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方面要多吃海帶、魚湯、蝦等鈣含量高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D,對骨頭的生長癒合有好處。 「熱敷可以加速血液循環,軟化變成『硬硬的血塊』的瘀血,讓瘀血從硬的,變成軟軟、水水的血水,身體比較好吸收,加速消腫,所以這時候熱敷是很重要的。」黃季怡說。 黃季怡說,這邊討論的都是「外觀沒有明顯傷口」的撞傷,如果皮膚表面有傷口,一定還是要先處理看得到的傷口,但如果沒有傷口,就可以按照這個步驟來做。
肌肉力量如果太弱,全身重量會直接由骨關節承受,特別是承載大半身重量、使用率高的膝關節,易發生各種傷害。 所以平日要注意「股四頭肌」的訓練,肌四頭肌是大腿前側的肌群,是保護膝關節的重要角色。 最重要的是,關節積水一定要找出原因,如果原因沒找到,關節繼續發炎,抽完還是會再度積水,那就會變成經常求診的「常客」。 因為手指根部的腱鞘腫起來,即使想把手張開,也會受到手指根部的干擾,變得很難把手張開。 陳欣湄說,淋巴結從頭部、脖子到甲狀腺,一路會經過到鎖骨下的位置,同時手部的淋巴結,一樣會匯流回鎖骨下的位置。 另外,胸腔裡面還有肺部、食道、胃部等,這些地方的淋巴結一樣會回流到鎖骨下的位置。
骨頭腫起來: 常見會引發關節積水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如果不影響行走坐臥,關節積水量不多,或是身體發炎已經停止,身體會把積水吸收掉,不一定要把水抽出,只要服用消炎止痛藥,搭配護具保護關節,幫助恢復即可。 運動傷害造成的關節積水可見於身體各部位,不管是膝關節、腕關節、肩關節都有可能。 臨床上也常見患者爬山扭傷腳踝,造成腳踝外側中間的主要韌帶完全斷裂,關節積水(血),以充氣式護踝加強保護數月、並持續復健後才完全康復。 關節腫脹疼痛有非常多原因,如一般關節炎、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滑囊炎…等都有可能,要確實知道什麼問題,還是要看是否有其他身體狀況,或綜合整體症狀請專科醫師確診才好。
陳欣湄說明,鎖骨是穩定胸腔的骨頭,或者穩定後面的肩胛骨等,所以有些人發生胸骨骨折時,胸腔和肩胛骨的穩定度就會受到考驗。 骨裂的地方腫脹、疼痛,可在24小時內用冰袋冷敷,達到鎮痛凝血的目的,24小時後用熱毛巾熱敷,達到加快血液迴圈和消腫的目的。 早期會出現發熱、體重下降、疲勞和活動能力下降,這種狀況有時發生於晚期骨癌,而良性骨瘤通常無疼痛症狀。 早期會出現骨和關節疼痛或腫脹,經常在夜間疼痛感加強且不一定與活動有關;疼痛可以是持續鈍痛或只在受壓時感到疼痛。
骨頭腫起來: 健康雲
如果患者有發燒畏寒,合併關節積水的問題,就會建議抽取關節積水進行化驗,確認是否有細菌感染以及是哪一種細菌感染,以便正確投以抗生素治療。 皺襞症候群初期可採取保守治療方式控制發炎反應,像是藥物治療,配合正確的復健運動,如果療效不佳則應考慮關節鏡手術,避免情況持續惡化。 細菌感染:被尖銳物品刺到受傷,或是其它原因的細菌感染,造成細菌入侵關節,也可能使得關節發炎積水。 運動傷害:舉凡打球、跑步、舉重、滑雪等各種運動,一不小心都會有「運動傷害」,造成各式損傷,例如膝關節前後十字韌帶斷裂造成積血,或是半月板破裂積水腫脹、或關節內骨裂出血等。
- 游離體是指關節因老化或受傷,造成關節腔內的骨碎片或軟骨碎片游離在關節腔內,刺激關節發炎出水,這些碎片又被戲稱為「關節裡的小老鼠」。
- 特別是體重過重、關節曾受傷(例如關節面骨折、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先天關節發育異常、代謝疾病者,更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
- 例如肩膀扭傷時,肩關節可能積水;打電腦姿勢不良或使用過度,可能造成手腕關節或指關節積水。
- 假設摸到腫塊時,先別慌張,它可能是正常反應,醫師提供4大鑑別方式,讓大家能自我分辨,而不會在第一時間就焦急衝去醫院。
- 從外觀看來,這位小朋友除了皮膚顏色較黑,其實膝蓋並沒有什麼異樣,只是在膝蓋骨下方有一顆特別突出來的腫塊,大小約比一顆花生大一點,摸起來像骨頭一樣硬硬的,用力壓下去的時候並不會有很明顯的疼痛。
- 簡單來說,受傷的地方就控制在「那一點」,身體才可以專心修復,而冰敷是叫旁邊的組織不要跟著一起湊熱鬧、加進來分散身體的注意力。
