126號,於1858年落成[2],較舊上環街市北座(即今日的西港城)早約半世紀落成。 舊上環街市南座以紅磚和麻石建成,採用維多利亞時代古典建築風格,具有多個圓拱。 落成初期街市設備簡陋,後於1939年擴建,撥地安置原於街市門前十王殿(今稱上環坊/上環文化廣場)一帶的水果檔,並且於十王殿加建公共廁所。
顧問公司建議地下鐵路系統分九期興建,上環街市站會在第二期建成,暫時作為港九綫的總站;當第九期(港島綫上環街市至堅尼地)完工後,則改為港島綫的中途站,港九綫由此站縮短至遮打。 港島綫月台位於最下層,採用對向式側式月台設計,兩條路軌互相貼鄰,但兩者之間完全被牆壁分隔,乘客無法從其中一個月台望向另一月台,與坑口站、荃灣西站等站類似。 車站西面原本設有渡綫,方便列車於2號月台調頭前往1號月台,末端設於德輔道西與高陞街交界(上址地面設有通風樓),惟上述掉頭路軌及通風樓現已因西港島綫工程而遭拆除,並改建為壞車側綫[5]。 該月台現為車站通道的一部分,設有4組共8條扶手電梯連接東大堂及車站月台,預留作為列車停靠的部分已於2010年8月被完全封閉。 此月台曾傳言因在建築時鬧鬼而被廢用,加上偶然發生自殺事件,鬧鬼之說在1980至1990年代經常不脛而走[來源請求]。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出口
此外,上環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等[3];而近B出口位置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4][5]。 為配合西港島綫工程,港鐵於2011年5月3日宣佈上環站於同年8月5日晚上11時半至8月8日暫停列車服務54小時,以進行路軌改建[26]。 停運期間港島綫列車暫以金鐘站為西面總站,於金鐘側綫調頭,不服務中環及上環。 1980年,香港地下鐵路公司正式動工興建由柴灣至上環之港島綫。 在最終落實的方案中,上環街市站獲定名為上環站,月台配置亦由島式月台改為深30米、長220米的側式月台。 地鐵同時興建林士站預留月台及大堂,既可擴展上環站覆蓋範圍,亦方便日後擴建。
1980年12月,香港政府正式批准起港島綫,終點站由堅尼地城站縮短至上環站。 同1970年方案唔同嘅係,成個車站都向地底下移幾十米,並由島式月台改做側式月台,以便保護四周建築物發展。 為避免起東九龍綫終點站嗰時會影響上環站嘅運作,響林士街地底預留咗該站車站大堂及月台。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佈置
其中一部設於東面大堂,接駁大堂及月台新升降機;而另一部則位於E3出入口,方便乘客往返地面和大堂;因應升降機安裝工程,E3出口於2011年2月10日起暫時停用。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上環文娛中心地鐵出口2025 1977年落成的永安中心興建時,因應《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的建議在大廈之西南角(即德輔道中及文華里交界)預留了空間,以便日後興建地鐵站時設置出入口。 現時有關預留空間屬私人物業,但地契指明只可以用作車站出入口;[13]永安百貨曾以該空間作為百貨公司其中一個出入口,但受地契條款所限,現時該出入口已不作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