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伯真係好好,因為我仔最近入院,開頭揾令一位醫生竟然醫唔好我仔(唔係養和的),仲一日比一日高燒,開七種藥都冇用,反而嚴重左,十日高燒 … 褪黑激素最主要的作用是幫助調節生理時 鐘,所以旅行出現時差,用褪黑激素最有效,但 對治療日常失眠效用卻不大,只有少部分長者因 體內缺乏褪黑激素,才以外服褪黑激素作補充劑。 【Now Sports】曼聯球迷信託基金周日發聲明,警告潛在新班主必須承諾會支持現任領隊坦夏及他的團隊,讓這位去年夏天上任的新帥帶領球隊重振雄風。
不過有些人的腦就是停不了,躺到床上還是不斷轉動,愈是不想再去想,愈是無法控制地去想。 榮教授建議不妨做一些沉悶的事情,例如有些人晚上會盯著電視機看,但實際上並非在看節目,問他看了甚麼他未必答得出來,因為這時候大腦不在思考狀態,所以得以冷靜下來,可以把滿腦子的雜務煩惱「清洗」一下。 不過看電視未必是一個最佳選擇,因為有光線,如果晚上接觸太多光線,也有可能會擾亂大腦,誤導以為是日間,所以玩手機或電腦更糟糕,甚至會因愈玩愈興奮而更易失眠。 有時候失眠只是短暫性的,當壓力源頭消失或事過境遷,一般便安寢無憂,但部分人的失眠情況卻會繼續,因為他們由原先擔心某件事而致失眠,逐漸演變成擔心失眠,腦裡面總是牽掛而致過度活躍,因此無法關機,一直保持清醒。
榮潤國: 藥物及心理治療
他建議,失眠者「寧短莫長,寧深莫淺」,不應強求長時間入睡,先提高睡眠質素,再慢慢增加時數。 在80年代初,「精神科」相對屬較「冷門」的學科,為何榮潤國會對這科情有獨鍾? 」他指出,研究人的思想、感情、情緒、行為等,雖然「無形」,卻影響深遠,是人類重要的課題。 本港7成人都有失眠問題,長期失眠非常困擾都市人,青少年更是精神疾病的敏感階段,失眠會增加其患上抑鬱症等風險。
- 本港兩間大學跟加拿大學府合作研究,推出全球首個針對高危青少年「預防失眠」計劃,發現一年跟進期內,計劃可助青少年減低71%失眠風險,提醒大眾「唔好攝高枕頭諗清楚,唔好將煩惱帶上床,床係訓覺唔係工作」,「越擔心失眠就越失眠」。
- 草藥及健康食品的數據不多,因此很難評論是否有效,部分如某些中藥確實具藥效,但亦有很多其實可能只是安慰劑效應,令人感覺有效。
- 早年習醫,威爾斯醫院尚未建成,蔡院長及李國章教授等四出尋找教學醫院,最後找到聯合醫院及九龍醫院;因此,曾有一段時間,醫科生就在聯合醫院內設的貨櫃上課。
- 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及通訊工程學系一年級學生馮建華是大學跆拳道組的成員,通常半夜十二時跆拳道組才開始練習,練習完畢回到宿舍時已是凌晨二時了。
- 救世軍一直是本港非政府機構的中堅份子,為香港各階層人士提供社會福利服務不遺餘力。
- 242人分開預防失眠組及對照組,介入組會獲四節講解失眠知識及策略,團隊跟進參加者一年後,發現預防失眠組每周3晚失眠者只有5.8%,對照組則有20.7%,以統計方法推算預防失眠組失眠風險大減71%。
本刊調查發現,大學生遲睡的情況嚴重,而平均每天只睡六個半小時。 「有錢人家可以請兩個外傭輪流照顧,可是大部份都是家人獨力撑。」他認為要有實際支援,包括照顧者津貼以減輕生活壓力,有錢請額外人手,照顧者確診患上失眠,也要有時間和資源去接受治療。 「照顧者也需要彈性,例如工作要有家庭友善空間,讓照顧者可以兼顧家庭。」他強調這些都需要政府政策配合。
榮潤國: 入睡貼士:寧短莫長 寧深莫淺 先提高睡眠質素
2020年中大精神科學系曾參與一項涉14個國家或地區、逾2.2萬人的研究,顯示疫下36.7%人出現失眠症狀。 中大醫學院正研究本港新冠病人的長新冠情况,暫已招募約200名康復者,研究會持續跟進4年,初步數據顯示約三至四成人出現失眠症狀,另四成人慢性疲勞。 精神科學系教授兼睡眠檢查室主管榮潤國校友(86聯合內外全科醫學)分享指,常持開放態度看事物,懂得提問、追尋,自能在學術研究之中找到樂趣。 何的代表律師指何承認與美容公司有業務關係並不明智,已吸取教訓。 雖然兩組人睡眠時間都有上升,但預防失眠組參與研究後睡眠時間增加半小時,達到近8小時(477.3分鐘),對照組則增加10分鐘睡眠時間,達到近7.6小時(459.7分鐘)。 榮潤國2025 失眠的苦處,唯有經歷過才明白,眼光光到天光,一點也不好受,因此不少人會嘗試各種方法以求可以好好睡一覺。
- 不過,何家勁近年已淡出娛樂圈轉戰到內地從商,投資3千萬與朋友開設健康食品生意「勁家莊」,為方便打理生意更加長居內地,不時於社交平台分享生活。
- 他強調為安全及資源公平考慮,要求非宿生購買「蛇飛」住宿,實有其必要。