- 其次是早晨起床的時候手指的僵硬感、活動困難,有時活動一下關節,會逐漸輕鬆起來,但有時則整個上午都僵硬,這種現象在得病初期很常見的,可視為發病的警訊。
膝蓋腫脹的症狀會依造成的原因而有所不同,腫脹從輕微到嚴重都有可能,並同時產生疼痛、壓痛、泛紅,或讓人發燒、發冷。 腫脹的膝蓋也可能會瘀青、僵硬,導致行走困難。 有些症狀可能沒被列出,若對某些症狀感到疑惑,請諮詢醫師。 膝關節內腫脹可能是因為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內側韌帶、外側韌帶撕裂,或半月板(膝蓋軟骨) 受傷、膝關節骨折,進而產生滲出液。 而膝關節外腫脹,則可能是滑囊炎(Bursitis)、肌腱炎(Tendonitis)、拉傷或扭傷。 如果是退化性關節炎引發積水,基本上是無法根治的慢性病,規律服藥、適度運動等,都是避免進一步退化的方法。
骨頭腫起來: 健康網》「它」吃過多恐肌少症! 學者: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DE
膝蓋腫脹若是因潛在疾病造成的,如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或痛風,就必須接受治療才能消除。 黃季怡說,短時間長出的腫塊,尤其是在血流豐富的眉骨、太陽穴,很容易就會「腫起來」,那是因為血流多,形成腫塊,有點像豬血糕一樣黏黏稠稠的,在外觀摸起來會是硬塊。 不論是騎腳踏車、抬腿運動或游泳等,都是訓練股四頭肌很好的運動,也可以藉助健身房中的器材訓練,不過最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受傷。 此外,平日也可以多「蹲馬步」,讓身體呈現半蹲姿勢,對於股四頭肌也是很好的強健方式。
骨頭腫起來: 鎖骨骨折: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如果沒那麼多時間慢慢按摩,想用加壓帶綁住加壓,黃季怡說,這個作法也可以,但要記得不能綁太緊,只要稍微有感覺綁住就好了,不然血液循環不良,會讓傷口修復也變慢,甚至影響到末梢血液循環的健康,得不償失。 根據國外網站《MayoClinic》報導,關節疼痛、骨頭脹痛不可輕忽,尤其是在關節或是骨頭處摸到硬塊時,更需小心! 一定要趕快去醫院就診並接受檢查,因為這很可能是早期骨癌的特徵。 控管誘發的風險因素,有助於減少此症狀發生,請與醫師討論如何執行。 大部分人可能都有撞到門的經驗,除了當下痛得要命,接下來「腫起來」可能是理所當然會發生的情況。
骨頭腫起來: 健康小工具
例如一個老太太進到診間,如果她有退化性關節炎病史,加上最近和家人去旅行走路走得多,經由觸診關節腫脹飽滿,但沒有發燒感染等問題,則問題相對單純,不一定要透過儀器檢查就可研判老太太是因為關節過度使用造成的積水問題。 看到自己的腳有一顆突出的硬塊,而且壓了會痛,一般人往往會擔心是不是長了腫瘤,會很緊張地要醫師安排詳細檢查。 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這樣的腫塊只是骨頭增生,是在疼痛發作以前就有的現象,頂多是加上肌腱發炎而使腫塊變大,治療上,並不會太困難,可以不用過度擔心。 因為每個人的修復能力不同,大約2個月之後大致上會長好,這時如果摸起來有「明顯腫塊」,最好還是去看一下醫生,可能血塊還沒消,或是有其他的腫瘤問題。
骨頭腫起來: 潘懷宗/全身癱瘓卻仍有感覺,漸凍人比植物人痛苦!FDA批准全球唯一「漸凍症」新藥 症狀出現前先治療
根據統計,許多人認為女性最性感的地方是「鎖骨」,你也會觀察自己的鎖骨美不美嗎? 其實,鎖骨除了跟美有關以外,還藏著健康危險的密碼。 如果是因未受傷造成的,受傷後的48小時內的照護很重要,應要保護、休息、冰敷、加壓、抬高。
骨頭腫起來: 腱鞘有潤滑效果 保護肌腱不受傷
簡單來說,受傷的地方就控制在「那一點」,身體才可以專心修復,而冰敷是叫旁邊的組織不要跟著一起湊熱鬧、加進來分散身體的注意力。 黃季怡說,如果讓周邊組織一起發炎,組織就會增生,很容易導致受傷的地方越來越腫,很像「皮膚底下的大疤痕」。 47歲的李先生前額撞傷之後,瘀血腫塊大概持續一段時間就消腫了,但外觀還是看得出來有點凸凸的,但因為不太明顯,他也沒有太在意。 沒想到隔了2年之後,剩下的小腫塊越變越大,最後像一顆乒乓球附在額頭的正中央,被嘲笑是「獨角獸」,一方面非常困擾、一方面也很擔心是惡性腫瘤,跑去看醫生,結果才發現是脂肪瘤。
