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擁有龐大的 13.2 吋觸控螢幕配置,並且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聯網微星導航以及 Ford Power-Up 的 OTA 無線更新功能。 福特focus active Focus ST(上)在 ST-Line 基礎上,換上了 ST 專屬的槍灰色水箱護罩及前保桿設計。 Focus ST 在 ST-Line 基礎上,換上了 ST 專屬的槍灰色水箱護罩及前保桿設計。 旅行跨界 Focus Active 則於水箱護罩部分採用直瀑式鍍鉻設計,前保桿兩側也換上不同的氣壩造型,整體呈現較為斯文的扮相。
- Like 1 鄢春軍Ford 九和汽車 民族展示中心 我是高雄九和北高雄展示中心鄢春軍,大家可以叫我軍軍,我在2021全年度累計銷售159輛,是Ford全臺灣銷售業務中的第4名,也獲得鑽石銷售顧問的頭銜,會有這樣的成績不僅僅要感謝諸多車主照顧,無論你身在臺灣哪個地區,軍軍都會提供你最誠摯的服務,包含了舊車爭取好價錢、新車給予好折扣、贈送配件、貸款需求等,歡迎大家不吝提問。
- 由於本刊記者也是FOCUS車主,多少知道這車的能耐,體驗完離開駕駛座後,心中卻滿是激動,眼前這部髒兮兮的FOCUSActive,絕對堪稱史上最強的FOCUS。
- 由於乘坐空間也是這代 Focus 的強項,此優點也延續至 Active,新世代 C2 底盤不僅車身放大,後座讓筆者 178 公分乘坐有 2 拳膝部空間、半拳頭部空間,也特別在後座中央底板的隆起降低,不僅讓腳部更能夠輕鬆舒展。
- 因此最大馬力182ps/6,000rpm、最大扭力24.5kgm/1,600-4,500rpm,搭配 SelectShift™ 八速手自排設定,同時具備汽缸間歇停止技術,能在14毫秒內關閉其中一個氣缸(第一缸)。
- SYNC 3 建議搭配原廠傳輸線使用:起初筆者使用 iPhone 副廠傳輸線,便出現過 2 次小當機(包含前 USB 失效),所幸以系統重置即解決。
- 其中型車尺碼之2,700mm軸距,創造同級最出色的車室空間,同時維持最適切台灣道路環境的車身尺碼,而跨界休旅的車格則賦予更高的駕駛坐姿,提供更寬廣的駕駛視野,後座乘客也享有更便捷的上下車體驗。
同時,率先發表的 ST-Line 車型,不僅在水箱護罩蜂巢狀設計的開口更為明顯,車型的前保桿的造型亦隨著車頭有所變化。 左右氣壩如今沿中央連成一氣,形狀也更為方正立體;透過銀色飾板的妝點,層次感也明顯許多,使車輛更具有霸氣的運動視覺。 跨進高度剛好的車內,滿滿的科技感是這台車收服人心的關鍵,中控台的八吋觸控螢幕不只內建衛星導航,還可連結Apple Carplay,底下還有手機無線充電,更別說鞍座上的電子排檔旋鈕和EPB電子手煞車,還有駕駛座前方的HUD抬頭顯示,都大大拉出和對手的距離感。 值得一提的是, Focus Active 車型底盤設定上採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式獨立懸吊系統,另外離地間距要比標準版車型高出30mm達到150mm。 Overlay-5.jpg外觀方面,Focus Active 採用了跨界風格的包圍,其中包括新樣式的前後保險桿搭配下銀色護板,另外在車側增加了黑色輪拱、側裙銀色護板,車頂則多了行李架。
