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區現有20個公共屋邨,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黃大仙區現有22個公共屋邨,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南區現有9個公共屋邨,大部分位於香港仔一帶,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此外,非住屋開支則是參照政府統計處最近一期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的結果釐定,並於兩次調查期間每年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剔除住屋開支)的最新變動,或按入息因素的名義工資指數變動進行調整,以較高者為準。 至於公屋資產限額,則參照甲類消費物價指數(通脹率)於年間的變動調整。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New Territories Small House Policy)俗称丁屋,也是香港的历史遗留问题。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香港政府欲发展新界,为了取得新界原住民的支持,推行了丁屋政策。 公屋計分 但是对于已登记的寮屋,香港政府允许他们的存在,但是要遵守已等级寮屋的管理政策,不得扩建、新建、改变用途等。 私人楼宇(Private House)由私人地产发展商(Private developer)兴建,购买者拥有房屋产权,可以自由购买、转售及出租。 资助房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居屋(居者有其屋计划 Public Ownership Scheme),由政府或房协兴建。 居屋不同于公屋,公屋是以低于市场的租金向香港居民出租,而居屋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香港居民出售,购买者拥有房屋产权,但是有转让限制。
公屋計分: 公共房屋及資助置業計劃
雖然是網上填表,但房委會提醒,申請者於網上填妥申請表及下載所需聲明書後,必須一併列印和簽署填妥的申請表和聲明書,再連同相關文件在指定時間內以郵遞方式或親自遞交予房屋署申請分組,否則申請不會生效。 【公屋申請網上填表教學】香港樓價高租金貴,不少人都會申請公屋減輕生活壓力。 房委會今日(4月29日)起推出「公屋申請填表易」網上填表服務,更方便省時。
【公屋扣分制】為了保障公屋的環境衞生,以及協助房委會執行屋邨的管理工作,房委會早在2006年起制定「屋邨管理扣分制」,只要租戶在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累計達16分,就會收回單位。 另外有一個情況公屋住戶須繳交雙倍租金,即看公屋扣分項目及罰則詳解。 此外,若家中有年老(年滿60歲)的父母或親屬一同申請,則可經本文開首提到的「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於「天倫樂」計劃下,年輕一方的家庭成員要作出聲明,承諾照顧年老親屬,房委會指出,有關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提早6個月獲處理。 公屋申請的可選區域分為4區,包括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涌)。 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而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則不受限制。
公屋計分: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公屋的租金要低于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主要目的是给低收入的香港居民一个住所。 公屋計分 公屋計分2025 申请这类项目的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工资收入(入息)和资产要低于一定标准,而青年宿舍计划更是对申请者的年龄有限制(18-30岁)。 不過這30年並不易捱,申請者申請期間的月薪不能超過每月最高入息限額的10,100元。 公屋計分 以現時最低工資每小時32.5元計,假設打工仔每星期工作6天,每天工作13小時(不包括午飯時間)便會超過限額。
- 另外,小組委員會亦通過將所有家庭人數住戶的資產限額按既定機制上調1.9%。
- 7.申請者若沒有獲邀出席參加⾃選單位、或獲邀後沒有出席、或於⾃選單位程序中未能成功揀選單位,是不會被計算為一次有效編配。
- 因此,有不少學者及地產商人批評政府的公屋計劃干預自由市場,違反積極不干預的政策,令政府背負太多的財政負擔之餘,亦使地產商無利可圖。
下文詳細介紹最新家庭住戶入息及資產要求,以及非長者一人申請租住公屋的計分制度。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年份為準,但部份屋邨內個別樓宇的入伙年份可能會與官方資料有出入,詳見相關條目。 公屋計分2025 公屋計分2025 「單位面積」指的是單位室內實用面積,以平方米(m²)計算;平民屋宇公司則沒有提供資料。 根據房委會9月數字,有13.4萬名非長者單身人士正輪侯公屋,佔整體公屋申請約47%。 社協指出,房委會去年修訂配額及計分制,重新計算申請人士分數,令原本夠分上樓的人,反而延長輪侯上樓時間,兩名司法覆核申請人分別被延長3年及7年。
公屋計分: 申請公屋須符合什麼資格?
