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燒過大約 2/3 後,再用 2 個銅板扔筊問地基主吃飽了沒,只要出現 1 次聖筊(一正一反)就可以了,拿起金紙拜三拜後燒化即完成地基主拜拜流程。 三牲只是一個說法,古代的五牲還包括全豬、全牛、全羊,現代人難以準備得如此周到,因此心誠即可;另外,三牲種類不限,鴨、鵝、甚至海鮮類都可,但有些人會避掉蝦,因蝦的台語音有倒楣的意思。 有人也會買素三牲代替葷三牲來拜,以避免準備的雞豬魚等太多吃不完或是太油膩。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
代表冬至為白天較短夜較長,隔天恢復正常白天長夜晚短,有混沌初開的意謂,如同盤古開天闢地祝賀大地初始,也代表惡運結束,好運將來。 餛飩音近「混沌」,吃餛飩象徵各種壞運氣都可以順利換運,迎接各種嶄新能量,也代表「混沌初開」,可增長智慧。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2025 冬至相當寒冷,太晚入睡容易陽氣下降,陰氣旺盛導致氣場欠佳,又冬至有小過年的意涵,若在冬至陰氣旺盛會影響來年運途。 《周禮春官神仕》中提到「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因此冬至在古代人來說為鬼節,建議晚上9點過後不要外出,外出可攜帶鹽巴。 興富發建設旗下的「悦誠廣場」去年8月底熄燈,曾傳出興富發與東南水泥2位地主將合作開發。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日本主廚分享如何利用鳳梨芯,做出簡單又好喝的熱帶果汁!
《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 此外,祭拜地基主時間也相當重要,如果拜錯小心惹到不該惹的東西。 周映君透露,地基主畢竟屬於陰神,祭拜時間得在下午1時至下午5時前,千萬不要在下午5點過後還在祭拜。 在大陸北方的除夕,有全家一起包素餃子的習俗,這是因為素餃子的製作工序繁雜,需要全家動員,所有人一起包餃子時,一方面促進家族感情,也能在守歲熬夜時提神。
湯鎮瑋提到,除夕、清明、端午、中元節、中秋節、冬至等重要節日可拜。 有些人認為地基主一年一次祭拜就可以,有些人則堅持拜三次、五次,每一戶的習慣不同,端看各個家庭的習慣即可,但很重要的一點是:決定祭拜次數與節日後就要持續下去,不可反覆更換或中途停拜地基主。 另外,即使沒拜地基主,祂還是會在屋內保護家中所有人,因此若沒有祭拜習慣沒關係,但不可想到時才拜。 每年的冬至許多家庭都會拜神、祭祖,希望神明和祖先能庇佑家人身體健康。 講到冬至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吃湯圓」,對台灣人來說,冬至便象徵了團圓和溫暖,是年尾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的好日子,尤其自2021年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再加上多位名人猝逝,使得大家心神不寧,團聚也有了更深一層意義。 住家拜地基主一定要在廚房拜,將供桌擺在廚房正中間,將拜面朝向客廳,也就是廚房向客廳拜。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分享此文:
我感應到她家的磁場,是溫暖的、平順的、祥和的,可見地基主並不把多有錢、多好吃放在眼裡,就算平實對待,也是彌足珍貴。 其次,第二個錯,是不少家戶拜地基主,常跟好兄弟啦、神明啦,混在一起拜,雖然簡單省事,卻完全不對,必須分開,以示敬重,否則恐有反效果! 既然連金爐都不能用同一個,就知道絕對不要怕麻煩,更不可敷衍了事。 以我家為例,地基主很客氣,不會常現身,但若有狀況,我猜祂會用各種方式提醒,要家裡的人特別注意。 例如有天我緊急加班甚晚,午晚餐都沒吃,回家餓得半死,於是煮開水準備泡杯牛奶,接著進房間,關起門,戴起耳機開啟音樂,想放鬆一整天的緊繃情緒;只是這樣做,就犯了居家安全大忌!
