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民表示,「祝張醫生一生平安 身體健康」、「希望竹君可以休息,有人替換是好事」、「張醫生加油」、「張醫生好好休息」、「祝張醫生一切安好」、「支持和願張竹君及其家人平安無恙,辛苦晒!感恩!加油!」等。 新冠肺炎疫情由年初爆發至今,只要日日430準時扭開電視,總能看見張竹君醫生在記者會上講解最新疫情發展。 日子久了,明明和她互不相識,對她的感覺卻比身邊「朝見口晚見面」的老闆和同事還要親切!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主任張竹君丈夫傳出患上腦瘤命危,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ICU)留醫。 消息指,張竹君的丈夫情況有所好轉,清醒很多,並且各項指數也恢復不少。 張竹君丈夫2025 不少網民繼續留言為張竹君及其丈夫打氣,「張醫生加油,祝福你和家人身體健康」、「早日康復,加油」。 在政府新聞網的Facebook專頁直播中,不少網民亦留言關心張竹君的情況。 另外,由於早前曾傳出其丈夫病危的消息,因此亦有網民猜測是次缺席是否與其家人有關。 其去年患上腦瘤,做手術多次後也沒有好轉,並在三月及十一月時多次傳出病危;由於張竹君與丈夫都是虔誠基督徒,不少教友都一直有為他們一家祈禱,其後亦傳出其情況有所好轉。
張竹君丈夫: 查看完整版本 : 丈夫病逝仍表現專業 張竹君獲跨黨派政界人士慰問
據悉,張竹君患癌的丈夫近日病情不穩,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ICU)留醫,其朋友圈流傳短訊,呼籲親友為張竹君的丈夫祈禱。 前日在政府新聞網的社交平台專頁直播中,不少網民也留言關心張竹君的情況,當時已有網民猜測是次缺席是否與其家人有關。 其夫婿余岳鋒醫師12月6日凌晨因腦癌病逝威爾斯親王醫院,張醫生連月來除了應付疫情,還要到醫院探視丈夫,此期間仍堅守崗位,從未缺席每日疫情記者會,專業表現獲得市民高度讚譽。 一直主持每日430疫情記者會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本月5日臨時缺席,本月6日亦沒有出席記者會,再次由傳染病首席醫生(流行病學)歐家榮代替。 新冠肺炎襲港十個月,疫情記者會中,總會見到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向大家匯報最新情況。 早於今年3月,網上已流傳張竹君的丈夫身體抱恙,入住深切治療部,昨日網上再傳出他需要氧氣輔助,亦不清醒,但有關消息未經張竹君證實。
- 昨日張醫生在430記者會召開前約1小時突然請假,臨時由歐家榮代替主持記者會,外界都為竹君醫生送上祝福。
-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自本港出現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過去11個月均出席疫情簡報會,其間曾連踩72天未有休假,巿民大讚其專業。
-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男神木村拓哉今(2日)遭八卦週刊《Friday》報導,網路謠傳他跟工藤靜香準備宣布離婚,且還跟YOSHIKI有關,日本記者堵訪到工藤靜香,她回應:「大家都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 1905年初,張竹君寫信給上海的粵人同鄉組織——上海廣肇公所,反覆強調如果美國華人能與國內人民“合羣禦侮”,“則拒一美而列強知中國之難侮,拒一美約,而日後見民權之可伸,則此一舉也,未此非轉弱為強之機焉”。
- 張竹君丈夫余岳鋒,據悉因腦癌年初起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有傳他今日早上(6日)因病重離世。
- ” 她認為時間就是生命,醫務人員救死扶傷,就要深入前線親自抬出傷員到後方救治。
-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又授予她“立國紀念勳章”、“赤金紅十字軍功勳章”及“中華民國忠裔紀念章”,以表彰其功德。
張竹君醫生幾乎每天四時半出席記者會,但昨日(5日)首次缺席記者會,並由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代替。 張竹君表現專業,試過連續72日主持疫情記者會,記者關心她無時間休息,她則稱,自己工作時間不算長,其他同事更忙。 張竹君丈夫 原來張竹君在工作背後,還要頻撲到醫院探望病夫,令人動容。
張竹君丈夫: 【蔡天鳳遇害案 消息指鄺球被捕後聘多名律…
一直在疫情記者會亮相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5日)及今日(6日)均缺席該記者會,由傳染病首席醫生(流行病學)歐家榮代替。 【本報訊】一直在疫情記者會亮相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前日及昨日均缺席該記者會,由傳染病首席醫生(流行病學)歐家榮代替主持。 張竹君丈夫因腦瘤,年初起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他在昨日凌晨3時病情惡化,延至早上在醫院離世。 自香港爆發新冠肺炎以來,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一直緊守崗位,每天出席疫情記者會匯報最新情況,更試過連續72日無休,專業表現深得大眾好評,更被指是最受歡迎的官員。
1911年11月17日,張竹君的救傷隊駐地移往漢陽,她在這天的日記上寫道:“士兵一見‘紅十字’,頻送受傷者來,自朝至夕,應接不暇。 ”當天晚上她又趕到革命軍戰時司令部查看傷員,日記中記載當時的情況:“時已夜深,路途不便,且路寬不滿三尺,左是田,右是塘,我騎在馬上十分驚恐,幾陷塘中。 ” 根據國際紅十字會公約,紅十字人員可以通行交戰兩方,張竹君與隊友利用這一便利條件,常把清軍的部署泄露給革命軍,弄得清軍十分被動。 1911年11月1日,張竹君因日夜搶救傷員,感染細菌手腫大並發燒,才回上海治療併為部隊採購冬衣和藥品。
張竹君丈夫: 記者、作家飯碗不保?ChatGPT取代人類寫書、寫新聞,OpenAI擅用傳媒文章訓練AI模型!
