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是比較輕鬆,二來是日出時分的中霸草原非常漂亮,染上金黃色的草原與天空必要親睹其風采。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海拔 3,492 公尺的大霸尖山,外型特殊且氣勢磅礴,是一座極具指標性的台灣百岳,更有「世紀奇峰」的美稱! 大霸尖山與鄰近的小霸尖山遠看就像一對山的耳朵,所以在泰雅族語中又被叫做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2025 Babo Papak,雙耳嶽,自古以來就是族人心中的神聖領域。
這段4公里的距離海拔要上升949公尺,這斜率有一點大啊,特別是剛踢完17.5K的林道更是一場惡夢。 池有登山口可見大小石塊散落於路徑中,我們有此處攻頂,大約40分鐘即可抵達池有山頂。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往小霸須繞過大霸霸基續行,會先經過此處廢棄鐵架,對撿山頭沒有執念的宣蘐覺得無需再到小霸,於是他從此處折返,先回中霸山屋休息等大家,於是剩下我們四人繼續往小霸前進。 選擇「包團」者,可享客製化行程、指定帶團嚮導、出發時間及接駁地點。 ▾▾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2025 岔口距加利山1公里,會在矮箭竹叢中先下後上,沿路山徑滿清晰的,加上有離線地圖和登山條,不容易迷路;山頂海拔高度比岔口略低,所以回程會稍微累一點點。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伊澤山(登山口位於步道8.8k)和加利山(登山口位於步道6k)別抄捷徑,在岔口放下背包,輕裝原路來回即可。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小霸群峰:三天兩夜Vlog
5:45九九山莊出發下山→ 8:08馬達拉溪登山口→ 8:28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17K林道捷徑叉路休息→ 8:40出發→ 13:15 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 【大霸尖山】因位處深山所以並無大眾交通工具可使用,建議自行開車前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後步行經由「大鹿林道東線步道」後抵達「馬達拉溪登山口」進入。 林道的高度平均在海拔2000公尺左右,整體來說相當平緩,大部分時間都有樹蔭遮蔽,也有某幾段是裸露會曬到太陽,林道全長19公里,地勢起伏不多,偶有小突起,但走起來都不困難。 但因為是三天兩夜的行程,基本上背包都會超過10公斤以上,要在這樣的高度負重走這麼長的距離,其實也是需要相當的體力。 位於海拔 3,295 公尺處,僅能容納 12 人,住宿條件較差,水源不穩定也無廁所,需要自備睡袋和過夜裝備,除非有路線安排上的需求,不然一般都會以九九山莊為主要的住宿選擇。 上網做功課時,有些人說前往登山口的路況不佳,底盤不夠高要小心,讓我有點擔心自家車能不能過去。
- 接下來要上聽說裸露感十足的小霸尖山,由於路程不遠,待回也會原路折返,山下先卸下裝備,再揹著相機和水爬上山。
- 雖然後來在救國團登山熱潮的年代有架設鐵梯,但基於安全理由已全部拆除,並且禁止攀登。
- 有一對兄妹躲進了織布機的經卷裡,漂到Oppeohe-na-boon山頂,但妹妹未能生還,哥哥因此將屍體切成肉塊丟到洪水中,而這些肉塊則幻化成人。
- Yoyo他們沿路玩猜謎遊戲、我跟陳先生聽Podcast、Ruby說下次要戴耳機聽音樂。
- 第一天的安排只需要順利到山屋就好,剛好朋友住新竹市,稍微早起一點就能省去住宿的問題,於是我們的第一天就從新竹市區出發,直接一路開往觀霧遊憩區。
