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10月,政府再向三家發鈔銀行合共出售香港印鈔30%股權(即每家發鈔銀行10%)。 政府仍為香港印鈔的大股東,對該公司行使控制權,並由金管局總裁擔任公司主席。 2007年7月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行10元塑膠鈔票,是香港首次發行塑膠鈔票。
政府繼續為香港印鈔的大股東,對該公司行使控制權。 「青蟹」10蚊紙、紫色50蚊紙……都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紙幣。 憑着個人收藏經驗,於2017年在3個商場舉行個人收藏品展覽的90後錢幣收藏家張頌昇(Anthony)表示,首先是要喜歡上錢幣收藏。 金管局在1996年4月代表政府從英國德纳罗公司購入位於大埔的印鈔廠,該廠隨即以「香港印鈔」的名稱經營業務。 香港舊紙幣價值 政府在1995年前曾經發行1仙紙幣,其目的為方便找續及用作繳付公共服務賬單的仙額,1仙紙幣於10月1日之後不再被接受為合法貨幣。 那麼綠色十蚊紙價值中,過千蚊一張的「青蟹」又是否有可能?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硬幣+紙幣|1927年至1959年5元紙幣價值
2009年,渣打銀行為了紀念香港分行成立150周年,特別發行面值150元的紀念鈔票,亦是全世界第一張面值150元的鈔票。 而這批鈔票亦是香港第一批可以讓香港市民自訂編號的鈔票。 「飛輪」的價錢大約介乎於數千元至10,000元/張、即可達到200倍升值。 匯豐銀行「飛輪」發行於1927年至1934年,「飛輪」一名源於紙幣正面左邊,有位女神腳踏有翼的車輪,故被稱為「飛輪」。 香港舊紙幣價值2025 另一款是同樣有「中張」之稱、由匯豐銀行於1959年發行的香港紙幣10元。 張頌昇指「青蟹」於1985年開始印製,而那時候10元主要分為2間發鈔行發行 – 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
- 張頌昇曾經提到雖然一般香港紙幣的10蚊紙幣不會太貴,單張或散張更未必太有價值。
- 2007年7月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行10元塑膠鈔票,是香港首次發行塑膠鈔票。
- 他又提到,通常手簽的、質素又高的話會有機會數千元。
- 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站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香港財經時報概不承擔責任。
- 金管局在1996年4月代表政府從英國德納羅公司購入位於大埔的印鈔廠,該廠隨即以「香港印鈔」的名稱經營業務。
- 張頌昇提到當時的10蚊紙是用作新年封利是的面額之一, 而匯豐銀行的「青蟹」以1985年擁有AA字頭的話可以賣到錢,不過一般10蚊紙幣都不會太貴,至於單張或散張亦不太有價值。
假若從上述5個5元紙幣及硬幣,哪一個會較有收藏價值呢? 香港舊紙幣價值2025 張頌昇認為是1927年、即棉胎級5元的收藏意義最大,因為年份經歷了戰爭,加上歷史悠久關係,要保存亦都不容易。 不過《香港財經時報》曾於拍賣網站看到1963年5月的「中張」值過萬元,張頌昇則指須視乎紙幣的1)質素、2)需求以及3)狀態和號碼。 渣打銀行「老爺車」則於1934年至1956年發行,較值得留意的是當時的發鈔行渣打銀行仍是舊名稱 -「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當中的新金山代表澳洲。 「飛輪」並沒有分作機簽或手簽版本,張頌昇解釋因為50元以當年都屬於較大面額紙幣,所以全部只有手簽版本。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紙幣價值|4款10蚊紙幣種類
