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期望新法例保留彈性,容許政府日後無須再經立法會審議,都可以上調或下調隧道收費最多15元,並調整繁忙時段的時間。 結果顯示,如果隧道費加20元,會有約兩成人轉用公共交通,或轉用其他隧道;如果加30元,比例會升至約四成。 如果繁忙時段收費再加20元,會有約兩成人改變使用隧道的時間;若加30元,比例就升至近五成。 資料圖片 根據特區政府統計,疫情前繁忙時段的紅隧車容量逾150%、東隧及西隧則分別是146%及98%。
- 隧道全长1.86公里,跨越维多利亚港,将九龙半岛和香港岛两岸独立的道路网络连接起来。
- 至1983年,九巴增派利蘭奧林比安9.7米(BL)。
- 據2021年資料顯示,每月行車架次為約3,384,000架次,較另外兩條跨越維多利亞港的海底隧道高。
- 有40年曆史的紅磡海底隧道疑因勞損過度,管道曾經出現批蕩剝落,引起運輸署關注,擔心隧道中間夾層的石屎有裂縫,決定聘請獨立公司引用雷達掃描的新技術,全面勘察整條管道的水泥結構,勘察工程預計月底展開,每日凌晨進行,為期5個月。
過海隧道巴士336線是香港九龍巴士經營的一條早上繁忙時間巴士路線,由梨木樹單向開往上環。 此路線已於2014年6月16日停辦,由當日開辦的936線取代. 所有原本途經紅隧的巴士路線(包括九條曾改道經東區海底隧道或西區海底隧道的巴士服務,即101X、107、108、111、115、116、 118、182及下午繁忙時段182X特別班次)將會在明日的首班車開始恢復正常路線行經紅隧。
紅磡海底隧道: 政府擬明年調整過海隧道收費
如使用八達通,在轉乘次程車程前,必須確保八達通卡之餘額為正數,設有自動增值系統之八達通卡則不受影響。 記者於周日曾向紅隧公司查詢,但職員表示沒有發現隧道有類似單車闖入的情況,而警方亦表示沒有接獲有關報案紀錄。 至本周一(25日),紅隧公司證實事件在上周四(21日)晚上約7時20分發生。 這段交通奇觀由網民Cheung Kitko 在Facebook 羣組「車cam 紅磡海底隧道2025 L(香港群組)」上載後,網民亦議論紛紛,不禁表示「仲識食氣流添」及「依家香港係無奇不有」等。 該段網上流傳的片段全長約1分鐘,從片中所見,一名男子踏着單車在隧道管道內靠左邊慢線行駛,其間單車一直跟在一輛密斗貨車後面。
- 2014年4月22日:加密班次,星期一至五港島方向由8班加至9班,回程由2班加至3班,星期六班次維持不變。
- 油蔴地小輪北角至觀塘航線 (危險品車輛渡輪)為現時唯一一條港內線汽車渡輪航線,但只供危險品車輛使用。
- 雖然先後有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通車分流,但由於兩隧收費高昂(收費由HK$13-$115不等),且地理位置又不及紅隧方便,故紅隧擠塞的情況不但未有改善,而且日益惡化,尤其在週末及假日前夕,有時到凌晨12時仍可見到車龍。
- 不過,在差不多時間,東隧申請加價,於是「紅加東減」計劃只有擱置。
- 尖山隧道和沙田嶺隧道實施雙程三線行車,而大圍隧道則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鄭稱,事後警方在網上亦留意到相關片段,已主動聯絡隧道公司,事件交警方處理。 紅磡海底隧道 隧道公司日後會加派人手在港島及九龍兩邊入口監察,防止同類事件發生。 紅磡海底隧道2025 本路線開辦時,九巴用車以丹拿F型(D)為主;中巴用車以佳牌阿拉伯五型(LX)為主。 1977年,九巴改派丹尼士喝采(N)行走;中巴亦改派丹拿/利蘭珍寶(LF、SF)行走。 至1983年,九巴增派利蘭奧林比安9.7米(BL)。
紅磡海底隧道: 路線資料
《新巴全新「人力車觀光巴士」一個票價隨意上落 穿梭古今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巴網站官方新聞稿(2009年10月18日)。 九龍巴士、新世界第一巴士、城巴及龍運巴士全職員工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繳付車資(包括「樂悠咭」),合資格殘疾人士(包括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以及60-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繳付車資,均可享有單程$2.0/來回程$4.0的票價優惠。 取消漆咸道南「麼地道」、漆咸道南「加連威老道」、禮頓道「禮頓中心」、軒尼詩道「北海中心」及金鐘道「太古廣場」站。
