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而言,每月入息首800元全數豁免的限額增加至首1,200元,而其後5,600元的收入則最多有一半(即2,800元)可獲豁免,總豁免計算金額每月最高為4,000元。 此外,政府自2021年2月起將綜援受助人可獲全數豁免計算的新工作入息由首月入息增至首兩個月入息,前提是受助人在過去兩年內未曾獲此項豁免。 職津分三層:全額、四分三額及半額,收入上限分別為每月不高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之50%、60%及70%。 一般來說,前者(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會較後者(所有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高。 換言之,除了領取四分三額或半額職津的住戶原來的收入相信都已經是超越貧窮線之外,部分領取全額職津的住戶的收入也會超越貧窮線,所以只有部分領取全額職津及收入低於貧窮線的住戶能夠在數據上視作獲得政府幫助而脫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職津除了協助有需要人士脫貧外,兼有「防貧」的作用,有助減低收入不均的情況。
不同類別的受助人會獲發不同的標準金額以應付其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例如食物、衣服鞋襪、燃料電費和耐用品。 雖然法定最低工資保障了個別工人的基本收入,但若一家四口因只有一人工作而未能養活一家,綜援及職津制度便是兩個政策工具,在設計與功能互補下,為有需要家庭提供適當幫助。 當然,這三個制度在未來仍需不斷優化,以應對社會的轉變,亦不能排除日後還需要新的政策工具。 在國際間就負入息稅的討論及實施,都離不開是如何作出入息補貼的同時,增加工作的鼓勵。 例子如美國的Earned 一人綜援金額 Income Tax Credit,英國的Working Tax Credit,及新加坡的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可說是異曲同工。 香港的綜援制度及其豁免入息計算方法,雖有類似作用,但如上述的局限,便需要一個新的政策工具。
一人綜援金額: 香港福利制度如何鼓勵就業及協助低收入家庭
扶貧委員會於2013年9月公布2012年的貧窮線,就貧窮人口作出分析。 2012年,在計及恆常現金的政策介入後,貧窮線下有 個非綜援住戶,當中近半數(48%;即 戶,共 人)屬於在職住戶,其餘主要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2。 這個分析的引申意義便是:要扶貧便要協助這些低收入在職家庭及處理長者退休保障不足的問題3。 前行政長官便在2014年1月的施政報告中,建議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 職津依據工時分三層,即非單親住戶每月工時要求為144、168及192小時,而單親住戶為36, 54及72小時。
以鼓勵他們投入勞動市場及持續就業。 2當年主要是公共援助(public assistance)計劃,即今天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 在討論法定最低工資的同時,負入息稅(negative income tax)或低收入補貼的理念亦經常會被提出,即若入息達不到某一個水平,政府予以補貼。
一人綜援金額: 經濟狀況審查
日後在優化的長者生活津貼制度下,對於一位65歲的退休人士來說,若其強積金加上積蓄為40萬至200萬元,便可以保留35萬元的現金,餘下的加入公共年金,便仍可以符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 舉例來說,一位65歲的男士退休時,積蓄加上強積金合共50萬,便可以將15萬元購買公共年金,每月領取870元年金,同時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即現時的每月3,815元。 長者生活津貼金額且會於每年約2月,經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後,依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調整。 一人綜援金額2025 另一個例子,一位65歲的男士退休時,積蓄加上強積金合共有200萬元,若保留35萬元,餘下165萬元購買公共年金,每月領取9,570元,仍符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每月3,815元。 年金(annuity)是在大學修讀統計學時進行一項有關人壽保險的研究時所涉獵的範疇之一。
- 表二顯示於2019年2月1日的每月平均綜援金額,除了一人住戶外,其他住戶人數住戶的每月平均綜援金額略低於2019年的貧窮線8;換言之,單靠綜援只能幫助部分受助住戶脫貧。
- 這或反映貧窮線是由於只考慮收入,便會將那些可能是有資產但沒有穩定收入的長者界定為貧窮。
- 特區政府2012年底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2,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訂立官方貧窮線,以協助分析貧窮的現象,制定扶貧政策,及檢視扶貧政策的成效。
- 此外,政府自2021年2月起將綜援受助人可獲全數豁免計算的新工作入息由首月入息增至首兩個月入息,前提是受助人在過去兩年內未曾獲此項豁免。