第二張是較為人熟悉的匯豐「青蟹」10元,事實上於香港回歸之前,10蚊紙幣普遍以青綠色為主,所以不少人會稱其為「青蟹」。 由於紙幣經歷時間洗禮後,舊鈔可能會出現發黃情況,而這亦會影響一張紙幣的價值。 香港舊紙幣價值 綠色十蚊紙價值中,過千蚊一張的「青蟹」又是否有可能? 香港舊紙幣價值 張頌昇表示,下次紀念鈔可能要待一些大型運動會、亦於中國地區舉辦等因素,發行新紀念鈔的機會便會相應增加。 英格蘭銀行表示,舊版鈔票仍可以拿到銀行存款或者兌換成新版鈔票。
金輝錢幣郵票公司負責人陳榮輝指出,姑勿論鈔票外貌美醜,物以罕為貴。 對比三間發鈔銀行,陳榮輝指出,渣打銀行的發鈔量通常較少,其他兩間銀行則不相伯仲。 香港舊紙幣價值2025 他又留意到國內若以鈔票作為禮物送禮(非賄賂),通常以渣打銀行為主。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紙幣價值20蚊|中銀1994年20蚊僅比面值高些少
匯豐銀行「飛輪」是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於1927年-1934年發行的,但並非匯豐首張發行的50港元。 「飛輪」之名源於紙幣正面左邊,有位女神腳踏有翼的車輪從而得名。 然而,以往的紙幣是沒有既定顏色,所以會看到舊有的100元香港紙幣不一定是紅色。 直至2003年,根據金管局,3間發鈔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中國銀行(香港)推出新鈔票,除了以香港景點作為設計主題之外,亦同時統一香港紙幣的面額主色。
- 其次是10元「青蟹」,由於當時香港回歸前數十年,銀行發行10蚊紙是青綠色,所以慣叫作「青蟹」。
- 鈔票背面有一班人群,相信是反映著不同年代的香港人同望向維港風景,一共有100萬張。
- 紙幣整體均用上藍色作為主色,背面則印上舊匯豐大樓,張頌昇於YouTube片段中提到,大樓屬於第3代匯豐大樓,於約1935年建成並於1981年拆卸。
- 這款香港紙幣價值方面,張頌昇指出須視乎特定年份,如一些早期年份或A字頭冠號的有可能達約100元/張位置、即5倍水平,普遍會比匯豐的有價值,因為其存世量或發行量都較少。
- 中國銀行(香港)百年華誕紀念鈔票是2017年為紀念中銀於香港服務100周年而推出的,根據資料所示,這款香港紙幣鈔票面值100港元,用上紅色作為主色調帶有吉祥、喜慶之意。
- 其中渣打銀行的50元紙幣由於發行量最少,收藏價值亦最高。
- 與此同時,張更提到如果是一張1927年全新的「飛輪」更有機會達到8萬元至10萬元,但非常稀有,因達到完全無摺痕的是相當稀有。
「20蚊紙」方面,首先是匯豐銀行的「黑柴」,紙幣主要以較深顏色作為主色,正面除了印有「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字樣外,底兩側有匯豐的亦角形logo。 背面正中間印上香港總部大樓,伴隨大樓兩邊亦有兩隻獅子。 不過,張頌昇提到一個情況下,「中張」回收價格或可以升值百倍,不單是紙幣的狀態質素外,最重要是有特定年份。 這張香港紙幣於1959年開始印刷,但並非1959年的10蚊紙最值錢,反而是下圖中的「1964年10月」,要注意一定是該年份和月份。 第一款是一張被稱為「棉胎級」的5元紙幣,發行年份大約是1927年至1959年。 收藏專家「香港真藏(荃灣)」負責人張頌昇提到,1959年對香港紙幣而言是一個轉捩點,因當年是慢慢的由「棉胎級」5元紙幣變成面積較細的5元紙幣。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硬幣+紙幣|綠鎖匙5元(圖)