2019年11月:在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中,有示威者焚燒收費亭及破壞行政大樓,隧道行車管道一直封閉直至27日清晨。 2005年:海底隧道平均每日行車量達121,700架次,相比其設計用量80,000架次,超出一半以上。 位於九龍出入口收費廣場的所有的收費通道,包括七條自動繳費通道和九條人手收費通道會同步開放。 鄭續稱,單車進入紅隧不時都有出現,公司日後會加派人手在港島及九龍兩邊入口監察,希望能及時堵截單車進入隧道,並將其交由警方處理,且作出追究,以收阻嚇作用。
紅磡海底隧道: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就調節交通的效用而言,這方案有兩個重點:第一是收窄三條過海隧道收費差距。 政府積極回應公眾期望之餘,同時需避免引發大量額外車流,所以在下調西隧收費至60元的同時,也適度上調紅隧和東隧的收費,以保持整體過海交通量與現時相若。 私家車西隧和紅隧的差距會由現時55元,收窄至30元。 我們預期會有部分的駕駛人士,有較大的意願因應目的地而選擇隧道,有助減少繞路,以及減輕紅隧和東隧的壓力。 警方會視乎現場實際路面情況而在短時間內實施其他臨時交通及運輸措施,包括調整封路範圍和交通管制措施,以及更改或暫停公共運輸服務。 運輸署及警方會密切留意交通情況,並在有需要時採取適當措施。
紅磡海底隧道: 行車方向
紅隧交通流量在1983至1985年間減少了大約8.5%。 香港理工大學計劃在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上興建三層高的綠化平台,佔地約3萬平方米。 頂層和中層為合共約2.43萬平方米的室外綠化空間,由7個主題園區組成,設有步行徑、園林、水池等戶外及半戶外活動空間,中央設有作展覽用途的橢圓形有蓋多用途空間。
紅磡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 (香港)和過海隧道巴士336線之间的比较
港英政府銳意開拓銅鑼灣、紅磡、尖沙咀經濟,決定隧道現有之出入口位置。 紅磡海底隧道2025 1965年,鍾士元預見四線行車隧道會迅速飽和,曾提出六線方案,惜因成本過高未獲採納。 紅磡海底隧道2025 而戰後1948年發表的《亞拔高比報告》,首次提出以海底隧道形式,從尖沙咀來往中環,以紓緩交通及完善維港兩岸的運輸系統。
紅磡海底隧道: 香港海底隧道相关数据
由於營運持續虧損,汽車渡輪最後一條航線於1998年停辦。 每年一度的城中盛事渣打馬拉松,自2001年改用西區海底隧道港島方向作為賽道後,在賽事舉行當日,行經西隧的過海路線往港島方向均需改經紅隧。 香港最早草擬跨越維多利亞港的基建設施,可追溯到1901年;而在20年後,港英政府亦曾經提出維港大橋的藍圖。
紅磡海底隧道: 香港
在隧道通車後的第三天,首三條過海巴士路線101、102及103投入服務,打破了自1933年以來政府實施地區專營權,九巴與中巴互不交往的局面。 當時兩巴均派出新款巴士服務過海路線,到維多利亞港對岸間接宣傳。 西區海底隧道連接西營盤(中西區)及西九龍(油尖旺區),全長 2 紅磡海底隧道2025 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收費由 25 元至 200 元不等。
紅磡海底隧道: 香港海底隧道收费标准
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康莊道是香港九龍紅磡灣的一條主幹道,大部份路段屬1號幹線的一部份,全長約1公里。 運輸署緊急交通事故協調中心會聯同相關政府部門、隧道管理公司和公共交通營辦商密切監察路面交通及公共運輸服務情況。
紅磡海底隧道: 使用車輛
本周日(24日)網上流轉一段車cam 片段,顯示一名男子騎着一輛疑似電動或一般單車,直闖紅磡海底隧道過海。 紅磡海底隧道2025 紅磡海底隧道 尾隨拍下片段的司機大為驚嘆,頻呼:「單車都過紅隧㗎咩?」又揶揄說:「真係經典‧‧‧‧‧‧畀心機踩!」《香港01》向隧道公司查詢,隧道公司一度稱未發現事件,惟翻查閉路電視後,證實事發於上周四(21日)晚,已交警方處理。 另外,電動可移動工具不宜與一般汽車共同使用路面,亦不適合在行人道或單車徑上使用。
紅磡海底隧道: 轉乘優惠
