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園 面 積 達 三 千 公 北潭涌傷健樂園 頃 , 除 了 數 條 偏 僻 小 村 外 , 從 北 潭 凹 至 榕 樹 澳 都 屬 於 郊 野 公 園 範 圍 。 其 中 白 沙 澳 村 更 是 西 貢 西 郊 野 公 園 內 保 存 得 最 好 的 一 條 古 舊 村 落 , 村 內 仍 保 留 着 舊 有 建 築 物 的 特 色 , 浮 雕 壁 畫 、 古 老 門 框 仍 然 可 見 。 現 時 多 個 郊 野 公 園 的 郊 遊 地 點 如 北 潭 涌 及 香 港 仔 等 更 提 供 傷 健 人 士 康 樂 設 施 , 包 括 輪 椅 徑 、 燒 烤 場 , 凸 字 地 圖 、 盲 人 徑 地 等 。 兩 棲 類 動 物 則 有 長 趾 蛙 、 闊 褶 蛙 、 大 綠 蛙 及 黑 蟾 蜍 。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 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 不過郊野公園內外亦有一些路徑,由該區的區議會所籌建或翻新。
北潭涌傷健樂園: 郊野公園廁所二三事
這座位於北潭凹的廁所,則位於人流極高的北潭路和麥徑交匯點,地勢甚高,為了不浪費眼前的自然美景,它的男廁使用開放式牆壁,令男廁在日間可自然採光,節省電力,如廁時還可欣賞高塘口的美麗景色。 鰂魚涌柏架山上的一個公廁,由於位處的地方無法接駁電力,除了依靠小型發電機外,它的頂部還安裝了太陽能板,在日間吸收太陽能,供夜間作照明用途;不僅克服先天環境,也是郊野廁所的一大突破。 任何公共交通工具或的士前往大潭水塘道/黃泥涌水塘公園,下車步行約十五分鐘抵大潭水塘自然徑2號燒烤場。 再一次接回鹿湖郊遊徑,原來位置正好是之前從大枕蓋下來時的地方,坳仔在牌額山附近走了個小圈。 當前已是五點,離日落只有一小時,沒有多餘時間走其他小徑離開了,於是就朝鹿湖郊遊徑後段下走鯽魚湖,路況基本上以樓梯為主,亦會途經小段引水道馬路。 上窰郊遊徑全長三公里餘,出口位處西壩副壩附近的元五墳。
- 再一次接回鹿湖郊遊徑,原來位置正好是之前從大枕蓋下來時的地方,坳仔在牌額山附近走了個小圈。
- 若 是 一 家 大 小 想 同 遊 郊 野 , 則 可 選 擇 漫 北 潭 涌 家 樂 徑 、 北 潭 涌 樹 木 研 習 徑 、 海 下 灣 自 然 教 育 徑 。
- 穿 山 甲 、 果 子 狸 、 豹 貓 、 箭 豬 、 野 豬 等 , 則 晝 伏 夜 出 , 不 易 為 遊 人 所 見 。
- 港島徑橫跨香港島,由爐峰峽起點至大浪灣終點全長50公里,共分8段,標距柱以字母H為首(H代表Hong Kong Trail,即港島徑),序號由H001順次增至H100。
- 因每班車只有一個輪椅位,若2個輪椅人士相約前往傷健樂園,要等至少30分鐘才能再集合。
- 為確保得到準確的資料,請向各有關巴士或小巴公司查詢 。
為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大網仔路近北潭涌設有關閘,只有公共交通工具及持許可證的車輛才可進入。 來的第一班巴士擠滿了人,沒法子;第二班的乘客不算太多,而車內的輪椅位仍然空著,但礙於車廂通道狹窄,也只好再等待下一班。 其實到底該不該先請部分乘客下車,騰出空間讓輪椅上車,連我自己也沒有一個答案,但我覺得這事倒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 另一方面,路面的防滑凹凸設計亦對輪椅使用者造成挑戰和不便,因前輪有機會被卡住,加上需要上落坡段,輪椅使者亦難以獨自克服,需要別人協助,否則會造成危險。 北潭涌傷健樂園 昂坪360救援徑為香港唯一設有標距柱但不設兩位郊遊徑編號的郊遊徑。 由於此郊遊徑由私人機構(昂坪360)興建及維護,雖然設有以字母C為首的標距柱,但不設郊遊徑編號,標距柱序號由C01順次增至C30。
