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於2021年2月9日加訂40輛富豪B8L 12.8米,作價1,116萬英鎊[68],車身改配Wright Eclipse Gemini 3車身,全數巴士由吉隆坡Masdef公司負責組裝車身[105][106][107],這批巴士其中3輛為豪華版本,用作加強「星級尊線」服務。 九巴於2021年2月9日加訂40輛富豪B8L 12.8米,作價1,116萬英鎊[68],車身改配Wright Eclipse Gemini 3車身,全數巴士由吉隆坡Masdef公司負責組裝車身[97][98][99]。 其中10輛巴士被轉讓予龍運巴士及其中3輛用作行走「星級尊線」,即九巴普通版本共有27輛。 根據網友透露,九巴將於2018年引入由埃及Manufacturing Commercial Vehicles Group(MCV)公司供應車身的富豪B8L,是繼富豪B7RLE(AVC)及VDL DB300(AMC)之後,九巴引進第三款裝配MCV車身巴士[3]。 相關交易於2018年7月30日獲得確實,載通國際待至2019年10月17日首次對外披露有關消息[27]。 嘉年華曲終人散,代理把車輛交還九巴,停泊在昂船洲荔枝角車廠,將全車身廣告覆蓋車窗、車門的違規部份去除後,重新投入載客服務[23];直至2018年5月下旬除下該廣告,以「無添加」姿態示人至2021年12月4日貼上商業廣告為止。
首批巴士與上一批次最後3輛巴士一同於2014年8月29日出牌,首數輛巴士被派往屯門車廠(U),之後將後期的巴士派往荔枝角車廠(L)、九龍灣車廠(K)和沙田車廠(S)。 九巴681 而該批使用可錄影閉路電視設備的巴士試行一段時間後,九巴開始陸續為部份巴士加設有關系統,並將已安裝該裝置的巴士調往指定路線行走,包括1A、6C、13X、68X、87D、281A及968等路線。 由於九巴車務系統對車隊編號之字數上限為7個位,因此由2011年5月18日出牌的第100部歐盟五型引擎的B9TL巴士起,系統車隊編號的英文字母縮短為AVWU,並由AVWU100開始繼續排列,但貼在巴士擋風玻璃上的編號仍舊以「AVBWU」為首;原有之AVBWU1-99則維持使用「AVBWU」作車型代碼[57]。
九巴681: 九巴優惠站
另有1輛B9TL裝配Volgren車身,為富豪2003年生產的樣辦巴士;而3輛B9TL則配搭Gemilang車身,為該廠房2017年裝嵌的巴士。 過去聯和墟以東的沙頭角公路沿線村民若前往九龍市區,需要乘坐九巴78K、79K線或專綫小巴55K、56K等線到聯和墟或粉嶺站,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新輝旅遊於2014年底購入一輛猛獅A95 ND323F臥置引擎12米開篷巴士,該車於2015年1月初運抵香港,並於同年5月初成功領牌,車牌為TJ6055,是香港首輛猛獅A95。 三部巴士最終於2023年5月4日全數出牌,然而未有跟隨上一批次車隊編號,而是繼承早前退役的兩輛猛獅NL323(DBAY107、120)及一輛猛獅NL273(DBAY197)的車隊編號[105]。 新大嶼山巴士母公司冠忠集團於2017年增購了16輛猛獅A95 ND363F訂單後,為配合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而開辦的新路線(B4及B6),該公司再動用購買權,透過冠忠增購13輛ND363F,其配置與MDR01-16完全相同。
2017年5月5日,九龍巴士推出全新車隊塗裝概念,並宣布將企業口號由「九巴服務 日日進步」更新至「城市脈搏」,該車隊已於2017年6月運抵本港。 2002年10月,九龍巴士並於藍田站巴士總站內的42C線月台,興建全港首個空調候車亭。 九巴681 該候車亭採用透明強化玻璃密封設計,並裝有恆溫式空調系統,由獨立系統供應鮮風,讓乘客在空氣清新、寧靜舒適的環境下等候巴士。 亭內裝設了一組多媒體資訊系統,裝設了一組電子屏幕顯示屏,詳細列出下一班巴士的開車時間、路線與票價等資料。 1996年,九龍巴士全資附屬公司龍運巴士公司,獲當時香港政府批出專營權,營辦由新界(除將軍澳外)往來北大嶼山及赤鱲角新機場的巴士路線,並於翌年開始投入服務。 九龍巴士同年亦引入超低地台巴士——丹尼士飛鏢單層巴士,方便傷殘人士乘搭巴士。
九巴681: 巴士總站
早於2003年起量產的三軸版富豪B9TL底盤,到推出市場13年後的2016年仍然繼續生產,未見後繼車型面世。 事實上,富豪車廠原本無意開發新型號柴油引擎雙層巴士取代三軸版B9TL,而將研發重點投放於更環保的混合動力巴士與電動巴士之上。 不過,眼見近年雙層巴士市場競爭激烈,富豪市場佔有率節節下跌,而另類能源巴士的售價普遍較柴油引擎巴士高昂,且在實際應用上仍存有不少限制,尚未為客戶廣泛接納,富豪車廠因而一改初衷,着手開發針對亞太區市場的新款低地台三軸版雙層巴士,接替預期在2018年正式停產的三軸版B9TL。 九巴681 九巴681 2015年7月6日起,增派一輛斯堪尼亞K230UB 10.6米(ASB19/NV7865,九龍灣廠派出)單層巴士及一輛丹尼士三叉戟 10.6米(ATS80/KD1848,由299X線調入)行走,令此路線再度獲派單層空調巴士作掛牌車。 