- 從小就聽母親說,要感恩地基主守護我們全家,嚴格來說,舉凡除夕、端午、中元、冬至這四大節日都要拜;不過因為家人都忙,所以只選擇中元,與好兄弟一同祭拜,但燒金紙必須分不同金爐。
- 每個人家裡都有一位地基主,據聞祂是陰間閻王派任於陽世守護房屋的兵將,主要任務是保護居住屋內者平安順利。
- 平日拜地基主時不用特別「許願」,但如果在賣房子時可先向地基主說明,若遇到有緣的人家,可加快成交速度。
- 其實,拜土地公的方法,和拜家裡供奉的神明差不多。
- 農曆年關將近,在傳統上,除夕當天除了白天要祭拜祖先之外,晚上也要祭祀地基主,如果生活繁忙,相關的祭祀活動可以提前。
謝沅瑾說,祭拜時若廚房有連接後門,就朝後門往屋外拜;廚房無窗、無後門的,則朝流理台方向拜;廚房有窗、無後門,朝窗外拜。 因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吃圓形食物象徵迎接陽氣,而紅、白色的湯圓則代表陰陽交泰,象徵諸事圓滿。 謝沅瑾建議除了家常飯菜、水果、兩杯酒或茶水之外,若有雞腿最好,並準備兩副碗筷(拜地靈公、地靈婆),以及紙錢。 最方便的可以直接用雞腿便當代替;若家中吃素,也可用素菜祭拜。 今年冬至剛好是上班日早上出門上班前先拜神明和祖先下班回來地基主就來不及拜了還是可以不用拜地基主(原作者 … 冬至 要拜地基主嗎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拜地基主三大節日,冬至要拜地基主嗎,拜地基主日期2021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冬至習俗知多少?謝太歲、拜祖先旺家財!
不過現在人大多居住在集合式住宅,並不是和焚燒金紙,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將舊太歲符與金紙一起送到附近的廟中,向主神稟報後,再委由廟方人員統一處理,是最好的方式。 3.嫁出去的媳婦不要回娘家:因為冬至這天氣溫低寒,倘若媳婦回娘家路途遙遠,在途中萬一感冒生病回家後會傳染給公婆,公婆大多年長萬一冬天生病會更加嚴重,因此冬至媳婦避免回娘家。 拜拜的菜餚以家常菜為主,素食、魚肉、水果皆可,講究的話,可準備兩人份飯菜、三杯清酒、量杯裝8分滿的米成為香插,一或三柱清香即可。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冬至吃湯圓一定要雙數不可以是單數,若是單數代表形影孤單,來年容易孤獨寂寞。 雙數代表能夠幸福圓滿,成雙成對,可以添歲又添福。 平日拜地基主時不用特別「許願」,但如果在賣房子時可先向地基主說明,若遇到有緣的人家,可加快成交速度。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拜地基主 – 什麼時候拜?怎麼拜?
很多人存到一筆錢會想投資,增加自身被動收入,只是要投資什麼,有時令人困惑。 就有網友表示,他看了一間1600萬的竹科房,一個月租金約能收3萬,認為投報率落在2~2.5%,相較之下,如果買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投報率高達6~7%,不解直問「為什麼還一堆人喜歡買房?」引發議論。 編按:4月1日愚人節就要到了,有的人會開開身邊朋友玩笑當成是一種趣味。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美參謀首長米利:中國若犯台 日本等美國盟友會現身
冬至在周朝時已有專門的國家祀典,在《周禮.春官》有提到:「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後在漢代冬至成為通行節日,且衍生越來越多的習俗。 在台灣,冬至最有名的習俗就是「吃湯圓」或「吃麻糬」等常見的冬至食物,且台灣人在吃傳統小湯圓時,常會將部分湯圓染成紅色,形成紅白相間的畫面,象徵「陰陽交泰」。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當家裡準備入新宅、安神位,或裝修、施工、動土時需要拜,但可自行決定,並非一定要拜;一旦拜了就要持續拜到搬家為止。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土地公和地基主是一樣的?揭密台灣傳統神祉
尤其當您入厝搬遷新家前(特別是搬入曾經有人住過的房子),記得先向地基主打聲招呼,敬請地基神保護。 也有專精命理方面的老師說,大雞腿、滷豆乾、一顆完整滷蛋,是前一世紀流傳至今的基本款,不過現今只要時令水果、乾糧,冬至時再加碗湯圓,慰勞其辛勞,其實也夠誠意;是否要基本款還加個飯啦菜的,隨各人心意,真的不必太過拘泥。 其實,拜土地公的方法,和拜家裡供奉的神明差不多。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元宵節要拜祖先、地基主嗎?拜拜流程/供品/時間/禁忌一次看2023