红隧九龙入口位于港铁红磡站旁,由于东铁线不能直接过海,不少乘客会在港铁红磡站下车,前往红隧收费广场的巴士站再转乘过海巴士,特别在早上上班时间,过海隧道巴士站经常挤满乘客,排队上车的人龙有时更长至连接港铁红磡站的天桥。 为此,巴士公司由1991年6月19日起,开办在早上繁忙时间由红隧收费广场前往上环的301号线以疏导乘客。 隧道全长1.86公里,跨越维多利亚港,将九龙半岛和香港岛两岸独立的道路网络连接起来。 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于奇力岛(又称灯笼洲),但因工程关系已经被移平,并与香港岛连接。
紅磡海底隧道: 通車日期
此外,專營巴士公司已搬遷三個巴士站長亭,以騰出更多空間予乘客排隊,又作出一些特別安排,例如於繁忙時間加開特別班次、實施前後車門一同上客以縮短乘客上車時間,並加派外勤人員到巴士站及附近行人天橋維持秩序等。 現時除了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服務的過海隧巴101X線往堅尼地城方向及182X線,其餘行經海底隧道的專營巴士路線均在此設站。 H1線「懷舊之旅」(Heritage Route),來往中環天星碼頭及尖沙咀(漢口道),往尖沙咀方向途經交易廣場、西港城、荷李活道、文武廟、中區警署、銅鑼灣、灣仔、金紫荊廣場、紅磡海底隧道、佐敦道、尖沙咀,往中環方向途經西九文化區。
在賽事進行期間,中環及灣仔繞道隧道的灣仔北出入口大部分時間會封閉。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及銀聯雲閃付「乘車碼」。 政府在策劃海底隧道路線時,是根據所行走的幹線來定路線編號,海底隧道是一號幹線的一部份,因此途經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編號多以1為首。
而在8月5日「三罷行動」中,隧道收費廣場在早上再次被示威者佔據。 正當大眾期待新一輪「三隧分流」研究展開,「紅加東減」得以盡快落實,政府宣佈擴大研究範圍,提出「六隧分流」。 在三條過海隧道之上,加入貫穿九龍及沙田的三組隧道,它們是獅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和青沙公路(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2017年1月中,政府批出350多萬元研究合約,預計2017至2018立法年度內完成「六隧分流」檢討。 2019年正值反修例集會期間,紅隧多次因被示威者堵塞而全線封閉,導致大量紅隧路線均全線暫停服務;有關情況於11月尤其嚴重,隧道由14日起一直被長期封閉,多條過海路線史無前例地大規模停駛近兩週。
紅磡海底隧道: 紅磡海底隧道海底隧道簡介
1972年8月2日,第25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Baron MacLehose of Beoch)主持啟用剪綵儀式,宣佈紅磡海底隧道正式通車啟用,由影視紅星沈殿霞乘坐的一輛老爺車,隨即駛過紅磡海底隧道,成為第2位正式使用紅磡海底隧道的市民。 此條目介紹的是來往九龍紅磡灣和港島銅鑼灣的海底隧道。 关于東鐵綫的過海鐵路,请见「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 大埔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跟進公共巴士及小巴服務工作小組2018年第五次會議紀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8年6月22日。 2020年9月,九巴在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表示此路線0230後往北區班次每班車總乘客不多於20人。 另外,北區區議會亦要求此路線經銅鑼灣,但運輸署以須平衡各公共運輸營辦商的利益及已有其他公共交通提供銅鑼灣至北區服務為理由拒絕北區區議員的要求。
受填海工程影響,隧道港島出入口對開的奇力島,從此併入銅鑼灣北部。 當時海底隧道還有多個建設方案,如在海底分開兩個出口,其一通往中環;鍾士元爵士更提出來回三線方案,後因耗資過多而放棄。 中層設有零售、飲食、以及各種不同的社區設施,可用作舉辦展覽和各類型活動。 該層的行人通道會接駁現有及新建的行人天橋,組成行人網絡,可直接前往理大校園、尖東、紅磡站、Hotel ICON等地方;地面將提供兩個室內巴士候車處以改善等車環境,而過海巴士則如常使用地面空間。 明日早上五時起,紅隧管道來回方向全部四條行車線恢復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