想要推車的朋友,九九莊主說請推大輪子且耐用的,不然大鹿林道即使跟登山步道相比來說比較平緩,但輪胎太小除了會不好推以外,也比較容易壞掉。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我們這趟就有看到壞掉丟在路邊的推車,也有看到有人帶的推車太小台,最後乾脆背包自己背,把推車收起來提著走的情況。 登山口至九九山莊,短短4公里爬升約900公尺,對於如果是輕裝的我們是小事一樁,但負重就是考驗了。 ▲走到呆滯,跟一開始出發的妹子判若兩人,其實要不是後面的路況相對好走,若還要高繞或拉繩峭壁一定非常危險,因為精神、體力都很不好了。 因為第二天都是天還沒亮約清晨3~4點出發,要從海拔高度2699公尺走到3492公尺,也是爬升高度近800公尺的一天,雖然中間穿插平路緩坡,但清晨出發加上爬越高空氣越稀薄,也是讓人感到很「精實」。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鹿林道
開始踏上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後,天氣也開始變差,忽雨忽停的狀況下我們也只能一直前進。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剛開始就是一直之字形往上,過了2.2K之後幾乎都是連續陡升,大概走個一、兩百公尺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總算能夠體會到為什麼林道那麼長要走6小時,到山莊前的路才4公里也要走個4小時。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水源:大鹿林道上水源相當的充足,不過在超過馬達拉溪登山口後,就只有九九山莊一個活水源了。 如果沒有帶濾水器或是不敢喝積水的朋友,第二天登大、小霸尖山時請多帶一點水。 小霸尖山最後一哩路需攀岩,現場踏點明確、有繩索輔助,暴露感我覺得比鳶嘴山輕很多;不過如果風大或下雨的話,不必勉強登頂,安全第一哦。
- 西元 1927 年,台灣山嶽會的創辦人沼井鐵太郎透過攀岩的方式,首度登上了霸頂。
- 忽見前方有一倒木,僅露出小空間給人通行,本想彎腰側走,卻發現不可能…尤其我揹著大背包,只得跪著鑽過去。
- 天微亮,走在熟悉的大鹿林道,一如往常的平坦好走,只是距離長了點,前幾天下雨,導致路上有許多爛泥坑、水灘,甚至部分成了水道,但都不影響我們的腳步。
- 一來是比較輕鬆,二來是日出時分的中霸草原非常漂亮,染上金黃色的草原與天空必要親睹其風采。
- 第二天為了不要摸黑,又聽莊主說這幾天午後天氣都不太好,建議早點出發。
- 西元1927年日本人「沼井鐵太郎」首次登上大霸尖山後寫下第一筆登頂紀錄。
不過第二天行程我們剛好遇到天氣不好,山上水氣重一片霧茫茫,大白牆一片,只能邊走邊祈禱,等等上去拜託水氣散掉,出大景啊。 而九九山莊有成功堡跟通舖形式的山屋可住宿,可以選擇跟協作包餐或自己煮,吃飽飯後我們也就趕緊睡覺休息。 吃飽後走過捷徑,緊接著就是4公里連續陡上,爬升高度950公尺,這段路真的會讓人氣喘吁吁,除了有溼滑樹根路也有石瀑區,連續陡上也沒有在跟你客氣。 8.8K是伊澤山岔路口,離大霸還有2.5K的路,請繼續前行,回頭再上伊澤山。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住宿
往大霸尖山的路上就是聖稜線的其中一段,在稜線上的景色相當美麗,但這只是美景的剛開始而已。 剛到山莊時,莊主跟我們說這邊有個網咖區,如果需要上網可以走到山屋後方去,那裡才有訊號,也跟我們說那邊是看夕陽的好地方,推薦我們一定要去看看。 林道上其實有設不少石桌石椅供人休息,但當時去的時候人蠻多的,我們等到11K左右才看到一個沒人的空位,因此就趁機休息順便享用午餐。
大霸尖山登山口位在觀霧遊憩區內,看到大鹿林道的指示牌直接開進去,在300公尺處設有十多個停車位(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旁邊)。 萬一真的沒位置,外面還有一個較大的停車場可容納更多車,一樣是免費的。 13:15看見停車場的那一刻,心情無比地喜悅歡愉,三天62公里的大霸群峰路線終於完成,雖然過程有些辛苦,但回想起看到的壯麗大小霸與美到啞口無言的山景,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若是這裡沒位置,就必須停到觀霧山莊,來回需要多踢800公尺,若不想多走一段路,建議早點到停車場,畢竟大鹿林道真的很厭世。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霸尖山 三天兩夜 行程