骨頭腫起來: 骨頭挫傷怎麼辦?定義、症狀、原因、治療、預防
由於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內軟骨細胞老化,易退化掉落,即使輕度活動或負重,軟骨細胞也較易碎掉融化,關節表面破損,刺激關節裡面的黏膜,產生積水。 骨頭腫起來 骨頭腫起來2025 骨頭腫起來 如果是意外造成的韌帶斷裂或關節骨折,那除了關節液之外,也會混雜受傷流出的血液,形成「血水」。 一旦有細菌入侵造成關節腫痛,除了血水之外,還可能化膿,治療上就比較複雜。
骨頭腫起來: 退化性關節炎第一好發部位不是膝蓋!「這部位」發生率最高且女多於男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 關節積水的「水」,指的是關節內每天都會自然生成與吸收的「關節液」,原本作用是保護與潤澤關節,一旦關節受傷,關節液的生成速度大於吸收速度,會來不及代謝,異常貯積在關節處,進而影響關節活動。 治療方法通常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物理治療、服用消炎止痛藥、以石膏或支架固定膝關節,除非骨骺骨折後形成游離骨,需手術取出鈣化物才會減緩疼痛。 只要刻意伸直從手指根部往上數的第二關節,進行把手指反折的伸展操,就能放鬆造成扳機指的腱鞘。
骨頭腫起來: 健康網》逆轉肌少症4大關鍵! 營養師:先從飲食下手
除了受傷,也有可能是骨折、關節炎(Arthritis)、痛風(Gout)、囊腫、膝蓋骨脫臼、感染、腫瘤、老化等。 外科醫師江坤俊也曾表示,淋巴結若攔截到的是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腫大,屬於感染的一種,會出現紅、腫、熱、痛的情況,但若是攔截到癌細胞,大部分不會有痛感,所以當淋巴結腫大的時候,不會痛比會痛更加危險。 骨頭腫起來2025 另外一個辨別方式可以透過觀察腫大的淋巴結是否會消腫,細菌感染的淋巴結腫大過1-2週後多數就會消腫;若癌症引起的腫大,不但不會消腫反而會越來越大。 而長出的腫瘤會是什麼類的腫瘤,還要看增生的組織是什麼。
疼痛、紅腫、動彈不得的狀態都是所謂的「發炎」,亦即腱鞘或肌腱的細胞受傷,身體正努力修復的狀態。 為了順利修復,不要讓傷勢更加嚴重,靜養是最好的選擇。 身體發炎就跟火災一樣,一旦燃燒起來,不管澆再多水,都無法讓火勢熄滅下來。 如果不在冒出火苗的時候就審慎地處理,組織本身就會變質,變得不容易痊癒。 這點在治療身體任何一個部分的痛楚都是有效的。 如果是媽媽手,為了不要動到發炎的大拇指,事先用繃帶或專用的護具加以固定會非常有效。
侯鐘堡提醒,因為手掌有許多神經和血管,如果腱鞘囊腫不慎卡到神經,可能導致手掌痠麻痛;如果卡到血管,也會產生疼痛症狀。 如果不就醫治療,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手部功能受影響。 剛聽完描述後,會認為是急性期運動傷害造成的發炎腫脹,但檢查周邊肌腱、韌帶和觸診後發現,脛骨粗隆有凸起且有明顯的壓痛感,再經由年齡判斷,才知是患了「奧斯古─謝拉德氏症」(Osgood-Schlatter Disease)。 「脛骨結節」(小腿骨接近膝關節的地方)就會被過度刺激,長期骨質增生會讓這個部位明顯突出,好像多一塊骨頭一樣。
復健科醫師侯鐘堡指出,從手臂肌肉往手指方向延伸,連接遠端骨頭的就是肌腱;因為有長長的肌腱,手指才能做一些靈活的運動。 而腱鞘則是包覆在肌腱周圍,保護肌腱在活動時不會和骨頭摩擦,導致發炎受傷。 骨裂會讓身體區域性腫起來,因為骨頭的斷裂會導致傷口附近的軟組織受傷甚至發炎,可能還會伴有血管破裂的情況,從而導致面板區域性紅腫和瘀血。 骨頭腫起來 骨頭腫起來 外力造成的傷害,如運動中急轉彎、急煞、著地姿勢不良、跌倒等撞擊,都有讓膝蓋因用力過度而受損,並使體液或血液在膝蓋中堆積。
骨頭腫起來: Heho News 健康新聞
醫師會檢視患者的病史,並進行理學檢查等檢測。 醫師也會詢問關於腫脹的感覺、發生狀況、受傷時從事的活動,以及有無舊傷。 此外,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造影、關節穿刺術,也都有助於判斷膝蓋腫脹的原因。
骨頭腫起來: 關節腫痛、「骨頭痠痛」不可輕忽:7種症狀當心「骨癌」已潛伏體內,家有「青少年」更需注意!