很多人可能存有疑問,卻真的是拜地基主的正確場所。 每個人家裡都有一位地基主,據聞祂是陰間閻王派任於陽世守護房屋的兵將,主要任務是保護居住屋內者平安順利。 只要這個房子在,不管格局做了什麼改變,或者換了多少屋主,祂依然堅守崗位,守護這棟或這層房子。 祭拜地基主並非只有一般家庭需要拜,連同有開店面或公司,同樣也要祭拜,能夠替公司和店面帶來更多客源和穩固市場。 2、每家的地基主公習性有所不同,如果第一次拜時可以用杯爻(或銅板)詢問,供品是否滿意?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除夕前「剩餘車票」盤點 雙鐵這2天訂位滿爆
香燒三分之一左右,拿兩個硬幣擲筊,問祂們吃飽沒,然後說:請跟著我領金銀財寶。 祭拜時供桌切忌屋內朝門外拜,易惹來過路孤魂野鬼,自招麻煩。 不過現在有很多房子的廚房與工作陽台相連,等於廚房有2道門,由外往內是哪個方向?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日本男演員佐藤健來台拍廣告
此篇整理冬至拜地基主流程、時間、禁忌懶人包。 2021年冬至將在12月21日當天到來,冬至的祭祀傳統已經流傳許久,直到現在許多家庭仍然會祭祀神明和祖先。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2025 冬至拜拜以上午為佳,通常會祭祀神明(三界公)、祖先,有些家庭則會再另外祭拜地基主。 在供品方面,節慶食品湯圓是少不了的,通常會以「紅白湯圓」為主,做成甜湯祭祀,代表著「食甜嘴甜」。 農曆年關將近,在傳統上,除夕當天除了白天要祭拜祖先之外,晚上也要祭祀地基主,如果生活繁忙,相關的祭祀活動可以提前。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冬至要拜:神明、土地公、祖先
如今雙方將各自興建超高住宅大樓,興富發旗下的碧江企業預計第三季推案,將規劃2~3房產品。 東南水泥則因為沒有業績壓力,要先看市場景氣好壞再決定推案時程。 有句老話:「孩子生了,錢財自來。」這是因為當了爸媽之後,大多數人都會想盡辦法來供養孩子,… 交友軟體是現今認識伴侶的新興管道,每個軟體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以不同的配對規則、自我介紹頁面、交流方式等元素吸引眾多使用者,…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元宵節要拜祖先
此外,大陸除夕夜也有禁止外人入門的「忌人」習俗,因為有些北方家庭會在其中一個餃子裡放一個銅錢,吃到的人便象徵得到了福氣,「忌人」也正是預防外人把家族的「福氣」給吃掉。 冬至 這一天吃湯圓,除了象徵家人團圓的意思,也有一說是吃湯圓不可以吃單數,要「成雙成對」,求個吉利。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命理專家楊登嵙提到,「圓 … A:三大、五大是根據拜地基主節日的不同而來;有的人拜地基主三節:除夕、端午節、中秋節,但有的人除了這三天,還會多拜清明節與中元節,才會有五個節日。 而之所以在出殯之前要停止祭拜家神,主要有兩種解釋。 家屬要專心處理往生者的身後事,可能會沒心思在祭拜家神上面,故在出殯之前,請家神見諒並暫停一切拜拜事宜,等到過世親人出殯,身後事處理告一段落之後,才回歸正常祭拜。
冬至溫度低尤其在海邊與山上會更明顯,對於體虛的人來說,若在這時前往海邊或山上恐沖到風煞,也會致使頭痛、眼乾等症狀。 古代冬至更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一說,建議晚上 9 點後不要外出。
拜拜的時間通常都是一大早就開始拜,不過現代人作息較不定,因此也有人是接近中午的時候拜,盡量還是不要太晚比較好。 拜法:有回家團圓的家人最好都齊聚,每人手持1炷香,向祖先牌位行禮祭拜,同時邀請這些祖先長輩們一起回來用餐。 拜法:將供桌及供品朝外擺設,人站在屋內,手持香(食物祭品的總數加上3炷即是香的總數)由內向外拜,拜完將3炷香插在米杯上,其餘的香插在每種貢品上,然後需等香燃至剩1/3左右長度,才開始燒金紙。 燒金紙之前,也需雙手合十,徒手再拜拜告知神明。 台灣除夕拜拜習俗由來,相傳與「台灣沉島」傳說有關,起源為神桌上的燭臺自認勞苦功高,卻未受到人類重視,於是向玉皇大帝告狀稱台灣人忘恩負義,玉皇大帝便下令,農曆12月最後1天台灣將沉島。 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