近年的路線重組對此路線影響不大,支線277E、277P及T277相繼投入服務,在繁忙時間有助疏導龐大的客流,其後277E線更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進一步減輕原有上水轉乘客對此路線構成的壓力。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11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2019年12月起,部分AMNF新增動態乘客資訊系統;並於上層樓梯後、輪椅位及落車門後裝設動態乘客資訊系統顯示屏。 現時所有在本港服役的猛獅A95均配備ZF出品的EcoLife六前速自動波箱,內置液壓減速器,以減低車輛減速時煞車系統的負荷。 106線走線迂迴,車程冗長,沿途駛經多個繁忙路段,班次容易受到交通擠塞影響而不穩,對柴灣及小西灣乘客而言吸引力不足。 九巴681 此路線共獲派23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作掛牌車,並有來自44、234C及936線之柯打。 九巴6812025 2020年7月,因應受武漢肺炎第三波疫情影響,導致客量減少,城巴於8月初起安排Enviro400(70XX)於週末及公眾假期行走此路線。
九巴681: 九龍巴士290線
同年5月15日,首輛B8L與AVBWU519一同正式出牌,車牌為UU8290,車隊編號為AVBWL1,隨即入籍屯門車廠(U),緊接於5月19日首航968線工程部字軌968-N01,及後於5月25日上牌該線(968-08),試驗新車於快速路段運行的表現[19]。 後來在7月調往荔枝角車廠(L),編為6C線用車,以收集市區路段的行車數據[註 23]。 2021年2月,因應Enviro500 九巴6812025 12米(ATE)年事已高即將退役,加上西沙路行車路面較窄,巴士與樹枝碰撞的風險較大,九巴遂安排此路線全線改以設有樹擋之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唯一的單層用車被一輛丹尼士三叉戟(ATS13/JJ5929)替代,同時削減富豪奧林比安(AV472/HT3635)之所屬字軌。
- 試驗結果為行走紅隧的176較快到達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但不論是改為176的方案,還是改經東區走廊之方案,都遭受黃大仙區議會反對而告終。
- 至2005年調往沙田車廠(S),於2019年3月6日晚上完成W3線服務後退役。
- 2015年,荔枝角車廠改派富豪B9TL(AVBWU348/SY9149)及Enviro500(ATEU5/NX3426),同年10月回復單一由屯門車廠派車。
- 70號的最後一班車於12月7日凌晨0時45分由上水開往佐敦匯翔道,結束40年的服務(註:由1968年1月27日至1973年7月16日,路線編號為19號、由1973年7月16日起,路線編號為70)。
此路線在1991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用車為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與丹尼士巨龍11米(AD,包括樣辦車AD1)兩款,並於1997年加入少量丹尼士巨龍12米(3AD)行走。 此路線早於1991年2月增設空調巴士服務,是九巴第四條實施有關安排的路線[註 2]。 九巴681 相隔21年零3個月後,2012年5月提升為全空調服務,成為本港史上空調及非空調巴士混合提供服務最長時間的路線,亦是九巴最後十條全冷的路線之一。 2018年7月,九巴計劃於全港各大專院校設置車費優惠機,乘客以八達通每乘搭一程,只要到優惠機拍卡即可獲回贈,優惠金額暫定兩元,但會視乎院校所處地區及行經巴士路線的收費水平,或出現不同院校有不同優惠金額的情況。 九巴當時預料計劃最快於九月新學年推出,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均表示已接到九巴邀請,會了解詳情和研究可行性。
九巴681: 乘客及車長事件
此路線共獲派6輛富豪B8L 九巴681 12米(V6B)雙層巴士作掛牌車,用車於服務時間以外會調走74X及88線,並有來自92線之柯打。 機場快綫與東涌綫香港站附設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分為東、西兩翼,西翼為專營巴士使用的巴士總站,東端則為專綫小巴總站,兩者皆採用平行式月台配置。 交匯處西翼和一半東翼面積由政府全權負責管理,東翼另一半則屬港鐵所有,為《香港鐵路(運輸交匯處)附例》適用範圍,惟後者自啟用起一度長期丟空,照明系統亦被關上,與燈火通明的政府管理部份有天壤之別,至近年港鐵安排緊急接駁巴士用車在該處候命。 此路線由九龍灣車廠(K)派出10輛雙層巴士行走,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為主要用車。
