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發展局表示屋宇署已發出了作業備考,就兩項計劃下為委聘註冊檢驗人員、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進行招標程序的最佳做法提供建議。 強制驗樓期限 屋宇署、市建局及房協會持續透過宣傳及公眾教育工作,提醒樓宇業主及法團遵從進行招標程序的最佳做法及推廣防貪措施。 此外,樓宇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在收到強制驗樓的法定通知後,應分別在3個月、6個月、12個月內委任註冊檢驗人員進行訂明檢驗、完成檢驗及完成所需的修葺。 如有關人士未有遵從,當局應該在指定期限届滿1個月內發出警告信。 (四)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的目的,是以「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規定業主須為其物業進行定期檢驗和適時維修,從根源處理本港樓宇失修的問題,而並非待樓宇變得欠妥或危險才將其納入計劃之內。 事實上,根據屋宇署的記錄,以往亦曾有於樓齡較新的樓宇發生與窗戶意外有關的報告。
- 但要留意,香港所謂的「驗樓師」都是由房宇測量師、工程監督或裝修師傅擔當,這行業沒有任何機構監管,因此驗樓費用其實沒有劃一的標準收費。
- (三)屋宇署會抽樣審查註冊檢驗人員提交的檢驗及修葺完工報告及證明書,有需要時會派員作實地抽查,以確定有關的檢驗及修葺已按照《建築物條例》、《作業守則》及相關指引進行。
- 以一個 400 呎的單位為例,費用大概需要 $1600 左右;若是超過 3000 呎的豪宅,驗樓費用至少要一萬元以上。
-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 尤其是,發展商上會方案,首兩年息口已達4.375厘,第二後更要6.875厘。
強制驗樓計劃將涵蓋樓齡達三十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而強制驗窗計劃則涵蓋樓齡達十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不超過三層高的住用樓宇除外)。 樓宇業主須每十年進行一次樓宇檢驗,而強制驗窗計劃則規定每五年進行一次檢驗。 建築事務監督計劃每年分別向二千幢及五千八百幢目標樓宇發出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通知。 目標樓宇將由相關政府部門、專業團體、非官方組織、物業管理協會代表及區議員組成的諮詢委員會挑選。 【明報專訊】政府2012年實施「強制驗樓計劃」,樓齡達30年或以上私人樓宇被納入後,業主須在指定期限內驗樓及修葺。
強制驗樓期限: 強制檢測須知|香港有800幢大廈需強檢|無跟規定做檢測、最高罰2.5萬元及監禁6個月(附預約檢測方法)
若果你符合全部資格,則可在未委任註冊檢驗人員前遞交申請資助。 強制驗樓期限 強制驗樓期限 為解決香港樓宇失修的問題,強制驗樓計劃早在2012 年實施,規定指定樓宇每10年進行一次樓宇檢驗,包括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但不超過三層高的私人住用樓宇和單一業權的樓宇並不包括在內。 計劃主要是檢驗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及伸出物或招牌,再按需要訂明修葺工程。 屋宇署會向選定的目標樓宇的業主發出通知,規定業主在指定限期內對樓宇的窗户進行檢驗,以及檢驗後認為需要的修葺工程。 業主接獲通知後,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在限期內親自進行檢驗,以確定窗户是否已變得危險或可變得危險。 (ii)及(iii)由於強制驗窗計劃涉及大量法定通知,屋宇署一般而言會首先對未獲遵從通知的個案先發出警告信,敦促有關業主盡早遵辦通知。
不過,在2019年的1071份獲轉介個案中,有696個是在法定通知過期後超過2年至6年,才被轉介。 而且,截至2020年4月,有430份不獲遵從的法定通知的涉案人士被定罪,但仍有130份的法定通知不獲遵從,其中26份在被告被定罪後超過1年至3.5年都不獲遵從,但有關個案都未有被轉介,以進行二次檢控。 樓宇修葺完工檢查,呈交完工報告及樓宇修葺證明書予屋宇署,證明樓宇狀況已變得安全及符合訂明標準。 如有違規,或業主未能在指定期限內完成驗窗或修葺,屋宇署有權提出檢控。 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若不遵從「強制驗窗令」,會獲發罰款通知書,被罰款 $1,500。 當檢驗及修葺完成後,負責的合資格人士會向相關部門提交證明書,作為記錄及抽查之用,業主毋需自行通知屋宇署。
強制驗樓期限: 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 (HOKLAS) 強制驗樓計劃服務 (MBIS)
所有公用地方,包括大堂、公用樓梯等的窗戶及玻璃百葉窗,都屬於強制檢驗的範圍內。 合資格人士必須親自進行檢驗,判斷窗戶是否已變得危險或有潛在危險。 《2011年建築物(修訂)條例》於二○一一年六月通過,勾劃強制驗樓及驗窗計劃的框架和原則。 (一)由於被揀選的目標樓宇在預先知會函件發出後,可能基於各種原因而由名單中剔除(詳情見下文),屋宇署及房屋署不會將初步被揀選進行強制驗樓計劃及/或強制驗窗計劃的樓宇名單即時公佈。 強制驗樓期限 自2018年7月9日起,市建局已全面負責處理有關計劃的所有新申請,包括香港房屋協會原先服務的地區,進一步擴展市建局「強制驗樓資助計劃」的服務範圍,覆蓋全港。 審計署亦指出,屋宇署未有適時發出警告信,予未有遵從強制驗樓令的個案。
- 如果是個別單位的窗戶,在通知的日期起計6個月內委任合資格人士,完成檢驗及修葺(如有需要)。
- 政府解決樓宇失修問題的全面性策略的其中一環,是聯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和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出了多項支援計劃,協助業主妥善保養樓宇。
