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每星期有五天從日本空運新鮮食材到港,包括多款頂級鮑魚及龍蝦,以及四款上乘和牛,如飛驒A5及佐賀A4。 餐廳另設有多種新派壽司及和食,包括店舖特色煙燻吞拿魚腩佐日本四國產曉蛋香醬油。 2021才新開張的Bentori本格位於中環鐵行里,餐廳門口的摩登設計於舊窄巷內更顯特色,當中的「酒肉朋友」霓虹燈招牌搶眼之餘,亦十分適合打卡。 餐廳裝潢以傳統日本浮世繪的常見主題──老虎為設計靈感,具摩登感同時亦充滿和風氣息。 Quiero Más坐落於中環的心臟地帶M88大廈頂層,非常適合約會打卡,最近Quiero Más以家鄉美食為靈感推出8道菜的全新廚師精選嚐味菜譜(HK$650/位)。
餐廳最近推出了全新夏日鮮味菜單,以可持續養殖虎蝦炮製的美食、荷蘭風味炸肉丸、魷魚青口意式菜湯、香煎北大西洋鱈魚等甚具海洋氣息的佳餚,為炎炎夏日消暑加fun。 近日於中環萬年大廈插旗的犇 Ushidoki,提供全港獨家供應的鹿兒島「小田和牛」,並以港人最愛的Omakase形式,帶來獨一無二的懷石料理菜單。 午市菜單每位$1,300、晚市每位$2,000,讓食客一嚐和牛不同部位的滋味。 中環西餐2025 全新八道菜套餐包括餐前開胃小吃、五道前菜、主菜(有兩款供選擇)及兩道甜品。 在開始用餐前,餐廳會先展示出盛有當晚主環食材的盤除,再以三款精緻小吃,喚醒你的胃口,開展接下來的美食之旅。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The Pizza Project
Magistracy Dining 中環西餐 Room主打英倫歐陸菜,同時備有多款新鮮的海鮮料理,由米芝蓮星級廚師 Chef Matthew Kirkley掌勺主理,餐廳現於星期四至星期日供應午餐菜單,並於每日供應晚餐。 位於中環H Code的SẾP,是香港首家具煙燻燒烤料理特色的越南法殖餐廳,為港人帶來與別不同的越式料理。 除了晚市供應的時令嚐味套餐,Cultivate近日更推出星期一至四限定供應的「輕便版6道菜餐單」,以多款本地食材及經典菜式為靈感,帶來本地風味濃厚的選擇。 當中包括以平原三黃雞製成的海南雞飯及選用錦田黃肉及紅肉西瓜製成的傳統泰式西瓜沙律。 中環西餐 到了星期五六,更能試到完整嚐味餐單,熱愛嚐鮮的你當然不能錯過。
10月31日前,顧客更可以66折優惠享用下午茶,大家萬勿錯過。 中環西餐2025 Barkada復刻回憶卡拉OK門票價格從港幣688元+10%起,包括3.5小時的無限量暢飲和餐飲套餐。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Sumac
以法蘭克福傳統綠色醬汁搭配薯仔和烚蛋為例,主廚搭配了水煮布列塔尼龍蝦和58 度水煮蛋,令經典滋味更上一層樓;愛嚐鮮的你必試6道菜的嘗味餐單,一次品嚐到主廚家鄉特色滋味。 除了印度傳統美食之外,餐廳更新增不少創意菜式,色香味俱備,一上菜就讓人蠢蠢欲「試」,特別推介寶塔花椰菜紅菜頭沙律配乳酪酸辣醬,色調誘人,味道清新,寶塔花椰菜粒混合紅菜頭粒爽口開胃,作主菜前享用的小食不分不錯。 為慶祝餐廳成立6週年,店內更於8月18日當晚推出「期間限定清酒雞尾酒及日本高球酒吧」,活動從6時起開始,到了晚上10時,更將有駐場DJ帶動氣氛。 另外,活動當日更另設「期間限定嚐味菜單體驗活動 」($688/位)以6 道精美菜式及配特色清酒,Sake迷當然不能錯過。 如果想與親友在晚市時間暢聚,更可以考慮10道菜嚐味菜單「越法原火之旅」($1,680/位)或8 道菜菜單「越法原火體驗」($1,200/位),體驗深受法殖文化影響的精緻越南菜。 當中不少菜式均別具特色,像是炭燒檳榔葉伊比利亞豬肉捲、芭蕉法國野生牙魚及會安脆皮三黃雞等,為你帶來截然不同的越式滋味。
- 中環異國美食雲集,對於熱衷嘗試不同菜式的人來說可是美食天堂!