- 香港的綜援制度及其豁免入息計算方法,雖有類似作用,但如上述的局限,便需要一個新的政策工具。
- 換言之,雖然單是領取長生津,在統計上仍未脫離收入貧窮,但不少都認為自己沒有經濟需要。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 一人綜援金額2025 綜援作為一個安全網,是幫助那些未能單靠自己的能力賺取足夠收入的家庭,得以滿足其在香港基本的生活需要。 我們在任何適當的場合,都會強調這個制度是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基本法第36條),更不應貼上一個負面的標籤。
一人綜援金額: 經濟狀況調查
不過,當時的提議,除了在研討會上有討論,社會上基本沒有討論。 補助金則包括長期個案補助金、單親補助金、社區生活補助金、交通補助金和院舍照顧補助金。 符合資格的受助人亦可獲發放特別津貼(例如租金津貼、水費及排污費津貼和就學開支津貼),以應付其個人或家庭的特別需要。 目前,綜援計劃下的援助金大致可分為標準金額、補助金和特別津貼。
- 每一個社會政策工具都有其特定功能和局限,經歷社會的轉變和發展,便會產生不同的社會政策工具,透過不同工具的配合,以切合一個多元及複雜的社會結構。
- 職津依據工時分三層,即非單親住戶每月工時要求為144、168及192小時,而單親住戶為36, 54及72小時。
- 12這項資料在近年調查有一個明顯的趨勢,便是有愈來愈高的百分比貧窮長者表示沒有經濟需要:2015年為67.9%,2016年為71.4%及2017年為80.1%。
- 在决定一个家庭是否符合资格领取综援时,社署会考虑整个家庭的资源和需要。
- 以一位月入1.8萬元(即接近中位數)的人士計算,及以最新公布的強積金年率化淨內部回報率減去通脹為2.8%6,供了強積金25年,都只會有現今價值的77.7萬元;供了40年,便會有現今價值的約158萬元。
- 換言之,每名在職受助人可以保留額外的收入最多為$4,000($1,200 + $5,600 x 0.5 )。
- 我們在任何適當的場合,都會強調這個制度是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基本法第36條),更不應貼上一個負面的標籤。
- 若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經電腦系統調整及人手招聘工作完成後,最早於6月的申領月份實施,為期12個月。
以入息為香港從事經濟活動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150%或以下的住戶為例,如達上述工時要求,便可分別獲得每月1,000、1,200及1,400元全額津貼2。 此外,住戶中每名合資格兒童可獲每月1,400元的兒童津貼。 以一個每月收入低於22,400元的四人家庭為例,如當中包括兩個兒童,每月便可獲得最高4,200元。 若以上述綜援例子中的四人家庭計算,每月便有最高13,200元(9,000元+4,200元)應付生活開支。 對於有工作能力而沒有工作的人士,綜援制度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及特別津貼,以鼓勵及協助他們就業。 我在這裏特別要講解其中一項,即在今年2月1日起增加了豁免計算入息的上限,由過往的每月2,500元,增加至4,000元。
一人綜援金額: 約1.8萬人失業領綜援 領取年期平均約4.1年
在上屆政府最後一份的施政報告便提出要「研發金融產品,讓長者善用資產,以增加退休後投資收入的穩定性」。 由於大部分退休長者,沒有固定收入,在貧窮線只考慮收入的局限下,不論有多少資產,也會較易被界定為貧窮。 《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在2019年,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仍有39.1萬名長者被界定為貧窮11。 一人綜援金額2025 不過,我們留意到在過往的調查,如在於2018年的調查中,居於沒有領取綜援住戶而被界為貧窮的長者,有80.6%表示沒有經濟需要12。 這或反映貧窮線是由於只考慮收入,便會將那些可能是有資產但沒有穩定收入的長者界定為貧窮。 公共年金的設立,目標之一便是協助退休長者將部分資產轉變成穩定的收入。
一人綜援金額: 申請資格
另一團體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同基層街坊參與交流會,並提出兩項議題,包括關注街坊在通過詳細資格審查階段後,也不能在短時間「派房」,甚至完成詳細審查後的等候時間越來越長,希望房屋署能夠公佈有關編配的輪候時間。 每一個社會政策工具都有其特定功能和局限,經歷社會的轉變和發展,便會產生不同的社會政策工具,透過不同工具的配合,以切合一個多元及複雜的社會結構。 有一句較為古老的英文詞語 “Birmingham screwdriver”,意指用單一工具作所有用途。 8香港2019年的一人至六人以上住戶的貧窮線分別為4,500元、10,000元、16,600元、21,400元、22,100元及23,000元。
一人綜援金額: 公共年金與長者生活津貼的前因後果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特首政策組舉辦的論壇上指,香港會繼續發揮優勢與國家開拓合作空間。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則提到,香港要「圓滿完成」下月的區議會選舉,並及時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營造更安全的發展環境。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15款行李喼的耐用程度,發現全部有不同耗損。 一款逾八千元的名牌行李喼,5分評級只獲2.5分;又有一款行李喼手挽有塑化劑超出歐盟標準45倍。 就聯席的意見,房屋署回應指,公屋編配的情況受多項因素影響,申請者在各公屋選區的輪候時間會不停變動,署方不能預計個別申請者所需的輪候時間。 聯席也提到,發現最近有三人住戶獲編配二至三人公屋單位,而非較寬敞的三至四人單位,擔心住戶一旦入住後,出現輕微人口增加,便容易成為「擠迫戶」。