- 他解釋,目前有一個「腸-腦軸病因」假設,即腸胃裏的微生物或細菌出現變異,或令一些不好的蛋白質經過迷走神經上到腦幹,甚至中腦。
- 很多人千方百計想減肥,又節食又狂做運動,但其實睡眠也很重要,很多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影響與食慾相關的荷爾蒙分泌和新陳代謝,令人更易肥胖。
- 巫醫生在課餘時為中大醫學院學會年度刊物《披心》當攝影師,這位攝影初哥買了一台Olympics 135單鏡反光相機為同學留影,他收藏多年的校刊如今已發黃,卻記錄了第一屆學生的行山、 燒烤等快樂聚會,以及在運動場上的奪獎事蹟。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源源不斷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美方沒有資格對中方發號施令。
合作內容包括臨床測試、配方組成、病例篩選和學術交流、舉辦學術研討會等。 我們相信中西醫藥是互相補足的,所以我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西醫治病的疑難問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表示,中國正考慮向俄羅斯提供包括武器彈藥的「致命性支持」,中國已向俄羅斯提供「非致命性支持」。
榮潤國: 榮潤國: 榮潤國
榮:「畀鬼壓」較常見於青少年身上,因為他們處於發育階段,腦部功能未成熟。 不過,如果問題經常出現,例如每星期都會發生,就有可能是由其他問題引起,包括情緒病、睡眠障礙或藥物問題等,最好盡快找醫生診斷。 睡眠,佔了我們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 對24小時都不夠用的都市人來說,看似有點浪費,但實際上睡眠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機 制,讓我們每天都能精神充沛,足以應付各種生活的挑戰。 睡眠不足時,不但脾氣容易暴躁,思考能力和反應都會變差,醫學界亦早已指出,睡眠問題與情緒病及身體疾病息息相關。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每天要睡八小時才足夠,但他們每天平均只能睡六個半小時,比他們認為理想的睡眠時間少一個半小時以上。 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助理教授鍾家輝表示,每天在適當時候起床及睡眠,不需外在人或物提醒下能自己清醒過來方算是睡眠充足。
榮潤國: 在「變靚D」旗下涉招攬 醫生除牌緩刑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早前聯同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以及加拿大魁北克市拉瓦爾大學心理學院,進行了全球首個針對高危青少年的「預防失眠」隨機對照研究計劃,結果證明能有效在一年跟進期內將青少年的失眠風險減低71%。 榮潤國 左起: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心理學教授Charles Morin教授(螢幕上顯示Zoom直播畫面)、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李馨博士、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教授及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博士,以及研究參加者Tommy。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約三成新冠康復者出現失眠症狀。 中大精神科學系推出手機程式(App)助用家改善睡眠,約230人在應用程試填評估問卷,顯示一半人有中度至嚴重程度失眠,比例超出該系預期。 有學者稱市民擔憂染疫,加上作息改變導致失眠,有母親因停課與子衝突致失眠,料未來求助人數會上升。 有學者指出,失眠者多拖至別無他法才求助,料日後求助會繼續上升。
榮潤國: 中大聯同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進行全球首個「預防失眠」計劃 證實能有效為高危青少年預防失眠
