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為全日服務初期,九巴以「試水溫」的態度對待此路線,只維持13至17分鐘的班次,而且使用的也是早期的空調雙層巴士,車齡偏高。 由於在市區各車站(只限九龍塘之前登車)前往此站出閘,然後再入閘前往羅湖及落馬洲站所合共的車費,較直接前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費便宜。 因此絕大部分前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乘客(包括使用各款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或部分港鐵紀念車票/推廣車票的乘客),都會選擇在此站下車並出閘,然後隔數分鐘後或者立即使用另一張八達通卡入閘繼續行程。 全線電氣化的九廣鐵路每日乘客量,由1986年的313,000人次增至1992年的526,000人次,增幅達68%。 另一邊廂,1990年代初期至1998年5月大欖隧道通車前,是為屯門公路塞車最嚴重的時期,有部份元朗及當年新入伙不久的天水圍居民為免受屯門公路塞車之苦,大多會選乘九巴276系列到上水站轉乘本線出市區,令該時間乘客量持續高企。 基於乘客量大幅增長,九鐵公司購入96節新車廂在1991年運抵後,全線劃一使用12卡車行駛,載客量增加38%,列車車廂總數為351節。
- 2019年12月18日,一輛978路線九巴在粉嶺公路往上水方向,近寶石湖路迴旋處懷疑撞樹,結果造成6死39人傷。
- 新大堂增設4道扶手電梯、12部出入閘機、客務中心及5間非收費區店舖。
- 事實上由翌年起,只有少部份蒸汽火車頭仍然服役,並提供後勤服務。
- 今年年頭疫情出現搶菜潮,內地供港菜價格飆升,馬寶寶的農夫們拒絕坐地起價,以平日正常價錢賣本地有機菜。
和合石支線於當年清明節提供服務後停辦,而粉嶺車站及上水車站亦先後於5月12日及6月1日完成電氣化。 至於舊大埔墟車站,在1985年12月20日改建為香港鐵路博物館。 」個人八達通卡的全日制學生憑該張八達通於同一天內乘搭此路線兩個不同方向;或乘搭此路線往屯門方向及261P/261S/261X線往上水方向(反之亦然),第二程可享有半價折扣優惠,惟兩程之間不可使用該張八達通進行超過九次金錢交易。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上水去粉嶺火車2025 由於港鐵擁有羅湖過境交通服務的專利權,故此站除服務上水居民外,不少新界西部的居民,以及往返機場的國內外旅客,都會先搭乘巴士或小巴到達此站,再轉乘東鐵綫經羅湖站前往中國大陸,因此此站由早到晚都是車水馬龍。
上水去粉嶺火車: 使用情況
粉嶺站專線小巴總站往返坪輋的52K小巴外,還有郊遊熱門路線前往鶴藪水塘丶流水響水塘小巴和鹿頸小巴都是在這裏出發。 上水去粉嶺火車 〈新界火車將全綫電氣化 下月續增班次 現逢假日繁忙時間達十分鐘一班 準時程度已逾九成誤點即可改善〉,《華僑日報》,1983年6月20日。 直播|5.15通車上水到金鐘40分鐘 紅磡到會展收10.1元〉,《香港01》,2022年5月3日。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東鐵綫車站月台嶄新面貌及設施提升 迎接過海段通車〉[新聞稿],2022年3月2日。
另外,落馬洲站站牌底部印有「往羅湖乘客 請在上水站轉車」及其英文。 上水去粉嶺火車2025 九鐵時代已經存在,當時站牌為藍底白字(馬場站及電氣化中期的粉嶺站則為白底紅字),亦有出口指示(白底藍出)。 兩鐵合併後,港鐵亦將站牌港鐵化,旺角東站曾經使用藍底白字及綠底白出。 現時站牌為黑底白字,亦有出口指示(綠底白出),部分車站更印有出口編號。 旺角東站、沙田站、粉嶺站和上水站的橫式站牌在翻新工程後全部拆除。
上水去粉嶺火車: 車站票務
