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一般設有 SMM 的醫療保險,都會賠償超出保障額之 80% 醫療費用,每年賠償上限為 HK$10 萬至 HK$22 萬不等,覆蓋的賠償項目則視乎不同保單而異。 值得注意的是,SMM 亦設共同保險,普遍為 20%,即是受保人需自付超支部分金額的 20%。 賣家可以找律師在土地查冊處申請補契,一般費用只是幾百元。 最後需要提醒賣家,如果簽臨約、收好訂金後,想停止買賣交易,由於買方可以提出訴訟,索取賠償,所以如果您未有簽訂正式買賣合約,賣方必須賠償雙倍訂金、買方的地產經紀佣金、律師費。
在家中,你可以實行較為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盡量減少水電雜費開支。 無論任何收入水平的家庭,食宿都是佔其開支的最大部分,當中低收入家庭的食品開支所佔比例較住屋高,高收入家庭情況則相反。 如果大家是承租一個私樓單位,均需為電費、水費及煤氣費繳交按金,每個項目金額,可由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
雜費開支: 開支5:律師費
入稟狀指,雙方在2017年簽訂六年租約,租金由21.8萬元起每年遞增至25萬年,被告按租約向原告支付近105萬元。 原告在疫情期間給予被告10次租金寛免,而被告自2022年2月起拒絕支付租金、管理費、空調費等雜費,被告亦在2022年8月在沒有原告的同意下單方面解除租約並交出舖位。 買家在買樓後,需要在「最後繳款日期」前繳付差餉和地租費用,應繳付金額會以當季度餘下日期按比例計算。 應繳律師費金額視乎你的物業是發展商從政府拍賣所得,還是舊樓重建得回來。 由於發展商是收回多幅地皮去建樓,而每幅地都有自己的地契,律師需要逐份細閱及簽署,因此收取的費用會比較昂貴。 而從政府購地而建的新樓,律師費一般為幾千至幾萬不等。
- 第四筆費用是土地註冊處登記契據文件的註冊費,根據土地註冊處的資料,除非有切實有力的證明,否則物業價值超過750,000元,便須繳付450元的註冊費。
- 比較不同地區的家庭平均支出,港島家庭開支最多,月均超過4萬元,其次是新界的2.9萬元,九龍家庭平均每月開支約2.76萬元。
- 運勢分析:你的工作壓力會比較大,工作量相對繁重,同時要小心可能出現的人事糾紛。
- 首先第一筆要繳交的費用是250元的居屋申請費,如果同時申請「白居二2022」就須要多付210元,合共460元。
- 這時候「額外醫療保障」就能發揮它的作用,賠償超出賠償上限的醫療開支,大大減低投保人的財政壓力。
- 醫藥費、由院舍代支付並獲得付還的私人費用(例如一些按個別人士的需要而支付的費用),均不獲扣除。
交了上期後,如果租客與業主約定於月尾交租的,即下一次交租的時間應為10月尾。 論單位租金,若要找一個300呎的私樓單位,在香港島也需要約HK$15,000。 若在港島租一間100呎單人房,亦需HK$5,000。 當然大家亦可租住村屋,有朋友租住350呎單位,連車位,月租HK$8,500。 如果是買一手新盤,發展商亦可能會提供印花稅優惠及代繳印花盾稅折扣等,可以留意相關細節,節省買樓開支。
雜費開支: 買賣雙方可否使用相同律師樓?
