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訪問澳洲,我與來自當地、英美以及南韓等合作夥伴進行了會議,共建合作,成果豐碩。 CCOUC創所和聯席所長陳英凝教授向兩位校長簡介了研究所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特別強調了CCOUC在氣候變化與健康方面的研究和政策討論。 Tracey教授表示,她對中大和牛津大學在災難和醫療人道救援以及氣候變化和健康方面的持續合作感到鼓舞,並認為從氣候變化引致的健康風險着手,能有效喚起人們採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大學保健處的門診部設有診症室、治療室、小型手術室、藥劑部、化驗室及物理治療部,以提供基層醫療服務。 適逢9月21日是「世界阿茲海默症日」,當日,中大與高錕慈善基金合作推出「腦智同護」服務,為香港市民提供免費全面認知障礙症篩查評估服務。 中文大學保健處 前校長高錕教授對中大發展貢獻殊深,此服務除了是大學向他致敬的寶貴機會,更是高錕家族多年來致力幫助社會對抗認知障礙症及腦退化疾病的又一重要舉措。
中文大學保健處: 醫療服務
大學校園有超過兩萬名成員,要確保人人身心健康,不啻是任重道遠的工作。 中大校內設有保健處,還有中醫診所,校外也有指定診所,讓不幸抱恙的大學成員能得到妥善醫治。 個多星期前,我們有幸邀請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潘雲東先生來校,主持以「當前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為題的專題演講。 四百多名中大員生出席講座,潘先生讓我們深入了解世界當前形勢,並鼓勵我們積極回應國家發展的需求。 PISA 2022另一個重要的評估領域是移民學生的融合,香港的表現同樣出色,移民學生在所有評估領域中的學術表現與本地學生相若,而且這些學生中有8%是第一代移民,突顯了香港在教育包容和支持所有學生群體方面的承諾。 中文大學保健處2025 中大所有本科生都有機會在修業期間入住宿舍最少一年,宿位分配的準則包括學生往返大學所需時間、家居環境及對學生活動的參與。
- 氣候變化令這種威脅變得更為頻繁和迫在眉睫,只有通過科學循證的政策、培訓及演習,才能有效減輕災害給民眾健康帶來的危害。
- 大學保健處為全日制學生、職員及其家屬提供醫療、牙科及健康促進服務。
- 與去年9月比較,本地政治因素仍然是移民或移居外地的首要因素(見附表七);外地因素方面繼續以居住環境為首,而家人朋友及物價指數兩項因素均為近四年來首次位居前四(見附表八)。
- 文:林玉瑜醫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兼任導師、註冊中醫今年好像較往年早一點感受到寒意,每年深冬來臨時,就是貼天灸的好時機,究竟冬天是暖一點好呢?