福特focus active: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Ford Focus Active福特六和市場營銷暨顧客服務副總經理蘇嘉明表示,的確曾有不少消費者在詢問是否引進Focus Active,我們也一直在審慎評估中,如果福特要導入Focus Active,也不會是因為TOYOTA的Corola Cross要引進台灣市場,因為兩車款消費客層不一定相同。 Corolla Cross動力是延用Altis,是很大眾化設定的車款,但福特的車主不會滿足於這的產品設定。 與同級距跨界休旅對手相較,Active 不俗的動力表現,精準且輕盈的車頭指向性,依舊帶給筆者十足的動態樂趣,8 速手自排的升檔節奏綿密,也讓其車速提升的相當迅速,優異與扎實的剛性亦讓高速巡航相當沉穩。 雖然懸吊行程加長,任性版搭配 18 吋胎圈在低速路感回彈稍微仍可察覺,筆者推測應與這套 EGP 胎壁偏硬有關,但這部分其實也依舊透露出 Focus 車系運動化的本色,EGP 的胎躁也比 PS4 小一點。 不過這具變速箱跟一般 Focus 相同,在低速市區部分某些時候仍有些頓挫,受變速箱保護限制、換檔撥片能夠手動降檔的控制權不大,還有 R 檔轉 D 檔的跳檔節奏較慢、迴轉時稍微要等 1 秒跳檔完再補油門,是使用上必須注意的細節。
動態多光型照明及自動水平調整可針對駕駛者行車速度、模式及前方路況,適度調整頭燈照明光形與水平,並適時搭配轉向輔助照明燈,以減少駕駛者轉向時的駕駛死角;Glare Free智慧型防眩光遠光燈可主動將頭燈光源避開行駛中的其他車輛,減少因遠光燈造成眩光的行車風險,序列式LED方向燈除了增加識別性,更增添年輕化的動感表現。 而福特六和這次也特別在桃園揚昇高爾夫球場規畫輕度地形體驗場地,總計有包含大駝峰、大落差、穿越水坑、V 型溝、傾斜坡、S 彎道、直線加速共 福特focus active 7 福特focus active2025 個關卡,其中水坑的水深約 25mm,V 型溝則很好觀察 Active 比一般車型更好的離地高。 筆者分別以「防滑」、「簡陋路面」兩種模式各自體驗,一開始以「防滑」體驗時,會覺得車輛的 ESP 與煞車介入較多,即便經過傾斜坡、S 彎道,將油門踩深或方向盤轉打幅度大一點,動力仍會被車輛限制、ESP 夾煞車修正的力度也比較明顯,稍微「綁手綁腳」但也是較為平穩的設定。
福特focus active: 福特「Focus旅行車」89.9萬起上市!手排ST、Active跨界升級亮相
New Ford Focus 2022年式四門/五門ST-Line Lommel X舊換新接單價為NT$88.9萬,Active EcoBoost 182任性版舊換新接單價為NT$85.9萬,以極具攻擊力的產品價值完勝同級中型車。 FOCUS ACTIVE車型是目前台灣福特FORD銷售排行榜的CUV領先車款,具有全車型標配Level 2輔助駕駛科技Co-pilot360、全新的高剛性輕量化C2底盤技術,車身結構以近 50% 超高剛性鋼材打造,車身抗扭曲強度提升10%,確保FOCUS ACTIVE的轉向及穩定性以及艙內乘客的安全保護。 並配備Ecoboos引擎技術,在車體重量大幅減輕,同時精進油耗表現,確保動力與油耗可以達成完美的平衡。 福特focus active 本篇主要在比較EcoBoost 182 Lv2 超質型、EcoBoost 182任性版等2個車型在規格及價錢上不同,下方以表格來分析。 Focus Active 2022年式EcoBoost 182任性版採歐系美學設計,並融合越野元素及配置專屬運動車頂架,打造流線時尚的跨界扮相。
ACTIVE.png基本上Focus Active 就是以原先掀背版本為基礎「加高」的 CROSSOVER 車型,這款車最早是隨著 Focus 大改款於歐洲市場首發,爾後 2019 年重慶車展的時候由長安福特先行對外亮相,正式上市則是在同年的9月,所以其實賣的時間不長。 透過抬頭顯示器HUD的全視野輔助,包括各項的通知及資訊顯示,讓駕駛的過程中更方便及輕鬆地獲取行車資訊,並降低分心的可能性。 FOCUS 福特focus active2025 ACTIVE的車尾以完美的曲線收尾,並透過與尾燈的外觀整合後,使得這一代的FOCUS ACTIVE有著強烈個性化的外觀。
福特focus active: 同級第一 車內空間與適切車身尺寸