北潭涌傷健樂園: 古道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北潭涌傷健樂園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 標距柱之間一般相距約500米(昂坪360救援徑除外)。
- 其實到底該不該先請部分乘客下車,騰出空間讓輪椅上車,連我自己也沒有一個答案,但我覺得這事倒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
- 衛奕信徑是香港唯一不連貫的長途遠足徑(第2、3段之間相隔維多利亞港),如要算港鐵太古站至藍田站部分的話,長度另加4.5公里。
- 如北潭涌的上窰村乃19世紀由黃氏(落擔祖:黃發升及其數兄弟)建立之客家村落,主要以燒石灰為生,在荒廢多年後,在1981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84年成為今日的上窰民俗文物館。
- 公 園 環 境 優 美 , 可 遠 眺 塔 門 及 高 流 灣 等 , 最 著 名 的 景 點 為 棺 材 石 。
現場所見,經過處理的廁所污水非常清澈,會直接排入廁所旁的雨水渠,流進大海。 最早期的郊野公園廁所外貌原始,現在的郊野廁所已比從前改進不少,除了先進的污水處理,還有由全蹲廁到慢慢增加坐廁的數目,以方便長者行山人士。 近年來,漁護署收到越來越多市民意見,太多和太少流動廁所都有人反映,亦有人不滿沖廁水流不夠強、希望有熱水洗澡、自動梘液機、自動水龍頭、酒精搓手液等。
北潭涌傷健樂園: 廁所空間不足 輪椅難轉彎
昔日的北潭涌有零星的村落,隨著市區發展,原有村落多已荒廢,但仍保存着如上窰村等古蹟。 這座位於北潭涌傷健樂園的廁所,必然是郊野公園固定水廁的表表者。 北潭涌傷健樂園 它外觀與一般廁所無異,但它的後半部收藏了一座小型的污水處理廠,令排出來的水比以前潔淨百倍! 據漁護署工程師說,北潭涌廁所一向用量極高,以前此處的廁所都是使用化糞池處理污水,但經過多年不斷滲出沉澱後的污水,各化糞池周圍的泥土已近飽和,吸收污水的能力下降,因此決定興建此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北潭涌數個公共廁所的污水。
穿 山 甲 、 果 子 狸 、 豹 貓 、 箭 豬 、 野 豬 等 , 則 晝 伏 夜 出 , 不 易 為 遊 人 所 見 。 西 貢 西 郊 野 公 園 內 有 多 座 山 峰 , 嶂 上 高 原 即 坐 落 其 中 , 山 腳 下 則 是 企 嶺 下 海 , 遊 走 於 山 徑 上 , 群 山 與 海 灣 的 優 美 風 光 一 覽 無 遺 。 通 往 榕 樹 澳 的 一 段 漫 長 且 陡 斜 的 石 級 路 , 被 人 稱 為 「 天 梯 」 , 極 具 挑 戰 性 。 由 浪 徑 起 至 黃 竹 灣 的 一 段 大 網 仔 路 , 路 旁 闢 設 了 不 少 燒 烤 場 地 , 方 便 小 團 體 及 家 庭 使 用 , 而 北 潭 涌 及 海 下 亦 有 相 關 設 施 。 在 北 潭 涌 的 「 傷 健 樂 園 」 , 更 設 有 特 別 為 有 興 趣 郊 遊 及 燒 烤 的 傷 健 人 士 提 供 的 設 施 。
北潭涌傷健樂園: 自然教育徑
這次有兩位輪椅使用者同行,為了省時,我們分別在鑽石山和沙田乘巴士出發往西貢,再轉乘巴士到北潭涌。 在鑽石山乘車的Terry雖然早已排在前頭,但巴士卻是從站後駛出,停在站外。 待其他乘客逐一越過Terry上車後,司機卻不願幫忙,Terry只得眼巴巴看著巴士離去。 待下一班巴士開出,同樣情況再次出現,這次幸得另一位車長協助,讓Terry退至站後的路緣離開車站走近巴士,再合力把輪椅推上巴士的上落斜台,才得以順利乘車。
