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公共交通工具在8號或以上颱風警告懸掛下,仍會維持有限度服務。 根據《守則》,僱主需體諒僱員於颱風期間,可能因特殊因素而遲到或缺勤,應事先就此提出協定及處理方法。 如公共交通停駛,上班族可改乘的士,僱主須提供特別交通津貼,意味費用可以報銷。 另外,《守則》亦建議僱主提供接送服務,並應事先掌握所有當值人員名單。 (不包括轉方向,又或者取代较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視發出至取消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為一整體的數目)。
- 在正午12時,「獅子山」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710公里,預料向西移動,時速約15公里,橫過北部灣,移向越南北部。
- 物業總建築面積約96,000平方呎,總地盤面積約29,800平方呎,以現狀連租約出售。
- 這層樓我覺得是台北天文館最美最好拍的地方,台北天文館2F裏頭用大模型呈現了太陽系八大行星、恆星的構造,還有一整片超美的銀河系、星雲牆,是台北天文館最適合FB、IG打卡照片的畫面。
天文台低估菲爾強度,菲爾在接近珠江口時迅速增強,橫瀾島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每小時108公里,換算為海平面風速仍達暴風程度,顯示菲爾為強烈熱帶風暴。 天文台道8號2025 天文台道8號 菲爾在當日上午9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天文台之西北偏西約50公里掠過。 在菲爾吹襲期間,香港普遍吹烈風,而天文台因預測失誤,預計香港不會受烈風影響而只是懸掛三號強風信號。
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8號 8 Observatory Road
【馬鞍/8號風球/上班安排/提早放工/勞工處指引/天文台/天氣消息】掛八號前幾點可下班? 雖然勞工處《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有提及天文台發出八號預警或八號風球時,僱主須按協定工作安排,讓非必要人員分批下班,但《守則》不具法律效力。 下午2時,強烈熱帶風暴圓規集結在香港之東南約510公里,預料向西移動,時速約25公里,橫過南海北部,移向海南島一帶。 天文台道8號 天文台表示,在圓規與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廣東沿岸普遍吹強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隨着圓規逐漸靠近廣東沿岸,其外圍雨帶會在今晚(10月12日)為本港帶來驟雨及狂風,本地風勢亦會進一步增強,天文台會考慮在下午4時至6時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天文台天氣/圓規/八號風球/放工】強烈熱帶風暴圓規逼近,天文台中午前預告考慮下午4時至6時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不過大批網民湧入天文台Facebook留言,批評相關時段接近放工時間,憂慮造成交通混亂。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苗柏」會在今晚午夜前後在香港100公里範圍內登陸,本港今晚風勢會顯著增強,雨勢頗大。 根據地下天文台的統計,當熱帶風暴級數的熱帶氣旋進入香港60至100公里範圍內,天文台就會發出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因此現階段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 自1992年的菲爾過後,在正面襲港的熱帶風暴中,只有1999年強烈熱帶風暴錦雯、2012年熱帶風暴杜蘇芮及2022年強烈熱帶風暴尼格正面吹襲香港時[29][30][31][32],才為香港海平面帶來短暫烈風。 而2017年熱帶風暴洛克橫過香港時,連強風也未能錄得。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尼格會在明日(11月2日)相當接近珠江口一帶,在本港西南約200公里左右掠過,其強度會逐漸減弱,但減弱速度仍存在變數。
天文台道8號: 颱風夜大樓掉整片磁磚!整棟修繕需6千萬
其中二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朝上錐體(▲),夜間信號燈顏色為「藍藍」),表示香港將吹起烈風或以上風力,等同現在的8至10號信號。 天文台道8號 馬鞍襲港,天文台預告今晚(24日)7時25分之前時改發八號風球,惟撞正大部分打工仔收工時間,不少人想提早下班免得迫地鐵、迫巴士。 有網民在親子王國討論區發文,問大家的公司容許幾點離開辦公室。 不過,大批網民到天文台Facebook留言,指出下午4時至6時屬於放工時段,擔心屆時交通大混亂,難以回家,「4就4,6就6啦,真係玩嘢咩,天文台啲人唔使理市民點走咩」、「如果放工前改掛八號一定造成交通混亂」、「我返屋企本身都要1至2個鐘,而家冇3個鐘都返唔到」。 台北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8月將接連發生2次俗稱「超級月亮」的近距離滿月,同時也是罕見「超級藍月」,錯過就要等到2029年。 此外,氣象局也提醒,超級月亮也將引起天文大潮,預計8/1-2是潮位最高的時期。