- 逾2,000名中大學生、教職員、校友及友好在中大60周年校慶晚宴上聚首一堂,共同慶賀中大的成長與成就。
文:林玉瑜醫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兼任導師、註冊中醫今年好像較往年早一點感受到寒意,每年深冬來臨時,就是貼天灸的好時機,究竟冬天是暖一點好呢? 中文大學保健處 由藝術文化以至康樂體育,設施皆一應俱全,培育學生多元發展,豐富校園生活。 中文大學保健處2025 「學生健康軍團獎勵計劃」現正接受提名,每校可提名最多四位學生成為健康軍團,以表揚他們對校園健康促進的積極參與和貢獻。 中文大學保健處 學院亦邀請了四位嘉賓進行了一場數字金融的主題演講及圓桌會議,討論數字金融的未來,以及Web 3.0 的策略與實踐。 四位嘉賓包括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副主席陳穎峰先生、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副會長劉永耀先生、圓幣錢包科技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李世傑先生、及香港金融科技行業協會會長李國樑先生。
中文大學保健處: 醫療團隊
與去年9月數據相比,以有意欲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為基數,有做準備的受訪市民比例沒有統計上的顯著變化;若以所有受訪者為基數,有做準備的受訪市民比例上升3.1個百分點,但差異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平(見附表三)。 由中大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主辦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香港分會)將於今明兩天舉辦「全球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社會領袖、決策者和大學管理人員提供寶貴機會,就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時面對的挑戰、機遇和方向進行面對面交流。 這是SDSN(香港分會)首次舉辦的國際會議,適逢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主席薩克斯教授(Professor Jeffrey Sachs)近日來港接受中大頒授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我謹此祝賀他獲頒殊榮,並感謝他對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偉大貢獻。 中大創新日和創業日是大學每年的重點活動,讓中大研究人員、學生和校友對外展示他們如何透過產學研合作為社會創造價值。
无论在任何时间遇上急症或意外,应往沙田韦尔斯亲王医院或其他医院管理局辖下医院急症室接受诊治。 逾2,000名中大學生、教職員、校友及友好在中大60周年校慶晚宴上聚首一堂,共同慶賀中大的成長與成就。 中大在近日發表的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保持佳績,憑藉卓越的教研成就,續居全球百強大學之列。 排名結果及評分準則時有改變,唯一不變的是中大仝人對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我由衷感謝中大上下各位同事的貢獻。 我們要先看看他的舌脈,如果證屬鬱熱及濕氣較重,也是可以應用天灸作為治病的工具,並且配合中藥或針灸把真正不好的邪熱清解出來,身體自然會覺得舒服很多。
中文大學保健處: 學生健康軍團
他們的發現不但有效遏制全球疫情,也開啟了預防及治療人類疾病的大門,為未來治愈其他疾病帶來希望。 由中大校友傳承基金主辦的中大創業日2023,透過展覽、單對單創業諮詢環節、互動展示區及創業大師班等,為校友、師生、業界及投資者打造一個交流平台,推動創業文化。 同日,中大宣布正式成立「中大創新有限公司」,致力與經驗豐富的風險投資專家、風險投資公司和家族辦公室等合作,為具發展潛力的中大初創企業提供早期資金,鼓勵創新及創業活動。 有鑑於香港中文大學秘書長吳樹培先生近月因應大學校董事會的一些重要事項的行為舉措,大學校董會對他能夠或願意以符合良好管治原則的方式去支持校董會的工作,已失去信心。 為了維護校董會和大學能有效運作,校董會今天通過決議,根據吳先生的聘用合約條款,以現金代替通知期終止他與中文大學的僱傭關係,立即生效。