公尺處,沿途左右懸崖峭壁難度較高須踩穩腳步,登上「小霸尖山」的頂點,不僅可與大霸尖山的雄偉身影遙遙相望,三百六十度的山陵線風光感動絲毫不比大霸尖山遜色。 公尺的「大霸尖山」,雖然無法登頂,光是從霸基仰望就不禁讚嘆那超越想像的宏偉壯麗,以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震撼力。 接下來就是第一天最硬的部分了,雖然一整天的路程只剩下4公里就抵達今天的終點:九九山莊,但這4公里要上升900公尺的高度,在經過17公里疲勞的我們,腳步開始變得緩慢了。 大霸尖山步道位於苗栗泰安鄉和新竹尖石鄉,從馬達拉溪登山口為起點,經過九九山莊、3050高地和中霸坪之後就可抵達大霸尖山,全長約11公里。 現在大鹿林道多了騎腳踏車的選項,但這次我們還是選擇步行,用雙腳一步一腳印。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登山路線
給人坐的座椅有限,不是給放包的,大家魚貫的將包放在地上,開始享用各自辛苦背上山的午餐與行動糧。 老蝦除了準備果乾之外,就是麵包、蝦媽親自炒的落花生、果凍能量飲、葡萄與香蕉。 七卡山莊名稱的由來,有一說是早期的登山口位置在更底下,從登山口到七卡山莊的距離為7k,故命名為七卡,也有一說是古泰雅獵場的音譯而來。 次高山 –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日治時期,日人測量員財津久平等人登上雪山主峰後,並量出高度為12,972英尺,以「台灣第二高峰、僅次於新高山(即為玉山)的山」命名為次高山。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訂房,門票,行程,交通JR PASS
有些人會特地帶好走的慢跑鞋或涼鞋來踢林道,或是帶推車或菜籃車來拉大背包,用完放在馬達拉溪登山口工寮再開始登山,下山再回來取,其實也是一種方法。 波卡沒有帶什麼特別裝備來對付林道,走起來是覺得還好啦,其實林道非常平緩好走,沒什麼上下坡,就是需要耐心慢慢踢就對了。 第一天基本上為預備行程,想要登上大霸尖山,都需從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 開始。 這裏不是登山口而是進入登山口的「起點」,必須先穿越過長達20公里的「大鹿林道東線」才能抵達正式的「馬達拉溪登山口」,沿途上雖然都是漫長的林道,但林蔭茂密的路徑,彷彿像是朝聖大霸尖山前的「洗禮」。 馬達拉溪登山口處有座紅橋,從這裡開始就是大霸尖山登山步道了,過了紅橋之後才是真正的登山。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第一天:觀霧山莊-九九山莊(步行23k)
沿著霸基前往小霸尖山,但登頂的路線需要拉繩攀爬,路徑也較小,下雨天岩壁溼滑也會增加攀登難度,如果天氣不好,就不建議登頂。 因海拔位於 2,699 公尺而得名,其特色為「山屋建築群」的概念,可容納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2025 150 人,採用(軟墊)通鋪式,但仍需要自備睡袋和過夜裝備,每人每晚 200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2025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元整,採用線上繳費模式,也有穩定水源和太陽能照明。 建議若有考慮衛生及保暖度者可以自備睡袋(建議選購之睡袋舒適溫度為 -5 度),或與公司租借(250元/個)後自行揹負。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登山裝備(參考)
在山屋剛好遇到他們老闆,老闆說九九山莊在BOT試營運,目前由原力和布農提供伙食服務,他很支持有二家以上的公司競爭,因為有競爭才有進步;能聽到老闆說自己願意參與競爭、努力進步,滿感動的! 因為排雲山莊就是一家獨大,那伙食的品質真的是…在各山屋中敬陪末座。 九九山莊乘載量為150人,每人每晚清潔費用$200元,入園審核通過後會收到線上繳費通知;入園證上九九山莊床位序號為流水號,有關住宿床位將由新竹林管處九九山莊現場管理員安排。 由九九山莊摸黑起登,會先一路陡上到6.2k,接著在6.9~8.8k走個V(先下後上),然後一路平緩到9.6k中霸山屋,再緩上到10.5k中霸坪。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這4K中雖然路跡明顯不至於迷路,但大多都是陡上的大石頭區和石瀑,尤其2K-2.6K感覺特別辛苦,4K就花上了3-4小時才抵達這次的住宿地「九九山莊」。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登山入門攻略 攀登百岳的前哨站,5大類型登山路線