九廣鐵路(英段)鐵路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由九廣鐵路局管理。 通車初期車站包括九龍臨時車站、紅磡臨時車站、油蔴地車站、沙田車站、大埔車站、大埔墟旗站、粉嶺車站及羅湖臨時車站。 當時為單線鐵路,除了九龍臨時車站外,所有車站均建有兩個月台。 英段沿線並建有五條隧道,分別位於油蔴地車站以北(1號隧道)、筆架山(2號隧道)、馬料水以南(3號隧道)、馬料水以北(4號隧道)及大埔滘(5號隧道)。 1911年10月5日,華段鐵路建成通車,華、英兩段鐵路接軌,九廣鐵路全線通車,來往九龍及廣州的廣九直通車服務開通,並清拆羅湖臨時車站。
南行:羅湖/落馬洲往金鐘,12至20分鐘一班(馬場站南行尾班車由該站開往金鐘)全綫提供實時列車服務資訊。 上水去粉嶺火車 市區總站為金鐘,邊境總站為羅湖及落馬洲,而馬場站只於沙田馬場賽馬日和跑馬地馬場賽馬日進行雙邊投注才開放使用。 下行車站名稱及套色車站代碼售票機號碼上行月台下行月台路綫轉乘啟用日期註釋LOWLMC車站位於邊境禁區,只限持有效旅遊證件或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乘客使用。 由2021年2月6日開始啟用新訊號系統及進行12卡列車與9卡列車混跑計劃。
上水去粉嶺火車: 港鐵路綫圖
2008年8月香港舉辦奧運及殘奧馬術比賽,由於粉嶺站是前往香港奧運馬術比賽場地(雙魚河)的接駁巴士(HK2、HK3)中轉站,因此港鐵於同年7月大幅更換站內指示牌,替各原本僅以目的地名稱標示的出口編配出口編號,以向不熟悉車站附近地情的乘客提供較清晰的導引。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粉嶺車站路非專營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2010年12月20日:由於吐露港公路康樂園段及大埔公路沙田段經常性塞車,改回行走三號幹線,中途加停清河邨、曾梅千禧學校、上水鐵路站、彩碧閣及彩顏閣分站,並回復原本收費。 2017年12月21日,約晚上10時半,一輛往羅湖方向的港鐵近畿川崎列車,疑因車門故障,乘客要轉乘另一班列車。
上水去粉嶺火車: 路線資訊
香港最古老墟市之一的上水石湖墟,墟內的民生小店、涼茶鋪、匹頭布行換成了淘金的藥房、金舖、水貨店。 2020年,同是疫情,邊境關閉近一年,水貨店關門大吉,竟令上水回復舊模樣。 售賣本地產品、手作甚至傳統製作的小店回歸,陶瓷工藝工作坊、社區共享空間亦落戶於此。 2006年11月25日:早上十一時許,一輛往三聖方向的丹尼士巨龍(AD273/GR8375)在天平路左轉入龍琛路時撞倒一名突然暈倒並跌出馬路的男子,並將其下半身捲入車底,男子送院後不治。
上水去粉嶺火車: 月台安全門
運輸署於1995年推出一條往返屯門碼頭及上水火車站的專綫小巴路線(即新界專綫小巴44線),冀方便乘客接駁渡輪,作為屯門公路大欖段爬山綫建成前的紓緩措施。 上水去粉嶺火車2025 可是,自從增設直接往返上水及天水圍的276A線,以及途經落馬洲但同樣不入元朗市的276B線後,行經元朗的定線未能吸引天水圍南的乘客,此路線後來和B1線交換總站後更會於該區出現吉車遊街的狀況。 不過於2019年將服務範圍擴展至洪水橋,成功開拓洪水橋客流,同時填補261P線服務時間以外往返洪水橋及上水的不足。 」個人八達通卡的全日制學生憑該張八達通於同一天內乘搭此路線兩個不同方向;或乘搭978A/978B線及此路線往北區方向,第二程可享有半價折扣優惠,惟兩程之間不可使用該張八達通進行超過九次金錢交易。
上水去粉嶺火車: 上水(寶石湖邨停車場)泊車轉乘港鐵優惠