如未能符合優先配屋計劃,房委會每年亦會發信予輪候中的申請人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計劃申請人可自選單位,可供揀選的單位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如凶宅、單位有過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等。 以現行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為基準,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的入息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5 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100 倍,否則須遷出單位。 申報表內,所有單位住戶均填上月入金額,對於資產則作出簡單剔選申報(選擇「超逾」 / 「不超逾」),暫時無須提交證明文件。 截至2018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家庭及長者1人申請)高達約150,200宗,而以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1人申請亦達約117,400宗。 按房委會的目標,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但目標不適用於非長者1人申請者。
相關公屋單位的實際入伙日期需要延後數月到2022年5月至6月,以致有關單位的編配未能反映在本年的數字內。 公屋分戶其實是迫於無奈的選擇,不可隨便濫用;同樣地,公屋申請是給予有居住需要的基層市民,如經濟能力超出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應留意其他資助房屋,或在二手市場搵樓,即上千居物色各區私樓筍盤。 通過審查及批准後,分拆戶可獲兩種選擇:選另一公屋單位 或 以綠表資格(有效期一年 )申請其他資助自置居所計劃,以代替接受公屋編配。 由於輪候各申請地區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數目有異,區內公屋供應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區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數也會有所差異。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因政府在疫情下徵用公屋單位作社區隔離設施,以致有關公屋單位編配未能反映在本年的數字內,疫情嚴峻亦影響了公屋編配進度。
公屋計分: 資助出售房屋
現時的調遷計劃包括天倫樂調遷計劃、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邨內調遷、大型維修或改善計劃的調遷安排等等,詳情可瀏覽房屋署網頁。 此類租戶須要具備值得體恤的理由,即使最終未能符合分戶政策申請資格,房委會或會按其特殊情況,決定是否交由其他政府部門 (例如社會福利署) 跟進。 若家中並無合資格親屬可加入申請,或一般家庭申請想加快上樓速度,申請人仍可留意「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上樓速度加快,兼可自選單位,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
公屋計分: 租戶可向上訴房委會提出上訴
按房委會現行的配額及計分制度,非長者1人申請者於18歲申請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則可獲一次性加60分。 按此計分制度及最新編配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0年才可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屆時申請人已達48歲,而且輪候期間收入亦不可超過指定上限(現時為HK$11,540)。 而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例如屯門、元朗、天水圍等,只有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不受限制,可選擇市區。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公屋計分2025 所以能夠獲得「揀樓」機會,在香港可算是萬中無一,但若你獲得這個機會,卻入息條件高於上限,又會怎取捨呢? 另外,房委會預留290個單位用作安置受各部門計劃進行的清拆項目影響的居民,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項目、元朗錦田南公營房屋發展區項目,以及其他政府寮屋清拆計劃、緊急清拆計劃、違例天台構築物清拆計劃等。
公屋計分: 公屋計分方法2022詳細攻略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在決定通過修訂配額及計分制前,已審慎考慮了長策會的建議、在長遠房屋策略公眾諮詢期內所蒐集的意見、審計署署長以及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的意見。 在通過修訂配額及計分制後,房委會亦即時於二○一四年十月十四日發出新聞稿,公佈有關詳情。 房委會亦已在二○一五年二月初,就配額及計分制的修訂及最新計算的分數逐一發信通知個別申請者。 公屋計分 但要躋身「人生勝利組」行列,首先要了解公屋計分方法,「知己知彼」,才可以有增加機會,縮短輪候時間,更早獲得編配公屋單位。
公屋計分: 優先配屋計劃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3.由於「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的申請人數眾多,但可供揀選單位有限,且分布區域並不平均,房屋署不能保證申請者能獲邀揀選單位或成功揀選單位。 房屋署只會在仍有適合申請者的揀選區域及/或單位類別的情況下,才邀約申請者揀選單位。 有關申請會即時被納入非長者一人申請的配額及計分制,按遞交原來申請時的年齡計分,而所累積的輪候時間亦會全數計入新申請類別中。
公屋計分: 公屋計分方法2022: 房委會:「三年上樓」均以「長者優先、特快公屋」獲配屋