因此部份市民質疑,逢熱帶風暴橫過香港或非常接近香港,天文台也發出八號信號,此手法是否恰當,但是絕大部分熱帶風暴正面襲港的案例,現今科技而言是極難預測路徑上的細微改變,為安全起見天文台也傾向發出八號信號以避免預測失誤,令香港普遍受烈風影響時成為代罪羔羊。 例如在2015年颱風蓮花的案例中,由於預測蓮花以颱風強度正面襲港甚或橫過境內,構成嚴重威脅,而蓮花之急劇減弱實屬難料,結果在香港地下天文台的Facebook專頁上,不少網民均支持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之決定[26][27][28]。 在1987年至1994年,並非每次懸掛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前2小時都發出預警信息,天文台要在1995年颱風肯特襲港時才開始常規化此安排,當年市民普遍接受八號信號預警信息及歡迎天文台作出預警[10]。 隨後數年此安排變為正式,但1999年颱風瑪姬仍出現一次違規沒有發出「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便直接懸掛八號信號的事件。
天文台道8號: 九龍
二戰後發出最多的年份是1964、1999年及2017年,各有5次(不包括轉方向,又或者取代較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視發出至取消八號或以上信號為一整體的數目);其次為1948年、1993年及2008年,各有4次。 由於公眾經常誤會五號至八號烈風信號之間的風力強弱有別,因此於1973年1月1日開始,五號至八號風球分別由八號西北、八號西南、八號東北及八號東南四個信號代替。 天文台道8號 香港近海平面處現正或預料會普遍受烈風或暴風從信號所示方向吹襲,持續風力達每小時63至117公里,陣風更可能超過每小時180公里,且風勢可能持續。 《香港01》翻查天文台數據,1997年7月回歸後至今,香港共發出過40次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當中逾半、23次都影響到股市交易時段(包括半日或全日),從數據而言,天文台發出風球信號與股市交易時段關係似乎不大。 在天文臺道附近的著名地方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美麗華商場、九龍華美達酒店(Ramada Kowloon Hotel)、香港教会尖沙咀聚会所 (基督徒管家),當然也包括香港天文台、天文台圍、諾士佛臺、仕德福山景酒店、中國五礦大廈、尖東幸福中心、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等。
香港地下天文台在其Facebook專頁內指出,根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數值預報及天文台的預測,熱帶風暴「苗柏」會在今晚相當接近本港,可能在香港50至100公里範圍內登陸。 香港天文台從1884年開始就為香港海港內的輪船懸掛颱風信號以作示警,其後並開始為原有的信號球加設數字來代表風力強度和風向[2]。 據勞工處《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當天文台發出八號預警或八號風球時,僱主須按協定工作安排,讓非必要人員分批下班。
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 8 號
當其中半數(4個)或以上測風站錄得或預料錄得的風速達強風及烈風程度,而且風勢可能持續,便會發出相應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3年風季開始,濕地公園站被剔出測風網絡,流浮山自動氣象站取代濕地公園站成為8個風速參考站之一。 他指出,今早的天氣圖已顯示「獅子山」的密集「圈圈」等壓線已碰到天文台,因此現時香港較受「獅子山」風力影響,所以掛 3 號波較為合適。 現在由於「獅子山」與東北季候風同時出現,市民感受到的風力是兩者疊加。 天文台在今日(12日)上午10時40分發出3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預料本港平均風速每小時41至62公里。 天文台會視乎「苗柏」的移動路徑及強度變化在下午稍後考慮是否需要改發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8號寫字樓租單位出租
大廈集零售、飲食及辦公室於一身,設有四層零售及六層食肆,令尖沙咀這個購物天堂、消閒勝地更添魅力。 物業設有六部升降機,其中三部穿梭辦公室各層及位於 21 樓的空中食府,另外三部貫通零售及食肆樓層。
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8號│精選 團年 必食餐廳 @ Dining娜
而暴雨方面,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時,除非另行通知,否則所有學校(包括幼稚園)均應照常上課。 至於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則按照發出的時間,採取相應行動。 在上午5時30分至8時前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則全日停課。
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 8 號有提供泊車優惠嗎?
