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市場上提到的價值股或是價值股指數,其實並沒有經過太多的基本分析和計算。 根據谷歌搜尋的結果是,低本益比和高殖利率的股票就可以考慮為價值股。 長和投資價值 高成長率公司的本益比會比市場平均高,加上公司為了投資於成長,股息通常非常低,甚至完全沒有,所以低殖利率和高本益比是成長股的特徵。 買股票不是擁有「一張紙」或是買入一個「會變動的價格」,實際上買股票你就是公司的股東,你持有的是公司的一部份,享有公司所帶來的獲利及風險。 長和投資價值 也因為長期持有股份,並且不斷持續用低價收購其他優質公司,也讓巴菲特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資人兼企業家。 市場對有關交易反應正面,美銀報告認為,長實出售波老道項目是在加息週期下鎖定資產價格的明智之舉,作價亦與美銀對該項目資產淨值的預測相若,認為近日長實股價因英鎊急挫而大跌,估值已屆吸引水平,重申「買入」評級及目標價64元。
李澤鉅預期,下半年經濟狀況仍然充滿挑戰,持續高通脹的下行風險和增長放慢特別難以預測。 整體而言,雖然業務及地域分佈導致集團若干核心業務進入下調周期,惟由集團其他方面強 勁復甦彌補,從營運角度上集團全年前景仍具韌力。 一家公司如果有高百分比的無形資產,另一個附帶現象便是高毛利率。 無形資產的維護費單純且固定,不會因為多賣一份就需要高一點成本,所以一旦成功開發出市場後,利潤接踵而至,而且利潤的成長往往高於營業額的成長。 例如谷歌的搜尋引擎功能,大家用得愈多,它便愈有價值,不像機器用久了會壞。
長和投資價值: 成長股的風險不一定高
近年西方國家對中國資本進行海外收購疑慮加深,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項目的長和系在海外攻城略地步伐亦受制肘。 長實集團會向李嘉誠基金會發行3.33億股份作支付,每股作價51元;而為了抵銷發行新股對股東的攤薄效應,長實將以相同作價向公眾回購同等數量股份,若未能全數回收股份,則會在市場上按不超過要約價水平進行回購。 GMT狠批長和以「使橫手」獲取高評價和廉價貸款,實情是隱藏了577億元債務。 GMT認為長和2018年的132億港元盈利增長,是從會計方法得來的,包括收購Wind Tre相關的會計調整,和2015年重組的殘餘影響。 長和投資價值2025 而李嘉誠的繼任人李澤鉅偏向收購外國企業以擴充長和系版圖,在需要保持更多資金的經濟不明朗中,是否一個合適的手段,仍然是未知之數。 疫情令經濟及貿易不穩定情況將於可見未來持續,將對長和前景添陰霾。
長和系想方設法將資產增值,相信有大茶飯跟尾,投資者又是時候投入長和系的懷抱。 不單如此,公司將歐洲2.85萬座電訊發射站資產權益集合於CK Hutchison Telecom旗下新公司分開管理,有關分離計劃於今年中完成,有關基站資產亦有待價值釋放。 2020年11月的《經濟學人》有一篇關於無形資產的分析報導,文中指出,由於無形資產的投資增加、重要性增加,投資者在分析價值時,應適當地將無形資產列入考慮。 雖然目前的會計系統仍無法有效計算無形資產,然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 另一個用來篩選價值股的標準是帳面價值,它代表的是公司的資金和過去沒有發給股東的盈餘。
長和投資價值: 今年屢減持英國資產
當市場價值低於潛在價值,並且低過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時,投資者便可以開始投資。 安全邊際是為了防止計算上的錯誤,比如說,100美元是計算出來的價值,加上30%的安全邊際,70美元便是可以投資的價位。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指出,長和股價跑輸,主要由於 2 大原因:1) 市場因素,當年重組就是為了釋放價值,投資者先行炒高了股價,此後再無其他重大利多消息,股價近 2 年便反覆回落。 2) 英國「脫歐」問題困擾長和,事情未有定案前,不明朗因素會影響投資意慾。 他又稱,今年下半年,預期經濟狀況仍然充滿挑戰,當中利率上升以及高息環境影響市場氣氛,消費及營商信心尤其疲弱。