一人綜援金額: 就業支援補助金
綜援計劃的目的,是以入息補助方法,為那些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安全網,使他們的入息達到一定水平,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由於不同情況的人士(兒童、成人、長者、單親、殘疾人士等)都有不同的需要,加上不同的政策考慮,在綜援計劃下,他們的「基本需要」都有所不同。 一人綜援金額2025 一人綜援金額 當然,根據上述的豁免入息的安排,工作動機還有不足,收入只要超過$6,800,再賺多一些都會被扣除。
一人綜援金額: 綜援2023|6. 就業支援補助金
後來當彭定康提出成立「老年退休金計劃」後便將構思中的強制公積金計劃擱置。 後來彭定康決定放棄「老年退休金計劃後」,便重啟強制公積金計劃,英文由Compulsory改為Mandatory。 自從國際勞工組織通過一九七零年《確定最低工資公約》,香港的勞工組織便持續地爭取在香港成立法定最低工資制度。
一人綜援金額: 就業
對於 已領取綜援滿兩個月的個案,不論受助人的類別,可享有豁免計算入息的安排。 如綜援受助人找到工作,可享有豁免計算入息的安排,即部份入息可獲豁免在綜援金額中扣減。 一人綜援金額 注意:受助人須符合居港規定及通過資產及入息審查,方可獲得綜緩,而可領取的實際援助金額,以社署的審批為準。
一人綜援金額: WELEND A.I.私人貸款 現金獎高達$12,000
以恆常的綜援制度計算,一個四人家庭(兩名成人、兩名兒童、全數是健全人士)計算,資產上限為88,000元,而職津四人家庭的資產上限則為548,000元。 一人綜援金額 孫玉菡又指於社會福利署於2013年推出自力更生綜合就業援助計劃,鼓勵和協助綜援人士提升受僱能力及覓得有薪工作,並於2020年推出優化的就業支援服務。 15至59歲的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必須接受就業支援服務,2013年1月至2023年9月,累計有約138,000人次參加就業援助計劃及或接受就業支援服務,約27,600人次成功就業或重返主流教育,當中約7,690人次脫離綜援網。 低津/職津的成立及持續改善,便是為較低收入的在職住戶15,特別是育有兒童的住戶,提供財政支援。 由於部份領取職津住戶的原收入已高於貧窮線,所以職津除了扶貧外,同時有助防貧,減低收入不均。 一人綜援金額 一人綜援金額 就關注組提出的意見,房屋署回應指,會繼續進行一年一度的定期查核工作,以及監察經修訂的配額及計分制的實施情況,確保公屋資源得到合理分配。
有關建議亦被納入了2015年12月出版的退休保障諮詢文件的其中一個附錄。 一人綜援金額 6由於當年7月的申領月份才實施新津貼水平,以現金流計算,當年的全年開支只計及由8月開始派發經調整後的職津水平,而未足以反映調整津貼金額之後全年開支總額的影響。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成立「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於2018年年中推出公共年金13計劃。 一人綜援金額 一人綜援金額 由於「公共年金」的概念對一般巿民來說較為陌生,我於2018年4月29日的網誌中,試圖減低不少人「對公共年金的誤解」。
關注組也指出,現金津貼一直未擴展至非長者一人住戶,N無津貼(即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提供一次過生活津貼)政府亦已稱無意再推,零支援、零津貼令非長者一人住戶非常無助。 同時,公屋入息限額過低,不少人為符合輪候公屋資格,減薪減工時,變相也鼓勵申請人依賴社會福利。 一人綜援金額 關注組提出當局應為非長者一人住戶統一派放現金試行津貼,並重新審視公屋入息上限計算機制。 5綜援受助人可得的援助金額是個人或該家庭在綜援計劃下「認可需要」與「可評估收入」的差額。 現時領取綜援的單身健全長者,如沒有申領特別津貼,每月的「認可需要」包括標準金額3,815元、社區生活補助金360元及與電話有關的津貼130元,他/她每月可得的援助金額會視乎其「可評估收入」(即每月領取的年金金額)而定。
雖然我在8月29日的網誌已解釋了實施職津的始末,為令討論完整,在此作簡短複述。 特區政府2012年底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2,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訂立官方貧窮線,以協助分析貧窮的現象,制定扶貧政策,及檢視扶貧政策的成效。 一人綜援金額 扶貧委員會於2013年9月,正式公布2012年的貧窮線,及就貧窮人口作出分析。 以2012年的數據,在計及恆常現金的政策介入後,貧窮線下有 一人綜援金額2025 個非綜援住戶,當中近半數(48% ;即 戶,共 人)屬於在職住戶,其餘主要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3。 這個分析的引申意義便是:要扶貧便要協助這些低收入在職家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