- 每道菜式均是新鮮烹 製,採用醃製、發酵和各種味噌調味作主要元素,各具獨特風味。
- 黑薩摩雞肉質細膩,不論以煮、燒或刺身方式處理均能感受到其獨特油脂香氣,配合希鳥Kicho的明爐炭火燒製,更能同時滿足視覺、聽覺、嗅覺及味覺多重體驗。
- 喜歡生蠔及魚子醬的讀者,亦可享用「Dom Perignon香檳配生蠔」或「Roberto Cavalli 伏特加酒配魚子醬」推廣,消費指定香檳或伏特加,即可獲贈新鮮生蠔或魚子醬配所需配料。
- 高級日本料理 FUMI 為了讓食客吃到最新鮮的海鮮,從北海道搜羅多款時令海產,並於每日推出驚喜優惠。
富哥近年忙於北上或到台灣發展,中環名人坊結束後,漸漸低調下來。 不過最近卻收到消息,名人坊搬到雲咸街重新出發,且變成「廚魔名人坊」。 原來富哥和廚魔Alvin Leung(梁經倫)兩名星級大廚,早在米芝蓮頒獎禮時已惺惺相惜,成為好友,彼此不時到對方餐廳把酒言歡。 去年中,Alvin提議和富哥合作,一同設計菜式,反覆測試烹調方法,用了半年時間,終於設計了10多道全新菜式。 廚魔Alvin Leung除了忙於跟富哥鑽研菜單,推出新菜外;自家創辦、米芝蓮二星餐廳Bo Innovation月前亦由灣仔搬到中環,繼續延續其獨一無二的「X-Treme」極限創意中菜。 這間中環特色餐廳每道菜都暗藏大量的信息、大廚背後的心思,又或盛器的獨特設計、上菜時感官的體驗,都值得細細品味。
中環西餐: 中環高級餐廳:泰菜展風采 海鮮伴猛醬 多層次享受
美食方面,必試香蔥蛋花清雞湯及日式叉燒香蔥豬油飯,前者以鹽、蔥、姜和高品質的軍雞炮製面成,清香味美,最適合中場解酒之用;豬油飯則以自家製豬油和月之光米飯拌成,配以日式叉燒,是坊間少見的滋味。 其口味比較濃郁圓潤,適合配甜點,如忌廉、朱古力或牛油等食品。 其實酒店提供20至30款香檳供食客選擇,但還是找William介紹比較好。 在香港芸芸西班牙餐廳中,我很欣賞專攻摩登加泰隆尼亞菜的La Rambla。 該店名鳥世一(Tori Yoichi),開業才不久,是日式炭火燒鳥專門店。 日語「鳥」即「雞」,故該店主要提供雞肉及雞內臟串燒,屬上市餐飲集團太興旗下的食店。
- 餐廳主廚運用矜貴食材,包括日本A4和牛、法國Kaviari的Crystal Caviar(魚子醬)、北海道千歲米豚、每日新鮮空運日本生蠔等,並以法式精緻料理的風格呈現菜式,每款菜式味道新鮮之餘,擺盤的層次亦很豐富。
- 近日於中環萬年大廈插旗的犇 Ushidoki,提供全港獨家供應的鹿兒島「小田和牛」,並以港人最愛的Omakase形式,帶來獨一無二的懷石料理菜單。
- 餐廳主打各部位的雞串燒,包括紫蘇葉雞腿、雞心、雞胸軟骨等,全部均以新鮮雞製成,配上中日西fusion的醬料,味道更突出。
- 打開餐牌,菜式倒是熟口熟面,烤八爪魚、法國Gillardeau生蠔、慢煮羊肩……當你以為都是見慣見熟的坊間行貨,反而迎來了驚喜。
- 巨大圓柱、希臘迴紋裝飾的大樓外貌依舊,室內經活化後變身為一家擁有高樓底、極具氣派、主打英倫風味歐陸菜的高級餐廳。
餐廳主廚 Cody Kui 曾於熱那亞當地實習,把當地的熱情好客精神與精妙的烹飪技法,炮製一道道讓人驚艷的菜餚,當中包括主廚巧手妙製的手工意大利麵菜式、時令海鮮與烤鮮肉與蔬菜等美食。 I-O-N位處於中環街市一樓,這間cafe的面積超過 3,000 平方英尺。 無牆空間設計旨在創造一個相互連結的空間,將咖啡、茶和雞尾酒吧的空間連成一體。 I-O-N提供具有老式香港風味的創新西餐;精選手工咖啡、茶、及雞尾酒,而且每碟菜餚尤甚精緻,細味下又有老香港風味,例如以鱈魚製成叉燒口味的菜式,相信你一定未食過未。 最近餐廳推出以雲南菇菌為主角的時令特色菜單,包括黑松露野菌餃、海鹽松茸煎鮮鮑魚、羊肚菌野竹筍炆野生雞等,部分菜色含只在中國才能找到的稀有菇菌類,頗為特別。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2023|13. Cafe酒吧二合一的意大利餐廳 Acquasala
