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可能會出現應用程式或在線平台,使人們可以即時查詢列車信息、計劃行程和接收個性化的旅遊建議。 戶型分佈方面,項目只提供A、B室兩種戶型,分別為面積510平方呎,兩房間隔,及708平方呎,三房間隔。 而項目33樓為2伙天台特色戶,面積間隔與標準戶型一樣,分別額外設有386或414平方呎天台。
不過港鐵及承建商未有按機制停工並繼續工程,而且沒有通報受影響居民[26]。 港鐵更向屋宇署申請放寬至少10幢大廈的沉降容許上限,其中馬頭圍道324號的唐樓放寬比率更高達4成[27]。 而路政署與港鐵在2017年已得悉沉降問題,但並無對外公佈。
土瓜灣地鐵: 車站歷史
而路政署于同月5日知悉事件后,于同日及同月7日要求港铁公司就有关事件提供相关资料。 土瓜灣地鐵2025 不过港铁回复并未提供包括问题墙身的范围、导致事故的原因、工程监管的情况及对结构的影响等资料。 路政署在同月11日再去信港铁,不满港铁未能及时通报有关事故,对此感失望及不能接受。 2009年5月21日,香港多份报章报导港铁推出马头围至启德一段走线之修订方案,车站将改设于马头围道落山道游乐场及土瓜湾市政大厦暨政府合署对出位置。 2017年6月,港鐵提交宋皇臺站最新設計方案,並且在古物諮詢委員會討論。 港鐵建議在車站頂設混凝土井槽,作為原址重置宋元古井及晚清水槽。
- 港鐵建議在車站頂設混凝土井槽,作為原址重置宋元古井及晚清水槽。
-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3]。
- 當區議員查詢監測點資料時,港鐵以大廈沉降資料屬私隱為由,稱監察點數據不適合公開。
- 工程期間,世運公園曾被徵用作為工地,以建設連接九龍城的地下通道(即B出口)。
在港鐵路綫圖上,車站之間的連接點標有特定的符號,表示轉車站點。 如果您需要轉車,只需查找這些符號,然後在相應的站點進行換乘。 這樣,您可以方便地在不同路綫之間轉乘,節省時間並達到目的地。 首先,確定您的起點和目的地,然後追蹤相應的路綫,找到兩個站點之間的最佳路線。 它顯示了不同地鐵路綫的走向、車站位置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關係。
土瓜灣地鐵: 車站色系
另外站台墙身焗漆板亦印有前地铁公司退休建筑师区杰棠所书写的站名书法大字。 土瓜灣地鐵2025 直到同月18日,路政署接獲港鐵通知,以公眾假期為由推遲至翌日提交,署方表示失望及不滿[21]。 土瓜灣地鐵2025 時任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港鐵延遲提交報告的做法並不理想[22]。
-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 首先,確定您的起點和目的地,然後追蹤相應的路綫,找到兩個站點之間的最佳路線。
- 不过港铁及承建商未有按机制停工并继续工程,而且没有通报受影响居民[26]。
- 2017年9月,港铁于尖东站举办招聘会所展示的全港铁路线路图上,车站获标示为土瓜湾站[11],唯港铁回复查询指出有关资料仅是港铁用作内部参考用途,未能作实[12]。
日後屯馬綫二期通車後,鑽石山-何文田路程將縮短近一半,車費亦會否相應調低? 2019年,我哋以「假設鑽石山-何文田不減價,而使屯馬綫九龍段新車站車費等級以一站跳一級」嘅假設進行車費預測。 但鐵路公司最終於制訂屯馬綫一期啟德站車費時,大致採用地鐵市區綫「兩站跳一級」嘅訂價方式。 當套用同樣原則重新推測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車費,短途路程車費水平相比舊年預測為平。
土瓜灣地鐵: 港鐵路綫圖的未來發展
2018年8月8日,有传媒揭发2017年中港铁撰写的顾问内部报告,指出土瓜湾站附近出现大沉降。 引发多达23幢周边楼宇及地下喉管沉降超出容许上限,当中有7个位置超标;另有3处喉管沉降超标,但港铁未有通知煤气公司[25]。 不过港铁及承建商未有按机制停工并继续工程,而且没有通报受影响居民[26]。 港铁更向屋宇署申请放宽至少10幢大厦的沉降容许上限,其中马头围道324号的唐楼放宽比率更高达4成[27]。 而路政署与港铁在2017年已得悉沉降问题,但并无对外公布。 2017年9月,港铁于尖东站举办招聘会所展示的全港铁路线路图上,车站获标示为土瓜湾站[11],唯港铁回复查询指出有关资料仅是港铁用作内部参考用途,未能作实[12]。
