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該鼓勵健康商業模式的「劏房」,大家算一算,十萬個劏房戶,劏房月租中位數為 4,800 元,即是每月5億、每年60億的經濟生態。 政府可以用商業模式提供一個合理的居住環境,這是應該做的。 數據參差就是因為政府沒有真正認真研究,只是做少量家訪,做公關show,沒有真正落區做調研去看清楚究真實居住環境怎樣,向市民說清楚目前十萬劏房戶的居住問題以及公屋輪候冊24萬申請者的真實情況是怎樣。 官僚和大家玩「婆乸數」遊戲一定會勝利,但是輸掉的是全香港人。 政策局要看大局,要處理大局問題,而不只是着眼於三萬戶這個數字以及去做家訪這種情緒式感情消費。 若果大家真的同情劏房戶,就不應該只有三萬個單位,而應該是從生態處理這個問題。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輪候期間 / 收匙前後有機會抽查
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表示,劏房環境不利於小朋友成長,「簡約公屋」是基層市民的另一選擇,其推出存在社會價值,亦有利於5年內取代劣質劏房這一訴求的實現,強調社會價值大於造價,這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房署分別於2015年的4月及10月,安排投訴人一家調往同邨另一單位,惟對方因間隔與現居單位相同,會勾起家人不安情緒為由拒絕,直至去年9月仍未能搬遷,於是向公署投訴。 經介入後,投訴人一家今年4月終獲調遷至跟現居單位不同類型的單位,並於上月搬入。 在今年第三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11,4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2,10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510宗。
- 監察公共屋邨福利規劃聯盟在7月下旬至8月上詢進行調查,以問卷抽樣形式接受1122份有效回應,受訪者分別來自38條公共屋邨。
- 「簡約公屋」的選址、造價、單位大小,以至設備及配套等引起社會關注。
- 簡約公屋作為扶貧平台,令居民有安居之所,可減省租金水電開支,又包括社會服務等元素,提供一站式生活支援和社會服務,開支難免,但具備扶貧功能,長遠必減少社會成本。
- 由於房屋供應滯後,實際建成量或低於預期,要在短期內增加房屋供應,實為迫切和必須。
- 簡約公屋是及時雨,中短期內增加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壓低市場租金水平,能收立竿見影之效。
- 房屋署會於集齊文件後約兩個月內通知申請者是否符合編配資格,申請的合格或取消日期以房屋署完成審核當日為準。
- 申訴署公開一宗關於公屋調遷的投訴個案,指投訴人一家四口原居於某公屋單位,其間一名家庭成員在單位內突然身故,另一家庭成員因目睹經過而受情緒困擾,需接受治療,其後該家庭於2014年底申請同邨調遷。
- 2016年1月房屋署去信社署,重申公屋編配原則,建議社署安排社工陪同申請人一家視察單位,評估是否切合需要。
申請表內所有已婚人士必須與配偶一同申請(已離婚、正進行法律程序辦理離婚、配偶未獲香港入境權或已去世者除外,並須提供相關證明)。 目前未來10年的公屋供應「頭輕尾重」,陳穎欣亦建議政府可以讓第一輪居住在「簡約公屋」的市民可以無縫銜接上樓,加快市民上樓增加輪轉速度。 考慮到未來「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及政府「提速提量提效」覓地建屋,相信能夠令政府在5年內下定決心,讓香港真真正正告別劏房,確實排解民生憂患。 對於申請人以間隔相同,憂引起家人不安而兩度拒絕調遷,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表示較少耳聞類似個案,認為現時輪候公屋的申請數目龐大,房署難百分百滿足申請人的所有要求。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3: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2016年1月房屋署去信社署,重申公屋編配原則,建議社署安排社工陪同申請人一家視察單位,評估是否切合需要。 2016年3月房屋署取得申請人書面同意,再次將個案轉介至服務中心,但服務中心沒有作出跟進。 2016年9月調遷一直未獲解決,申請人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到達60歲時,其申請會自動轉為「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特別調遷:住戶如因健康理由,難以繼續在現居單位居住,而邨內調遷又不能 解決問題,可申請特別調遷往邨外另一個單位。 住戶若因經濟困難而難以繳交現 時租金,可申請遷往租金較廉宜的其他屋邨單位。 如果家庭成員包括長者,可以在輪候和配屋方面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香港房屋委員會昨宣布,在今年1月至6月期間,公屋租戶如有短暫經濟困難未能及時繳交租金,可向房委會申請暫緩發出遷出通知書。 若申請獲批,房委會將在這段期間暫緩向該些租戶發出有關通知書。 租戶可聯絡所屬屋邨辦事處或中轉房屋辦事處,以了解安排的詳情。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等候公屋10年 未能成功「上樓」