高煜霖表示就是背對陽台、向著廚房瓦斯爐及家裡的方向拜,就是正確拜地基主的方向,若相反則會變成對著外面拜,就失去祭拜地基主的意義。 往後的日子,也許你沒有按照一年四大節日祭拜地基主,不過最起碼倒是可以雙手合十,以隆重感恩的心情,謝謝地基主盡責照顧,我相信祂必定會知道,而且將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友善回饋,至於是什麼回饋,就要請你仔細地觀察與體會了。 倒是要糾正一個常被大家誤解的觀念:供桌上的食品,沒有說要多「澎湃」才叫有誠意。 我曾見過有個弱勢學生的母親虔誠敬拜地基主,卻無力擺出多樣供品,僅能簡單準備,並不斷地請求地基主諒解,與感激地基主保佑她們家平平安安。
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 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 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點天色漸黑,陰氣會隨之變重,人的陽氣變弱,所以盡量不要在外逗留,早點回家。
時間一般來說則選擇下午2點以後、晚上7點以前。 民間信仰認為,如果地基主作祟,家內就會不平安,連帶影響家族運勢的發展,因此家家戶戶都會祭拜地基主。 由於地基主是房子上面曾經住過的歷代住民,祭拜的範圍以房子範圍內為主,一般多在廚房擺一張小桌子,朝屋後方向祭拜,如果空間不夠,也可以把流理台當供桌,朝流理台方向祭拜即可。
另有「冬至烏,過年酥;冬至酥,過年烏。」是說冬至當天若為陰雨,則過年將是晴天;若那天陽光普照,則過年必定會是陰雨天氣。 地基主據說是前世行功立德的善士,其德行雖不足以成仙成佛,但可接受人間供養數百到千年不等,只要恭敬供奉,必能保佑一家平安。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還有拜拜的桌子:你記得「地基主」是矮矮的,因此祭拜時可以用就是小孩子坐的椅子或是客廳角落的茶几拿來用也可以。 因為冬至這天氣溫低寒,若媳婦回娘家路途遙遠,在途中萬一感冒生病回家後會傳染給公婆,公婆大多年長,萬一冬天生病會更加嚴重,因此冬至媳婦避免回娘家。
此外,許多家庭也會準備橘子(象徵「大吉大利」)、鳳梨(象徵「財運旺來」)和佛手瓜(象徵「招財如意」)。 習俗上,入駐新空間時的下午通常會祭拜地基主。 且拜過地基主之後,就得持續拜下去直到搬家為止,祭拜時間可以與地基主約好時間,例如:每個月固定一次,或是像大部分的家庭,於台灣傳統的五節「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元」祭拜。 祭拜的方向也要特別注意,若是廚房有連接後門,則要朝後門往屋外拜,若廚房無窗、無後門,朝流理台方向拜,若廚房有窗無後門,就要朝窗外的方向拜。 地基主這個名詞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中年以上的人心中,因為傳說祂掌管著一個家庭的興衰,每逢過年過節或重要節日必定得祭拜祂,然而史書或重要民俗專書却未見有關隻字片語。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 田馥甄深夜「突拋震撼彈」 曝光40歲重大宣布…粉一看全暴動!
謝沅瑾表示,地基主是宅屋的守護神,敬拜地基主能保佑住家闔家平安、店面生意興旺,住家和商店祭拜時機不同。 住家在初一、十五拜;商店在初二、十六(上午拜土地公,下午拜地基主)拜;特定節日如除夕、清明、端午、中元、重陽及冬至等都要拜;另特殊時刻如入宅、安神、開店或動土也要拜。 不管地點是在大門口或廚房,都要朝屋內拜,案桌不用太高,約在膝蓋位置即可。
冬至不能拜地基主: 冬至習俗禁忌
在二十多年的殯葬經歷中,持續與時俱進,透過殯葬禮俗,法律,醫療,心理等各領域專家協助。 共同討論,設計出符合現代人,可以無憾面對生死的服務體驗。 各地民情不同,北臺灣用刈金、大銀、小銀等呈敬,南臺灣則多以九金、蓮花金、蓮花銀等紙錢獻祭。
圖片來源:pixabay_mickeyshih小時候是不是都聽長輩說,冬至吃湯圓就長一歲的習俗呢? 因為古代人視冬至為過年,那天吃下湯圓代表添一歲,流傳至今變化並不大,所以每逢冬至來臨,吃湯圓已經是大家過冬至的必備食物之一了! 各大甜食攤販都會湧入人潮,就是為了能帶熱呼呼的湯圓回家跟家人共享。 地基主(或地靈公、地靈婆)在上,今天是冬至,在家準備湯圓、飯菜、金紙等供品,請來地基主(或地靈公、地靈婆)享用,並保佑闔家平安(及其他想要祈求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