前保桿下方造型雖大致與 ST-Line 類似同樣標配前 LED 霧燈組,但霧燈周圍以霧銀點綴,導入 Active 專屬黑色抗磨材質,甚至前後輪拱、側裙、後保桿都有外突的黑色材質包覆,這也是整體加長加寬的主因,而這些材質最下方都還有銀色的前後下護板、銀色防刮飾條處理,車側更有 Active 銘牌驗明正身,皆在粗獷中略帶層次感,車尾則也導入與 ST-Line 相似的後方單側雙出尾管。。 Focus Active 在行李廂底板並未設置有備胎,而是提供補胎劑,同時在頂規任性版放置了 B&O 音響的重低音喇叭與擴大器系統。 至於 Focus Active 在行李廂底板並未設置有備胎,而是提供補胎劑,同時在頂規任性版放置了 B&O 音響的重低音喇叭與擴大器系統。 過去 U-CAR 針對 Goodyear 福特focus active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 執行過許多測試,採用非對稱式花紋,其中肋狀連貫中央胎紋能強化操控穩定性,胎肩的細紋則可以抑制氣竄時產生的滾動噪音。
福特focus active: Nissan 嗆聲 Toyota「RAV4 Hybrid 油耗誇大」 滿意度輸 X-trail e-Power
以掀背版本的車體加高改良懸吊,雖然有著不同於掀背車的舒適性,但行李廂容積成為與同級對手競爭劣勢。 此外,後尾門在原廠設計或許為保護六角鎖,而在鬆緊卡榫設定在需比較大力關尾門在能順利關緊。 變速箱問題:包含許多 福特focus active2025 Focus MK4 車主會反應頓挫,或者旋鈕換檔需稍微等一下才會確實入檔的問題。 多花這些錢所買到的配備價值是高於價差的,最後便下訂 Focus Active 任性版,且不贈送隔熱紙與行車記錄器,決定交車後再自行選購。
福特focus active: 市場熱烈回饋!造型陽剛,卻受女性車主青睞
The All-New Ford Focus Active搭載同級第一EcoBoost®182渦輪增壓汽油引擎,結合SelectShiftTM八速手自排變速箱,以同級第一動能輸出的182ps、24.5kg-m的強效動力滿足消費者,同時擁有最佳16.4km / L 的一級油耗表現,搭配E-Shifter電子排擋旋扭、方向盤換檔撥片,讓駕駛者可依需求享受操控樂趣。 Focus Active擁有高科技含量內裝配備,全車系標配8吋懸浮式全彩LCD觸控螢幕,並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系統,以及緊急通訊救援系統等便捷功能,讓用車人更便利安全地與娛樂通訊生活保持無縫接軌與全時連線,並提供Qi無線充電面板滿足智慧生活所需;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則為駕駛帶來目不離路的從容駕馭姿態。 此外,更配置丹麥皇室御用B&O重低音環艙音響系統,搭載9支環艙劇院揚聲器及1支重低音喇叭(含擴大機及等化器系統),675W功率輸出,讓車室的聆聽品質彷若家庭劇院般,帶來高質感駕乘體驗。 The All-New Ford Focus Active擁有高科技含量內裝配備,全車系標配8吋懸浮式全彩LCD觸控螢幕,並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系統,以及緊急通訊救援系統等便捷功能,讓用車人更便利安全地與娛樂通訊生活保持無縫接軌與全時連線,並提供Qi無線充電面板滿足智慧生活所需;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則為駕駛帶來目不離路的從容駕馭姿態。 XV全車系標配18吋鋁圈、LED主動轉向頭燈、倒車後視鏡連動、雙區恆溫空調、電動玻璃天窗、皮質座椅、駕駛座8向電調附2組記憶功能、8吋觸控螢幕、Keyless等配備,兩車型主要差異在於EyeSight系統僅有頂規獨享,在行車安全意識抬頭下,多花4萬直上頂規確實更為理想。 不過XV最大賣點仍是招牌的水平對臥引擎搭上全時四驅系統,除了低重心所帶來的穩定操駕感外,在X-Mode與陡坡換降系統從旁輔佐下,越野能力在同級競品中亦有一定水準。
