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鄉郊基金舉辦的「村落深度遊 – 荔枝窩快艇往返三椏村導賞團」開始接受報名! 由2023年3月28日- 4月25日逢星期二開團,每次名額只限12人。 荔枝窩船期表 由荔枝窩出發,坐船到三椏村碼頭,航行時間約15分鐘,然後由導賞員帶大家走訪三椏村約1小時,包括海上遠眺印洲塘景色、認識村內三個圍嘅歷史、欣賞粉紅色沉積岩海岸同紅樹林。 導賞完結後自由安排午餐和自由活動,回程可選擇坐返快艇或自己步行回荔枝窩。
幾年前 Susan 返香港照顧年老父母,也和 David 合作復村大計,為復村義不容辭。 沙頭角慶春約有七條村,包括荔枝窩、梅子林、三椏、鎖羅盆、蛤塘、小灘及牛屎湖。 David 說荔枝窩全村只有兩大姓,黃氏及曾氏,而曾氏就佔大多數。 荔枝窩船期表2025 此村建於圍牆內,有擋煞氣和聚財功能,全村有200多間村屋,分為三條巷九條街,井然有序。
荔枝窩船期表: 荔枝窩快艇往返三椏村導賞團
漁農自然護理署更於2021年9月推出吉澳文化徑,進一步推廣吉澳的歷史、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大家在吉澳行山時,可以加深了解當地的歷史故事。 在沙頭角開放試驗計劃下,每個假日分有2個沙頭角開放時段,每時段容納3團本地遊旅行團。 客家人是香港原居民大族,新界631個原住民村落中,客家人佔341個,而荔枝窩村就是舊時最大的客家村,人口約2,000 人。 乘客將會有80分鐘可以在鴨洲遊覽,並在12時45分再乘船返回三門仔。 鴨洲以褐紅色角礫岩、「鴨眼」海蝕拱等景觀,遊覽小島約需1小時。 沿著村裡的小溪一直走,就能到達淡水濕地區,這裡是香港面積最大、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原生態地區之一。
- 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 根據漁護署的資料,全球逾60種紅樹,香港就有其中8種,全都集中在荔枝窩,沿著荔枝窩自然步道,可找到鹵蕨、桐花樹、海欖雌、木欖、海漆、銀葉樹、秋茄和欖李。
- 村內超過200間房子以三縱九橫形式以及風水格局排列,四周更有樸實的風水圍牆保護。
- 那裡士多還可代客召船往西貢黃石或者馬料水碼頭;或步行5.5公里(約2小時)往烏蛟騰,坐小巴或的士返市區。
- 註2:單程票可適用於以下航班,其他航班須支付來回票的費用:上午9時15分及上午10時45分由蒲台島開出;及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由赤柱開出。
- 乘客將會有80分鐘可以在鴨洲遊覽,並在12時45分再乘船返回三門仔。
- 由2023年3月28日- 4月25日逢星期二開團,每次名額只限12人。
不過要注意,因疫情影響,吉澳故事館、鴨洲故事館、荔枝窩故事館最近暫停開放,直至另行通知,詳情可留意相關景點最新公布內容。 前往荔枝窩,除了 從大學站步行去馬料水碼頭乘船,還可以沿古道徒步前往。 周末偶爾會有人售賣傳統客家美食,山長水又遠嚟到荔枝窩村,當然要買手信,包括花生米通、炒米餅、雞屎藤茶粿、糯米糍等,還有白菜乾,都是$10起,非常抵食。 由馬料水碼頭往荔枝窩,經過黃竹角咀的邊緣,可見到受風化侵蝕的「鬼手岩」,它的形狀似一個緊握的拳頭,五指明顯,乃黃竹角咀的地標。
荔枝窩船期表: 路線1. 荔枝窩自然教育徑