並非一個好方法,因為腦裡面要記着數到第幾隻綿羊,結果反而帶來另類擔心。 最好改用其他不怎麼用腦的方法,例如前面提到的盯着電視看而不想,又或想像其他較舒服的影像。 終於他們做到了,在轟 隆隆的爆炸聲中,愛德華赫然發現,畢其實只是他腦裡面幻想出來的人物。 63歲何家勁當年憑劇集《包青天》展昭一角爆紅,更被譽為「最靚仔的展昭」。
榮潤國: 香港中文大學與龍崗區開展經貿科技教育交流 聚焦醫療衞生領域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努力工作、盡意耍樂」榮潤國教授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學生事務),同時是精神科學方面的權威,他除了擔任醫學院精神科的教授外,亦致力研究睡眠健康,發表了多篇甚具代表性的論文。 詳情 …推廣「正向工作間及員工發展」活動人事處於2014年3月5日舉辦「如何處理愈富挑戰性的工作間」簡佈會,正式為大學倡議的「正向工作間及員工發展」活動展開揭幕。 本年5月及6月,人事處共舉辦了四個相關的工作坊,主題分別是「建立正向工作間:策略、技能與技巧」及「如何處理員工的不滿」,以幫助管理人員在工作場所透過正向溝通及建立良好關係,避免及化解衝突,營造融洽高效的工作環境。 在上述工作坊中,我們亦向參加者介紹了「大學僱員申訴程序」,作為處理工作間衝突的正式方法。 詳情 …「精神健康急救」在校園「急救」即緊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在急病或意外發生時,在醫生與護理人員到達前為生病或受傷的人,進行初步的救援及護理,嘗試舒緩患者即時的病情。 當遇上突發的身體健康狀況,施行「心肺復甦法」或「人工呼吸」或是貼上膠布包紮傷口,都是我們普遍認識的「生理急救」方法。
榮潤國: 改善睡眠認知 青少年失眠可預防
榮:根據科學研究,人之所以要睡眠,除了因為身體需要休息,還有助腦部排走新陳代謝下的廢物,以及鞏固腦部記憶。 在NREM階段,身體機能減慢,呼吸變淺,心率變慢,血壓下降,肌肉鬆弛,腦部亦進入休息期,眼球會停止轉動。 當進入REM階段,腦部則開始活躍,發夢期開始,如果在這階段中醒來,夢境會比較印象深刻。 榮潤國教授提醒,充足的睡眠時間固然重要,但良好的睡眠質素講量更講質。 原來在睡眠過程中,大腦已把那些憤怒、焦慮或沮喪的情緒挑出來整理,因此我們才能重新振作去面對第二天的生活。 不過腦部進行這一系列重整和鞏固工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時間不足或睡得不好,這個 工程便會受阻,第二 天起來時無論思考、 學習、判斷能力、情 緒以至身體機能都會受到影響,長期如此 更有機會引發各種身心疾病。
榮潤國: 抑鬱症|中大港大研究揭強光治療有助改善晚睡晚起抑鬱症患者病情
現時,香港估計約有5,000名60歲或以上人士患有發夢期夢遊。 現時是大學三年級生的Tommy,中三時一星期有兩晚失眠,失眠來襲少則影響半小時,間更中會令他「眼光光望天光」,其父親都有失眠問題。 Tommy參與研究後,明白失眠並非可怕事,「唔洗擔心第二日又訓唔著,訓唔著就落床做其他嘢」,但切勿用電話及做劇烈運動。 以往失眠時,他會在床上輾轉反側,但其實不會增加睡覺意欲,相反下床閱讀書籍及溫書,反而可以分散注意力,配合規律睡眠時間更易入睡。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解釋,RBD是柏金遜症獨特的指標,通常於柏金遜症病發前5至15年出現。 中大聯同另外3間大學早前做全港首個RBD家庭研究,調查102名RBD患者及其404名直系親屬,以及89名健康者和387名直系親屬,結果發現RBD患者直系親屬患柏金遜症風險是健康者直系親屬的5.9倍。
榮潤國: 榮潤國教授
另一個特色是靈活運用,以40分鐘整個課堂作為流程設計,每一個文物主題設計了2至4個學習活動,每個活動由5至15分鐘不等,目的是引發學生閱讀地圖及運用資料的能力,觀察推論及歸納等。 政府一向非常關注露宿者需要,於二○○四年起,社會福利署資助三支地區露宿者綜合服務隊,支援港、九、新界各區露宿者,為他們提供輔導、緊急援助、短暫住宿等等,以協助無家者脫離露宿生涯、改善生活。 在剛被委派到社會福利署時,我已探訪過救世軍提供露宿者服務的單位,對於機構及負責職員不斷為服務注入創新設計,以切合服務對象需要有很深刻的印象。 例如:救世軍組織前露宿者成為義工隊服務長者及弱勢家庭以加強他們重過新生活的信心、組織露宿者參與足球賽事以提昇個人改善生活的動力。 理大三年級生Tommy中三時參與計劃,他稱當時一周失眠兩日,「好想瞓,數綿羊分散注意力但覺得無用,令自己更唔想瞓」。 參加治療後,他說了解到「失眠並不恐怖」,如因睡不着而感壓力,則變成惡性循環,更難入睡。