過海段通車後,更進一步吸納新界東北及九龍中部一帶前往香港島的客源。 本線最初只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由上水開往荃灣碼頭,但在高乘客需求下不斷增加班次,並再增加至平日上下午繁忙時間提供來回程服務及先後加停城門隧道轉車站。 在市民及區議員爭取下,九巴於1998年11月1日把278P提升為全日服務,路線編號改為278X,成為北區唯一直接往返城門隧道和荃灣的全日專營巴士路線,最終令到城門隧道巴士空調化計劃全面上馬,在2000年9月開始實行。 278X線前身為九巴的一條晨早路線278P,於1996年3月15日起配合九巴城門隧道路線空調化計劃而開辦。 除了日治時期的超級長途線 5 號(尖沙咀經荃灣、青山、元朗及新田往返上水,由日軍管理下的「香港自動車運送協會」營辦)之外,上水和荃灣之間在之後半個世紀中,除往返九龍西上班而途經的居民巴士NR106線外,幾乎沒有任何直接載客服務或乘客流量紀錄。 九廣鐵路電氣化啟用可謂標誌著 70 號線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九廣鐵路電氣化於 年間分三期啟用,1982年5月6日九廣東鐵紅磡至沙田段電氣化啟用,縮短了往來沙田至九龍市區的交通時間,九巴開辦 69K 往來彩園至沙田火車站,令本路線乘客量開始流失。
上水去粉嶺火車: 出口數目
2019年9月17日早上八時半,一列港鐵中期翻新列車在駛入紅磡站月台期間,列車中間突然斷開,第4至6卡出軌,事件釀成8人受傷,詳見條目「2019年紅磡站東鐵綫列車出軌事故」。 金鐘站、會展站及紅磡站新月台已經裝有月台幕門,其餘車站則未有安裝月台安全門。 本綫為港鐵唯一一個仍有車站未有安裝月台安全門的重鐵路綫。 之尖東站直式站牌亦港鐵化,唯羅湖站於2013年5月初才後期加設直式站牌,落馬洲站則在2015年2月17日才更換。
上水去粉嶺火車: 羅湖及落馬洲站之收費
港鐵公司再於2022年5月3日宣佈過海段將於2022年5月15日通車 ,較預計通車日期早,正式開啓百年鐵路新一頁。 由於羅湖站為目前唯一接駁羅湖出入境管制站的跨境公共交通服務,加上落馬洲站的收費須跟羅湖站的收費相同以起分流作用,故此來往此兩站的收費亦相對高昂(例如:來往上水站及粉嶺站的成人八達通收費為$3.8,而來往上水站及羅湖站的成人八達通收費為$24.8);港鐵絕大部份推廣車票亦不適用於來往這兩個車站。 持有「九巴月票」之乘客在車票有效期內,每日可享最多10程任何九龍巴士路線(包括本路線,以及聯營過海線的九龍巴士提供的班次);而B1線及B9線則分別每日可享最多各2程(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 首條公共交通路線是皇后山邨往返北區醫院的新界專線小巴503號小巴。
上水去粉嶺火車: 車站歷史
不過由於路線很長,本路線成為了巴士迷最喜愛遊車河的路線之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新界東部只有沙田剛開發成新市鎮,大埔及粉嶺上水等地方尚未發展成新市鎮,整體人口變動不大,而當年九廣東鐵(現稱港鐵東鐵線)並未電氣化,新界東部居民往來九龍市區,巴士是必須的途徑,當年更是北區唯一直達市區的巴士路線,因此本路線客量穩步上揚。 因應本路線客量高企及有較多乘客攜帶行李乘搭,九巴於2016年5月起陸續以設有大型「水塘位」空間的Enviro 500 MMC 12.8米取代原有的同型號車輛,新換入的車輛下層以企位為主,使下層企位增加至69人,整體載客量提升至155人,為現時專營巴士車隊中載客量最高的車款。
上水去粉嶺火車: 車站擴建及翻新
2014年4月,此路線首次引入4輛九巴新一代高載客版本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 後來,為改善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空氣質素欠佳的問題,由2014年9月27日起,九巴應運輸署的要求,將本路線全線用車更換為引擎達歐盟四型或以上之排放標準的巴士。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乘客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於90分鐘內乘搭專線小巴轉乘港鐵,或者港鐵轉乘專線小巴路線,可享有0.3元轉乘優惠。 自廣深港高速鐵路通車後,城際直通車客量下跌,港鐵由2019年7月10日開始,每日減少3對來往紅磡站及廣州東站的廣九直通車,原有每日一班由紅磡站前往佛山站的城際直通車,改以廣州東站為終點站。 由於東鐵綫與城際直通車服務共用路軌,調整城際直通車班次可令東鐵綫班次更平均,故7月10日起平日早上8至9時,加開一班由羅湖往紅磡,以及兩班由紅磡分別開往羅湖及落馬洲的列車,預計平日早上繁忙時段平均候車時間,可縮短4%至10%。