離開黃竹角海會進入紅石門往印洲塘,紅石門的石呈現紅色,是很久以前因氣溫太高,空氣氧化岩石中的鐵質所致,估計有上億年歷史。 根據漁護署的資料,全球逾60種紅樹,香港就有其中8種,全都集中在荔枝窩,沿著荔枝窩自然步道,可找到鹵蕨、桐花樹、海欖雌、木欖、海漆、銀葉樹、秋茄和欖李。 村中的大樹也是古樹名木,細葉榕、秋楓樹和樟樹也被列入古樹名冊。 快到60歲的曾偉強(David)由英國返港長住,原來只因一張1963年的荔枝窩衛星地圖,令他憶起兒時的荔枝窩村曾有香港「小桂林」的美譽,梯田、河流和魚塘等美景,是香港的鄉村典範。 他希望能重現祖先家園,於是找來各路英雄,包括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一齊研究復耕大計。 走著走著,一間小屋傳出陣陣柴火味,原來老村民 Susan 正蒸製客家傳統茶粿,每次有船,她都會開班授徒,有時教幾個,群情洶湧時可教廿人,大人細路夾手夾腳做茶粿,仿如大師班。
- 離開黃竹角海會進入紅石門往印洲塘,紅石門的石呈現紅色,是很久以前因氣溫太高,空氣氧化岩石中的鐵質所致,估計有上億年歷史。
- 快到60歲的曾偉強(David)由英國返港長住,原來只因一張1963年的荔枝窩衛星地圖,令他憶起兒時的荔枝窩村曾有香港「小桂林」的美譽,梯田、河流和魚塘等美景,是香港的鄉村典範。
- 導賞完結後自由安排午餐和自由活動,回程可選擇坐返快艇或自己步行回荔枝窩。
- 客家人是香港原居民大族,新界631個原住民村落中,客家人佔341個,而荔枝窩村就是舊時最大的客家村,人口約2,000 人。
如果客家農家菜唔啱你口味,可以步行往約2公里外的三椏村(約45分鐘)。 那裡士多還可代客召船往西貢黃石或者馬料水碼頭;或步行5.5公里(約2小時)往烏蛟騰,坐小巴或的士返市區。 荔枝窩船期表2025 Susan 年幼時隨父母往英國生活,說起荔枝窩的童年,除了艱苦歲月,想不到好日子,「耕田都唔夠食,仲記得細個擔嘢擔到喊」,因為女性在客家社群地位較低,照顧家庭又要務農,生活忙個不停。
荔枝窩船期表: 星期日 及 公眾假期
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現在村落還保留211間村屋,而且大多維持著三縱九橫的客家建築風格。 村莊四周的自然環境得到良好保護,環境優美,生態環境類型豐富,而且生物多樣性極高。 你可以沿著綠樹成蔭的荔枝窩自然小徑漫步;或在壯觀的紅樹林和迷人的海岸前拍照留念。
荔枝窩船期表: 荔枝窩文化館
客家人叫婚宴做「食豬肉」,皆因農村生活簡單,殺豬到賀已是最高級享受。 除了太平地,圍牆外也有大廣場,遇上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附近七條村的村民也會前來,廣場高峰期可容納成千人。
荔枝窩船期表: 沙頭角鴨洲吉澳一日遊|鴨洲擁罕見沉積岩成世界地質公園
鴨洲同時因擁有香港罕見的褐紅色角礫岩和獨特的地質環境,被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範圍。 對外推廣工作由原居民曾偉強(David)負責,每逢有船載旅客入村,就會辦導賞團,60分鐘和你暢談古村舊事。 荔枝窩船期表2025 三椏村距離荔枝窩村約四十分鐘步程,如果從烏蛟騰步行至荔枝窩邊便會經過此景點。
荔枝窩船期表: 水上巴士|三門仔往返大水坑、荔枝窩、吉澳、鴨洲乘搭懶人包【附預約方法】
三椏灣的奇特地質也吸引不少人前往,例如海邊的暗紅色岩石、紅樹林間木棧道。 展覽內容主要來自村民提供的口述歷史資料和他們捐贈的文物,透過慶春約及七村簡史、小瀛學校、太平清醮、農耕與貿易等四大主題,向遊客全面介紹其歷史文化和多元的生活環境, 讓當年的鄉村面貌重現眼前。 荔枝窩船期表2025 村內超過200間房子以三縱九橫形式以及風水格局排列,四周更有樸實的風水圍牆保護。 荔枝窩村成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後,更成為遠足和生態遊的熱門勝地。 與鴨洲相鄰的吉澳,以百年姻緣樹、可觀賞印洲塘的觀景台、吉澳正宗手打墨魚丸、客家菜以及吉澳故事館而聞名香港。