面對激烈競爭,九龍區內短途巴士小巴路線處於挨打狀態,新鐵路綫通車後無可避免被削減服務甚至被取消。 若運輸署繼續藉「以鐵路為骨幹」旗號,一味透過削減路面交通服務,將乘客推向鐵路系統,無視區內居民實際交通需要,只會扼殺乘客出行選擇。 惟望運輸署能就屯馬綫交通重組「與民共議」,作充分諮詢,讓各種交通模式互相補足,方能為廣大乘客帶來裨益。 土瓜灣(英語: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1],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的一個海灣。 土瓜灣地鐵 土瓜灣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的五個分區之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城及九龍塘、何文田和啟德)。 [2] 土瓜灣之大致位置為紅磡以北,何文田以東,九龍城以南,啟德以西。
土瓜灣地鐵: 出口數目
作品亦等同將車站成為時光錦囊,在環境變遷中將該區街坊的「家」中物件保存,並與每位乘客分享回憶。 馬頭圍站因其位處馬頭圍道而得名,但由於遠離馬頭圍邨周圍地帶,命名被區內人士質疑。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馬頭圍站可能改名為「樂民站」,以車站附近的公共屋邨樂民新村命名;而原本的土瓜灣站就改稱「宋皇臺站」。 港鐵於2017年11月27日舉行九龍城段車站平頂典禮,正式宣佈「馬頭圍站」正名為「土瓜灣站」[3][4]。
土瓜灣地鐵: 啟用
在車站大堂的部分假天花範圍改為透明玻璃,讓公眾仰視觀賞,而大堂內亦會設置展櫃供展示文物[20]。 不過有不少委員認為港鐵無心設計,認為不能表達昔日歷史,欠缺特色[21]。 不過,時任港鐵沙中綫土木工程師胡偉麟強調,豎井放在其他地方,時間上未必可行。
土瓜灣地鐵: 乘客太簡單,票價太複雜,要深究依家啲車費點樣制訂,不如回顧各網絡同路線嘅車費變化。
土瓜灣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工業區為主,另外附近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和室內設計公司。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又例如,2006年市建局發言人表示,1998年宣布的25個重建項目並不包括土瓜灣北部馬頭角十三街。 [10] 而實際上十三街位處馬頭角,因土瓜灣/馬頭角本有新山作天然分界線,但後來新山被削平而變得不明顯,造成地名擴散/縮細的爭議,尤其以沙中綫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命名爭議最盛。 來自沿油麻地佐敦道及尖沙咀廣東道的行人,可使用附近的行人隧道經柯士甸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而由近九龍站的佐敦道及柯士甸道西前往香港西九龍站的行人,則可使用附近的行人路或行人天橋。
土瓜灣地鐵: 服務時間
此站原計劃名為馬頭圍站(英語:Ma Tau Wai Station),而政府於2010年11月憲報刊登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方案中仍繼續顯示其原稱馬頭圍站。 以其所在的馬頭圍道而得名,唯車站實際上遠離馬頭圍邨,加上鄰接的宋皇臺站更接近馬頭圍邨,以馬頭圍作為車站名稱並不能達至指向作用,更被區內人士指出將會誤導乘客及公眾,引起爭議。 土瓜灣地鐵2025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對沙中綫的建議,馬頭圍站會和土瓜灣站合併,命名為馬頭角站。 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興建馬頭圍站。 另外,當初建議興建馬頭圍站和土瓜灣站的位置,都比現時建議的偏東。
土瓜灣地鐵: 車站構造
車站大堂設有智能客務中心,並設置多個輕觸式熒幕可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 土瓜灣站共設有5個出入口,分別位於江蘇街、落山道、落山道遊樂場,以及建有兩個相鄰的出口的馬頭圍道/土瓜灣道花園。 港鐵路綫圖上還包含了一些指示,以幫助乘客更好地使用地鐵系統。 例如,它可能標示出出口位置、公共設施或轉乘通道,這些都是乘客在旅途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當中6樓至12樓、15樓至17樓、19樓至23樓及25樓至32樓為標準樓層,每層設有A、B兩伙單位及兩部升降機。
土瓜灣地鐵: 车站构造