在是次調查中「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者的比例較去年9月(28.4%)上升了9.3個百分點,經統計檢定達顯著水平(見附表二)。 中大及喬治研究院的研究菁英分享了雙方在種子基金支持下進行之聯合研究的初步成果。 今年二月,中大與喬治研究院展開合作,進行聯合研究和臨床試驗,推動醫療保健系統的發展,相互結合專業知識,推動華南及其他地區的醫療發展。 中文大學保健處 中大和喬治研究院的學者將集中研究影響全球人類的疾病及議題,包括神經退化性疾病、心理健康、多重慢性疾病、衞生經濟學、基層醫療、創傷和損傷。 簽約儀式在毗鄰中大校園的沙田凱悅酒店舉行,由牛津大學校長Irene Tracey教授及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主持。 PISA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三年進行一次,旨在評估15歲學生在數學、科學及閱讀基本能力的表現,當中數學能力是2022年度PISA的主要研究領域。
中文大學保健處: 保健中心
這時中醫的介入正好根據患者身體的不平衡而作出調整,揀選適合的穴位進行天灸敷貼,配合中藥或針灸清解餘毒,方可使疫後遺下的邪滯痰瘀都宣導排解,這才讓人感覺神清氣爽,真正的從病裏恢復過來。 我們提供不同的防疫注射服務,涵蓋流感、乙型肝炎、肺炎鏈球菌及子宮頸癌等,為不同需要及年齡人士提供保護。 無論在任何時間遇上急症或意外,應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或其他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急症室接受診治。 中文大學保健處2025 其他生活所需的設施,包括對外交通、校內交通、泊車安排、餐廳、醫療服務、書店、銀行、紀念品銷售處、超級市場及理髮店,均一應俱全。 中小學校快來完成任務、觀賞、讚好、訂閱、分享GoSmart健康影片,新一輪活動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2日。
中文大學保健處: 醫療中心及專職醫療服務
科學成績在2018年至2022年間略微上升,從517分提升到520分,而數學及閱讀成績雖然分別從551分下降到540分及從524分下降到500分,但仍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中文大學保健處2025 就這次「移民潮」對香港帶來的影響,約一成受訪市民(8.9%)認為正面,近六成(58.2%)認為負面,有二成六(25.6%)認為沒有影響,7.3%回答「不知道/很難說」。 與去年9月比較,是次調查認為「移民潮」對香港沒有影響的受訪者比率(25.6%)較去年(15.3%)上升10.3個百分點,卡方檢定顯示兩次調查的百分比分佈呈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見附表十一)。 有意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中,除二成八(28.3%)表示不知道或未決定目的地,最多受訪者提及的目的地是英國(14.2%) ,其次是澳洲(12.2%)、加拿大(11.0%)和台灣(10.6%)(見附表四)。 香港教育平等的表現一直位居全球第二,這表示香港成功為來自弱勢背景的學生提供了大量支援,17%社經地位弱勢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中排名前四分之一,與OECD的平均水平(10%)形成鮮明對比。
中文大學保健處: 學院簡介
結果發現,香港的15歲學生繼續在8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中脫穎而出,與2018年相比,數學成績穩居第4位,科學從第9位攀升至第7位,閱讀成績則從第4位下降至第11位。 在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期間,學生可能將更多時間分配給科學和數學等易於評估的科目,因此閱讀時間可能有所減少。 與去年9月比較,本地政治因素仍然是移民或移居外地的首要因素(見附表七);外地因素方面繼續以居住環境為首,而家人朋友及物價指數兩項因素均為近四年來首次位居前四(見附表八)。 以0至100分評分,受訪者對香港是否適宜居住與生活的評分均值為56.5分,與去年9月時的評分相同(見附表一)。 當被問及如有機會是否有移民或移居外地的打算時,約三成八(37.7%)受訪市民表示「有打算」,沒有打算者則有五成八(58.0%),另有4.3%回答「不知道/很難說/沒有想過」。
中文大學保健處: 健康檢查
在論壇的最後環節,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金融商業學院署理總監林崑博士,協同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鴻志女士,及香港前高級公務員協會會長陳鴻烈會長,分別致閉幕詞,並共同宣布論壇圓滿完成。 作為其中一位主旨報告嘉賓,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會長及德勤中國高級顧問傅振煌博士,分析了專業會計師在維護數字金融誠信的重要角色。 另外,還有數十位身處北京和香港的專家學者,發布了關于香港人工島、固體廢棄物利用、生態産品價值核算機、新自然經濟和轉型、環境治理、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氫能源發展、生活垃圾處理、可控的核聚變、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報告。 [1] 英國及澳洲政府先後於12月4日及10日宣佈即將收緊移民政策,而是次調查於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間進行,因此未能確定英國及澳洲的政策變動有否影響受訪者的答案。 2023年10月1日,我很高興能與一眾大學成員在本部校園參與國慶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讓中大仝人一起分享喜悅。 我謹代表大學感謝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駐港澳聯絡處副主任常雪瀅女士、 北京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選華先生,以及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先生蒞臨中大校園參加升旗儀式。
中文大學保健處: 最新消息
遇上危急病症或嚴重意外,應前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或其他政府地區醫院急症室,及時接受診治。 我們就看看常用天灸藥物肉桂,也能學到一些關於人體陽氣的概念和與健康的關係。 性熱、味辛甘,歸脾、腎、心、肝經,具有溫陽補虛、散寒止痛、引火歸元的作用。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自己虛不受補,又怕冷受不了空調,但稍一不慎又會熱氣上火,究竟這一類朋友應該怎樣調補身體呢? 遇上危急病症或严重意外,应前往沙田韦尔斯亲王医院或其他政府地区医院急症室,及时接受诊治。
中文大學保健處: 中心動態
上星期,我率領大學代表團前往澳洲參與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學術高峰會及多項學術交流活動。 中文大學保健處2025 澳洲情況與香港近似,雖然人口不算多,卻擁有享譽全球的優質高等教育體系,教研成果在國際社會極具影響力。 這次是我四年多以來再次踏足澳洲,我非常榮幸能藉此機會加深中大在全球高等教育交流活動中的參與度及影響力,並與世界各地的大學領袖會面。 PISA所收集的數據,有助參與國家及經濟體系解釋學生的表現差異和檢討其教育系統效能。 中文大學保健處2025 研究結果發現,香港學生在最新一輪的評估中繼續在8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中名列前茅。
中文大學保健處: 課程比較
隨着中大和牛津大學再次續簽合作協議,CCOUC將繼續懷着仁慈與希望,在人道主義的路上奮發向前。 CCOUC其中一項令人期待的新項目,是參與由牛津大學牽頭、英國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新設立的「發現」研究資助計劃首輪資助的國際研究團隊(包括非洲、亞洲、歐洲和南美洲),成為其在亞洲區的合作夥伴。 中文大學保健處 中文大學保健處2025 該研究團隊將開展為期八年、總經費650萬英鎊(約6,000萬港元)的跨學科國際全球衞生研究專案,名為「終結之後:全球衞生中疾病、災害和藥物濫用的生活經歷和後遺症」。
中文大學保健處: 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 (尖沙咀)
今年,為了突顯創新和創業之間密切的互動關係,兩項活動訂於2023年9月21日至23日連續舉行。 今年的創新日共有40多家企業參展,包括6所中大InnoHK研究中心、21家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下的中大初創公司、兩家大學獨角獸企業,以及多家學生和校友創立的初創企業。 本中心透過各種健康計劃及資源,鼓勵並支持客人及其家庭追求終生健康。 我們的團隊會根據客人的身體狀況、病歷、家族病史、疾病風險等因素,建議個人化的檢查組合,並給予適當的健康建議和跟進,全面照顧客人的身心健康及需要。
羅仲雲伉儷保健中心致力促進客人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安全且優質的健康服務。 我們希望透過一站式保健服務,讓客人有更佳的服務體驗,同時免卻非必要的檢查及開支。 本中心由具備專業知識的醫護團隊所組成,在制訂個人化的健康計劃下,我們亦照顧客人在飲食、運動、社交、睡眠及心靈上的需要。 在有移居內地意願的受訪者中,以樣本人數為基數計,移居內地的本地因素(可選多項)的前四位包括:「香港消費物價太高」(36.1%)、「香港居住環境較差/較擠迫」(20.3%)、「香港樓價太高」(13.4%)和「香港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太大」(10.6%)(見附表十三)。 同樣以樣本人數計,移居內地的內地因素(可選多項)的前四位則分別為:「內地消費物價低」(43.9%)、「內地居住環境較好/較寬敞」(30.6%)、「內地空氣較好/沒有污染問題/較寧靜」(11.0%)和「家人喜歡/有居留權/家庭團聚/有親戚朋友」(9.0%)(見附表十四)。
