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頸至谷埔只需要3小時做可以完成,全程平坦道路為主,輕鬆易行,難度低,即使是行山新手也不用怕! 而且沿路有蘆葦田、紅樹林等靚景可欣賞,更有多間茶座及餐廳可補給,一於趁假日,帶家人一齊行山喇! 路經的鳳坑村內有間盈佳茶座可以補給,亦有全程唯一的公廁,向前走有一個白色小碼頭,充滿歐陸風情,打卡必影位! 再繼續前行,沿路可欣賞沙頭角海岸景色、蠔灘、紅樹林生態,風景多變。 村內有間盈佳茶座可以補給,亦有全程唯一的公廁,向前走有一個白色小碼頭,充滿歐陸風情,打卡必影位!
黃石路徑較短,但風景非常優美,走到高處,仲可以飽覽山海景色,有好多靚景! 鹿頸行山2025 鹿頸行山2025 途中會經過全港十大濕地之一的土瓜坪,可以見到招潮蟹、彈塗魚等,行山兼上埋生態課! 另外,香港共有8種紅樹林,而在赤徑已能找到其中7種,如有木欖、海漆、老鼠勒、桐花樹、白骨壤、水筆仔等。 海背嶺和鹿頸日軍機槍堡不算熱門路線,不會看到人山人海畫面,海景毫無阻隔,南涌魚塘反映白雲,帶來出色的視覺享受。
鹿頸行山: 行山靚景|4. 香港仔 灣仔峽
谷埔是這次介紹的行山路線終點站,在村口已經有小店,也可以品嘗豆腐花、茶粿等小食,價錢就比鳳坑的那家貴少許,不過尚算合理啦。 小編當日見不少一家大小,扶老攜幼都行得好輕鬆,有山有水外,沿路有公廁、村屋小食店提供汽水、豆腐花等。 紅樹林有著重要的生態價值,對人類而言,紅樹林是一個天然的堤壩抵受海浪,也是一個天然的過濾器吸收水中有害的物質。 鹿頸有一家歷史悠久、依山面海的士多——發記士多,附近有空地可以供泊車,自駕遊來到鹿頸的朋友,可以停車後在此出發。
宋伯士多以小食為主,例如豆腐花、燒賣、魚蛋、茶粿、糯米糍及蕃薯餅。 經過珠門田的路牌後,山路上斜,有凹凸不平的大石路,也有鋪了平坦石塊的古道,算是今次行程中攀升最辛苦的路段。 途中有個路口,轉左往梅子林,我們就直行往鹿頸方向。 鹿頸行山 由荔枝窩起計,上了50分鐘荔谷古道,終於行到今次行程的最高點,大約180米高的山坳。 山坳有座百年歷史的修路碑,紀念荔枝窩一帶的村民在民初集資修路,方便村民來往及出去趁墟。 大家可以由大埔墟港鐵站出發,在商場買齊補給及去廁所後,就可以搭車入烏蛟騰。
鹿頸行山: 交通工具
沿路繼續行,就來到一個廣場,廣場旁有涼亭,而在小瀛學校舊址前,會有村民售賣農產品及小食。 鹿頸位於新界東北粉嶺,約兩小時就能行完,除了往鳳坑村一段需要略略上落斜,整體路線皆以平路為主,而且交通方便。 而在路線終點站有蘆葦田,在陽光襯更可媲美大東山芒草。 於粉嶺港鐵站 C 出口,在小巴站乘搭 56K 小巴往鹿頸,於總站新娘潭路下車; 車程約20分鐘,車費 $9.6 。 在鹿頸士多下車後,沿鹿頸馬路先往雞谷樹下方向走。
- 有些朋友行山,是為了到士多食豆腐花,今次就介紹大埔烏蛟騰行到粉嶺鹿頸的行山路線,途經三椏村、荔枝窩及谷埔等村莊,基本上行過每條村都有士多,補給點非常多。
- 機槍堡群所在的山頭近馬路,由山路入口起計,行半小時內便上到去。
- 及後折返士多,沿鹿頸馬路一直走經南涌、白鶴林至沙頭角公路完結行程。
- 鹿頸有兩間茶座,如果不用「醫肚」,就可以排隊搭56K小巴出粉嶺港鐵站。
- 最近不少香港人,放假都想遠離城市煩囂,出走郊外,感受大自然。
- 他建議政府保育整個鹿頸山頭,興建行山徑,讓更多市民可以透過參觀古蹟去了解抗日歷史。