九巴68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消防處
2012年,九巴再加訂50輛(包括樣辦車AVBWU291/SD9537)富豪B9TL巴士。 這批富豪B9TL於底盤上作出改良,包括把油缸改為樓梯型並移至右方前軸後,以便改用與Enviro500 MMC一樣的方梯,增加空間,車外的可供敲碎玻璃手錘亦移至太平門右方。 然而配置Gorba電牌的AVBWU由於故障問題持續,故九巴在2017年開始安排更換由退役巴士拆出的舊電牌,大部份更換車輛換上Hanover磁翻顯示屏,惟部分巴士所更換的電牌不設客滿功能,故該等車輛在車頭擋風玻面加設一個「客滿」燈箱[60]。 有部分巴士獲更換全新Hanover橙色發光二極管(LED)電牌,而AVBWU270則曾改用鴻隆橙色LED顯示屏,現時亦已換上Hanover磁翻顯示屏。 這批車中其中5輛配Gorba電牌的巴士(AVBWU70、74、76、86及130)在出廠時已經安裝LED 光管,以及在車廂不同位置安裝可錄影閉路電視設備。 在106線發生多宗乘客連環毀壞座位事件後,九巴隨即將這批巴士一併調往該線行走,隨後調往101線,至2015年後再無為這批巴士作出特別安排。
九巴681: 班次
40線於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主要使用丹拿珍寶(D,包括配置BACO車身的樣辦車D815)行走,間中亦有利蘭勝利J型(G1-G4)行走。 1986年至1987年間派出丹尼士喝采(N,配置都普車身,由九龍灣車廠(K)負責)行走。 九巴6812025 1987年加入11米三軸巴士行走,用車以丹尼士巨龍(S3N,D牌吉拿引擎)為主。 政府當局有見市民來往荃灣、葵涌以及九龍東北部(尤以九龍城為甚)往往要於佐敦道碼頭轉車,殊為不便,遂於1966年年底草擬開辦荃灣至觀塘的巴士路線。
九巴681: 香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第一輛出廠的樣辦車(AVBWL1/UU8290)供香港九巴試用,沿襲本港B9TL常用的Wright Eclipse Gemini 2車身,於2016年12月17日曝光,次年運抵香港。 99線延長至恆安前,因班次疏落,加上299線(即現299X線的前身)、小巴807B及807K線於沙田區服務範圍更廣,故客量偏低。 277X線取代70X線成為北區往來九龍東的主要路線,備受乘客歡迎,早上需要拆線作分流,更令70X線客量一蹶不振,最終於2013年停辦。 此路線於2011年引入Enviro500 12米(ATE,掛牌為ATE142/LJ6053、ATE143/LJ6295,現全數撤離),復於2012年引入富豪B9TL 12米(AVBE,已於同年6月18日撤離此路線)。 此路線與53線同屬三聖至小欖一段青山公路往返荃灣的全日路線,雖然此路線車資較為昂貴,但是班次頻密,加上途經大欖涌後便駛上屯門公路,不需繞經深井及汀九,吸引力較53線高。 2020年3月,為進一步加強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威脅,九龍巴士宣佈為旗下200部雙層巴士上、下層各加裝兩個橫趟式通風車窗,[28]乘客可自由選擇開窗以增加空氣流通。
九巴681: 巴士公司車隊
有見及此,九巴終在2003年提出自該路線分拆出一條來往粉嶺及觀塘的全新特快路線277X,不經大窩西支路,且取道大老山隧道直達觀塘,走線較該路線甚至70P線更直接,以取代70P線和分擔70X線於粉嶺之服務。 70X線則棄經聯和墟,改行嘉福邨一帶,並可於華明邨與此路線互相免費轉乘。 B1線投入服務初期客量欠佳;延長至天水圍及拉直元朗市走線,並與大部分途經元朗大馬路的巴士路線設置轉乘優惠後,客量穩步上揚。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2021年1月,此路線加入「紅巴2.0」富豪B9TL(AVG)及富豪B8L(AVBML)樣辦車作掛牌車,惟大部份班次仍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高載版富豪B9TL(AVBWU)和猛獅A95(AMNF)為主力。
九巴681: 行走路線
根據2017年施政報告,政府承諾以試點形式改善現有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提升其設計及設施,以向乘客提供更佳候車環境。 九巴681 九巴681 運輸署經審視全港巴士總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的乘客使用率、設施狀況、車站設計及技術上的可塑性後,選取了馬鞍山市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作為「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改善工程試點計劃」下的試點。 九巴6812025 由於馬鞍山市中心總站啟用時,東面利安邨、錦英苑等住宅區經已發展成熟,故總站設於市中心的巴士路線並不多。