Cassio位於雲咸街LKF Tower內,空間寬敞,座位舒適,除室內設落地玻璃外,另亦設室外座位。 Louise位於中環PMQ元創坊,裝潢帶瑰麗復古的殖民地風情,當時餐廳開業未夠一年已獲2020米芝蓮一星餐廳的肯定,由法籍名廚Julien Royer帶領。 說起川菜,絕大部分人即時想起麻辣,但川菜並非只有濃厚辛香的辣,每一道美饌都是由多種細膩味道構築而成,因而素有「百菜百味」的美譽。 Grand Majestic Sichuan的菜單絕對正宗,為傳統川菜注入新生命。 中環這間茶餐廳,開業不久就日日大排長龍,主要因是因為炒蛋做得滑溜,多士既厚身又香脆,就連火腿通粉的湯底也是自家熬製,可謂誠意十足。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希鳥Kicho
來自摩洛哥的百年咖啡品牌Bacha Coffee終於在香港ifc開設全港首間咖啡精品店,致力將摩洛哥咖啡文化帶到香港。 分店保存了Bacha Coffee品牌首間店舖、位於Dar el Bacha宮殿的風貌,以黑白格紋地板、雕刻木材及古董鏡子突顯阿拉伯的精緻風格。 Duck & Waffle 於倫敦起家,在英國已享負盛名,餐廳在數年前亦曾在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開設 Pop up store,當時反應已十分熱烈。 餐廳將精緻的炒鍋主食帶到餐桌上,從家常醬油菜餚、伴酒小食、麻辣菜式、紅燒和海鮮菜餚,炮製得甚有水準。 必試的有「潮蓮燒鵝」、「秘制蜜汁叉燒」等明爐燒味,令人大快朵頤。 是次北京樓以植物牛肉製作多道傳統名菜,包括西湖植物牛肉羹、菠蘿糖醋植物牛肉及松子植物牛肉配叉子燒餅等,喜歡傳統中菜,又想嘗試植物牛肉的話便不妨留意一下。
中環西餐: 中環餐廳:中環晚餐推介法式餐廳Ami進駐中環鬧市 森林小屋中歎米芝蓮大廚炮製高質美食
套餐有三道菜、四道菜或五道菜選擇,更可選擇美酒套餐提升體驗。 另外,定期更新的「每月主題菜單」也叫人期待,之前就曾經試過以主廚的家鄉阿爾薩斯的傳統食譜作主題,地道美食之旅叫人難忘。 餐廳更推出特色午餐,只要$188起即可享用是日湯品、一道沙律或凍開胃菜、一道熱開胃菜、一道主菜及甜品。 必試美食包括Lebanese Hummus鷹嘴豆蓉、Batata Harra香草烤馬鈴薯、煎雞肝配檸檬,大蒜及石榴,每道菜式份量適中,即使是女生也不怕食不完。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2023|16. 印度風素食Veda
偏好清新菜式的你可試櫻花木煙熏薄切章魚刺身;經過漫長一天需要以主食果腹的,則可選分別有梅子、味噌及三文魚籽3款口味的日式飯團拼盤。 食物方面,必試招牌鷹嘴豆泥Hummus,餐廳採用特別方式炮製,全人手去皮並精心製煮,口感特別軟滑,配以自家製比得包Pita bread,十分開胃。 中環西餐 土生土長的廚藝總監周世韜師傅更以每個品牌的特色及出品為靈感,打造出煲仔飯雞尾酒、私房乾鮑魚扣花膠兩面皇、古法荷香蒸野生馬友魚、片兒麵及麵豉醬雪糕等別具本地特色又有新思的菜式。 適逢今年美麗華集團65周年,集團於5月推出「饗饌月」,而唐述則以「尋味.香港」盛宴為主題,與多間擁有70年以上歷史的知名本地品牌如調源醬油廠、蛇王芬、李熊記及錦興粉麵廠合作,打造出10道菜主題菜單($2,288/位,兩位起)。 主打黎巴嫩美食的Shahrazad Lebanese,不只有富當地特色的美食,就連環境與氛圍也非常IGable! 室內裝潢充滿中東情調,安靜舒適,而其露天觀景陽台座位,更是開揚寫意,即使是白天也可好好放鬆。