請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及垃圾,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 從新娘潭路降下坳出發,走過亞媽笏、分水凹,在坳上細賞古碑,沿古道往下走,尋谷埔古榕,欣賞海濱風光後經雞谷樹下到鹿頸。 上半程先上坡後下坡,下半程沿海濱前進,上坡路段不多。 行完古村後,可駕車沿新娘潭路往鹿頸方向前進,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感受光線透過樹葉縫隙灑在馬路和車窗上,也是一大樂趣。 由於交通方便,加上地方廣闊、企理,大美督的公眾燒烤園地向來受歡迎。
鹿頸行山: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舉例說,有機槍堡在地圖上顯示的形狀比衛星槍堡還要小。 有一兩座衛星槍堡離主徑較遠,山路不明顯,請量力而為。 回到山路的十字路口,繼續往上行,便見機槍堡的入口就在左邊。 機槍堡已有超過70年歷史,儘管看來結構完整,但始終日久失修,不建議行山人士入內。 上到所有樓級的盡頭,景色開揚,可俯瞰鹿頸池塘景色。
很快,行至分岔口,轉左行,到鹿頸黃屋,這裏有個公廁。 上下兩路皆可達三椏村,上路要上落山,較辛苦,而下路就緩緩向下為主,較輕鬆,所以今次路線就行右邊取下路。 這段路樹蔭多,十分舒服,經過上苗田及下苗田兩條荒廢村落。 路上需要橫過石澗,但澗道不闊,又多踏腳石,只要小心翼翼就過得到,難度不高。
鹿頸行山: 出發前 豐富All Day Breakfast
回程時只需沿路折返,若是幸運,更能遇上日落美景。 機槍堡大致分3類,一為設多個槍眼和有走廊的機槍堡,二為只能容下一人的小型機槍堡,另一座指揮部,其餘設施包括指揮部附近有一個水井。 不少機槍堡位於戰壕旁邊,戰壕頂與機槍堡入口的落差大,要小心行走,亦不要破壞通風口頂。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設系黎偉聰教授領導的團隊研究多年,考證到由日軍及徵用當地村民建成1943年後興建。
鹿頸行山: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泊好車在停車場,然後再步行15分鐘左右,便到達著名的新娘潭瀑布。 這段山路經過修葺後,十分易行,不過個別地段比較濕滑,建議輕便行裝和穿舒適行山鞋,而且勿單獨前往,宜結伴同行互相照應。 沿公廁旁的山路上斜,經過荔枝窩村的外圍,上到那棵「通心」的百年秋楓樹,但大家不要攀爬進去,只可遠觀。 沿住鋪好木板的山徑,行到在二戰時差點被日軍砍掉的五指樟,之後落樓級,在路口轉右,往分水凹方向行。 在三椏涌這兩間士多午膳後,繼續往荔枝窩方向行,沿路指示清楚,路面皆是石屎村路,先上一個大約40米高的山坳,之後徐徐向下,伴河邊路而走。
鹿頸行山: 香港6大行山靚景路線
這段山路景觀多變,既有視野開揚也有茂密林木的路段,馬路曲折且快彎不少,是不少電影的賽車場面取景地。 也因這個原因,汀角路往新娘潭路這路段早年非法賽車十分活躍,也發生過無數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 近年,新娘潭路車速限制收緊至50公里,而且沿途設了多部偵速攝影機,警方巡邏也比以前頻密,非法賽車活動收斂不少。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海背嶺賞俄羅斯方塊魚塘 訪尋日軍機槍堡群
