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十一月三日)下午主持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的開幕典禮。 行政長官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說:「香港地貌資源豐富,其中不少極具學術研究、旅遊及觀賞價值。我很高興國土資源部已批准香港的地質公園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香港的地質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及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共八大景區,佔地約5,000公頃。 透過加入國家地質公園網絡,香港可以在保護珍貴的地質地貌方面汲取更多的經驗,增進市民對地球科學的認識和在綠色旅遊活動增加新景點。
直至2008年,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接納建議,宣佈考慮設立地質公園,以發展香港的特殊地貌及岩石群,成為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5]。 為切合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一貫政策,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歡迎公眾提出任何公私營界別合作建議,藉以支持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公園提供的多元化康樂設施包括一個第三代人造草地球場、板球練習場、一條長約一公里的高架單車徑、極限運動場、適合初學者使用的單車園地、一條長650米的緩跑徑、適合不同年齡組別人士使用的健身園地、兒童遊樂場、露天劇場和苗圃。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特色公園
船行約三十分鐘後,我們抵達橋咀洲碼頭,這裡的海水很乾淨,有一個白色貝殼小沙灘。 沙灘的盡頭另一端有著一顆小海島,Derek 說:當退潮時,海底陸橋會出現,我們會帶著客人走過彼島去,再走回來。 這讓我想起台灣美麗的澎湖奎壁山,也有著一樣摩西過海的遊程與景色。 Derek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2025 介紹了為什麼這裡可以申請聯合國世界地質公園呢?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2025 他拿出了整個香港西貢區的地圖給我們看(附圖五),西貢灣區在一億四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是一個超級火山,火山口半徑超過二十公里,在幾次的大噴發之後開始陷落崩壞,直到沉落海底。
- 這裏著名的地貌景點有更樓石、難過水、龍落水及斬頸洲等。
- 這讓我想起台灣美麗的澎湖奎壁山,也有著一樣摩西過海的遊程與景色。
- 香港地質公園於2009 年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並在2011 年獲接納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2015年則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 更自豪的是比起世界著名的北愛爾蘭巨人堤道 (Giant’s Causeway)、台灣澎湖和韓國濟州島,香港的柱體數目更大也更壯觀。
- 這樣的柱狀酸性火山岩地形,先進國家無不視為重要自然資產。
- 赤門北岸的大部分地方和黃竹角咀同樣擁有香港最古老的岩石,這些沉積岩是在約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形成。
九龍寨城公園所位於的地方曾為前清戍衛營寨及英殖民駐兵要塞。 園內處處充滿著歷史痕跡,例如舊衙門和出土前朝古物等都代表香港的淵源和典故。 在公園寧休憩的同時亦可帶小朋友到公園認識香港歷史。 其實原來的計劃是步行入、坐車出,豈料因為週末的緣故,從鑽石山坐車到西貢竟然用了一個多小時! 到達西貢已經兩點鐘,再看見等候94線長長的人龍,立即決定坐的士進去。 舢舨每天將西貢海域內所撈獲的海產送到碼頭附近給食客挑選,買好後就可以拿去海鮮街上的多家餐館,交給店家煮一頓超新鮮美味的海鮮宴。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香港生態旅遊-探訪西貢火山地質公園
2015年7月,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將會面臨首次4年一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於同年9月揭曉是否達標,繼續維持其世界地質公園之資格[10]。 香港濕地公園闢設的保護區佔地60公頃,均經過謹慎設計及重新創造,其中包括淡水沼澤、水池、蘆葦床、泥灘、紅樹林、草地及林地等繁多的濕地生境。 不過提提大家,香港濕地公園部分設施暫停開放,去之前記得上官網查詢清楚啦。