而同年11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視察沙中線工地,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對外回應時仍繼續使用原稱[13]。 宋皇臺站共設有三層,當中L2層為車站大堂;而L3層為車站月台[2]。 由於宋皇臺站主體位於啟德新發展區,車站於啟用時仍未有任何建築物,故施工無需遷就樁柱水管,因此車站有别於土瓜灣站的規模,無論車站大堂及月台也特别寬敞。 2018年8月8日,有傳媒揭發2017年中港鐵撰寫的顧問內部報告,指出土瓜灣站附近出現大沉降。 土瓜灣地鐵2025 土瓜灣地鐵 引發多達23幢周邊樓宇及地下喉管沉降超出容許上限,當中有7個位置超標;另有3處喉管沉降超標,但港鐵未有通知煤氣公司[25]。
土瓜灣地鐵: 《土瓜灣總覽》地鐵開通後焦點老社區,除 了牛棚藝術村,十三街唐樓群,垣記蛋卷還有…
沙中綫九龍城段,即此站及宋皇臺站的車站及隧道土木工程合約於2012年8月1日批予「三星—新昌合營」。 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工程,車站主體結構於2016年12月大致完成。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建議於馬頭圍道近土瓜灣街市設置名為「土瓜灣」的地鐵站,分別為沙田綫及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土瓜灣地鐵2025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路綫圖將更加智能化和互動化。
港鐵指沉降過去一年平穩無再出現變化,會要求同事翻查資料[28]。 2022年1月3日,隨上述車費優惠結束,港鐵在欣榮商場設置適用於此站及宋皇臺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優惠[8]。 現時土瓜灣站設有一組車站藝術品,則為由香港藝術家梁美萍小姐製作的《家》。 土瓜灣地鐵2025 該藝術品則根據逾百位土瓜灣街坊提供的家中物件製作相片,並印在車站玻璃板上以講述土瓜灣的故事,並寫下背後一個個尋常而獨一無二的故事。
2017年9月,於港鐵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本站獲標示為土瓜灣站[4],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5]。 土瓜灣站(粵拼:to4 kwa4 wan4 zaam6;英文:To 土瓜灣地鐵 Kwa Wan Station)係香港港鐵屯馬綫嘅車站,喺土瓜灣馬頭圍道落山道同江蘇街之間,喺2021年6月27號正式啟用。 此站原计划名为马头围站(英语:Ma Tau Wai Station),而政府于2010年11月宪报刊登的沙田至中环线铁路方案中仍继续显示其原称马头围站。 以其所在的马头围道而得名,唯车站实际上远离马头围邨,加上邻接的宋皇台站更接近马头围邨,以马头围作为车站名称并不能达至指向作用,更被区内人士指出将会误导乘客及公众,引起争议。 C出口原計劃以行人隧道接駁至北帝街,但受發現古蹟影響臨時擱置興建,並計劃以行人天橋取代,該行人天橋預計於2023年動工,目標在2026年竣工[4];而A、D出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內[2][5]。 而香港中華煤氣表示證實有4條喉管沉降超出上限:一處接駁位出現滲漏;而其中兩處須更換成韌性較強的聚乙烯管:一處是聚乙烯管,因此毋須更換;而另一處沒有用戶,因此關閉喉管隔離。
土瓜灣地鐵: 港鐵路綫圖的重要性
本系列資料搜集及編寫時間為2020年4-6月,為方便讀者理解,除特別註明外,本文所提及之價格取自於2019年6月生效之成人八達通車費。 下文以現有車費結構及過往新路綫收費表之制訂方式作出推測,實際車費或與鐵路公司最終公佈之訂價不符。 2016年6月,市建局宣布在土瓜灣推出3個以小區重建發展概念的項目,涉及鴻福街、銀漢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合共97個街號。
土瓜灣地鐵: 车站命名
此提供的「預計乘車時間」預計採取最短路徑由出發車站前往目的地車站(月台至月台)所需的時間,當中可能考慮了等候時間、乘車時間、轉乘列車以及其他信息和假設。 乘客的實際乘車時間可能會與預計乘車時間有所不同,同時建議乘客預算旅程當中由出發車站的入閘至月台及目的地車站的月台至出閘路段的步行時間。 此站原計劃名為「馬頭圍站」,2010年11月,政府憲報刊登嘅沙田至中環線鐵路方案中,則繼續顯示其原稱馬頭圍站。