如果不想原路走,或者想探西南脊上兩座衛星槍堡的話,可以經西南脊下山。 鹿頸行山 西南脊的山路路胚明顯,途中可以俯瞰南涌的池塘景色。 鹿頸機槍堡及觀測台在1941至1945年間由日軍興建,到2009年被政府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路線|半個鐘行完鳳坑家樂徑 登觀景台覽沙頭角村落景致
黎教授之前帶過大批傳媒朋友到訪各個機槍堡,山徑都已經被行到開闊明顯,但山路很斜,建議大家穿行山鞋前往。 他建議政府保育整個鹿頸山頭,興建行山徑,讓更多市民可以透過參觀古蹟去了解抗日歷史。 包括在三椏村及荔枝窩坐下來吃東西的時間,這次行了7小時,建議大家早上出發,最好在早上10時前於烏蛟騰起步。 荔枝窩是今次路線的中途退出點,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會有一班船在下午3時半由荔枝窩碼頭開往馬料水,如果打算在荔枝窩搭船的朋友,記得留意時間。 由烏蛟騰到三椏村再到荔枝窩,其實沒有很多上斜的路,但離開荔枝窩往谷埔就要上山。 沿海邊山路行,有些位置會有粗繩,讓行山人士扶手;路上會見到地質公園的遊覽的守則及長凳,放眼望出去的是三椏灣的海景。
鹿頸行山: 交通
這個山坳也是分岔口,轉左上斜往烏蛟騰,我們就直行落斜,往谷埔行。 這段路全程落斜或落樓級,都相當考腳力,直至落到谷埔老圍公廁。 經過啟才學校後,就行到海邊,也是宋伯士多的位置。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遊記|日軍機槍堡群遺跡逐個尋 士多起步上山賞南涌美景
2 若開車可由大埔大尾篤新娘潭路入,在雞谷樹下村外有公眾停車場,但假日車場很快滿,小編當日見有車主隨路邊泊,最後人人雨擋夾有張「牛肉乾」。 如果想再吃得豐富一點,在行程的終點站谷埔村,就有家松記士多,售賣一道道極具農村特色的客家菜,至正是全部用上在地取材,原汁原味。 餐廳長期滿座彩,主打特色粉麵、茶餐廳食品,當中最多人點的,是英式全日早餐,有齊煎蛋、香腸、茄汁豆,記得加配薯餅,新鮮即炸,入口香脆。
或許因為太多這類「背景資料」,不時傳出行山愛好者「撞鬼」,甚至拍攝的照片出現各種奇怪的黑影、白影,令新娘潭成為香港知名的「靈異景點」。 記者到訪當天烈日當空,飛瀑流水旁、濃密綠蔭中清風颯颯,醉人美景足夠讓人忘卻種種靈異傳聞。 雖然黎偉聰教授希望政府發展行山徑,推廣鹿頸機槍堡群,但暫時這條路線仍未是政府官方行山徑。 山上的機槍堡已經有多年歷史,未經保養維修,入內可能有風險。 行山人士參觀機槍堡時,請愛惜文物,不要生火及亂扔垃圾,也不要塗鴉及損毀建築物。 如果有人打算找齊各座碉堡的話,可以參考香港地理資訊地圖,但地圖上顯示建築物的大小與實物大小無關。
經過村落時,請保持安靜,不要高聲聊天,顧及村民感受;在疫情期間,入村前最好佩戴口罩。 上完斜之後,見到個十字路口,左邊已經有座機槍堡,可以從外欣賞這座有近80年歷史的古蹟。 由山腳士多起計,行了15分鐘左右,便抵達首座碉堡,相信少做運動的朋友,半小時內都可以上到去。
之後,就沿涼亭後的山路落斜,過橋後在分岔路轉左,往三椏村方向進發。 在鹿頸小巴總站下車,有幾間士多可以補給一下,或者吃些炒飯或公仔麵;至於,路線在起步的士多附近有公廁之外,只有鳳坑村的公廁。 先登海背嶺一賞沙頭角海和俄羅斯方塊狀的魚塘,再於鹿頸訪尋機槍堡群及觀測台。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路線|半個鐘行完鳳坑家樂徑 登觀景台覽沙頭角村落景致
