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免疫療法為晚期肝癌帶來一線曙光,近10年沒有進展的肝癌標靶藥物,現在也有更多選項。 免疫治療肝癌 美國FDA在2017年4月27日核准癌瑞格(學名Regorafenib)為肝癌二線藥物,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於9月底核准此藥用於肝癌。 癌瑞格的副作用比蕾莎瓦來得更明顯一些,因此必須能忍受蕾莎瓦的副作用,才能使用此藥。 免疫治療可謂治療癌症的「新星」,它正是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傑作。 栓塞治療的缺點,是難以一次過根治癌症,尤其腫瘤邊緣的癌細胞較難完全壞死,成為癌症復發的隱患,一旦癌細胞復發,病人就需要再次治療。
- 所幸,早期癌症只要被診斷出來,藉由手術切除、輔以局部放射治療,很有機會徹底消滅癌細胞。
- 此外,研究人员也在尝试更多种免疫疗法组合的效果,包括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细胞疗法、肿瘤疫苗和溶瘤病毒联用。
- 人體內細胞不斷複製增加,染色體複製的過程中,基因就可能發生突變,突變的累積會使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另外,人體外的幽門螺旋桿菌、B型肝炎病毒、陽光中的紫外線、食物中的亞硝胺等,也都有機會促進細胞突變。
- 目前无癌家园有两款TILs免疫细胞临床试验正在临床研究中,主要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胆管癌)等癌种。
適合換肝的,是腫瘤體積較小,直徑未足六厘米;癌細胞尚未擴散;以及身體足以承受手術的患者。 移植手術後,患者須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免身體免疫系統不及適應,排斥新的肝臟。 免疫療法治療癌症在全球掀起熱潮,不過也有病人因此抱以過度期待,像是偶有已經陷入肝昏迷的肝癌晚期病人,家屬想嘗試免疫療法盼尋得一線生機。 免疫療法並非「神藥」,仍須評估病人的肝功能等其他條件,來決定是否適合進行免疫療法。 CTLA-4 免疫治療肝癌 被發現、製造出抑制劑後,已於 2011 年獲歐美藥證,能夠有效治療黑色素瘤轉移癌。
免疫治療肝癌: 免疫系統 VS 癌細胞
又或者,若腫瘤只是單一基因突變,用標靶治療就能直接攻擊癌細胞,即時將腫瘤大幅縮細;免疫治療雖然同樣有效,但就需要時間來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 然而,科學界發現了某些免疫治療的藥物,能夠有效地抑壓癌細胞針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促進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但是有些免疫治療已經通過了臨床測試,成為治癒癌症的新方法,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 免疫治療的目標是令人體的免疫系統能重新識別癌細胞,並更有效率地攻擊它們。 它的工作原理分兩種,一是刺激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令它更加努力地攻擊癌細胞;二是提供免疫系統所需的物質,如系統蛋白質。
肝癌常見的治療方式分成根治性與緩和性,根治性療法,如:手術切除、肝臟移植或局部治療;緩和性治療,如經肝動脈化療栓塞、放射治療、全身性化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需經專科醫師完整評估病人狀況後,再採取適當的處置。 過去10多年的一線晚期肝癌藥物治療選擇有限,僅能採取口服標靶藥物 ,而服用TKI 的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僅約12-14個月。 最近一線免疫治療成為新突破,一些免疫療法藥物如阿替利組單抗 已獲美國食物及藥品監管局(FDA)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核准,此免疫治療組合用於一線晚期肝癌病人,為患者帶來更長存活期。 晚期肝癌,包含肝癌有血管侵犯、或肝外擴散;或是中期肝癌短時間內接受多次栓塞治療仍有癌細胞;標準治療方法是系統性(全身性)藥物治療。 此外,手術切下的肝癌組織有明顯的血管侵犯,也可以考慮系統性藥物治療。
免疫治療肝癌: 晚期肝癌患者无癌超3年!国研靶向GPC3的CAR-T疗法突飞猛进!