- 另外,若在社區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參與自費檢測服務後,如結果呈陰性,一般會在24小時內收到檢測機構發出的核酸檢測結果證明。
- 違犯者一經定罪,可被處罰款10,000元,及監禁6個月。
- 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屋宇署已向2 575幢目標樓宇發出共31 896份法定驗樓通知,當中部分仍未屆指明期限,而在已完成檢驗的2 997份法定通知中,1 526份通知的個案於檢驗後需要進行訂明修葺工程。
- 由於無論由委託「合資格人士」檢查、或是「註冊承建商」修葺,背後也涉及業主自掏荷包開支,也間接被視業界視為「掠水」大生意。
強制驗樓收費分為兩部分,前期包括檢驗費用,再視乎檢驗和修葺需要收取第二部分的費用,在Toby 你可以獲得多個報價,讓你更輕鬆比較和選擇合適的一位去聘用。 由2016年2月15日起,屋宇署向合資格人士發出驗窗卡。 驗窗卡載有合資格人士的姓名及近照、簽發日期、屆滿日期及承建商名稱。
強制驗樓期限: 建築事務監督所任何名册內的人士
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署)與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處),一直致力為法團提供意見和支援,協助業主依循條文的規定,做好大廈管理工作。 強制驗樓期限 然而,民政署不能代替業主履行監察法團或管理大廈的責任,《條例》亦沒有賦權民政署及民政處人員,就法團的選舉或執行《條例》和大廈公契規定等事宜作出裁決。 驗窗需找屋宇署認可的合資格人士進行,坊間亦有不少驗窗公司,令人花多眼亂。 不過,市民其實可於屋宇署的網頁內,以註冊類型、營業位置搜尋提供服務的公司和專家。 若對聲稱可提供該項服務的人士身份抱有疑問,市民亦可於網上以名稱或註冊編號作搜尋,以證其身份。 強制驗樓計劃的一個重要考慮,是要瞭解如果不對樓宇構件進行必要性的維修,便有可能會威脅到公眾的安全。
強制驗樓期限: 支援措施及進一步援助
若果一棟大廈有20個單位,驗樓收費一共約$50,000。 強制驗樓計劃在2012年6月30日開始實施,計劃規定樓齡達30 年或以上的樓宇,包括私人樓宇,需要每10年進行一次樓宇檢驗。 但不超過三層高的私人住用樓宇和單一業權的樓宇並不包括在此計劃中。 部份驗窗公司會游說業主只收取幾百元驗窗費用,但過程中卻指出大部份窗戶均需要維修,並再作出修葺工程的報價。 但由於修葺費透明度不足,業主在已支付數百多元驗窗費用後,在騎虎難下也只能肉搥砧板上;否則當業主不認同驗窗公司的修葺費用,而重新尋找其他公司修葺,卻可能又要重新支付驗窗費用。
強制驗樓期限: 需要聘請甚麼人作強制驗樓?
卡上載有合資格人士的姓名及近照,並列有簽發及屆滿日期(如合資格人士是以公司名義註冊,「驗窗卡」則發出予該註冊承建商的獲授權人士)。 當消費者心中有數,大致了解檢驗範圍,就不易充當「水魚」,被要求加插非必要的檢驗項目,消費者可按其實際需要,決定是否接受強制驗窗計劃以外之工程。 強制驗樓期限 此外,驗樓時,同樣可注意單位牆身、瓦磚,是否有裂痕,或刮花、掉粉等情況。 雖然這沒有安全問題,但若準業主及驗樓師發現,同樣可要求發展商整修。 驗樓始終有不少「伏位」,驗樓時發現漏水的多數為廁所、廚房或露台,而在驗樓時沒有回報漏水的問題,隨後業主需要自費維修。
強制驗樓期限: 目標樓宇的揀選
此外,在推行強制驗窗計劃期間,屋宇署亦收緊了註冊成為計劃下合資格人士及合資格承建商的要求,詳情見下文第(五)部分。 為對付本港的樓宇失修問題,屋宇署於 2011年12月30日起接受檢驗人員申請註冊, 而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亦於 強制驗樓期限 2012年6月30日起全面實施。 當局已成立選取目標樓宇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區議會、香港房屋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及獨立審查組的專業人士,就強制驗樓/驗窗計劃的目標樓宇事宜向獨立審查組提供意見。 如樓宇或處所位於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或公共屋邨範圍內要根據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下進行訂明檢驗及修葺,請將已填妥的指明表格郵寄或親身遞交房屋局常任秘書長辦公室獨立審查組辦理。 如樓宇或處所位於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或公共屋邨範圍內要根據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下進行訂明檢驗及修葺,請將已填妥的指明表格郵寄或親身遞交房屋局常任秘書長辦公室的獨立審查組辦理。
強制驗樓期限: 業主及業主立案法團
如果業主在收樓前透過驗樓發現單位有問題,在限期內向發展商反映問題,發展商就有責任為業主提供維修執漏服務。 情況就類似你買電子產品有保養期一樣,發現任何問題即時回報,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損。 強制驗樓期限2025 此外,廉署於二○○八至二○一○年期間,舉辦了為期三年的誠信樓宇管理推廣計劃,涵蓋維修、財務及日常管理,並推出一系列宣傳教育製作(如實務指南、培訓短片、專題網站及電視短片),以加強法團的防貪及誠信管理能力。 廉署更與全港十八區區議會合作,展開一連串宣傳和社區教育活動,透過大眾傳媒、巡迴展覽、工作坊及地區團體組織的各項活動宣傳廉潔樓宇管理的訊息。 強制驗樓期限 廉署亦將會根據在「樓宇更新大行動」管理工作所獲取的經驗,修訂「樓宇維修實務指南」,並與相關機構研究提高維修費用的市場資訊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