中環西餐: 中環高級餐廳用黑松露帶子做成三文治
【明報專訊】藝術是一種說故事的方法,可以用文字、畫像、影像、行為等表達;而烹飪亦是一種藝術,廚師利用食材、烹調、擺盤等展現方式,以味覺、嗅覺、視覺訴說自己的故事,藉此喚醒老饕的內心情感,甚至互動、交流。 銅鑼灣一間新餐廳便以烹飪及藝術為理念,帶來如藝術品般的菜式,為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經泥窰烤成的肉類特別多汁嫩滑,肉類菜式中極度推介 Murgh Tikka Angar(炭燒辣雞),以高溫瞬燒成,做成外脆內嫩的效果。 另外以泥窰烹調的還有薄餅(naan),以麵粉發後塗上牛油和灑上新鮮的香草碎,貼在泥窰壁牆較高位置烤焗而成,簡單而美味。 Louise 的總廚 Julien Royer 曾擔當一家入圍全亞洲最佳餐廳頭 50 名的餐廳總廚。
中環西餐: 中環特色西餐廳推介2021! 煙燻主題/人氣手工意粉店/露台西餐廳
Sushi Zo晚市分兩輪制,由6點至8點及8點半至10點半,每位收費港幣2,500元。 是夜東道主很周到,為讓客人吃得從容不迫,實行包下當晚兩輪晚市,讓我們可由7點吃到10點半。 中環西餐2025 為了宣示對泥窰運用的技巧和信心,行政總廚Palash Mitra和主廚Chhabil Sidhu花了很長時間,無數次反覆測試,炮製出泥窰烤蛋(Tandoori Anda)。 要知道泥窰溫度極高,如何將雞蛋串起入窰而不爆裂,更難得是隻隻出來都有溏心效果,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我敢說香港沒有其他餐廳做到,就連在旁遮普也未必吃得到。我們前前後後用了近50公斤雞蛋(按:以1隻雞蛋平均50克計,即約千隻蛋)測試時間、火候,用了年半,才真正百分百掌握到技巧。」Mitra自豪地說。 中環西餐2025 泥窰燒出來的日本太陽蛋有獨特的炭香,溏心黃上放了帝皇蟹肉、粟米粒、芥末醬及濃縮魚子,味道豐富。
中環西餐: 中環西餐廳推介 4. Pici – 中環人氣手工意粉店
位於中環心臟地帶的「ODDS」仿佛是為被選擇困難症長期困擾的人而生。 餐廳主打日本Fine-dining,同時提供壽司、鐵板燒、燒鳥、更集酒吧和咖啡廳於一身,讓食客嚐到多款日式餐飲體驗。 【明報專訊】在高級餐廳雲集的中環核心地帶,一家法式餐廳或不會引起饕客多大興趣。 但如果這是一間設有寬敞露台的bistronomie,似乎就能讓人眼前一亮了;若餐廳再置身於核心地帶中的核心地帶,肯定在客人心裏加分不少。 中環歷山大廈最近進駐一間主打愜意輕鬆、提供全日菜單的法式餐廳酒吧,客人如置身於森林小屋般的舒適環境,甚至在戶外露台欣賞鬧市美景,體驗米芝蓮大廚炮製的美饌。 是時候放下「高級餐廳」拘謹刻板印象,盡情在這裏與朋友開懷暢飲,享受愜意晚風。
Bacha Coffee提供外帶咖啡、輕食、包裝精美的咖啡禮盒及咖啡沖煮配件。 大家可以從逾200款咖啡中選擇喜愛的口味;另有8款色彩繽紛的牛角包、自家製奶油圓蛋糕、法式甜包牛油蛋糕及阿拉比卡咖啡的雲石蛋糕任君選擇。 Garden Lounge聞名的傳統英式下午茶,亦有呼應的食品。 如果細看三層點心塔中的英式鬆餅,外形方正與傳統小而圓的鬆餅有明顯分別。 食客獲得味覺的滿足同時不忘酒店的的特色,著實巧妙同時隱藏英式的幽默感。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2023|11. 西班牙精緻料理 Quiero Más