我們會於集齊文件後約兩個月內,通知申請者是否符合編配資格,申請的合格或取消日期以我們完成審核當日為準。 有一點要留意,若果持有綠表的公屋住戶申請選購居屋或綠置居,必需在成功購買新單位後90日內交回其租住的公屋。 若未能如期交回有關單位,須先向房屋署申請不多於30天的延期居留,如獲批准,他們須為延期佔用該單位繳付佔用費,金額相等於單位的三倍淨租金/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若果本身條件許可,公屋住戶可以選擇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房委會或房協轄下的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單位,包括綠置居計劃、居屋第二市場(即白居二)和房委會的新居屋。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的入息證明
你的申請在輪候配房階段,當有適當的可供編配單位,房屋委員會將會發信通知你。 你的申請已達輪候配房階段,當有適當可供編配單位,房屋委員會將會發信通知你。 監察公共屋邨福利規劃聯盟早前就公屋租戶申請租金援助的情況作調查,發現有近八成受訪者入息符合申請援助資格,惟同時超過六成半受訪租戶不知道有租金援助計劃,亦有人因未住滿兩年被拒申請。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2025 各項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人士,在簽訂買賣協議後及並未接受有關資助而獲准撤銷有關樓宇的買賣協議,只要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可以在辦妥撤銷買賣協議後遞交公屋申請表。 吳秋北建議政府完善分配機制,引入「預先登記制」,讓申請新界公屋的輪候人士能早於3年輪候期居住新界「簡約公屋」,政府應主動聯絡,盡早安排「簡約公屋」登記和睇樓,讓公屋輪候者能早作搬屋計劃,加強計劃暢順。 調查顯示,受訪者中有意申請「簡約公屋」人士佔比高達七成。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七成輪候公屋者有意申請「簡約公屋」
在某些原因下,公屋租戶有可能需要調遷到另一個公屋單位,例如家庭成員增加,希望調遷到較大的單位,又或基於特殊原因,租戶需要居住在另一地區。 公屋戶主轉名,通常有以下任何一個原因:戶主去世或搬遷。 公屋戶主去世或遷出後,單位的租約可無條件地批予在單位內居住亦是認可成員的戶主配偶,配偶可無需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而申請成為該單位的新戶主。 為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如在刪減人口後,戶籍內的認可家庭成員人數低於現居單位所容許的最少居住人數時,便成為「寬敞戶」及須遷往房委會認為居住面積符合其家庭成員人數的公屋單位。 如已成功入住公屋上樓,若果家庭狀況有變化,需要公屋加名、除名或者轉名,甚至因某些因素而調遷,這些情況有必要多了解。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申請香港公屋
現時入住公屋約有三大步驟,分別是登記申請;房屋署約見申請人審核資格;及編配單位。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調查發現,分別有四成的不適切住戶,以及逾七成已上樓的公屋住戶,輪候公屋的總年期超過6年,甚至有人時間長達10年或以上,即遠超出房委會公布的5.9年。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有關估算數字並非上限,若有任何新公共屋邨提前竣工,將會盡快將相關公屋單位編配予申請者。 幸好政府近年推出公屋輪候現金津貼計劃,出公屋輪候逾3年的合資格人士可申請,最高每月攞3,900元。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2025 按現行公屋編配政策,合資格的公屋申請者共有三次(每次一個)編配公屋機會。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相關推薦
由填寫申請表當日起計,直至獲配公屋並簽訂新租約該日為止,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在香港並無擁有任何住宅物業。 住宅樓宇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樓宇、未落成的私人住宅樓宇、經建築事務監督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屋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立法會議員、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完全支持政府興建「簡約公屋」,指「簡約公屋」屬於政策介入市場的重大施政,能夠給予選擇權予居住在不適切住房的住戶。 他認為,當劏房戶有選擇權,基層對劣質劏房的需求勢必下降,連帶社會對劏房的需求亦會減少,劏房的租金便有下調空間。 為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及改善基層居住環境,特區政府早前提出在5年內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近日已公布相關細節。 但跟其他資助房屋相比,公屋租金始終較低,基層市民較易負擔。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申請公屋須符合什麼資格?