北潭涌傷健樂園: 香港遊車河
上窰村鄰近斬竹灣,村民曾以捕魚、務農,以及利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為生。 政府於1981年將上窰村及村前的石灰窰列為法定古蹟,其後於1984年將已修建成上窰民族文物館的村屋開放予市民參觀。 港島徑橫跨香港島,由爐峰峽起點至大浪灣終點全長50公里,共分8段,標距柱以字母H為首(H代表Hong Kong Trail,即港島徑),序號由H001順次增至H100。 衛奕信徑(簡稱衛徑)縱走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大陸,由赤柱峽道起點至南涌終點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標距柱以字母W為首(W代表Wilson Trail,即衛奕信徑),序號由W001順次增至W137。
北潭涌傷健樂園: 香港郊遊路徑
金山路將由二月二十四日下午一時至翌日下午六時封閉,持許可證車輛除外。 介乎大棠山道與大棠燒烤區場地四停車場入口交界處起至同一交界以北約五十米處止的大棠山道南行線將由二月二十四日下午六時至二月二十六日上午七時封閉,持許可證車輛除外。 大帽山道由其與荃錦公路交界處以東的路段將由二月二十四日下午四時至二月二十六日上午四時封閉,持許可證車輛除外。 停車位暫停使用------- 西沙路燒烤區場地四旁的公眾停車場內的所有停車位將由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十時至二月二十五日凌晨三時暫停使用。 北潭涌旅遊巴停車場內的半數停車位將由二月二十四日凌晨零時零一分至中午十二時暫停使用。 近大帽山道扶輪公園的停車場內的所有停車位(包括二十三個收費錶停車位及其他停車位)將於二月二十四日上午六時至二月二十六日中午十二時暫停使用。
北潭涌傷健樂園: 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然而,在對輪椅人士造成障礙的交通設施未完善之時,使用郊野公園的傷殘人士自然少之又少,在這循環下,要無障礙郊遊,或者仍有一段路。 北潭涌傷健樂園2025 為配合「樂施毅行者2022」活動,警方將於二月二十三日至二月二十六日在新界實施特別交通安排。 北潭涌傷健樂園2025 封路-- 介乎北潭涌傷健樂園與西貢西灣路的大網仔路將由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七時四十五分至上午十一時十五分間歇性封閉,持許可證車輛除外。 介乎山寮與黃竹洋之間的竹洋路將由二月二十四日下午一時至翌日凌晨四時封閉,持許可證車輛除外。
北潭涌傷健樂園: 郊遊徑
現時有三處郊野地區的廁所附帶污水處理設施,分別在北潭涌、涌背和灣仔,另有一座將設於蕉坑。 漁護署於所有郊野公園內的九十四個地點設有超過一百一十座流動廁所,它們以糞缸儲存污物,每座廁所每天均清理數次,地下通常會鋪上平整的石屎平台,以免翻側。 另外,為了減少郊野中的人工色彩,漁護署特別在這些廁所外面圍上啡色圍板,讓廁所融入自然環境。 長距離遠足徑橫跨香港島、九龍和新界,部份路段位於郊野公園之外。
北潭涌傷健樂園: 西貢及清水灣
景 色 如 畫 的 嶂 北潭涌傷健樂園 上 高 原 , 則 最 為 遠 足 和 露 營 人 士 所 喜 愛 。 踏入秋冬,又是郊遊行山的好時節,輪椅人士亦有上山郊遊的興致和權利。 早於二、三十多年前,政府已在西貢北潭涌和香港郊野公園設置傷健樂園,方便傷、健人士一同享受大自然之樂。 然而此後政府不但未有增設其他傷健樂園,也缺乏讓傷殘人士前往郊區的交通。 依照規例做出來的設施,是否真的符合傷殘人士現實所需?