免疫治療有機會影響肝功能,以及使肝發炎而需要用類固醇,不過相比化療的副作用還是較少。 邱宗祥表示,免疫治療每月藥費與標靶藥相若,患者需持續免疫治療至癌細胞完全消失後兩年為止。 免疫檢查點為健康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以避免免疫反應過於強烈,但在癌細胞侵犯其他正常細胞的情況下,抑制免疫檢查點就變得必要了,好增強免疫細胞的抗癌力。 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資料,由於癌症免疫治療使用生物成分做治療,所以它屬生物療法的一種,或作生物反應調節療法。 而有的免疫治療會藉由基因工程提升免疫細胞的抗癌力,則可稱作基因治療。 免疫系統的T細胞表面有一種稱為PD-1的免疫檢查點,當接觸到正常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時,T細胞便會啓動「煞車系統」自我抑制,避免對正常細胞作出攻擊。
- 現代人壽命持續延長,根據內政部統計,國民平均壽命目前已達創新高的 80.4 歲(男性 77.3 歲,女性 83.7 歲),意味著人體細胞有更長時間接觸前述致癌因素,癌細胞出現機率更勝以往。
- 相信隨著不斷更新的醫學研究出台,將來的適應症和適用患者會更廣泛。
- 全身性治療:目前健保給付包括第一線標靶用藥蕾莎瓦、樂衛瑪,及第二線癌瑞格等藥物。
- 早期肝癌藉由手術切除和燒灼治療,仍有機會治癒,5 年存活率 5 成到 7 成 5;到了中期,接受血管栓塞治療,3 年存活率 5 成;若是晚期肝癌,1 年存活率 5 成。
- 免疫治療的目標是令人體的免疫系統能重新識別癌細胞,並更有效率地攻擊它們。
- 免疫藥物治療引起副作用的原因是因為活化了身體的免疫系統而造成肝炎、肺炎、及其他器官功能的異常等。
- 拜免疫治療進步所賜,原本傳統療法很難處理、存活率很差的癌症晚期病患,如今有機會大幅度降低癌症復發、轉移。
但若患者採用免疫組合治療,比口服標靶藥更有效降低晚期肝癌惡化及死亡風險逾30%,存活期中位數達24個月。 早期肝癌一般沒有任何病徵,其後出現的徵狀包括:右上腹疼痛、發燒、皮膚及眼睛泛黃、腹部腫脹、小便呈茶色而大便呈淺灰色、食慾不振、噁心、體重下降、疲倦及虛弱。 在肝癌的治療方法中,最理想的根治方法是手術切除,但只限於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良好的患者,約只有兩成患者適合。 免疫檢查哨抑制劑能否用於更早期的肝癌治療也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課題。
免疫治療肝癌: 晚期肝癌一線治療新突破 免疫治療組合延長整體存活期達19個月
此项研究报道了1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在接受GPC3 CAR-T细胞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后获得了完全缓解(CR)和长期生存。 免疫治療肝癌2025 目前,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有CAR-T疗法、TCR-T疗法、TILs疗法、CTL疗法等已问世。 接下来,无癌家园小编就对目前生物医药兴业中的这几大热门细胞免疫疗法进行大致介绍,着重盘点肝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难治性实体瘤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癌細胞表面的PD-L1配體,當與免疫細胞的PD-1結合時,便會抑制了免疫細胞的殺癌功能,情况恍如癌細胞喬裝成正常細胞,避過免疫細胞的監察。
免疫治療肝癌: 第一線治療
不過,臨床顯示,晚期肝癌病友接受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抗體標靶組合治療,反應率可提高到三成以上,存活期大幅提升至接近兩年。 為此,BCLC巴塞隆納臨床治療指引將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抗體標靶藥物組合,納為晚期肝癌的第一線選擇。 她在2020年服用過第一代口服標靶藥物lenvatinib大約8個月然後出現抗藥情況,白血球過低,手指腳指嚴重甩皮而且十分疼痛,加上用藥後無胃口、疲倦及有高血壓等徵狀,副作用太大停過藥約兩星期。 直至2021年2月出現耐藥性,疫情嚴重而停藥至今,現時只接受紓緩治療以維持生活質素。 免疫治療肝癌 肝癌的成因有許多,肝硬化是導致肝癌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而肝癌也可以由多種不同的病毒引起。
免疫治療肝癌: 肝癌免疫治療
標靶治療是一種自90年代末才開始使用,用以打擊癌症的新技術。 但標靶治療只針對癌細胞獨有的快速生長訊號,繼而截斷相關訊號的傳遞。 醫師會根據病人的肝癌腫瘤顆數、期別、部位、年齡、體力、肝功能的好壞等條件做整體評估,來擬定適合的治療計劃。 免疫治療肝癌2025 免疫治療藥費高昂,但信諾尊尚醫療保的保障能令你安心無憂地採用最適合的療法。 信諾癌症保障冠絕全港,賠償保障高達港幣$5,000萬,不設終生賠償上限,可全數賠償手術、電療(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費用,按此了解更多。 但免疫系統也存在盲點,因為癌細胞是從正常細胞突變而來,可以欺騙免疫淋巴細胞﹐令免疫系統未能及時偵測,又或因為各種原因,免疫系統反應不足以殺死癌細胞。
免疫治療肝癌: 肝癌手术后复发、标准治疗失败后怎么办?这6种晚期肝癌新疗法你一定要知道
另外,關愛基金也資助第 III 免疫治療肝癌2025 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藥物援助項目,但只適用於生物標記測試屬高表達的晚期肺癌患者。 人體免疫系統由白血球、免疫細胞以及免疫系統組織等器官所組成,一個免疫系統健全的身體,有能力偵測並殺死細菌、病毒以及異常細胞,包括癌細胞。 專業的醫療服務能為我們解決健康問題,但昂貴的醫療費用並非人人有能力負擔。 有見及此,信諾誠意為您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計劃,減輕您的醫療支出負擔,讓您專心接受治療,早日回復健康。 我們的免疫系統本可分辨出不正常的癌細胞,並將其消滅;但癌細胞阻礙免疫系統對細胞的辨認能力,讓癌細胞失控增生。
免疫治療肝癌: 晚期肝癌的標靶、免疫藥物治療副作用
肝癌有「無聲殺手」之稱,原因是肝癌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難以察覺,到患者出現肝功能問題、體重大幅下降、黃疸等症狀時,往往病情已屆中晚期。 CAR-T 細胞在治療急性 B 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簡稱 ALL)時效果非常顯著,對晚期患者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主要是 CAR 的專一性不夠,因為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只有些微差異,為數眾多且活力充沛的殺手 T 細胞,常會錯誤辨認、攻擊到正常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