建成簡約公屋,將成為解決基層住屋問題的轉捩點;再配合公屋供應漸增,實有望帶領香港走出「劏房圍城」困局。 社協及一眾基層人士懇請社會各界,能為貧困社群多行一步,抱着關懷仁愛的心及對基層的接納,支持推行8個簡約公屋項目,懇請勿吹熄為劏房戶點起的燭光,奪去基層的最後希望。 然而,當局已多次重申簡約公屋屬臨時性質,項目用地的法定規劃用途(即「綜合發展區」及「其他指定用途」)維持不變,只是未到發展階段,故此若不興建簡約公屋,這塊地會空着,等着再曬好幾年太陽。 當局承諾項目在2年興建、5年居住期後,當達到原有規劃發展時間,會交還土地。 問題是大家是否可以善用這空隙的時間和空間,伸手扶一扶在水深火熱的劏房居民一把;况且市區亦需要各階層的工人,不少居民可原區就業,有利勞動市場。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正副本
房委會於2018年共推出1,300個單位,收到超過58,300宗申請,超額申請逾43倍。 截至2018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家庭及長者1人申請)高達約150,200宗,而以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1人申請亦達約117,400宗。 按房委會的目標,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但目標不適用於非長者1人申請者。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住戶未住滿兩年 被拒絕申請
不過他同意房署把關不力,審查角色可以更主動,建議引入授權書制度,容許房署抽查公屋申請人的資產狀況。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若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或未有在指定日期或之前交回填妥的申報表,或選擇不作出申報,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公屋「寛敞戶」的調遷:若因家庭成員遷出、離世、結婚、移民等原因而刪除 戶籍,使餘下的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超逾既定的編配標準,便成為「寬敞戶」,租戶須遷往較細的公屋單位。 邨內調遷:住戶如遇有特殊情況,如健康因素,而難以繼續在現居單位居住,可申請調遷往邨內另一個單位。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是指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數。 平均輪候時間為約三年的目標,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過去三年,房屋署中央調查小組每年處理約8 000宗抽查或懷疑濫用公屋個案,而丟空單位為最常見的濫用公屋情況。 在調查期間,個案性質或會轉變,例如涉嫌丟空單位的公屋租戶在得悉被調查後,可能會自願交回單位;或因得悉會因濫用公屋而被收回單位,故特意拖欠租金,最終被房委會以拖欠租金為由而收回單位等。
此外,有近7成半受訪者已經或正在申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4.6年,最長輪候時間為18年。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公屋申請2022|社協調查指,住在不適切居所的非長者單人住戶輪候公屋時間長,因非長者一人申請的公屋計分制阻礙其上樓。 按規定,公屋申請者由提交申請當日至簽訂租約當日,在任何時段都必須符合申請資格。 現時房署做法,會為輪候5年以上「配額及記分制」下的一人申請者,加設資格審查,確保申請者符合公屋輪候資格。 而一般家庭申請者,除非被投訴或有資料更新,否則一般情況下,交完申請表後、配屋前也不會再進行資格審查。 社區組織幹事戚居偉批評,公屋輪候時間長,以及單身人士宿舍宿位嚴重不足,促政府為單身政策定位。
據悉房署認為,現行恢復申請機制,或引起對其他申請者造成不公平。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也有意見認為,房署應盡量防止申請者故意壓低入息及資產,再恢復申請。 雖然公屋租金廉宜,但輪候公屋可長達數年時間,如期間經濟收入有改善,不妨留意二手市場放盤,若遇上業主劈價盤,隨時可低市價一成買入,即上千居物色各區私樓筍盤,總有一個啱心水。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2025 除了以上文件要照單執藥外,如有稅單、已取消的銀行戶口等等財政文件,不知道是否需要出示,都可先帶備在身,到主任要求時再提供。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如你加左名, 時間可能重新計過,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你BB只係1.5個月大, 即係你變成2人家庭只係得1.5個月. 有網民建議,「漏到咁,直接封咗佢,樓上會好快搵你合作處理」。 有大埔廣福邨居民於網上發文訴苦,指家中廁所室內喉管出現嚴重滲漏問題。
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和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最早獲得處理,特別是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較一般家庭提早6個月獲處理,相信申請這計劃的人士是最快上樓。 於「天倫樂」計劃下,年輕一方的家庭成員要作出聲明,承諾照顧年老親屬,房委會指出,有關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提早6個月獲處理。 年輕的單身一族申請公屋,動輒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的確令人絕望。 最簡單方法當然是加入已成年的家庭成員,例如成家立室,夫婦二人一同申請,或與兄弟姐妹一同申請。 有意申請公屋的朋友,一般會比較關心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
你的公屋申請目前在調查階段: 住戶因健康清拆等因素調遷
適逢新年,何永賢表示不少早前曾與不少基層市民接觸,大部分在說起生活苦況時均眼泛淚光,最大的新年願望便是有個安身之所,可以與家人享受家庭生活。 而她亦隨即大推簡約公屋,形容簡約公屋「不是一般的工程撥款」,而是可以改善每個家庭生命軌迹的工程。 我們會繼續留意有關措施的推行情況,並在適當時間作出檢討。 美國軍方在鄰近美加邊境的休倫湖上空,擊落一個不明飛行物,是八天內第四度擊落高空物體。 相關官員拒絕透露最新擊落的不明飛行物的外觀,以及這個飛行物是否可以操控抑或只是隨氣流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