1905年初,張竹君寫信給上海的粵人同鄉組織——上海廣肇公所,反覆強調如果美國華人能與國內人民“合羣禦侮”,“則拒一美而列強知中國之難侮,拒一美約,而日後見民權之可伸,則此一舉也,未此非轉弱為強之機焉”。 她又指出:“今茲辦法,不藉政府,不須使臣,凡吾工商,皆可自為,苟能合羣,非但不懼美國,並何懼列強乎。 ”張竹君相信羣眾的力量,明確指出只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一定能取得鬥爭的勝利,表現出張竹君的先知遠見和灼熱的愛國情懷。 張竹君丈夫2025 上海廣肇公所的董事和旅滬廣東紳商多次致電清廷,要求政府拒絕在續約上簽字。 中國人民在反對美國華工禁約中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力量,在一定程度遏制了美國種族主義者肆意加害華工的趨勢。 張竹君丈夫2025 1900年在廣州博濟醫院醫科班畢業,24歲開始行醫,25歲時與徐宗漢在廣州開辦禔福醫院,兩年後又創辦南福醫院,成為中國第一位創辦醫院的女性。
張竹君丈夫: 消息:張竹君丈夫病重離世
新冠肺炎疫情襲港已有一年,張竹君幾乎每日都出席疫情記者會,累計已經出席約二百二十場記者會,更曾連續七十二日主持疫情記者會,直至前日才突然缺席。 雖然政府新聞處前日二時半的通告仍然顯示,張竹君會出席,但到下午四時十五分,即記者會前十五分鐘,防護中心代表轉為較少露面的歐家榮。 香港人除了每日關注疫情發展,近日又多了一個關心的人:衛生防護中心主任張竹君。 從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這位幾乎與在台灣爆紅甚至傳出競選下任台北市長熱門人選的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一樣,會在每日下午政府新冠疫情例行記者會見到的身影,成了全民最熟悉的人。 2020年2月8日至4月19日,張竹君連續72日出席每天的例行記者會,首度引發公眾對她的關注。
張竹君丈夫: 專業敬業表現獲高度讚譽
此外,這位張醫生,盡心竭力在辛亥革命及抗日戰爭中搶救傷員,享有「中國南丁格爾」、「中國女豪傑」等稱號,並獲孫中山頒發多個勳章。 張竹君今午同樣主持疫情記者會,有記者問到明天會否繼續召開記者會,她泛起笑容指今天已「講咁多」,「希望聽日無其他個案啦,咁咪唔使開」。 若果無呢幾十日的四點半記者招待會,小弟就唔會對張竹君咁深印象。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成立了湖北軍政府。 由於缺乏強有力的作戰指揮者,武昌革命黨人急電同盟會的第二號領袖黃興,請他到前線指揮作戰。
張竹君丈夫: 張竹君丈夫病逝 建制泛民同慰問 葉劉:親人病重仍盡忠職守
上周六,忽見張醫生罕有缺席例行記者會,讓不少人十分關注,至周日有噩耗傳出,其患有腦瘤的丈夫不敵病魔離世,實在叫人為她心痛。 張竹君丈夫 張竹君丈夫2025 在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連續兩日缺席例行疫情記者會,據多間香港傳媒報道,張竹君患有腦瘤的丈夫余岳鋒於周日(6日)不幸病逝。 2021年1月1日,張竹君在記者會被問及2020年抗疫工作的感受,她指過去一年市民抗疫十分辛苦,許多平日可做的事如外出吃飯都變得困難,但希望市民可再忍耐,期望新冠疫苗面世後,生活很快可以回復正常。 1月23日是香港抗疫一周年,張竹君亦被問及抗疫一年的感受,她指過去一年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不只是香港,全世界也是。
張竹君丈夫: 網民感哀傷 望竹君保重