還需要與髕骨肌腱炎、髕骨軟化症、關節內病變、反射交感性失養症、解剖位置不良、腫瘤及感染等區別,所以若有持續性的前膝痛,建議儘快就醫,避免延誤。 只要用專用的護具將大拇指豎起來,在腱鞘收縮的狀態加以固定,就可以保持安靜,不會對發炎的地方造成負擔。 每天都要打電腦或玩手機,手關節的手腕和手指明明已經過度使用,卻幾乎不會意識到這點。 然而一旦發炎,演變成會腫、會痛的「腱鞘炎」,別說是工作,就連稍微動一下都不行。 發生在手腕或手指的腱鞘炎依發炎的部位分成兩大類。 骨頭腫起來2025 例如前一段時間去打疫苗,或手部、喉嚨有感染的時候,少數的人也會因此在鎖骨下有淋巴結腫大的情況,這可能也都是良性的。
骨頭腫起來: Heho 癌症
彎曲、伸直手指的時候,靠近手掌的手指根部會一陣劇痛。 骨頭腫起來2025 以上都是過度使用手腕或手指所引起的毛病,女性在產後及更年期更容易發作,可以想見腱鞘炎與荷爾蒙的變化有關。 陳欣湄形容,鎖骨下淋巴結像是一個轉運站,如果胃部不小心有癌症產生,可能會透過鎖骨下淋巴結產生腫塊;另外,口咽裡產生癌症,也一樣會透過淋巴組織在鎖骨下產生腫塊。 因此,當鎖骨下附近摸到腫塊時,絕對要非常注意小心,因為很多的器官都可能受到牽連。 而在48小時之後,周邊組織的發炎反應差不多都控制住了,就要開始「熱敷」,黃季怡說,因為這時受傷的地方一定是瘀血的,不管是有腫起來、或是沒腫起來,底下的瘀血都需要讓身體再吸收。
骨頭腫起來: 骨折多久能痊癒
青少年在骨頭還沒有完全發育完整之前,如果運動過度,骨頭會因為過度拉扯而受傷,輕微可能會導致骨頭增生,嚴重時,甚至會產生撕裂性骨折。 如果小朋友有很頻繁的跑步與跳躍動作,「脛骨結節」(小腿骨接近膝關節的地方)就會被過度刺激,長期骨質增生會讓這個部位明顯突出,好像多一塊骨頭一樣(如圖)。 長大成人以後,如果有膝蓋跪地的動作,或是從事太激烈的運動,這個部位就會受到刺激而導致疼痛。
骨癌的誤診率高,患者常被誤診為「生長痛」或肌腱炎,而延誤病情,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出現了以上症狀,請立即就醫治療。 陳欣湄說,假設以上條件都出現,整體研判偏向惡性時,就建議要趕緊前往醫院檢查較為保險。 她也說明,一般良性的淋巴結是對抗病菌的反應,如同一般感冒會有的紅腫熱痛,反而不用擔心。 Hello 骨頭腫起來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如果有以上所列的任何症狀,或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
骨頭腫起來: 癌症前兆難料?8癌症早期症狀是警訊,7事遠離癌細胞
從外觀看來,這位小朋友除了皮膚顏色較黑,其實膝蓋並沒有什麼異樣,只是在膝蓋骨下方有一顆特別突出來的腫塊,大小約比一顆花生大一點,摸起來像骨頭一樣硬硬的,用力壓下去的時候並不會有很明顯的疼痛。 而鎖骨下方若產生腫大,其實真正腫大的來源,是來自身體的淋巴組織,而淋巴裡面一顆一顆的就是淋巴結。 淋巴結在身體裡的角色像是兵哨站,能夠防禦病毒、細菌甚至癌細胞經過,如果它們經過時,淋巴結會產生對抗,此時就造成有腫脹腫痛的情形。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當鎖骨發生淋巴結腫大,要特別小心,它可能是口腔癌、甲狀腺癌、肺癌、食道癌甚至胃癌產生的一個點,讓人警覺可能有癌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