此處的配搭在1999年至今出現不足4次,甚或此段期間沒再出現(不論1999年前是否恆常出現)。 當八號或以上信號生效期間,無綫電視翡翠台及明珠台、ViuTV及ViuTVsix和港台電視31會定時提供一節風暴消息(亞洲電視在2016年停播前亦有同樣安排),HOY TV則額外時段與有線新聞台聯播《有線新聞》。 其中於2008年颱風鸚鵡襲港期間的風暴消息內,翡翠台同步直播北京奧運男子乒乓球項目。 歷來全年發出最多次數為1894年,達6次(鳴放風炮),當中1次需鳴放兩次風炮(相等於現今發出十號颶風信號);其次為1887年,共有5次[14]。
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8號│ 尖沙咀 新蒲點搵食提案 @Dining娜
柯氏力指的是一種慣性力,在旋轉物體中進行直線運動的質點,由於慣性原理,使質點產生直線運動的偏移,簡單說人話,就是體驗在地球自轉的情況下,從南極丟往北極的直線物體會偏移,還是不懂嗎? 現場備有一個會旋轉小房間,有專人會讓你體驗在自轉下的直線運動狀況,很值得體驗。 沿著樓梯走到地下室,就可以看到正在展出的小積木大星球特展,展示了用積木拚的八大行星和火箭,還有一面大型樂高人偶展示,四周有可把積木拚在牆上的積木牆,非常有趣! 這還有一台可以拍太空合成照的機器,可以拍張在宇宙的厲害照片。 從斜坡往上走一小段路後,就會到南瀛天文館的前院,大片的草地上設有各種太空航行器造型的遊樂設施,可以讓小朋友在此玩耍一下。 大廈樓高 19 層,總面積約 183,400平方呎,玻璃幕牆設計匠心獨運,外觀耀眼出眾,同時讓維多利亞港至何文田一帶景色盡收眼簾。
天文台道8號: 發出最多方向的八號信號
天文台會密切監測其動向和發展,評估屆時是否需要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由於典型熱帶氣旋路徑一般是西北、西北偏西或西北偏北移動路線,導致香港受風暴吹襲期間的風向有慣常的轉變模式,造就典型的八號信號方向配搭(部份配搭在1999至2013年間更出現超過5次);但部份熱帶氣旋的路徑可能較異常,造成其他類型的風向轉變,亦令八號信號的配搭有所不同。 此外部份熱帶氣旋由於正面吹襲香港,可能導致配搭之間出現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在熱帶氣旋襲港期間,天文台亦會利用「沙灘波」工具預測風向轉變[33][34]。 部分市民認為,近年天文台經常錯過發出八號信號最佳的時間。
天文台道8號: 尖沙咀
例如說可以1~3樓慢慢逛,也可以直接先到四樓搭宇宙探險設施,然後再慢慢逛下來。 當時的五至八號風球等於現在的四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唯信號球形狀則承傳1917年系統中的二至五號風球[6]。 紅色信號代表颱風距離香港超過300哩,黑色信號則代表颱風距離香港少於300哩[3]。 台北天文館中還設計了不同主題宇宙劇場和立體劇場,每個時段的節目都不相同,可以自行考慮是否買票進去看。 四樓的宇宙探險&太空城市是台北天文館最新設施(本區需要另外付費),有點像是環球影城、迪士尼樂園那種搭乘式座艙,感覺很有科技感。 可以模擬太空人來一趟星際旅程,造訪太陽系各大行星,用不同的角度看看太陽、火星、土星⋯等星體,中途還會遇到外星人,蠻適合國小以下學童。
天文台道8號: 尼格風球|風暴減弱存變數 天文台:監測動向發展評估改掛8號風球
上、下班期間受傷 可要求工傷補償 在8號或以上颱風警告生效期間,如僱員在上、下班期間(4小時內)遭遇意外受傷,僱主必須負起《僱員補償條例》下的補償的責任。
天文台道8號: 天文台道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郝孟騫表示,按現時預測路徑,預計「尼格」會在明天相當接近珠江口一帶,在本港西南約200公里左右掠過。 受東北季候風及較涼海水的影響,「尼格」會逐漸減弱,但減弱速度仍存在變數,天文台會密切監測動向及發展,評估屆時是否需要發出更高的信號。 受到「尼格」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本港今日普遍吹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 從1987年開始,香港天文台於八號信號生效前2小時內發出預警信息,即現今在天文台網頁的「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 受到2006年颱風派比安事件影響,天文台全面檢討熱帶氣旋警告系統。 由2007年風季開始,發出三號及八號信號時,由以往僅參考維港風速,擴大為參考包括啟德、青衣、長洲、沙田、濕地公園、打鼓嶺、赤鱲角、西貢合共8個近海平面處自動氣象站所組成測風網絡的風速。
另外,由於下午4時剛好是港股收市時間,而天文台又隸屬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惹來網民指摘特意選擇收市後才改掛八號風球。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昨日(10月12日)強調,雖然天文台隸屬商經局,但他沒有參與天文台科學決定,天文台作任何天氣警告時亦沒有考慮經濟及商業因素。 天文台道8號2025 《香港01》翻查天文台1997年7月回歸後數據,過去40次發出八號風球的打風時間,逾半(23次)都影響到港股開市收市,顯示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與港股時段似乎關係不大。
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 8 號有提供什麼類型的泊車服務?