日本政府數據顯示,東京地區2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3.3%,通脹率自1月創下的4.3%的近42年高位顯著回落,但仍連續9個月高於央行2%的目標。 分析認為,通脹回落,或因為燃料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響開始減弱,以及政府提供能源補貼,紓緩家庭電費飆升帶來的影響。 東京通脹數據是全國趨勢的先行指標,分析預計全國通脹率將於2月見頂。 扣除燃料及生鮮食品後,東京2月的通脹數字按年升3.2%,升幅略高於1月的3%。 另外,日本1月失業率跌至2.4%,略低於市場預期,求才求職比維持於1.35。 曾與張家輝在電影《掃毒》中合作而為港人熟悉、「泰國最美變性人」Poyd早前宣布結婚,且公開單身派對的細節,獲20萬網民留言送祝福。
張竹君丈夫: 特 寫/張竹君一貫專業 記者會不談夫病情
辛亥革命爆發後,從上海出發之前,當時在上海的革命黨領袖黃興、宋教仁欲急赴武漢,卻苦於清軍關卡檢查甚密,無法成行。 張竹君巧妙地將黃、宋等裝扮成隨隊醫護人員,躲過沿途檢查,順利到達武漢,黃興立即擔任了戰時總司令,極大地穩定了軍心,鼓舞了武漢軍民的士氣。 後來清軍反攻,黃興被困在漢陽,清軍封鎖長江,又是張竹君用十字會的渡船,冒險護送黃興從漢陽渡至武昌脱險。 中華民國成立後,張竹君原先的一批好友如胡漢民等身居要職,而她淡泊名利,終生不嫁,還收養20多名孤苦兒童,撫養成人。 張竹君同情窮人,她在廣州和上海開辦的醫院,遇有貧窮的病人,醫療費可酌減,甚至免收,所以她經濟上經常拮据,有時還負債。
張竹君丈夫: 腦瘤六大須知
疫情期間,港人每次在「四點半記者會」都看到張醫生交代最新疫情,而對她留有深刻印象,特別是被人留意到她連續72日沒有放假,仍堅持為港人抗疫走在最前。 作風低調的她,多次回覆記者不談個人問題,記者會主要交代疫情,以及強調自己不是最辛苦的一個,衞生署不少同事都是連日工作沒有休息,自己更可能是較好的人。 被本土派人士稱「國師」嘅嶺南大學中文系前助理教授陳雲(原名陳云根)日前喺社交媒體發貼,指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的丈夫逝世是「香港抗疫以來第一宗好消息!」,事情惹來爭議。 嶺大今日(8日)仲發聲明同佢割席,話其言論同大學冇任何關係。 張竹君曾連續72日主持疫情記者會,面對記者一連串的提時,回應不溫不火,表現專業,記者關心她無時間休息,她則稱自己工作時間不算長,其他同事更忙。 張竹君過去曾連續72日主持疫情記者會,面對記者一連串提問,回應不慍不火,表現專業。
張竹君丈夫: 張竹君指新一波疫情正浮現 政府擬收緊檢疫安排
完成悉數轉換債券後,母公司永利渡假村持股比例將由71.6%降至65.8%。 張竹君丈夫 標普全球公布,香港2月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3.9,高於1月的51.2,反映私營經濟連續兩個月擴張,並創去年5月以來最快增速。 受惠防疫限制進一步放鬆,促進商品及服務需求,私營經濟加快擴張。 訂單增長再度急升,以外貿需求最為顯著,出口訂單創2011年1月以來最大升幅,內地新增訂單升幅亦是歷來最高之一。 客戶需求升溫,帶動企業以12年來最快速度擴產,並繼而增聘人手及擴充採購,職位增長率升至8個月高位。 供應鏈樽頸已經紓緩,供應商縮短供貨時間,改善幅度是24年以來最好,預示企業未來數月持續增產。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隨萬國紅十字會深入東北救護受害的中國人。 張竹君丈夫2025 1905年,與李平書合辦上海女子中西醫學校,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女子醫科學校。 1909年,上海醫院成立,張竹君被推舉為監院(院長)。 第三位張竹君醫生(參圖黑白照),廣州人,比張祝齡牧師早一年出生,生於1876年。
投入成本通脹亦見放緩,升幅收窄至4個月最低,整體成本通脹減慢,企業向客戶轉緣成本幅度相應放緩。 至於衡量企業經營情緒的產出預期指數反映,私營企業商業信心破紀錄,顯示營商環境短期內持續好轉。 藝人莊鍶敏拿督父親莊寶早前秘密入院,消息指他年初來港期間感到不適,連月來身為長女的莊鍶敏,每日輪流與弟妹往醫院探望,希望父親早日康復,而莊思明男友楊明亦有現身醫院,並每次都佷有心提湯壺給未來外父。