依據國家公園難易度分級,大霸尖山登山路線為第3級,代表步道位處較偏遠山區,路徑尚稱清晰但部分坡度升降較大、氣候變化大而有潛在風險,適合體力佳,具備初步地圖判讀、負重行進、風險評估及應變能力者。 加利山:海拔3,112公尺,是大霸群峰三千公尺稜脈上最西側的峰巒;在台灣百岳中,是倒數第二座被岳人登臨的「百岳」山峰,只比六順山早三個月而已。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世紀奇峰」大霸尖山為泰雅族與賽夏族的聖山,因外貌如同酒桶,又稱「熬酒桶山」或「酒桶山」,與中央尖山及達芬尖山,合稱「台灣三尖」。 目前經由專家們探討及評估,這條路線崩塌過後地質脆弱易崩坍,不太適合車輛通行,就一直封閉至今了。 這次由於是有和九九山莊搭伙,在伙食的部分省下了許多重量,不過還是大約背了9-10kg左右(都是零食)上山,比起上次去南湖大山的重裝來說平易近人多了。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小霸三天兩夜|九九山莊 協作搭伙
我們的山林教育真的要加強,垃圾不應該被遺留在山林中,確實執行無痕山林的基本素養。 不過,實際上爬起了感覺沒那麼誇張,雖然有裸露感沒錯,但踩點都還算明顯與穩固,多處也有繩索可以拉,沒有感受到什麼畏懼就莫名其妙登上小霸了,沒有想像中可怕,小心翼翼爬就沒問題。 接下來要上聽說裸露感十足的小霸尖山,由於路程不遠,待回也會原路折返,山下先卸下裝備,再揹著相機和水爬上山。 7:03抵達霸基,不少人已經排隊在鐵欄杆下與大霸合影,看著眼前雄偉的大霸尖山,不由得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怎麼可以打造出如此特別的山峰,猶如古老的偉大方舟,帶著先民航向未知的世界。 大鹿林道如傳聞中平緩好走,唯有幾處泥濘的大積水,不過皆有辦法繞開,但林道沿途很多咬人貓,走進草堆時要注意一下。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另一說是在大洪水傳說中,泰雅族人為了躲避大洪水爬上大霸尖山,成為倖存的少數人類,之後就從鄰近區域開始建立聚落。
請問一下,你第二天的行程,太平山莊➜ 鐵杉林自然步道 ➜ 見晴古道 ➜ 鳩之澤溫泉,是怎麼去的呢?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2025 大霸尖山世紀群峰風雨急轉,第一天走了傳聞大鹿林道17K後隨即陡上4K來到九九山莊。 位於高海拔(約3,000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較原始,坡度較陡,具部分困難及危險路段,氣候變化大。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位於高海拔(約3,000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深入原始地區,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 非正式步道,無明確路基或路徑,屬原始山徑、古道遺跡、探勘或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 :大鹿林道上水源相當的充足,不過在超過馬達拉溪登山口後,就只有九九山莊一個活水源了。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裝備
原本以為會最可怕的小霸尖山,其實可以接受;倒是平平的19公里大鹿林道,最後被我們公認為是本次行程的大魔王。 寫文章的時候,我心裡總會漾起陳先生在離開小霸時說的「謝謝小霸的招待。」是啊! 因為晚出發,走沒一下天就亮了,所有人都提醒一定要先去大小霸再回頭撿伊澤加利,因為通常早上天氣都會比較好。 八人團隊在抵達加利山叉路時已經有三個佛系登山組的夥伴消失了,先鋒小組在這裡等了一下發現距離還有很遠,越等越冷,於是0610又繼續出發。 九九山莊海拔約2700公尺,是大霸步道上重要的前進基地,也是舒適的住宿地點,容納150床位,更是賞觀霧地區、看夕陽、觀星空的好地方。