- 至於去年初因推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而大炒一輪的長江生命科技(0775.HK),之後重歸沉寂,而去年度業績亦未見起色,盈利倒退31%,今年股價累跌9%,市盈率高逾60倍,看來乏善足陳。
- 也因為長期持有股份,並且不斷持續用低價收購其他優質公司,也讓巴菲特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資人兼企業家。
- 長和系財技的確勝人一籌,惟長和系所有股份,卻未必隻隻表現一馬當先。
- 另一個用來篩選價值股的標準是帳面價值,它代表的是公司的資金和過去沒有發給股東的盈餘。
- 今年3月長和系舉行記者會,主席李澤鉅強調不會對任何項目抱著志在必得的心態。
長和公布去年業績盈利升2%,符合預期,末期息2.3元,全年派息3.17元按年持平。 投行普遍只降其目標價,大多維持增持或買入評級,並指市場過度反映油價及匯率波動因素,券商普遍料歐元及英鎊每貶值10%,盈利跌2%至3%,影響受控。 集團的電訊、零售、基建業務有抗跌力,只是港口及石油業務受疫症打擊。 於2019年,與地緣政治及經濟風險相關之不明確形勢繼續令全球經濟增長率停滯不前。 外在因素例如貨幣及商品價格波動繼而對集團之呈報盈利能力構成不利影響,主要貨幣特別是英鎊、歐羅及 人民幣均較去年貶值,幅度介乎4%至5%,而全球原油基準價格亦持續徘徊於低水平。
長和投資價值: 公司簡介&投資課程
他續指,長建有不同環保能源項目,包括利用英國和澳洲的配氣網絡,測試傳輸氫氣,也在開發英國氫能列車,預期英國推動電動車,有利當地配電網需求。 長和(00001.HK)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中期業績,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16後基準,純利按年跌41.3%至112.08億元,每股盈利2.93元。 即使長和系重組前傳出會分拆上市,集資額約80億至100億美元,後來改變主意,把屈臣氏24.95%股權售予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套現440億元,長和系依然是大股東。 現時看李澤鉅強調屈臣氏是非常值錢的資產就知道長和不急於分拆上市的原因。
另外,前面所敘述的市場先生每天都存在(週六週日可能會休假? 咦?),或是公司突然有不如預期的表現,只要我們保持安全邊際,就可以避免掉一些風險。 其實這就是價值投資的概念,首先我們要先確定公司在未來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電視可以給我們高視覺享受),我們才會等到便宜的價格來買下這間公司(等打折的時候才買高畫質電視)。 而在長和與長實兩大系內旗艦中,相信長實會是較佳的一隻,畢竟剛出售波老道項目成功套現,公司回購亦積極,均可對股價帶來強力支持;至於以收息角度,電能息率屬系內最高,達7厘,加上罕有作出回購舉動,吸引力應較長建稍高。
長和投資價值: 李嘉誠旗下長和系動作多 長和、長實、長建、電能、港燈比較 揀一隻最值博
由於電能旗下的港燈的准許利潤回報率大減20%,早前已經率先預告未來數年的分派將會減少20%,電能因而受累。 電能角色不再重要 長和投資價值2025 市場人士預期,未來長建繼續減持電能;同時電能不會再派特別息,不少在低位買入電能的投資者都相繼沽貨,導致股價難以上揚。 長和旗下零售業務屈臣氏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連鎖零售集團,在全球25個市場設有超過一萬家零售店。 集團涉及的商品包括有保健產品、美容產品、香水、化妝品、食品、飲品、電子產品、洋酒及機場零售業務。 2018年按核心業務劃分收益零售佔37%,比其他核心業務高出一倍。 整體而言,屈臣氏零售業務沒有因為自上年社會事件起非必需性消費類銷售大幅下滑,反而無論經濟好壞,市場對化妝品及健康產品都有一定需求。