這時候「額外醫療保障」就能發揮它的作用,賠償超出賠償上限的醫療開支,大大減低投保人的財政壓力。 雜費開支 「額外醫療保障」(Supplementary Major Medical,簡稱SMM)是指,當醫療開支超出合資格保障項目的賠償上限時,賠償餘下的醫療費用(俗稱「包底」)。 業主買樓前是可以事先向貸款的銀行申請預先批核按揭服務。 一旦成功獲得銀行初步批核,業主儘快在銀行指定時間內購入獲批物業,就可以順利批足按揭,安心上會。
當然市場競爭激烈,也有部分代理爲了儘快成交而主動徵收少過1%,但是市場價格通常是1%。 如果買家購入的是一手樓,地產佣金一般都是發展商支付,有些買家會在私下跟代理達成共識要一點回佣。 雙方需要達成一定的共識以免最終因爲佣金時間而鬧翻。 還有一點,佣金是作為地產代理服務的收費也是他們的收入,換個角度思考,讓代理賺他們應得的錢,只要服務良好,業主也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現時按揭保險能夠為置業人士以高成數按揭上車,800萬物業以下可承造高達九成按揭,800至1,000萬物業可承造八至九成按揭,最高貸款額720萬。 但金管局規定只有自住人士才能申請,如果單位屬於放租,按揭成數最高只能為五成。
雜費開支: 管理費及雜費
無論是一手樓或二手樓,管理費是一定要計算在内的開銷。 雜費開支 管理費是根據單位的大小而定,業主在一開始入住時一般上都會需要繳付2至3個月的管理費按金。 首先第一筆要繳交的費用是250元的居屋申請費,如果同時申請「白居二2022」就須要多付210元,合共460元。 通常市民會同時申請居屋及白居二增加抽中機會,因此今次的開支預算將計算460元。 「雜項開支」設有每年保障上限,Bowtie 靈活計劃(基本/升級)之上限為 雜費開支2025 HK$14,000 – 24,000 / 年,此筆保障額將每年重置。 若雜項開支保障額已達上限,可以每年「額外醫療保障」(SMM)抵銷超出上限的開支(設 20% 共同保險)。
雜費開支: 額外醫療保障 SMM
即使租客負責地租或差餉,如果租客欠交,業主亦有責任要先繳交欠款,之後才在雙方訂立的條款向租客追討損失,例如在租客繳付的按金中扣除。 至於生活開支如電費、水費及煤氣費一般由租客支付,相關戶口亦由業主名稱轉為租客名稱。 業主要安心放租,除了避開租霸問題,更重要是清楚放租的基本知識,買樓收租自然更加順利。 如果忽略這些問題,不但隨時招致財務損失,甚至引起法律爭拗! 為了讓大家做過精明的業主,今日小編就一次過和大家分享經常被人忽略的6大放租細節。 雖然這些開支在整筆買樓金額中佔得並不多,但都是需要長遠支付的。
雜費開支: 業主買樓前如何確保銀行可批足心裏想要的按揭成數以免首期準備不足?
假如你有上車打算,就要計好所需資金,以訂立清晰明確的儲蓄計劃。 以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字,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700元,以這個入息粗略估算,每月供款約10,480元。 因應不同的貸款計劃及單位大小,這筆開支都會有所不同,雖然居屋供款壓力較少,但新業主同樣不能忽視這筆每月開支。 雜費開支2025 雜費開支 除了以上的費用外,由於居屋的交樓標準是清水樓,一般只包廚房和廁所的磁磚及煤氣爐等基本設施,基本上要經過裝修才可入住,裝修費從平到豪裝,自然有不同預算,因人而異。
雜費開支: 雜費開支要分清
以上都是一些買樓時需要支付的常見費用,買家定必要清楚首期以外的所有開支,否則在買樓時便會很容易大失預算。 雜費開支2025 購買一手樓的地產代理佣金會由發展商支付,而購買二手樓,一般需要支付樓價的1%為佣金。 出租物業亦有其他間歇開支,如裝修費、維修費等,而物業亦有可能出現空窗期,未有人承租,減少全年租金回報。 在確定儲蓄目標的優先順序後,你需要認真考慮實現目標所需的儲蓄途徑,從而制定儲蓄計劃,例如每月把收入的最少10%作為儲蓄。 你可以根據個人財務狀況及儲蓄目標來調整儲蓄數額,但緊記儲蓄額大小須切合實際需要。
雜費開支: 開支1:首期
現時首置業主買樓可向銀行申請的按揭成數較高;而已落成物業及二手住宅物業的最高樓價限制又較樓花寬鬆。 故此買樓需要多少錢作為首期,要衡量買家是否首置、收入、壓力測試、購買的物業種類及物業價格各項因素。 只拿著首期費用便貿然決定買樓,小心會因為首期以外的開支而大失預算。
雜費開支: 疫情造就「上車」機會?了解什麼是按揭保險!
對於單身的水瓶座來說,這一週可能會出現新的戀愛機會。 運勢分析:本週,你的焦點將放在事業前景上,將能得到貴人的指引,從而產生新的構思或計劃,為你的事業帶來新的發展方向。 對於單身的朋友,本週有不錯的桃花運,可能有機會遇上異國風情的艷遇。 藉著機遇和努力,處女座可以在事業和愛情方面獲得積極的成果。 業主把物業放租後需要通知差餉物業估價署,在租貸協議訂立1個月內,提交表格「CR109」,並透過網上、親自遞交或郵寄至該署。
雜費開支: 為什麼你需要「額外醫療保障」?