- 雖然馬屎洲及荔枝莊的地質較為複雜,但卻是地質愛好者的樂園。
- Derek 特別與在地的漁夫合作,希望由旅遊幫助在地漁民生計,已達生態旅遊共惠互利的宗旨。
- 橋咀洲擁有多種火成岩,包括火山角礫岩、流紋岩、凝灰岩和石英二長岩,是欣賞和學習火成岩的好地方。
- 船艙中沒有一根柱子空間甚是寬敞,而且有許多簍空的窗戶,可以讓遊客直接將相機伸出窗外去觀賞風景,而且中間竟然還有一張麻將桌。
- 工程進行期間,可能會產生噪音及灰塵,大家留意啦。
此外,東平洲海岸公園擁有健康、豐富及珍貴的沿岸生態系統,包括石珊瑚、珊瑚伴生魚類、海洋無脊椎動物及海藻。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2025 這裡著名的地貌景點有更樓石、難過水、龍落水及斬頸洲等。 這裏的沉積岩是由層層平疊的粉砂岩構成,形態非常獨特,猶如千層糕,十分有趣。 這裏著名的地貌景點有更樓石、難過水、龍落水及斬頸洲等。 赤門景區包括赤門北岸一帶、西南岸的馬屎洲及南岸的荔枝莊。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
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種侵蝕和沉積地貌,其中的化石對於瞭解古老的古生代環境、地理、氣候及生物進化提供了線索。 不過這次我們要去的,是唯一不用坐船也能到達的糧船灣景區! 香港地質公園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2025 總面積有150平方公里,分為西貢火山岩和新界東北沉積岩兩個園區。 火山岩園區包括糧船灣、橋咀洲、果洲群島和甕缸群島四個景區。
更自豪的是比起世界著名的北愛爾蘭巨人堤道 (Giant’s Causeway)、台灣澎湖和韓國濟州島,香港的柱體數目更大也更壯觀。 不過 Giant’s Causeway 比較優勝的點在於可以用雙腳步行到最近距離觀賞,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對許多到西貢來的遊客來說,地質公園倒不是重點,所以多會選擇在西貢碼頭坐船遊覽、省時省力嘛! 而且其實地質公園八個景區當中,大部分都只能坐船到達,交通是一百個不方便。 成立香港地質公園的計劃,初期由民間組織如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3][4]等等推動。 直至2008年,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接納建議,宣布考慮設立地質公園,以發展香港的特殊地貌及岩石群,成為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5]。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旅遊主題
該遊客進入區域是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彩色丘陵保護範圍,雖然因其行走的山脊被黃土覆蓋,未造成實質性損害,但其行為違反了《張掖七彩丹霞保護條例》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2025 橋咀洲位於西貢市中心東南約2公里,遊客可從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約十五分鐘。 橋咀洲擁有多種火成岩,包括火山角礫岩、流紋岩、凝灰岩和石英二長岩,是欣賞和學習火成岩的好地方。 連接橋咀洲與橋頭是一條由礫石構成的連島沙洲,每當退潮時,便會露出水面,遊客可沿著連島沙洲步行前往橋頭,一覽清水灣半島與西貢牛尾海的美景。 在漲潮時,連島沙洲會被海水浸沒,因此出發前請先查閱天文台的潮汐資料。 連接橋咀洲與橋頭是一條由礫石構成的連島沙洲,每當退潮時,便會露出水面,遊客可沿着連島沙洲步行前往橋頭,一覽清水灣半島與西貢牛尾海的美景。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岩柱群入選國際地質遺產
火石洲高45米的杬挽角洞、橫洲高30米的橫洲角洞、沙塘口山高24米的沙塘口洞及吊鐘洲的吊鐘拱門,合稱香港四大海蝕拱。 由於甕缸群島位於核心保護區內,加上風浪較大及地勢險要,因此只適合在風平浪靜的夏季,乘船在近岸遊覽。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座落於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於2009年12月正式啟用,中心面積約160平方米,用於介紹香港的地質環境,並提高市民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及地球科學的興趣。 此外,位於西貢北潭涌的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內亦有展區介紹西貢地質園區的地理特徵。 