長和投資價值: 「經濟草包是在哈囉?」 習近平「大清洗」火箭軍 應該先清洗自己野蠻的心
電訊業務方面,集團歐洲電訊業務因推行定價措施帶來之收入增加、零售部門之理想表現,加上商品價格之有利前景,預期對下半年之經常性營運業績改善作出貢獻。 此外,在英國及意大利的交易會爲集團經常性表現帶來盈利及現金流增長,以及在完成時,分別變現重大現金收入約17億英鎊及24.4億歐元。 長和的業績和表現一向穩打穩扎,投資分佈在世界各地,同時以基建為主,配以日常生活的零售業務,防守力極強,相信如非遇上2008年金融海嘯級別的系統性危機,長和將能夠繼續保持其帝國完整,集團的現金儲備強,將能幫助集團渡過難關。 公司的管理及行政效率高亦是值得加分的地方,適合長期投資者及收息;相反,長和就不適合短炒炒家,因為集團市值龐大,未來營收的能見度高,換句話說其實難有大幅增長及超乎市場預期表現。 集團主席李澤鉅表示,預期高通脹可能長時間維持,加上主要市場利率上升及信貸收緊,為增長帶來重重挑戰,今年上半年面對主要阻力包括美元持續保持相對強勢、生產成本上漲及期內並無變現一次性收益。
長和投資價值: 策略狗『績優股獵犬3』- 簡單回測
該行預計,公司中期淨利潤將達到11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91億元下跌,主要是由于去年上半年取得印尼電信公司合並所帶來的61億元收益。 長和投資價值 另估計受到利率上升導致財務成本上升的拖累,中期核心淨利潤將同比下跌20%。 而彙兌因素影響下,集團息稅前利潤或同比跌6%至275億元。
長和投資價值: 相關貼文
去年集團各項業務產生4,310億元的營運自由現金流,當中25%由零售業務所貢獻(見圖一),即1,078億元。 長和投資價值2025 長和在2014年出售屈臣氏股權,經過五年成長,屈臣氏現時全球坐擁接近15,000家分店,相比起2014年全球坐擁11,400家分店大幅增長。 以一年期而言,表現最佳的股票為和記電訊香港(00215);以五年期而言,表現最佳的股票為置富產業信託(00778);同期表現次佳的股票為泓富產業信託(00808)。
長和投資價值: 投資價值遠被低估的收息股:長和
假如一家正常營運的公司獲利比其它公司好,那沒理由不投資呀! 所以這個策略用了 市值營收比 、 本益比 、營業利益成長率,來觀察公司是否持續獲利,並且獲利越來越高。 長建最近亦有回購動作,在12月24日宣布以每股8.8378美元(約68.93元)回購1.31億股,佔已發行股份4.94%,總價值11.58億美元(約90.32億元)。 不過,有關回購其實是因為長建2016年2月向OVPH Limited訂立股份認購協議,故並非一般在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不過若論股息,長和系內始終還是以長江基建(1038.HK)和電能實業(0006.HK)較吸引,而且去年股價回報表現亦和長實相去不遠,長建全年升26%排在藍籌升幅第10位,電能則升24%排第11。
長和投資價值: 長期持有股票
台積電要維持領先優勢,重點絕不在於有形的建築物,而是專利、先進的製程,以及能留住人才的環境和有效率的經營團隊。 有形資產包括建築物、機械設備;無形資產指的是軟體、制度、專利。 雅虎(Yahoo)成立於1994年,在1995年推出第一個受歡迎的網路搜尋引擎,雖然它在搜尋引擎的領先地位後來被谷歌取代,但它在網路發展的歷史上仍然扮演了關鍵角色。 1995年之前,價值股和成長股的競爭,短兵相接,差距不超過10%。
長和投資價值: 英鎊急貶|長和系價值大洗牌!長實拼長和、電能鬥長建!揀強中最強