福特focus active: 「神車」休旅TRD狂野進化,全新「第五代」Toyota RAV4 TRD Off-Road「越野」版2019芝加哥車展「首發」現身
目前確定板橋、新莊據點皆有一輛入門車型,預售價格為 84 萬元以及 94 萬元,實際售價則要等發表會後才能確定。 在看完發表會的介紹以及新車規配表後,Focus Active 可謂趨近心中的完美,特別是頂規的任性版。 但價格設定是否如同上市前展間業務溝通的 84 萬、94 萬預售價,仍左右著心中決定,畢竟倘若頂規正式售價就是 94 萬,其實已經與 Kuga EcoBoost 180 時尚型的 96.9 萬相當接近了……那麼筆者將會「說服」自己好動版已經足敷使用。 裏頭包含「首購(第一次買車)、家庭買家(買給讓父母也能使用)、霸氣的休旅車外型(家父所愛)、較中大型休旅車親民的售價、充足的主被動安全配備、流線的車身外型(個人所愛)」基本上都符合,主要是「前保有車是中小型轎車」這一點與筆者狀況不同。 綜合上述條件,筆者從 2018 年開始尋覓 90 萬元內的心儀車款,首先看到 Honda HR-V 主要在配備部分,未有先進主動安全配備而放棄;接續在 U-CAR 公務車購入 Nissan Kicks 後,更深入體驗,則是因為動力較不符自己與家人期待而作罷;依序 Kia Stonic 在空間與動力使筆者猶豫、Suzuki Vitara 考量內裝部分、Mazda 車系則是在 2.0 動力單元的養車稅金令筆者就此怯步。
福特focus active: 0 升 48V Mild Hybrid、7 速 PowerShift DCT 導入
新的一年才開始,台灣車壇就出現「重量級」新車, 福特推出國產FOCUS Active,搶攻小型跨界休旅市場。 國民跨界休旅或許再也不是日家軍常勝地盤,隨著歐系血統的 Focus 福特focus active2025 Active 加入戰局,憑著目前同級唯一的完整半自動駕駛輔助科技、特調越野操駕樂趣等專屬元素,展現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市場野心,剛入戰局就要給這些日系跨界休旅前輩好看。 內裝部分亦延續歐系顯而易見的跨界風格,雙側前門與儀錶板流暢銜接,結合Active專屬標誌座椅(任性版搭載駕駛座8向電動座椅)、躍動藍座椅縫線、躍動藍車門內飾板,營造出動感年輕化的視覺效果。 Focus Active透過增加動態模式功能,以電子系統輔助,讓它具備一定程度的越野能力,面對如此泥濘路面也能通過。 Focus Active全車系標配8吋懸浮式全彩LCD觸控螢幕,並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 系統,任性版並提供Qi無線充電面板、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B&O重低音環艙音響系統,搭載9支環艙劇院揚聲器及1支重低音喇叭等配備。 ▲如果您不在乎輪胎的消耗與底盤的衝擊,Focus Active這樣開並沒有問題,不過Focus Active的底盤最小離地高度有限,加上懸吊採用舒適型設定,面對起伏較大的地形還是要減速慢行。
福特focus active: 動力單元
雖然 Acitve 皆為前驅布局,但原廠也替 Active 在既有的「一般」、「省油」、「運動」模式之外,新增「防滑 Slippery」、「簡陋路面 Trail」兩種行車模式,算是選擇 Active 額外的「紅利」。 後行李箱好動版為 375 公升、任性版因配有 B&O 音響縮減為 341 公升,後座椅背支援 6/4 分離,表現與一般 Focus 完全相同。 雖然與動輒 400 公升容積的跨界對手相較略為遜色,但筆者也曾 5 座滿載加上輪椅與助行器依舊能勝任。 由於乘坐空間也是這代 Focus 的強項,此優點也延續至 Active,新世代 C2 底盤不僅車身放大,後座讓筆者 178 公分乘坐有 2 拳膝部空間、半拳頭部空間,也特別在後座中央底板的隆起降低,不僅讓腳部更能夠輕鬆舒展。 任性版標配手機無線充電,但依據筆者使用 Focus 的經驗,手機無線充電使用時會略為發熱,雖然標配有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但少了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也略為可惜。