九巴681: 九巴500部巴士增關愛座 正申請「樂齡巴士站」額外設300個候車座位
縱使馬鞍山鐵路於2004年底通車,對區內多條巴士路線客量有一定影響,卻無損巴士總站在新市鎮的地位,依然迄立不倒。 九巴681 位處馬鞍山東部的落禾沙與烏溪沙近年不斷發展,未來相繼有私人屋苑入伙,加上該區對外交通缺乏(只有港鐵以及途經烏溪沙站的巴士),已有不少聲音要求增加巴士路線,馬鞍山市中心巴士站的地位日後恐怕受到動搖。 馬鞍山市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Ma On Shan Town Centre Public Transport 九巴6812025 Interchange),又稱「馬鞍山市中心公共交通總站」或「馬鞍山市中心巴士總站」,位於新界沙田區馬鞍山鞍祿街18號新港城第四期基座,即新港城中心四期地下中央,鄰近港鐵馬鞍山站。 2020年10月起,九巴陸續重新加入高載車型行走,用車為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及高載版富豪B9TL(AVBWU)。 長沙灣開經:長順街、大南西街、青山道、大埔道、大埔公路(琵琶山段、沙田嶺段)、青沙公路、美田路、大圍道、大埔公路—大圍段、沙田正街、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沙田正街、橫壆街、源禾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馬料水段、大埔滘段、元州仔段)、廣福道、寶鄉街、寶鄉橋、安祥路、安慈路、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及寶雅路。 2020年10月起,此路線加入新出牌的富豪B8L 12.8米(V6X)行走,惟已在同月下旬被調走至68X線,至2023年6月才重新加入該車款。
九巴681: 九巴
乘客也可以考虑在手机上安装九巴、龙巴、城巴及新巴的APP,可提供到站提醒服务。 一般的巴士只能使用港币或八达通(八达通的NFC支付方式需要香港手机号注册,因此游客无法使用NFC)。 乘客在前门上车,将八达通在刷卡机橙色感应区拍卡,听到嘟声则表示交易成功,否则需重新拍卡。 若余额不足,可欠款一次(此时刷卡机会显示余额为负值),最多欠款35元港币(如果是2017年10月1日之后购买的则为50元港币),充值时会补回。
隨著該車年事已高而行將退役,此路線於2020年11月再次全數改派富豪B9TL(AVBWU),令全線直梯化。 此路線開辦時,派出原1A和48X線的Enviro500 MMC(ATENU,於2021年3月因應慶祝九巴88週年而重新加入,於2023年7月正式重新加入)和富豪B9TL 12米(AVBWU)行走。 一星期後,九龍灣車廠(K)加入原1A線的採用「城市脈搏」塗裝的富豪B9TL(AVBWU)行走。 2018年,此路線獲批准使用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E6X,後者分別於2022年7月及2023年3月短暫重新加入)行走,並陸續加入該款車型取代部分同型號12米巴士、荔枝角車廠(青衣分廠)(L)的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及Enviro500 12米(ATE)掛牌車。 此路線於2015年1月加入Enviro500 12米(ATE),同年8月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2020年終全面改行上述車型),並於8月下旬全線低地台化。
新巴於2000年12月7日斥資5000萬元加訂29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巴士[101],這批巴士改用了富豪D10A-285 EM-EC01歐盟三期引擎,是新巴首款採用歐盟三期引擎的巴士,而波箱繼續採用ZF Ecomat 5HP590五前速波箱,車廂仍然採用無頭枕Scandus新巴色人造皮套座椅。 九巴681 新巴於2000年加訂了20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巴士,這批巴士繼續採用富豪D10A-285歐盟二期引擎,惟波箱改用五前速之ZF Ecomat 5HP590波箱,同時改用無頭枕Scandus新巴色人造皮套座椅。 至於配置Wright Explorer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隨著有關型號車齡已高,於2021年開始踏入退役潮,首輛巴士AVW1/KY2604於2021年2月5日因機件故障,原本有消息指該車將不獲復修而提早退役,並於同日透過KMB Design公開招標出售[52]。 但九巴決定將之復修,於2月18日晩上復出[53],並於翌月8日行畢234A及234B兩線後正式封車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