荔枝窩船期表: 沙頭角開放!碼頭乘船直達鴨洲/吉澳/荔枝窩 附一日遊行程
村內有水道貫穿,方便雨水沖走門前垃圾,各家門口有磨刀石,磨刀不求人。 村內有二級歷史建築協天宮,原本還有天后廟,可是因早年水漲被沖往吉澳,現只留下遺址。 荔枝窩村的原居民在 荔枝窩船期表 2013 年與港大嘉道理研究所、香港鄉郊基金、綠田園基金及長春社,開展「永續荔枝窩」計劃。 於70年代的移民潮中,荔枝窩村不少人都離開了往英國去,留下不少破房子、廢農田。 「永續荔枝窩」計劃目的要讓古村重新興旺,宜居宜耕,令小社區重生。 此計劃更於2020年獲得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可持續發展特殊貢獻獎」。
荔枝窩船期表: 荔枝窩400年客家圍村 必去地質公園
非蒲台島居民單程每次$25.0 (註1)來回票$50.0 荔枝窩船期表 (即日回程) (註2)註1: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購買單程票。 註2:單程票可適用於以下航班,其他航班須支付來回票的費用:上午9時15分及上午10時45分由蒲台島開出;及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由赤柱開出。 一是,往荔枝窩的船只得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有,由馬料水三號梯台開出,由大學港鐵站步行往馬料水碼頭約 15 分鐘。 來往三門仔至荔枝窩及鴨洲的水上巴士今日(12日)正式啟航,從三門仔出發前往位於馬鞍山海濱長廊的沙田77區梯台、荔枝窩、吉澳、鴨洲等地方,水上巴士上會有導賞員作導賞或有導賞廣播。
荔枝窩船期表: 荔枝窩一日遊|3大行程路線攻略
二是,如果喜歡健行的朋友,亦可以由烏蛟騰經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椏村前往荔枝窩,行程約 2.5 小時,亦可以由荔枝窩步行往鹿頸當回程。 客家村的正門被風水牆包圍,昔日的村民根據風水格局和大自然共存的理念,在村的兩側種植了茂密的風水林,希望帶來好運與財富。 半月形風水林內有不少百年古樹,包括樹身有逾十個空心洞、被譽為「空心樹王」的秋楓樹,「五指樟」,以及「絞殺榕」。 荔枝窩也是沙頭角慶春約七村聯盟的中心,是昔日教育、經濟與傳統慶賀活動的基地,由此可通往鄰近六條鄉村,包括鎖羅盆、梅子林、蛤塘、小灘、牛屎湖和三椏村。
荔枝窩船期表: 荔枝窩一日遊|7大景點推介
全程收費為80元,由荔枝窩、吉澳或鴨洲登船收費為60元,三歲以下小童免費。 水上巴士分別有早上及下午兩條航線,早上航線於上午8時30分從三門仔公眾碼頭出發,15分鐘後抵達沙田77區梯台上落客,並在9時前往荔枝窩,需時約1.5小時。 在荔枝窩短暫停留10分鐘上落客後再前往吉澳,最後在11時25分抵達終點站鴨洲。
荔枝窩船期表: 荔枝窩冷知識
遊客可乘搭港鐵東鐵綫到大學站,從B 出口步行15 分鐘至馬料水三號梯台乘搭街渡渡輪服務前往荔枝窩,航程約為1小時30分。 環繞荔枝窩村修建的自然步道長約1.2公里,包含多個生態景點,貫穿風水林、田野、溪流、白花魚藤林和紅樹林等多種生態環境。 由碼頭登岸,沿著岸邊小路前行,不久便見到荔枝窩村的牌坊,再穿過一片綠蔭,即來到荔枝窩廣場。 鶴山寺(觀音廟)、協天宮(關帝廟)和1920年代成立的小瀛學校建於廣場前方,廣場左側是小瀛故事館,對面則有涼亭和古砲。 鴨洲在1950年代曾有逾千人居住,雖然後來大部份村民移遷至市區,但至今仍然留下不少漁村文化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