因2019年中爆發「反送中」運動,原政府為平息民憤,擬於同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但最後僅宣布改善現存相關屋邨出售安排。 註三:對於高空擲物可能造成嚴重危險或人身傷害的租戶,房委會會引用《房屋條例》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其租約。 丁屋政策规定年满18岁,父系源自1898年时为新界认可乡村居民(不包括新九龙)的男子可以申请在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最高3层,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尺(约65平米)的丁屋。 而私人楼宇往往又分为一般的住宅和唐楼(Tenement House)。
公屋計分: 香港印花税詳細介紹
此後,政府又在香港島及九龍各處興建徙置區以吸引居所簡陋,衛生環境較差的木屋居民入住。 公屋計分2025 租戶對扣分提出的投訴/上訴,會先由有關的房屋事務經理處理。 如投訴人/上訴人不滿房屋事務經理的決定,其個案便會交由有關的高級房屋事務經理處理。
公屋計分: 一般申請等5年半 單身要等30年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同時,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單身人士壓力水平,在抑鬱、焦慮及壓力三個項目皆明顯高於住在適切居所的單身住戶,有三分之二人確診為抑鬱,另外26.7%人患有焦慮。 不過,發言人亦指出,由於本地經濟正從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中逐漸恢復,作為公屋目標群組的低收入家庭的生計仍受到嚴重影響,在釐定2023/24年度公屋入息限額時,需繼續作出例外處理。
公屋計分: 公屋計分方法2022: 申請公屋分戶理由
在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 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2002年11月,特區政府宣布「孫九招」政策,即時結束居屋、混合發展、私人參建居屋及房協資助自置居所計劃,並於2005年後終止出售公屋(租者置其屋)計劃。
面對天價物業,不少人都希望在住屋方面得到政府幫助,近年很多年輕人剛成年即申請公屋。 今次MoneyHero就為大家綜合了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上樓輪候時間、編配進度等,供有意申請的朋友作為參考。 若住戶拒絕申報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填報家庭入息及/或申報其家庭資產水平有否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香港公共房屋或稱公營房屋,是香港經由政府、公營機構或非牟利機構為低收入市民而興建的公共房屋。 香港公共房屋可分為出租永久房屋、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臨時房屋數種,主要由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提供(後者由房屋署管理)。 公屋計分2025 在2018年,居住在各類型公共房屋的市民佔香港人口44.6%[1](不包括限制期滿,可在市場自由買賣的居住單位)。
獲批准的租戶須嚴格遵守署方訂定的守則,租戶如兩次違反飼養狗隻的守則,有關批准便會被撤銷。 由2003年11月1日開始,租戶未經業主書面同意,在租住單位飼養狗隻或被禁止的動物,將會按扣分制被扣分。 房委會的最新數字指,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5年,已超過政府3年上樓的承諾,但相比非長者單身人士需輪候30年仍然較短。 在申請手續上,若申請人的家庭成員狀況如有任何改變, 必需通知房屋署以作適當編配,否則署方有權取消其申請。
對比於2005年或以前,單身人士申請公屋既沒有配額,也沒有計分制,輪候時間與一般家庭無異,最快輪候約3年便可上樓。 因公營房屋和新市鎮都是政府為中產階級及基層市民而設,對於私人樓宇投資者缺乏吸引力,人口分布和房屋需求仍較集中在市區,令「十年建屋計劃」未能完全達到預期的效果。 故政府在1987年重新檢討城市的發展策略,提出「長遠房屋政策」,增加資助購買居屋的機會(例如將部份在建,甚至已完工但未編配的Y型公屋大廈改作居屋),擴展重建舊區計劃和充分利用私人樓宇資源。 這時候沙田新市鎮、荃灣新市鎮和屯門新市鎮亦完成,隨即發展第二期新市鎮,即馬鞍山新市鎮、將軍澳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
公屋計分: 單身者覆核公屋計分制 上樓最快要等30年?
临时建筑物包括天台建筑物(天台屋)、木屋及非作住宅用途的地方(比如走廊)。 有不少人以為只要滿18歲申請公屋便可快人一步,其實現時計分制下,申請者只要滿45歲便可額外加60分,相當於5年的輪候時間。 有意申請公屋的人士,可先利用此驗算工具,回答一些基本問題, 以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資格。 須注意,租戶高空拋擲可造成嚴重危險或人身傷害的物件的話,便會被終止租約,房委會將引用房屋條例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其租約,住戶會面臨公屋被收回的情況。 截至2023年8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若申請表內有核心家庭成員,即夫妻、父母、祖父母,是年滿60歲的長者,就符合「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可提升揀樓次序。 不過要留意,孫兒若把祖父母加入此計劃,大前提是該孫兒的父母均已離世。 公屋計分2025 要留意一點,若你是非固定月薪,即使填表時平均入息符合申請資格,但房委會仍會要求你在揀樓前,申報揀樓前6個月的平均月入。
公屋計分: 公屋計分方法
房屋委員會以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為目標。 根據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單身人士18歲申請,底分為0分;另外輪候時間每多1個月可額外加1分,在新制下滿45歲的申請者可獲加60分。 至於房委會預料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為約10,400伙,而2023/24年度則為22,500伙,可見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相對前後幾個年度比較少。 但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只有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不受限制,可選擇市區。 在2022年3月底,約有147,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