從小霸回到步道上,沒想到上午晴空萬里,中午過後開始一陣雲飄來,整個視野都變差了,早上看到的聖稜線都被霧氣遮蔽住。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回到中霸山屋中稍作休息,旁邊有個水塔可以補水,簡單吃個午餐,已經沒有景可以看了,趁著至少沒下雨趕緊返回。 經過一番折騰,看到九九山莊四個大字,真的有股難以言喻的感動,還好趕在天黑之前抵達,終於能卸下裝備好好讓雙腿休息一下。 大部分的山友二話不說都會選下切吧,如果繼續走林道還有2K的距離,大致上要走半小時,而直接下切則只剩不到500公尺的距離,走快一點不用10分鐘就結束。 到大鹿林道後順著往大鹿林道東線入口開車進去,這裡沿路都可以停車,因為林道的步行起點是0.4K開始,所以如果不想多踏這400公尺,建議要早一點來卡位。 雪霸國家公園的雪季服務期間約是每年的一月至三月,雪季登山除了禦寒準備之外,也需要準備相關的雪攀工具,並且接受雪地訓練,才可以申請入園,否則雪季上山除了低溫和強風,路面積雪、結冰難行也會增加登山風險!
通過大鹿林道後,會抵達馬達拉溪登山口,經過吊橋後,就開始一路陡上,短短 4 公里卻需要重裝上升 850 公尺,很考驗體力。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但是經過這 4 公里後就可以抵達九九山莊,這裡是大霸尖山行程的主要住宿點,以山屋而言算是佔地廣闊的,有廚房、廁所,晚上也可以出來觀星,在臺灣山屋中已經可算是較舒適的山屋了。 除此之外,沒有高山經驗者,也可以先從一日的簡易高山行程開始適應,提前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才能做好預防準備。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出發日期
終於在10點左右抵達雲山民宿與朋友會合,主揪 定所說:「明天日出前就要起床,怕登山口沒位置,最好先整理好背包。」花了點時間整理登山包,並幫初次百岳的友人篩選裝備,享受最後盥洗後,就直接就寢睡覺。 由於沒有時間去林務局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辦臨時停車證,我們前晚把車停在觀霧山莊(大鹿林道西線0.2k)後就沒有移動了,也導致我們步行的起點比一般人多了600公尺。 過馬達拉溪登山口後,里程重新歸零,由此要一路陡上到4k九九山莊,很多山友都說2.7k之後會比較好走,但我自己覺得…就好走一點點而已,差異不大(汗)。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大小霸群峰有哪幾棵百岳?
其祖源傳說之一為裂石創生(Pinsbakan),是其中一個分支澤敖列系統的傳說。 在太古時期,位於Papak Waqa的Pinsbakan處有一顆大石頭,某一天石頭裂成兩半,從中出現一男一女,即為人類的祖先,在那之後他們結為夫妻,逐漸繁衍後代,而留在Papak Waqa一帶的人們就成為了泰雅族。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需注意的是,入園證的床位序號為流水號,非床位編號,正確的住宿位置,請抵達山屋後,由現場的管理員安排。
大霸尖山兩天一夜: 前往大霸尖山交通
在太古時期發生了大海嘯,世界因為洪水氾濫而形成汪洋一片,只露出大霸尖山。 有一對兄妹躲進了織布機的經卷裡,漂到Oppeohe-na-boon山頂,但妹妹未能生還,哥哥因此將屍體切成肉塊丟到洪水中,而這些肉塊則幻化成人。 哥哥將肉塊變成的人救到山頂上,給予不同的姓氏,待洪水退去後,這些族人一路再由大霸尖山散佈到新竹苗栗一帶。 台灣冷杉樹型又直又高,枝葉濃密,走在底下會覺得陽光透不太進來的感覺,登山客常常說是「黑森林」也多是由冷杉林所形成的。 大小霸的林相中有鐵杉和冷杉,鐵杉主要生長於2,100~3,000公尺的海拔,冷杉則更高一點:2,800~3,5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