裝備不能掉以輕心,如難度較高,切忌以布鞋波鞋或文青打扮出發,必穿行山鞋,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糧水。 鹿頸至谷埔路段,老少咸宜,出發前後,也有兩間餐廳超人氣,不要錯過。 如果想出發前,來一個能量早餐,小巴總站旁的BB開心茶座,就是不二之選。
鹿頸行山: 交通工具
店子另一招牌牛筋腩麵,牛筋煮至入味,軟腍帶勁,湯底濃郁可口,配麵一流。 鹿頸行山 另外秘製豬扒麵亦是熱賣之一,肉質彈牙,味道香濃。 值得一提的是老闆娘相當熱情細心,若是見太多人等候小巴,更會幫忙安排,非常有心。 回到谷埔村口有間宋伯山水豆腐花,逢周六、日營業,售賣豆腐花、茶粿、番薯餅等傳統小食,山友們可以稍作補給。 鹿頸行山 谷埔村原由新屋下,一肚、二肚、三肚、四肚、五肚及老圍組成,可惜村民早已遷離谷埔,村屋多已人去樓空。
從56K小巴下車後,就會到達鹿頸,同時會見到BB開心茶座就在眼前。 BB開心茶座有多種食物:有招牌鹽焗雞、麵粉類、全日早餐等。 囊括所有沿路景色、特色餐廳、泊車交通、行山資訊,帶你走進如夢如幻的蘆葦花田、踏遍青山綠水。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循馬路右轉,經過釣魚\場後從右方小徑下走欣賞鹿頸濕地。 鹿頸行山 及後折返士多,沿鹿頸馬路一直走經南涌、白鶴林至沙頭角公路完結行程。 再繼續走,映入眼簾是一遍金黃蘆葦田,陽光照射下閃閃生光,景色媲美芒草,吸引不少龍友和情侶慕名而來,的確是個打卡聖地。
鹿頸行山: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鹿頸日軍機槍堡難度不高,但要到訪13個日軍設施就非常困難,部份位於超斜的山坡上。 乘小巴到鹿頸路的盡頭,再沿新娘潭路走,就會到達位於雞谷樹下的家樂徑起點。 鴉洲就在不遠處,春夏時分,島上會有過百隻的鷺鳥營巢育雛,海岸邊會更見鷺鳥忙於覓食,成沙頭角一帶的特別景致。 鹿頸南涌其實是位於粉嶺,只要在粉嶺港鐵站乘搭56k小巴,在鹿頸「強記士多」落車,沿南涌路走 , 轉左入小路 , 步行多幾分鐘就可到達鹿頸南涌鳯眼藍花田。 以住如果想欣賞鳳眼藍的花田,不少人都會選擇到元朗盛屋村、上水虎地坳村等一帶打卡。 不過近日就有網友在Facebook群組「香港山友行山遠足分享群」貼文分享,表示鹿頸南涌開得非常茂盛的鳯眼藍花田,相對元朗和上水等賞花熱點更為壯觀。
山上小徑支路多,四通八達,很難靠文字描述每座碉堡的位置。 香港地理資訊地圖顯示,這座山頭上剛巧有13座人造建築。 注意:Google Maps的藍地水塘顯示為無路。 但實情是,到水塘後,可橫過水壩落樓梯,到達石礦場。 出石礦場可接福亨村路,最後到達藍地大街,搭輕鐵走人。
鹿頸行山: 鹿頸行山︱海背嶺賞俄羅斯方塊魚塘 訪尋日軍機槍堡群
參觀機槍堡時,請愛護古蹟,不要損毀及塗鴉,帶走自己的垃圾。 每座機槍堡上都有通氣口,請勿站到或坐在通風口的方形頂部上,因為有些通風口頂部不穩,會有危險。 多間傳媒報道,山上有7座大型機槍堡,還有至少6座只能容一個人的衛星槍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