黃竹角咀擁有香港最古老的岩石,在約4億年前由聚積在河口三角洲的沉積物所形成;這裏的岩層原本呈水平狀,後來因為受到擠壓而變成近乎直立的形態,加上海浪的侵蝕,最後塑造出著名的地標—「鬼手岩」。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2025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2025 赤洲的三分之二面積是由紅色的沉積岩構成,岩石以礫岩、砂岩和粉砂岩為主,是形成於約1億年前的晚白堊紀;由於沉積物沉積時的氣候炎熱乾燥,沉積物裏的鐵質發生氧化,所以使岩石變成赤紅色。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成都大運會第二個比賽天 國家隊再增九金領先獎牌榜
香港地質公園於2009 年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並在2011 年獲接納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2015年則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現時更有不同規陸上和海上遊覽路線,大家可根據建議路線欣賞香港大自然風光。 各大遊覽路線長度不一,難度各異,部分路線可使用公共交通及步行抵達,而部分須先乘坐船艇前往,大家遊覽前更記先了解詳情,即睇建議路線。 漁農自然護理署宣布,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即六角形火山岩柱,入選為首百個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地質遺產地。 地質公園導賞團路線精心設計,安全為上,R2G以正確的地質保育態度和知識,互動小組的導賞形式,讓遊客欣賞了解香港獨特的地貌岩石、生態環境和人文文化之餘,更享受當中的過程,有一個良好的體驗和得著。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於西班牙蘇瑪伊阿鎮公布,主辦單位共收到181份來自56個國家的提名,所有提名均由不少於三名國際專家評估。 內地石林喀斯特地貌、澳洲艾爾斯岩、美國大峽谷、土耳其棉花堡等均入選。 能造出如此的地理奇觀,本身從香港東面吹進來的風和浪都一定是極有破壞力的。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2025 因此在建好水庫後,一定需要更多的保護作為安全措施。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香港国家地质公园
我們站在碼頭上看著一艘艘停靠在海灣中的遊艇,有許多風帆遊艇巡弋在海上,這種遊艇都是西方高端人士享受海洋休閒時必備設施。 不久,有一艘由木構造搭建的老式漁船緩緩向我們駛過來,船頭有給遊客登上的特殊設計。 Derek 招呼我們上船,這是該公司特別租賃的在地化交通工具,由古老的漁船改造而成。 船艙中沒有一根柱子空間甚是寬敞,而且有許多簍空的窗戶,可以讓遊客直接將相機伸出窗外去觀賞風景,而且中間竟然還有一張麻將桌。 這樣的漁船都是當地的漁民轉型觀光後所經營,而大型遊艇公司背後都是財團的資金。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大學生藝術體操隊「綻放」背後的學校體育樣本
Derek 特別與在地的漁夫合作,希望由旅遊幫助在地漁民生計,已達生態旅遊共惠互利的宗旨。 位於尖沙咀區內的九龍公園有一條設有多個香港著名漫畫角色塑像的「星光大道」,例如老夫子、麥兜等,除了可以欣賞大自然風光外,亦可了解香港漫畫文化。 此前,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7月24日發佈情況說明稱,7月23日11時58分,一名遊客在七彩丹霞景區七彩虹霞台遊覽時,翻越圍欄拍照,景區安保人員發現後,及時製止勸返。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該遊客翻越圍欄拍照行為被其他遊客拍照錄像,並在網絡平台發佈。 地質步道不很長,走走停停拍拍照,大概兩個小時就足夠了。 成功來這裡真的讓我好開心,因為很久之前就一直想來看六角柱,可是拖了五六年都沒有來,終於在今年來親眼目睹這麼驚人的奇觀。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翻越丹霞景區圍欄遊客罰款兩百元
糧船灣沿岸一帶布滿排列整齊、近乎垂直及高聳的多邊形(通常為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花山沿岸擁有香港最高的火山岩柱,高度達100米,堪稱「天然六角形岩柱壁畫」。 此外,在萬宜水庫東壩設有萬宜地質步道及解說牌,介紹多種有趣的地貌景觀,包括斷層、扭曲的岩柱、侵入岩脈及破邊洲海蝕柱等。 另外,大浪灣海岸更展示由火山岩柱構成的海岸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