榮潤國: 醫生
鍾家輝指出睡眠不足會降低身體的免疫能力,較易感染如傷風感冒等過濾性病毒。 榮潤國2025 此外更會影響荷爾蒙及腎上腺素的分泌,減低身體復原速度及增加機能耗損。 【本報訊】整形外科專科醫生何維新與美容集團「變靚D」旗下公司合營美容生意,「變靚D」大賣廣告招攬生意,何維新身為合營公司董事及顧問醫生,每月穩袋美容服務收入百分之三十五作報酬,並抽取其他醫生部分收入作佣金。 他涉招攬病人,醫務委員會昨召開紀律聆訊後裁定他專業失德,判除牌三個月,緩刑兩年。
榮潤國: 失眠原因|15歲少年每周失眠2次 數綿羊愈數愈精神 研究證認知行為治療可減風險近7成(附4種改善失眠食物)
中心集合了不同範疇的專家,包括中藥學、方劑學、針炙、科研及護理學等,為大學同人及合作夥伴提供專業支援及合作進行中醫中藥臨床研究測試。 榮潤國表示睡眠不足也會產生情緒問題,例如容易感到不快、煩躁,嚴重者甚至會引致抑鬱症。 他建議晚上睡得不好的人可在日間小睡半小時,這樣對身體或精神都會起正面作用。 不過他補充,若午睡時間過長會出現反效果,當事人醒來時會感到頭痛或精神呆滯。 柏金遜綜合症的病徵於逾二百年前(1817年)由詹姆士柏金遜醫生 (Dr. James Parkinson) 提出,包括行動緩慢,伴隨四肢僵硬、震顫及/或步履不穩等。 疫情一年,Tommy坦言都會擔心自己受感染,增加自身壓力,但只要繼續閱讀便會慢慢疲累增添睡意,現時一個月最多失眠一次。
日本網絡流傳聲稱可以10分鐘幫你入睡的「愛麗絲睡眠法」,在網上引起熱議; 而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榮潤國醫生則提供另一個更簡單只須4個步驟的入睡方法,大家也不妨一試。 發夢期夢遊又稱為「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患者會在發夢期作出與夢境一致的暴力行為,例如拳打腳踢、翻滾叫喊等,甚至會令自己或枕邊人受傷。 樂女士在66歲確診RBD,確診前4年出現「夢境演繹」,曾夢到在馬路邊跑,並從牀上掉下來,又曾在夢中因想踢走東西,最後踢至「腳趾尾」斷骨;至近年她有便秘問題,並確診柏金遜症。 樂女士的兒子去年亦出現RBD症狀,其妻投訴睡夢中被他打至臉腫。 另外,立法會早前於6 月通過教育局的建議,調高主任級教師的比例之餘,亦提高小學校長薪酬,從而更容易吸納入才從事小學教育,有利於香港教育的長遠發展。 老師一直是一個熱門職業,可以作育英才之餘,人工高、福利好 ,最重要的是工作穩定。
榮潤國: 精神科
巫醫生在課餘時為中大醫學院學會年度刊物《披心》當攝影師,這位攝影初哥買了一台Olympics 135單鏡反光相機為同學留影,他收藏多年的校刊如今已發黃,卻記錄了第一屆學生的行山、 燒烤等快樂聚會,以及在運動場上的奪獎事蹟。 中大醫學院首屆畢業生於1980年代識於微時,今天大家各有所成,難得多年來感情如昔,每年相聚。 趁中大醫學院成立40週年,五位校友跟我們分享當年的校園生活,細說醫學院如何造就自己的事業與人生。 我建議最好不要強行搖醒病人,因為他有可能將你當成夢中的敵人而施襲。 較保險的方法是即時開燈,然後大聲叫醒他,不用擔心有什麼後遺症。 救世軍一直是本港非政府機構的中堅份子,為香港各階層人士提供社會福利服務不遺餘力。
「愛麗絲睡眠法」對於飽受失眠之苦的人,應該也有一定參考作用,一試無妨; 但對付失眠,原來還有另一些方法,簡單4步也可。 草藥及健康食品的數據不多,因此很難評論是否有效,部分如某些中藥確實具藥效,但亦有很多其實可能只是安慰劑效應,令人感覺有效。 榮潤國教路,睡覺時,身體溫度需下降0.5至2度,睡前泡腳可讓體溫下降,產生睏倦感,有助散熱;睡覺前1小時飲牛奶亦有助放鬆心情,好好睡覺。 一班識於微時的同學,在貨櫃課室建立了深厚的情誼,40年後依然經常互傳短訊,相約聯誼,攜手延續中大醫學院的傳奇。 (上圖)譚先生(中)早年患上抑鬱症和經常發惡夢,睡覺時會大聲說話及有大幅度動作。 從我們入睡開始,大約每90分鐘便會進入一次發夢階段,然後各階段又會循環再來,一晚全個周期大約會循環4至6次,在最後一次發夢期中逐漸醒來。