千萬別被它的名字「騙倒」你 ,香港燒肉石田屋好吃的東西斷不只是燒肉,對於其小食、前菜,自問是「肉肉女」的編輯也一食愛上。 每道菜都有與名畫相配的華麗外在,內在滋味則是扎實的中式風情,為視覺與味蕾帶來連番震撼與新意。 多人聚餐,又想一次過分享多重滿足,可點這款香烤拼盤Chutney’s Mix Tandoor Platter,拼盤包括澳洲盲鰽、澳洲羊架、黃油雞塊及奶油烤芝士,配上三款自家製醬料作為配搭,分別是紅菜頭酸辣醬、薄荷酸辣醬及Raita乳酪。 逢星期六日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更有半自助式早午餐,每位$268(+10%)即可多款任食凍開胃菜、一道熱開胃菜、一道蛋類菜式及甜品。 只知道,這可能來自遠古的一道閃電,在森林燃起了大火,把當中生靈都燒掉。 中環西餐2025 原始的人類,發現被火烤炙過的動物,皮肉竟然發出幽香,於是告別茹毛飲血,跨進烹調的文明。
希鳥Kicho更提供午市菜單,分別提供炭火燒日本走地雞丼($240)及炭火照燒免治雞肉丼($200),配上沙律、湯品、配菜及甜點,讓你在繁忙的日常中以美食充電,體驗正宗日式美食。 餐廳更推出了限時供應的「希鳥Kicho一週年14道菜晚市廚師發辦菜單」($888/位),以多款燒鳥串燒(如雞頸、雞心、雞胗、雞腿);巧手料理(炙燒雞胸、炭燒免治雞肉軟骨、烤生麩、慢煮雞冠)以及主食雞湯拉麵或免治雞肉飯,一次嚐盡黑薩摩雞肉不同部位。 位於中環PMQ內的Sake Central,自6年前起就屹立中環,為各位饕客帶來高質日式美食及美酒。 近日Sake Central正式加盟Singular Concepts餐飲集團,帶來更豐富的清酒選擇及用餐體驗。 茄子千層是南意每個家庭的必備菜,Antimo就加入新元素,將茄子蓉、茄醬、羅勒和芝士雪成小冰粒,包在自製的鈕扣形Bottoni pasta內。 煮好一咬,先吃到柔軟帶韌勁的外皮,澎湃的流心內餡隨即殺到,口感豐富有驚喜。
【明報專訊】從來都知道香港是個好地方,尤其對老饕而言,來自五湖四海的魚鮮特產,供應不絕。 雲南經歷夏天雨季,每每一場大雨,深山老林的野地悄悄冒出一朵朵「小傘子」,是大地送給人們最純淨的禮物。 趕快蒐羅,按不同種類,經大廚的巧手,為餐桌平添一抹來自山林的靈氣。 旁遮普位於印度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因此菜式糅合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特式,成為獨有的旁遮普菜。 而 New Punjab Club 是全港首家取得米芝蓮一星旁遮普菜餐廳。
另外,餐單菜式將不定時隨食材變化而更新,每次光顧都充滿驚喜。 雖然香港不缺德國餐廳,但主打德國家常菜的傳統美食卻甚為少見! 中環新餐廳Heimat就以主廚Peter Find的家鄉菜作主打,再加以主廚多年在fine dining方面的經驗,帶來更完善的德國傳統菜餚。
中環西餐: 中環午餐餐廳