北潭涌傷健樂園: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古道分岔處亦間中可見由昔日鄉民所立,簡單刻上左右方目的地的石碑,稱為「問路石/指路石」。 標距柱是特別設於郊遊徑上以輔助郊遊人士作定位之用的柱子,其絕大部分由漁護署設立。 北潭涌傷健樂園 標距柱設計一般為一根約1米高的金屬柱或石柱頂部附以一塊向前傾的長方形平面,平面之上釘上一塊繪有所在郊遊徑圖案、編號及所在位置6位座標的金屬銘牌(亦有部分直接將銘牌釘於石坡或建築外牆上)。 郊遊人士如在郊遊徑上遇到突發事故,可循路找到就近之標距柱向救援人員說明其位置,以協助定位和搜索。 標距柱之間一般相距約500米(昂坪360救援徑除外)。
北潭涌傷健樂園: 西貢西(灣仔擴建部份)
第二段上窰郊遊徑,全長約4公里,郊遊徑大部份是泥路小徑,初段稍為陡斜,沿途可見起子灣伸延的海岸,以及黃宜洲及鹽田仔等小島和斬竹灣一帶的景色。 中途走進山谷,就會到達曝罟灣和元五墳營地,遠眺到滘西洲及大頭洲的景色。 穿過山谷後,便會到達南風灣上的一片人工草地,該處為昔日的萬宜羈留中心遺址。
北潭涌傷健樂園: 郊野廁所的設立原則
遊客中心設館內展覽,介紹西貢兩個郊野公園的設施、風景區,以及附近環境的生態及地理特徵,中心附近的小食亭設有暢通易達洗手間。 不少身體有障礙的人士都會到郊外放鬆身心,呼吸大自然空氣,這座廁所就是為了照顧他們的需要而建造,更加是全港郊野公園中唯一一個專為傷健人士而設的廁所。 它同樣是一物二用,以傳統式設計,前半是亭,後半設有四個傷健人士廁格,更附設飲水機。 沿 大 網 仔 路 及 榕 樹 澳 一 帶 的 海 岸 , 均 長 北潭涌傷健樂園2025 滿 了 茂 密 的 紅 樹 林 。 桌椅同樣有兩款,一款只設一邊椅子,方便傷、健人士對坐;另一款兩邊也設有椅子,惟另外兩邊均有支柱阻礙,輪椅人士難以靠近桌子,似乎只供健全人士使用。 電動輪椅使用者Terry:上窰這條路線我是十分推介給大家的。
北潭涌設有公共停車場,供郊遊人士泊車轉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郊野公園私家車禁區範圍各處,減少私家車駛入郊野公園,收保護環境之效。 北潭涌(英語:Pak Tam Chung)位於新界東部,是西貢郊野公園的中轉站和就近馬鞍山市區的郊遊遠足之地,亦是麥理浩徑的起點,而大網仔路可沿迴旋處直達馬鞍山、九龍和香港島。 如北潭涌的上窰村乃19世紀由黃氏(落擔祖:黃發升及其數兄弟)建立之客家村落,主要以燒石灰為生,在荒廢多年後,在1981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84年成為今日的上窰民俗文物館。 場內有一條較平坦的石屎路貫穿整個場地,惟剛進門口,路徑便出現一條裂縫,或阻礙輪椅前進。 石徑以外地面以砌石鋪成,石與石間多縫隙,凹凸不平,若是手動輪椅則難以行走。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總幹事陸嘉明指,明白需要保護郊野環境,理解不鋪石屎路壓實原來土地的做法,然而希望政府在可改善的地方做好一點。
離開傷健樂園後沿大網仔路繼續向萬宜水庫方向前行約 北潭涌傷健樂園 200 米,在右邊路旁會看到一路牌,正是往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和上窰村的入口處,從這裡開始經過復興橋後便到達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小徑沿河畔而築,經過一片片紅樹林,泥灘上常見到彈塗魚及招潮蟹。 沿途經過一個灰窰,昔日村民用作燒製石灰,與上窰村同被列作法定古蹟,上窰村即教育徑的終點 —— 上窰民俗文物館。 當然了,香港郊野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牠們也會有意無意的闖進郊野公園廁所。 因此漁護署人員便要在某些廁所加裝欄柵,防止動物闖入,如灣仔(西)營地廁所的牛欄和金山郊野公園廁所的猴子閘。 旱廁和流動廁所可說是最基本的廁所設施,通常在太偏遠、人流少及無法接駁水管的地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