「全包」聽似物有所值,但如果買家遇上不良律師樓,就要小心有隱藏收費,如高昂的文件影印費、車馬費等,故必須委託信譽良好的律師。 雜費開支2025 雜費開支 律師費要付多少,一般視乎單位本身的樓齡和面積,再計算「全包」價格。 一些樓齡高的單位,或者是村屋,業權/地權不清或無契等問題較常見,律師費相對較高。
雜費開支: 計算租金回報
年青人要上車殊不容易,除了首期以外,其實仍然有各種各樣瑣碎的買樓開支,合計起來絕對不是一筆小錢,如果前期缺乏預算,支付首期後無力支付其餘支出,則上車大計堪憂。 為了成功買樓上車,事前就必須要有良好財政規劃安排,預先準備各種買樓開支,MoneySmart 為你整合六大買樓開支資訊。 運勢分析:你在這週可能面臨著較重的財務壓力,經常發生突發性的破財事件,這使你將會容易感到焦慮和煩躁。 幸運的是,你在這段時間內會得到一些貴人的幫助,不管是身邊的或來自遠方的都可能給予協助。
雜費開支: 業主需要提供租金收據
銀行在批核按揭貸款時必須遵守金管局的按揭成數的規定,業主若想申請更高按揭成數就需要通過購買按揭保險。 保費多少需要看貸款額、按揭成數、貸款年期、不同保險公司等其他因素。 有些按保公司也會看在申請人過去良好的信貸記錄而提供一些保費上的折扣。 保費是由銀行一次性借出,不過業主可以選擇不同供保費的方式,可以一次性還清、按每年繳付或是計入貸款額裏每月供款也可以。 如果業主是透過地產經紀或中介人購入物業是需要繳付經紀佣金的費用,一般金額為物業成交價的1%。
不同裝修公司都會為資金緊絀的業主推出所謂的「居屋裝修套餐」,即提供基本入住需求的裝修,不同公司有不同報價,以下整合部分公司的資料供讀者參考。 不論是一手或是二手樓,都會需要繳代管理費、水費及媒氣等雜費按金,亦是絕對不可忽略的買樓開支。 以管理費為例,價錢以每呎計算,視乎物業而言,舊樓二手樓普遍可以每呎$1或低於$1,但如果是新樓,則多半要每呎$4起跳,新樓樓書亦會列明,準買家所需的管理費按金,一般均為3個月。 至於水電及煤氣費同樣需要繳交按金,不過合計起來亦約莫為1千元左右。 至於既有按揭保險的水平,則視乎按揭個案的成數及年期而定,由按揭總額約1%至約4%不等。
至於地區因素方面,當然是位於港九的樓宇租金,較新界貴。 以地區而言,愈遠離鐵路站,及單位的層數愈低,壓價的空間愈大。 雜費開支 現時不少年青人為減低租金開支的同時,又想租住理想地段,均會與朋友合租單位。
租約經打釐印後代表具備法定效力,除了有助解決日後租務糾紛,對於業主日後申請按揭,如想把租金計進收入,有打釐印的租約中,租金收入可用七折計算,沒打釐印的租約則只能當六折計算在內。 在2022/23課税年度你為你已年滿60歲的父親支付了他住宿院舍的費用$60,000。 你可選擇申請扣除長者住宿照顧開支($60,000)或申索供養父母免税額($50,000)。 可獲扣除的款額只包括提供照顧的費用(例如住宿、飲食、護理及雜項開支)。 醫藥費、由院舍代支付並獲得付還的私人費用(例如一些按個別人士的需要而支付的費用),均不獲扣除。
經過代理負責的樓盤一般上也比較有保障,而且買賣過程中需要經常與賣方聯絡、查清單位有沒有事故、洽談較佳的價錢等,建議最好交予專業的地產經紀處理。 香港政府規定由2016年11月5日開始,香港的所有物業從價印花稅一律為物業價格的15%。 除非準業主是首置人士及香港永久性居民則可以參考第二標準稅率繳交較低的印花稅。 在2019年新制按揭制度之下,首置人士能夠透過向按揭保險公司,在原有的保費上另加15%按揭保險費,提交額外的按揭保費,由此豁免壓力測試。 因此按揭保費將會在首期以外,按揭人士最大一筆的買樓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