福特focus active: 同級最強德系中型車ST-Line Lommel X 舊換新接單價88.9萬襲捲車市德系中型跨界休旅Active任性版 舊換新接單價85.9萬魅力登場
從車頭的造型起伏延伸至車側及車門,透過後葉子版的線條一路延伸至車尾,最後再以完美的曲線收尾,並透過與尾燈的外觀整合後,使得這一代的FOCUS ACTIVE有著強烈個性化的外觀。 福特focus active 貫穿外觀設計的流動設計,搭配獨特的水箱罩、前後保桿與輪圈設計,讓立體的美學發揮到極致,展現出多層次的內涵。 小排氣量渦輪引擎低稅金、低油耗的優勢,讓Focus Active有著較低的基礎養車成本;XV不僅2.0升NA引擎的設定在輸出數據上佔不到便宜,全時四驅的配置亦拖累了油耗表現。
福特focus active: 臺灣電動風雲車票選活動
在時速 65 公里以上時,若偵測欲變換的車道後方有來車接近,除了盲點警示外,系統會以主動轉向輔助提醒駕駛停止行動。 同時,Intersection Assist 交叉路口輔助則是進一步強化了 AEB 自動緊急煞車系統的偵測範圍。 Focus的空間不是同級最強,但是表現也在水準之上,尤其它的車高較高,男女生坐進來不會有跌坐感,駕駛座也有八向電調。 FOCUS ACTIVE車型全車系搭載 福特FORD Co-Pilot360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讓每次的行車都有福特FORD新進科技的全時保護,使全員都能安心無憂的抵達目的地。 Focus Active和標準版一樣提供6款車色,沒有推出更亮眼的塗裝與之搭配稍嫌可惜,個人偏好以皓月白為主,既百搭也能動能靜:至於XV則提供多達9種車色,除了常見的大眾色系外,也有幾款獨特色調,筆者私心推薦小改款後新增的繽砂黃,視覺上相當亮眼,也符合戶外風格。
福特focus active: 萬敞篷法拉利撞路邊 駕駛肋骨骨折
走進 Focus Acitve 的車內,對筆者而言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細節處卻又略為不同。 首先進入車內的姿勢因提高座高更為從容,車內飾版從黑色碳纖維紋路、改為內藏「A」字樣的躍動藍刷紋飾板,甚至車內也採用藍色 Active「A」字樣的專屬標誌皮布混搭座椅,座椅以藍色縫線妝點,前座雙側亦有 Active 專屬銀色車門檻,展現其活潑輕鬆的戶外風格。 其餘部分就與一般 Focus 類似,不同於 ST-Line 黑頂篷的灰色頂篷帶來些許空間開闊感,3 輻式方向盤也改為一般真圓式搭配下方鋼琴烤漆點綴、相較 ST-Line 的平把式少了些握感與運動氣息。 Lommel相比,前、後高度分別增加40及44mm,使得離地高度從123mm增至163mm,同時也新增「防滑」及「簡陋路面」兩種行車模式,透過調整油門訊號、循跡及動態穩定系統的介入時機,強化地形穿越能力。 Focus ST性能掀背/旅行車方面,則同樣具有13.2吋SYNC4、Matrix矩陣式LED頭燈,換上Ford Performance跑車座椅,具有雙前座14向電動調整、加熱功能,動力心臟則同樣為2.3升Ecoboost渦輪引擎,具280匹/42.3公斤米扭力、0-100km/h加速5.7秒,今年配額35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