長和公布,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16後基準」,上半年盈利112.1億元,按年跌41%。 至於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16前基準」,上半年盈利110.1億元,按年下跌38%,以當地貨幣計算的基本盈利跌10%。 集團上半年收入2238.7億元,按年跌近3%,以當地貨幣計算升1%。 主席李澤鉅表示,供應風險持續,勞工市場緊張及商品價格波動,預期高通脹可能長時間維持,亦更難以遏抑,主要市場利率上升及信貸收緊亦為增長帶來重重挑戰。
長和投資價值: 電能派息有望增加
這聽起來似懂非懂,沒有錯,判斷一間公司的內在價值可以說是個藝術,而且又帶有些主觀的意識在裡面,沒辦法運用特定的公式與算術運算,因此價值投資者才會喜歡運用安全邊際來保護自己的投資。 這短短的譬喻就是在敘述著,股價每天都非常有可能不符合內在價值,有時高到難以置信,有時候卻低到不敢碰。 這也代表著每天股市的價格都是由市場決定,忽高忽低都是很正常的。 安全邊際投資方式經常運用低於公司總資產的價格購入股票,就很像撿起地上別人抽剩下的雪茄,然後用力的吸上最後一口,也因此有另外一個說法叫做『雪茄屁股投資法』。 因為這正是巴菲特利用「價值投資」來操作的公司,股價經歷過了40年從每股台幣6000元變1000萬元。
不過亦要留意,長實在完成上述公用資產收購計劃後,保證新增利潤9.1億元會全部分派作股息,2021年每股派息將因而回升至2.046元,較2020年每股派息1.8元增長13.7%,以此計算,息率將回升至4厘樓上。 不過,市場更關注的是回購計劃等同大股東李嘉誠家族變相增持長實,持股量由35.99%升至45.02%,而在最新公布的安排下,持股量更會進一步升至45.6%,引發對大股東是否有意最終私有化長實的揣測。 長和投資價值2025 港口業務方面,歐美存貨積壓應于下半年逐步舒緩,貨運量預計于今年第四季有所改善,預計全年港口業務表現同比持平。
過去普遍的概念是成長股的風險高於價值股,但隨著科技的改變,並不能這麼以偏概全。 的確,許多成長股有高度風險,尤其是那些還沒有正常獲利的新興公司,例如特斯拉電動車公司,股價在2020年一路狂飆,上漲七倍,但獲利率還不穩定。 將這些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高股價列入考慮,除非能計算出標普500兩倍以上的投資報酬率,否則投資者應當謹慎。 至於業務較國際化的長和,主要透過持有75%的長建進行英國基建業務,如配電業務UK Power Networks、Northumbrian Water,還有經歐洲3隻團經營英國電訊業務等。 集團上半年收益總額2,296.16億元,當中1,073.97億元來自歐洲,佔比47%,EBITDA比例49%;而英國業務佔總收入16%,EBITDA比例21%。 長和財務董事陸法蘭(Frank Sixt)則表示,集團財務穩健,截至6月底,集團持有之現金與可變現投資合共約為1,467.4億元,自由現金流按年升76億元或26%。
大摩8月份報告指,電能是有質素的收息股,而管理層亦承諾不削派息,加上公司資產負債表強勁,意味假如無收購活動則可增加派息,將公司目標價由48元升至50元,以反映外匯因素等的影響,維持「與大市同步」評級。 盈利增長主要受惠外幣匯率升值帶動,其中英鎊按年上升10%,澳元按年更升17%。 另外,期內有5.51億元的一次性非現金遞延稅項相關費用,而有關正面效應足以抵銷受監管公用資產回報重設的影響。 至於由長建持有近四成股權的電能實業,上半年收益6.15億元,同比增長2.33%;股東應佔溢利25.09億元,同比增長10.92%,表現勝市場預。 至於長實,雖然收購有利資產價值上升,但摩根士丹利認為回購價51元會成為股價短線頂部,只給予「與市場同步」評級,目標價50元。 另外,長和旗下的CKH Group Telecom亦已完成重組,新公司名為CK Hutchison Networks,集中管理6國歐洲國家的發射站,提升收益基礎,有望優化長和電訊業務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