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於去年5月至7月進行香港的評估工作,在全港隨機抽取163所中學及5,907名學生,以及他們的校長、教師和家長參與。 中文大學保健處 在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者當中,有一半(49.9%)表示沒有擔心過移民或移居後的生活,但亦有18.4%受訪者擔心「收入不足/積蓄不夠生活」,15.9%擔心「求職困難」,14.9%擔心「未能適應或融合當地社會/有文化差異」(見附表九)。 而沒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者被問及原因是否與擔心移居後的生活有關時,有28.8%受訪者表示「不是因為擔心移居後的生活」,22.8%表示「沒有想過移民」,但有14.8%表示是因為擔心「未能適應或融合當地社會/有文化差異」,有9.1%則表示是因為擔心「求職困難」(見附表十)。
澳洲此行讓我與各國高等教育代表討論對全球大學影響深遠的國際議題。 其中,悉尼大學舉辦的校長論壇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作為參考,為即將於12月假中大舉行的校長論壇作好準備。 我亦有幸於THE世界學術高峰會上發言,並參加了世界100強聲譽網絡年會。
是次調查採用雙框電話號碼(家居固網電話及手提電話)取樣設計,於2023年9月28日至11月9日期間共成功訪問了708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家居固網電話:366名;手提電話:342名),[1]家居固網電話及手提電話樣本的成功回應率分別為39.7%和44.4%。 中文大學保健處 以708個成功樣本數推算,百分比變項的抽樣誤差約在正或負3.68個百分點以內(可信度設於95%)。 調查數據先後以樣本被抽中的機會率和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的性別及年齡分布作加權處理。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蒞臨主禮並致辭祝賀母校鑽禧之喜。 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教授、校長段崇智教授、60周年校慶督導委員會主席殷巧兒女士亦在晚宴中致辭,回顧中大過去並展望將來。
中文大學保健處: 服務時間
中大有幸參與這項社區服務,定當善用我們的卓越研究成果,支援社會應對迫在眉睫的腦健康問題。 中文大學保健處2025 我感謝中大善衡書院榮譽院士林青霞博士擔任「腦智同護」大使及贊助人,在她的慷慨捐助下,服務得以順利推行。 此外,我要特別鳴謝高錕慈善基金主席高黃美芸女士對中大的支持,上月她為「中大六十周年微型藝術展」擔任主禮嘉賓,我很高興大學能再次跟她合作,透過「腦智同護」服務禆益社會。 大學保健處為全日制學生、職員及其家屬提供醫療、牙科及健康促進服務。 診所設有小手術室、配藥室、化驗所及物理治療室,提供基層醫療及牙科服務。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受教育局委託,早前進行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22的香港研究。
她深受專門研究壓力的匈牙利科學家Hans Selye所啟發,將科研過程中所受到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克服種種的挑戰。 我謹代表中大仝人向Karikó教授送上祝賀,並感謝她一生致力科研,造福全球人類。 我衷心感謝所有熱心籌辦兩項活動的同事及夥伴,使活動得以順利進行,讓大眾更了解中大對推動創新和創業所作之承諾。 中大校董會亦議決,在委任副校長(行政)繼任人之前,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將會署理其職務,而大學秘書長一職,委任副秘書長黃陳慰冰女士出任,任期由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 今年夏季,超強颱風蘇拉和黑色暴雨對香港廣泛地區造成混亂和破壞,是次天災再次警示大眾,有必要加強社區、國家及國際等不同層面的災害防備能力。
中文大學保健處: 大學保健處
除健康檢查計劃外,我們提倡母乳餵哺,支援媽媽解決餵哺母乳的困難。 是次調查亦詢問了受訪市民移居內地的意願,兩成(20.3%)受訪市民表示有打算,沒有打算則佔七成三(73.3%),另有6.4%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很難說/沒有想過」。 經統計檢定,在是次調查中表示有打算移居內地者的百分比與去年9月調查(11.3%)相比有顯著差異(見附表十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60周年校慶晚宴於今晚(12月10日)隆重舉行。 這場盛宴匯聚逾2,000名中大學生、教職員、校友、內地以至國際的合作伙伴及友好聚首一堂,共同慶祝中大在學術發展及文化傳承等各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