乘客亦可使用同一電子支付工具的帳戶享用上述路線九巴班次之間、或城巴或新巴班次之間的轉乘優惠,但跨集團(九巴↔城巴新巴)轉乘並不適用。 自2003年「自由行」政策實施以來,此站成為不少攜帶「水貨」往來中國及香港的乘客(即「水貨客」)聚集的熱點。 水貨客在車站的出入口內外逗留及整理貨物,對其他使用此站的乘客構成不便,更有乘客因此受傷。 上水去粉嶺火車 加上來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費高昂,部份「水貨客」為節省車費上的開支,不惜挺而走險,強行衝過閘機逃票。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新運路「上水站」居民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上水去粉嶺火車: 巴士轉乘優惠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 上水去粉嶺火車 出口出發,穿過彩園村,往大頭嶺方向一直行,沿途道路寬闊且有單車徑。 經過大片草地後,未幾便會見到一座橋,轉右再繼續行就到目的地。 電影中大水管上年輕的身影、頹廢無聊的對話,為鐵路旁的這通東江水大水管添上了青春的樂與怒。
但基於當時許多屯門居民需要來往內地,經常有提議開辦新線全日來往屯門至上水,但九巴認為客量不足,並未有開辦類似路線的念頭,故此運輸署只好於1997年批出由小巴大王馬亞木開辦,來往屯門碼頭至上水的專線小巴44線。 而原有的278P線則改由上水太平邨開出,途經保健路、清河邨、百和路、華明及一鳴路後依舊有路線行走,不再繞經聯和墟及掃管埔路,最終在2017年7月15日開始實行。 此優惠可與B1線由落馬洲往元朗的短程分段收費同時使用,但不能與其他路線短程分段收費、屯門公路轉車站、大欖隧道轉車站(只限269M線乘客)共同使用,而轉乘大欖隧道路線、76K、77K以及龍運路線分別可以享有最高兩次以及三次連續轉乘優惠。 為短途分段收費,乘客需以八達通或流動電子支付工具付款,上車時先繳付全程車費,下車後在指定巴士站的回贈機以同一張卡或賬戶確認。 如使用現金付款、落車後未有在指定巴士站的回贈機確認,或乘搭此路線時享有轉乘優惠,則收取由上車站前往終點的車費。 此路線是目前四條取道大欖隧道往返新界北區並於大欖隧道轉車站設站的全日服務路線之一(其餘三條為978線、A43線及A43P線)。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第276P號線修改行車路線〉[乘客通告],2019年8月22日。 上水去粉嶺火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改道途經/延長往西鐵元朗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及西鐵朗屏站(南)公共運輸交匯處〉[交通通告]。 乘客須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信用卡或同一個流動支付帳戶(「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繳付車資並轉乘,方可享用以上轉乘優惠。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與進智公交首次合作推出巴士‧專線小巴轉乘優惠〉[新聞稿],2017年6月26日。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與香港電車攜手合作提供特別轉乘優惠〉[新聞稿],2017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