其中一個原因天文台對於熱帶氣旋的預報能力越來越高,天文台可以在烈風來襲之前短時間發出八號信號,因此近年有時在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生效後兩三小時內香港已普遍吹烈風。 然而,當熱帶氣旋移動路徑或強度有所偏差,變相天文台誤發八號信號或錯過發出八號信號最佳的時間,甚至只維持三號信號。 天文台今日( 8 日)凌晨 4 時 40 分,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並表示會在今日維持。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今早在商台電台節目中解釋做法,指昨日雖然香港的風力已達強風程度,但由於是由東北季候風造成,所以無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17][18][19]但自此之後,每逢熱帶風暴橫過香港或非常接近香港,天文台也發出八號信號,因此出現了颱風利奧[20]、熱帶風暴圓規[21][22]、強烈熱帶風暴帕布[23] [24]、颱風蓮花[25]、熱帶風暴洛克等風力偏弱的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天文台道8號2025 利奧顯然受乾燥東北季候風影響快速減弱,圓規則因地形因素,帕布及洛克是烈風覆蓋範圍太小及風力結構鬆散,而蓮花則是登陸後出乎意料地急劇減弱,才令八號信號生效時風力嚴重不達標。 熱帶氣旋「獅子山」來襲,先後為本地帶來黑雨及懸掛長達22小時的8號風球,但一風未完一風又起,天文台預測,熱帶氣旋「圓規」本周中期橫過南海北部,或成「獅子山2.0」,接力與東北季候風產生共同影響,令廣東沿岸風勢再度增強。 按目前預測路徑,「圓規」周三(13日)將以強烈熱帶風暴的強度,在本港400公里範圍掠過,部份離岸及高地風速達烈風程度(8級),即達8號風球的風力。 天文台在此情況下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令市民誤以為通常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生效時風勢微弱,市民紛紛外出,甚至在岸邊追風。
天文台道8號: 報告錯誤
當時的二號至五號風球差不多等於現在的四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唯信號只代表烈風從四個方位(東南西北)吹襲香港[5]。 根據教育局有關熱帶氣旋的上課指引,當八號預警/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時,所有學校均應停課,如信號發出時,學生已在上學途中,學校應就應實施應急措施並安排人手照顧可能返抵學校的學生,須在安全情況下,方可讓學生回家。 受尼格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預料本港今日普遍吹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三號強風信號會在今日維持。 另外,所有電台亦會在每小時15分、30分、45分及58分廣播天文台最新熱帶氣旋警報,而相關風暴消息則會在正點及半點新聞內報道,若天文台更改熱帶氣旋警告,則由當時的節目主持或節目助理佈告有關消息。 根據天文台的紀錄,由1946年至今,此信號共發出過125次。
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8號評論
在「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發出期間(當時三號強風信號維持生效),會對香港的交通造成龐大壓力,例如在港鐵站水洩不通、各巴士站大排長龍等等,而大批居住在離島的居民亦會趕往離島渡輪碼頭趕搭前往離島的尾班船,否則隨時要在八號信號生效期間露宿。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英語:Gale Or Storm Signal No.8),是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一,一般市民俗稱為八號風球或八號波[1]。 該信號因應實測風向,分為四個方向:八號西北、西南、東北和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高一級的信號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低一級為三號強風信號。 天文台一般會在懸掛8號風球前,在兩小時內發出8號預警。 假如8號風球在上班時間生效,僱主應安排上班族分批離開公司,以下人員可獲優先安排,包括懷孕員工、傷殘及行動不便員工、居於偏遠地區及交通工具易受颱風影響(如渡輪)的員工。
天文台道8號: 尼格風球|天文台:3號風球至少維持至周二中午12時 風暴周三至四相當接近
《守則》建議,僱主應考慮發放颱風或暴雨當值津貼給在颱風或暴雨期間工作的僱員。 在正午12時,「獅子山」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710公里,預料向西移動,時速約15公里,橫過北部灣,移向越南北部。 日佔時期因戰爭使氣象預報物資短缺,遂暫時把一號及五號至十號風球精簡,改為只有一號及二號風球[8]。
天文台在多次應對熱帶風暴正面襲港之處理手法均引起爭議。 天文台道8號 但若天文台在非30分或非00分更改熱帶氣旋警告,電視台可以在廣告或節目中插播臨時的風暴消息,例如2012年的強颱風韋森特,天文台於7月24日凌晨12時45分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翡翠台和本港台立即播出《風暴消息》。 而《風暴消息》不會在新聞時段播出,相關消息會在新聞時段內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