悠然的周末,不如來一瓶香檳代替茗茶,喝一口感受fruity酒香與細密氣泡,配上all you can eat的精緻手工點心,享受微醺的「飲茶」時光。 Louise 落址於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 中環西餐 PMQ 元創方,內裡的裝潢也充滿懷舊情懷。 餐廳分兩層提供不同菜單,上層的 Dining Room以象牙色調為主,提供法國菜式。 而下層的 Parlour 則為休閒時尚的空間,是個放工小酌兩杯、吃法式小食的好地方。 主食方面,餐廳午餐時段提供各款日式便當,另設以備長炭作燃料的爐端燒菜單,刺身、天婦羅等,全部均以頂級新鮮食材烹調而成,帶領食客踏上一趟走遍海洋與陸地的美饌之旅。 傳統中菜廳北京樓中環店最近與Impossible Foods攜手推出「肉吧!之不可能系列」時令植物肉菜單,糅合傳統烹調技術及創意廚藝,炮製出8道特色京菜。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Casa Lisboa
ThinkWine 提供近 600 種不同的葡萄酒,「由酒莊到餐桌」的葡萄酒單,展示了香港罕見的葡萄酒,多樣化的莊園風土、產區和年份,叫人大開眼界。 ThinkWine 歡迎客人品嚐和體驗來自澳州、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國等國家的葡萄酒;以及來自黎巴嫩、摩洛哥、南非、中國等地的葡萄酒,探索少有的產區。 拉丁美州菜系以濃郁豐富口味及多元化菜式著稱,貫徹秘魯菜傳統,一系列菜餚涵蓋秘魯多種美食,並嚴選來自秘魯、新鮮直運的最佳食材。 首先以經典的秘魯生漬魚 Ceviche Clasico(HK$160) 作為starter,這是一道味道清新的海鮮菜餚。大廚以香辣並帶有柑橘味的「老虎奶」(Leche de Tigre)為醃汁,味道清甜酸辣,層次豐富。 緊隨其後有另一道歷史悠久的秘魯小食 — 海鱸魚他他薯蓉 Causa de Pescado(HK$128),絲滑薯蓉伴新鮮海鱸魚他他是一個經典配搭。
中環西餐: 料理農務
位於上環文武廟附近的咖啡店Hjem,甫開業個多月已吸引不少人專誠到訪。 Hjem在挪威文裡有「家」的意思,創辦人之一Elin Fu希望顧客能將Hjem當成家。 中環西餐 店舖裝潢走簡約北歐風,配上皮革沙發及復古藤製座椅,感覺舒適。 Hjem宣佈日後將與本地獨立企業合辦工作坊的場地,大家可密切留意。
「Summer Vegetal」蔬果嘗味餐單則選擇多款時令蔬果烹調八款創新菜式,包括意大利青瓜撻、創意版法式燉菜菠蘿番茄「ratatouille」等,最後配上茴香雪葩及時令甜品車厘子撻,每道菜均具心思。 餐廳逢星期三及四下午五點至晚上十點設「Pinch 中環西餐2025 Me!」時段,期間可無限量享用菜單內15pinchos,包括傳統巴斯克及加泰羅尼亞美食,例如奶油鱈魚、大蝦可樂餅及紅椒小香腸等,菜式亦會不時轉換,為顧客帶來新鮮感。 菜式設計亦不忘配合餐廳自然的主題概念,只供應套餐,包含多道精緻菜式,更可選擇加大主菜分量,酒單更使人眼前一亮。 如果想要一嚐高級法日料理的話,Arbor是中環相當不錯的餐廳。 前菜方面,可以先試試香煎帶子配櫻桃蘿蔔,柚子和薄荷,味道鮮甜多汁、清新醒胃。 另外亦可品嚐變奏版的凱撒沙律羅馬生菜配銀魚柳、巴馬臣芝士和烤麵包粒。
中環西餐: HUSO 法式下午茶
午市($480起)則分別提供3道菜、4道菜及5道菜版本,同樣可以一嚐意大利籍主廚Fabiano Palombini的心思。 愛試不同類型美食的你,當然不能錯過具地中海風情的黎巴嫩美食! 換上全新裝潢的黎巴嫩餐廳Sumac,以當地經典元素如拱形細節、充滿歷史感的圖案和珍珠母貝等為設計主調,打造出舒適寬敞的用餐空間。 中環西餐 店內提供多款清酒,餐廳分別提供90ml及720ml份量,遇上人少用餐的情況,也可以多品嚐不同風味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