榮:在REM階段,腦部雖然活躍,但肌肉處於鬆弛狀態;患上RBD,病人卻可以如實做出夢中的行為,令到「夢境成真」。 由於這些病人的夢境一般都是被人追或跟人打架,反映在動作上便會大聲叫、手舞足蹈,甚至有病人會在牀上跳起,很易傷害到自己或枕邊人。 根據統計,八成病人會打到自己或伴侶,當中一成出現骨折,所以一定要接受治療。 榮潤國2025 此外,還有一種叫做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REM sleep 榮潤國2025 Behavior Disorder, RBD),病人在「夢遊」活動時,處於腦部高度活躍的REM階段,所以醒來後會清晰記起夢境內容,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治療方法是讓患者對着發出強光的燈箱,讓他們感覺如身處日光照射的環境。 強光治療組使用燈箱,在家接受為期5周、每天30分鐘的強光治療。 中大與港大研究團隊於2015至2018年招募93名中年「貓頭鷹型」(習慣晚睡晚起的夜晚型)抑鬱症患者參加輔助強光治療,當中八成是女性,平均年齡46歲,慣常上床時間約為凌晨2時,起床時間則大概為上午10時半。 其實這班「自學士」一直獲得悉心栽培,因為蔡永業院長深信醫生需要國際視野,因此中大醫學院雲集世界各地的權威教授。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與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一項研究發現,證實輔助強光治療有助改善病情,讓治癒機會增加一倍,累計臨床治癒率近7成。 他們被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治療組會在家接受為期5周、每日30分鐘的強光燈箱照射療程;對照組則接受較暗的光治療。 研究發現,治療組的臨床累計治愈率高達67.4%,對照組為46.7%;前者治愈時間亦較快,約2周已見改善。 榮潤國 研究團隊亦發現,預防失眠組青少年的總睡眠時間有所增加,他們日間嗜睡的情況亦得以改善,並培養了的良好睡眠衞生習慣。 中大醫學院成立「張金菱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聯合跨專科的專家,研究可延緩柏金遜綜合症的治療及預防方法。
即使該批直系親屬未被確診患上柏金遜症,亦有人已有早期腦退化病徵,包括每周少於兩次大便、肢體動作較同齡人慢等。 發夢期夢遊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但近來醫學界發現中年抑鬱症患者出現發夢期夢遊徵狀的情況愈來愈普遍,有4-6%的抑鬱症患者曾有發夢期夢遊徵狀。 然而,醫學界一般認為有關情況與抗抑鬱藥物有關,未有作深入研究。
上周五是曼聯給予潛在買家提交報價的死線日,據了解最後僅得兩個財團競投,一個是創立INEOS集團的英國首富拉傑夫爵士,另一個是卡塔爾前首相之子夏斯森所領導的財團。 英國可申請夜間照顧員,晚上到戶照顧,但香港聘請護理員很困難。 就算有服務,市民也不知道或者不會用:靈實協會在西環開有自負盈虧的夜間護理中心,但開設三年來,同期使用人數一直沒超過十人。 「首先要承認照顧者要有得睡,這很重要。」他說香港人普遍不看重睡眠的重要性,文化上覺得睡得多是懶惰,一些僱主亦要求外傭晚上照顧長者,忽略外傭本身的睡眠需要。 何維新○七年底購入變靚D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達德有限公司一成股權,並出任董事,簽署五年協議任顧問醫生,帶領其他醫生經營美容整形服務。
中大腦神經科團隊的研究發現,約有三分一長者的腦內潛伏著腦小血管病,正正能解釋世界各地有很多長者都出現行動緩慢和步履不穩的情況。 嚴重的腦小血管病不但使柏金遜患者行動更困難,更會大大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及中風的風險。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早前聯同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以及加拿大魁北克市拉瓦爾大學心理學院,進行了全球首個針對高危青少年的「預防失眠」隨機對照研究計劃,結果證明計劃能有效將青少年在一年跟進期內的失眠風險減低71%。 中醫中藥臨床研究中心於2000年成立,座落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公共衛生學院大樓五樓。 設有臨床研究診療室、病人會面室、會議室、研究生研習室及職員辦公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