剩下來仍然由公眾持有的英女皇頭像硬幣大多數都變成了收藏家的珍藏品,甚少在市面流通。 較早前我曾在本專欄裏談過有關硬幣的設計,想不到讀者們竟相當感興趣。 更有一些讀者回應,對於我「坦白招認」是洋紫荊硬幣設計的「罪魁禍首」表示諒解。 這又叫我想到,大家可能都想知道有關本港貨幣一些比較有趣的資料。 所以,我打算再把有關硬幣的一些花絮公諸同好,與各位像我一樣喜歡收集錢幣的同道中人分享。 論發鈔面值,50元紙幣的數量按慣例較少,陳榮輝認為會較吃香。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上海彙豐銀行伍圓(豹子號)
其次是10元「青蟹」,由於當時香港回歸前數十年,銀行發行10蚊紙是青綠色,所以慣叫作「青蟹」。 張頌昇指「青蟹」於1985年開始印製,而當時的10蚊主要分為2大類,分別是由匯豐銀行發行的,以及渣打銀行發行的。 香港舊紙幣價值2025 匯豐銀行150週年紀念鈔票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成立150週年特別發行,於鈔票正面可見匯豐總行的獅子圖案,以及旁邊一對小孩。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紙幣收藏|匯豐銀行「藍屋」(圖)
整張鈔票的設計主題是宣傳奧林匹克宗旨以發北京08奧運會理念。 「印匯」後來改名「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特別發行印有「香港」字樣的鈔票,相比在其他地方的珍稀。 如果你發現手頭的1993年1元洋紫荊硬幣可以用磁石吸起,你千萬要把它保留下來。 每100枚1元洋紫荊硬幣中,只有1枚有這種特質。 事緣在1993年我們嘗試用成本較低的鍍鋼來鑄造1元硬幣,以代替1960年開始使用的比較昂貴的紅銅鎳合金。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紙幣價值20蚊|評級標準與靚「冧把」無關
翻查當年新聞片段,當中有100張屬於幸運號碼供市民競投。 香港舊紙幣價值 【大紀元2023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英格蘭銀行近日表示,儘管已經從去年10月開始英國全面流通塑料鈔票,但是仍有價值90億鎊的舊版紙質鈔票在英國人手中。 第一批洋紫荊硬幣的供應當然很充足,但最後一批英女皇頭像硬幣就相當罕有了。 事實上,任何年份的英女皇頭像硬幣也都成為了稀有錢幣,原因是按照《中英聯合聲明》的規定,英女皇頭像硬幣要「逐步更換和退出流通」。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硬幣+紙幣|張頌昇YouTube片段連結(3)香港舊鈔票「鎖匙系列」$5紙幣? ?
除了「綠鎖匙」之外,渣打銀行亦曾推出黃色的5元紙幣、又稱「黃鎖匙」。 張頌昇指其顏色傾向黃色偏橙,而黃色通常於較大面值時才會用到,例如1,000元紙幣。 香港舊紙幣價值2025 相較而言,「綠鎖匙」比「黃鎖匙」更先推出,但兩張紙幣均大約於50年代開始發行的。 渣打銀行推出過多款不同鎖匙系列,而這張「大綠匙」為整個系列中面額最大的,張鎖昇指這紙幣較為特別,因為其他發鈔銀行當年仍推出面積較大的100元紙幣,但渣打則把面積縮細。 不過,張頌昇提到一個情況下,「中張」回收價格可升值百倍,不單是紙幣的狀態質素外,最重要是有特定年份。
香港舊紙幣價值: 香港紙幣收藏|香港發鈔銀行歷史
渣打銀行方面,「長棍龜」於1985年面世,亦屬於較早期神獸系列但非首款。 張頌昇指系列按當時而言屬於破天荒事情,因為紙幣的圖案融入中國及神話元素,加上紙幣美觀關係吸引更多人收藏。 這款香港紙幣價值方面,張頌昇指出「黑柴」屬於一款較後期時代的紙幣,即80年代中期,以全新質素而言會有大約3至4倍升幅、即介乎60元 – 香港舊紙幣價值 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