大堂亦設有兩個展櫃展示逾400件文物,當中包括宋代貨幣、陶瓷器,建築構件以及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車站一帶的地圖、照片及日常用品。 車站大堂設有智能客務中心,並設置多個輕觸式屏幕可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 而大堂內近A、B出口之間的位置設有5間商店;而C出口旁亦設有7-11便利店。 土瓜灣地鐵2025 另外,由車站啟用當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間,於土瓜灣站使用八達通出入閘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幣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的車費扣減[17]。
土瓜灣地鐵: 馬頭角煤氣鼓:集體回憶
此站原計劃名為「土瓜灣站」,由於取消啟德發展區填海計劃,沙中綫啟德段走綫被大幅修改,車站位置改為位於馬頭涌,完全偏離土瓜灣,被區內人士指出以土瓜灣命名將會誤導乘客及公眾,引起爭議。 而於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土瓜灣站可能改名為「宋皇臺站」,以紀念車站原址的歷史[10]。 土瓜灣地鐵2025 當中B2/B3出口連接九龍城衙前圍道一帶,由車站大堂步行前往B2/B3出口需時約5分鐘,而通道內並設有扶手及座椅供市民休憩;而B1出口設於世運花園下,連接站外的行人隧道。 土瓜灣地鐵2025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港鐵路綫圖通常是一張彩色圖表,以直觀的方式展示整個地鐵網絡的結構。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速鐵路的過境旅客必須持有有效的旅遊證件。 而香港中华煤气表示证实有4条喉管沉降超出上限:一处接驳位出现渗漏;而其中两处须更换成韧性较强的聚乙烯管:一处是聚乙烯管,因此毋须更换;而另一处没有用户,因此关闭喉管隔离。
土瓜灣地鐵: 位置圖
但在2007年7月的运输及房屋局的合并方案建议中,重新建议采用原来方案,分别兴建车站及宋皇台站。 土瓜灣地鐵2025 屯馬綫通車慶祝典禮於2021年6月26日上午在宋皇臺站內大堂舉行,同日大堂預留兩個文物展櫃亦正式揭幕,由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港鐵非執行主席歐陽伯權負責主持。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除了不少現有車站外,當時未啟用的宋皇臺站出入口亦在同年10月初被示威者破壞[22]。
土瓜灣地鐵: 港鐵路綫圖
2021年2月16日,屯馬綫一期列車由當日起來回烏溪沙站與紅磡站進行營運測試,列車會繼續在烏溪沙站至啟德站之間載客。 往啟德站的列車將於到達啟德站1號月台後清客,然後不載客繼續駛往紅磡站方向,中途途經土瓜灣站,最後在紅磡站新建月台折返往烏溪沙站方向,並於啟德站2號月台起載[10]。 土瓜灣站為一座地底車站,L1層為車站大堂;L2層為1號月台(屯馬綫往屯門);L3層為機電層;而L4層則為2號月台(屯馬綫往烏溪沙)[1]。
土瓜灣地鐵: 興建工程
不過到1984年土瓜灣街市落成後,政府其後將橫街規劃成死胡同,人流開始大減。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不過近年不停重建下,不少老街坊被迫搬走,老店亦難敵昂貴租而結業。 当区议员查询监测点资料时,港铁以大厦沉降资料属隐私为由,称监察点数据不适合公开。
土瓜灣地鐵: 港鐵屯馬綫
[14]其中香港元興電機織染廠就是其中一例,另外是製造燈塔牌手電筒的香港捷和製造廠(1947)有限公司、專業漂染各種布匹的禎昌染布廠、製造火水燈的立泰製造廠有限公司和製造機器的新聯機器廠等等。 在2009年沙中綫九龍城段諮詢方案中,港鐵公司建議走綫由啟德新發展區的啟德站開始,經馬頭涌道和馬頭圍道,在馬頭涌道以東及馬頭圍道以南,分別設置土瓜灣站和馬頭圍站。 建議修訂後的走綫,可以服務更多土瓜灣、九龍城及啟德新發展區的人口,讓區內大部分的住宅、學校和工商業區,都位處車站出入口附近500米的步行範圍之內。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馬頭圍道「土瓜灣街市」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