每當被問到有無放假等事宜,她都感謝各界關心,但婉拒多講自己。 「本土派國師」陳雲(陳云根)神隱多時,一現身就做出人神共憤的惡行,在社交媒體拿張竹君醫生丈夫病逝的傷心事,宣洩莫名其妙的仇恨。 此外,張醫生於1月中曾以香港政府代表團成員身份前往武漢了解疫情,包括調查病例群組、防疫措施及臨床處理。 另外,4月時有北角佛堂群組患者透露,他曾最少5次收到張醫生親自來電慰問。 張竹君丈夫病危的消息在10月底Whatsapp群組間流傳,大眾才得知張竹君這位10個月來幾乎每日與港人「疫境同行」的醫生,自己亦一直承受著至親病危的巨大壓力。
本地政界人士不分泛民、建制,紛紛於社交網向其表示慰問。 日主持疫情記者會,曾有記者關心她無時間休息,她則稱自己工作時間不算長,其他同事更忙。 據了解,張竹君與丈夫均是醫生,二人都是虔誠基督徒,其夫去年不幸患上腦癌,一直在威院留醫,惟病情反覆,其後轉差,進入癌病末期,延至昨日不治。
張竹君丈夫: 健康醫思一點通
她是同盟會人,也是基督徒,被稱為中國史上第一位女西醫,其貢獻不止於此。 1900年,她畢業於廣州博濟醫院醫科班,廿四歲開始行醫。 在抗疫方面,這位張竹君醫生,與香港的張竹君醫生最相似。
張竹君丈夫: 【張竹君首次缺席疫情記者會 惹網民擔心】昨增101宗 確診者居住大廈名單更新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男神木村拓哉今(2日)遭八卦週刊《Friday》報導,網路謠傳他跟工藤靜香準備宣布離婚,且還跟YOSHIKI有關,日本記者堵訪到工藤靜香,她回應:「大家都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31歲嘅陳凱琳(Grace)自2018年與鄭嘉穎結婚並先後誕下三名兒子,生活幸福美滿。 雖然Grace減少幕前拍劇工作,不過佢亦不時於社交平台大曬造型照、分享美妝教學及煮食心得等影片,深得網民喜愛。 日前,佢喺小紅書分享煮食影片,素顏嘅佢更不時露出小蠻腰,網民除咗指佢身材冇走樣之外,亦心痛佢肚臍凸起兼四周變啡。 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表示:「希望節哀順變,您為社會的付出,我們會詺記心中。」他沒有言明對象,但從語境而言,相信也是慰問張竹君。 崇基禮拜堂的伍渭文牧師,曾在上月1日的主日崇拜中提及夫婦二人,指在威院治療的余醫生情況一度反覆,但當時已由危殆轉為穩定,又特別帶領會眾在崇拜中為余的病情及他們一家祈禱。
對於記者關心佢無時間休息,佢都只係話自己工作時間唔算長,其他同事仲忙啦。 張竹君喺繁重嘅工作背後,仲要頻撲去醫院探望病夫,令人動容。 張竹君自今年初疫情開始都極少放假,試過連續72日主持疫情記者會,就算沒有記者會的日子,很多時都如常上班。 昨日張醫生在430記者會召開前約1小時突然請假,臨時由歐家榮代替主持記者會,外界都為竹君醫生送上祝福。
張竹君丈夫: 張竹君丈夫病逝 教友病人惋惜稱許「大好人」
話說陳雲嘅「張竹君夫逝世好消息」論一出,即畀廣大網民圍剿,指佢冷血同政治抽水等,但陳雲就一於少理,仲同網民挑機指,有咩不滿即管去大學投訴佢添。 嶺南大學留意到陳雲在社交媒體上涉及侮辱衛生防護中心官員,並呼籲他人到嶺大投訴。 嶺南大學現嚴正聲明,嶺大早於2016年8月已經終止陳雲的教職,此後陳先生與嶺大並無任何關係。 永利澳門公布,將向專業投資者發行6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初步轉換價每股10.24港元,較昨日收市價溢價近27%。 發債集資淨額約5.86億美元,將用於一般企業用途,可改善集團流動資金及財務狀況。 若悉數轉換債券,可轉換為近4.6億股股份,相當於現時已發行股本約8.8%,以及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