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臺站的前身可追溯到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中,建議於北帝街興建的馬頭圍站,是沙田綫的其中一站。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則將擬議之馬頭圍地鐵站改設於譚公道現時欣榮花園至傲雲峰間的地底,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通車初期,宋皇臺站設三大出入口,其中一個出入口(B出口)用行人隧道連接世運花園一帶,再細分為三個分支出口,方便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及真善美村一帶居民使用。 根據站內標示,由B2及B3出口步行來往車站大堂,需時約5分鐘。
- 設計方面,紅色為主的大堂,閣樓將裝置波浪形天花,而以雕刻及玻璃圖案形式創作的車站藝術品《失而復得》,會分佈在站內不同位置,配合尼龍袋圖案的月台玻璃,承載着昔日經紅磡回鄉的記憶。
- 一直去到九十年代,譚公道沿途仍然有建築物為地鐵走綫作出預留。
-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對沙中綫的建議,馬頭圍站會和土瓜灣站合併,命名為馬頭角站。
- 項目正門對正傳統的菜檔肉檔,且貼近西九龍走廊高架道路,故不論衞生環境、車聲嘈音及空氣質素,均存隱憂。
- 今次帶大家遊勻葵興站、葵芳站,歎街坊最愛的漢堡、粉仔,去埋由新界僅有牧場改建的山中公園,不難發現葵涌已經越變越熱鬧了。
- 俗稱「牛棚」的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位於土瓜灣及啟德發展區交界,毗鄰土瓜灣體育館和土瓜灣遊樂場。
但如果希望有更多的選擇,就需要沿著馬頭圍道走,尋找不同的食肆和商場,例如在「啟岸The Vantage 」附近便有不少餐廳。 繼續往紅磡方向走,較遠位置可以抵達家維商場、紅磡商場、紅磡街市等地買餸和添購生活用品。 周邊環境方面,高山道居屋馬頭角冠山苑對面便是高山道公園,供市民休憩之用,當公園內設有高山劇場。 高山劇場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劇場,以粵劇表演為主,平日都會有不少長者相約看戲。 土瓜灣高山道居屋計劃馬頭角冠山苑興建單幢式住宅大廈,樓高約33層,座落於停車場平台及地庫停車場之上,提供約495個住宅單位,另於停車場頂層平台設兒童康樂設施和屋苑管理設施等。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土瓜灣地鐵出口: 香港島
土瓜灣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分別以寓意吉祥的瑞獸命名,例如龍、鳳、 鹿、麟、鷹等。 看似平平無奇的土瓜灣舊區一直不太受遊客歡迎,下文介紹9個土瓜灣好去處,包括舊區特色景點、馳名土瓜灣美食,甚至隱世多國菜餐廳! 消費券可用於「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所涵蓋的公共交通服務及的士等,並不會對「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計算補貼有任何影響。
-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則將擬議之馬頭圍地鐵站改設於譚公道現時欣榮花園至傲雲峰間的地底,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 但在2007年7月嘅運輸及房屋局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本站及宋皇臺站。
- ▲雖說現時不少信用卡均提供 機場貴賓室 優惠,要免費使用並不困難,且有部份申請門檻低,大專學生也可申請。
- 在到處都是車房的地方,看到這幅優雅的壁畫,反而有一種有趣的違和感,吸引影迷去朝聖。
- 到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改稱為土瓜灣站。
- 網上一直有傳位於譚公道同馬頭角道交界嘅香港工商銀行大廈設有地鐵預留出口。
- 此站為一地底車站,具體位置在世運道與德高道一帶,宋王臺遊樂場之東,香港飛行總會以北。
沙田交通關注組,〈宋皇臺站現提供色盲測試,不合格者可經B出口前往眼科醫院求醫。 事實上,港鐵內部不遲於2009年7月,已將「土瓜灣站」與「馬頭圍站」分別改稱「宋皇臺站」和「樂民站」,但向外發佈多份沙中綫文件時,皆刻意遮掩圖則上的內部車站新名稱。 不過港鐵與承建商或商業伙伴之溝通中,卻使用新名稱,多份技術文件及招標文件皆如是。
土瓜灣地鐵出口: 九龍站走過去
南角道超過50間商戶於2017年11月27日傍晚6時聯合熄燈一小時抗議,要求港鐵賠償。 港鐵公司按沙田至中環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建議,在土瓜灣站工程展開前,在工地指定範圍內進行相關考古工作,於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進行。 土瓜灣地鐵出口 九鐵新方案提出不久,政府即研究兩鐵合併之可行性,並要求兩間鐵路公司提出沙中綫合併方案。 2007年發表的合併方案將馬頭角站分拆,重設土瓜灣和馬頭圍站兩站,當時沙中綫仍是擬沿土瓜灣道地底興建。 合併方案中的土瓜灣站預期使用量仍屬偏低,但因啟德發展計劃中可能興建大型體育場館,故有關方面仍然希望於土瓜灣一帶分設兩站。
繼建安大廈之後,譚公道下一個受地鐵預留範圍影響嘅發展項目,就係近住馬頭圍道街口嘅長城大廈。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此站原計劃名為「馬頭圍站」,2010年11月,政府憲報刊登嘅沙田至中環線鐵路方案中,則繼續顯示其原稱馬頭圍站。 以其所在的馬頭圍道而得名,唯車站實際上遠離馬頭圍邨,加上鄰接嘅宋皇臺站更接近馬頭圍邨,以馬頭圍作為車站名稱並唔能達至指向作用,更被區內人士指出將會誤導乘客同公眾,引起爭議。
土瓜灣地鐵出口: 車站藝術
因應此站建造時掘出大量古代文物,港鐵於車站大堂已入閘區近洗手間的位置設置兩個展櫃,供古物古蹟辦事處放置此站興建期間出土的文物。 展櫃題為「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其中一個展出約400件在興建車站期間出土的宋元時期文物,以陶瓷器皿為主,亦有陶骰、藥王像、青瓷香爐、宋元通寶銅錢等。 另一個展櫃則以文字和車站一帶的舊照片,使參觀者認識宋皇臺站周邊地方的歷史變遷和生活情況。 此外,中層車站大堂新增扶手電梯直接通往車站大堂,方便市民由紅磡區內、紅磡海底隧道出入口以至尖東一帶前往車站。
土瓜灣地鐵出口: 路線數目
由於展櫃處於已入閘區內,乘客若駐足細賞文物,有逾時出閘之虞,港鐵在展櫃附近設置流動拍卡機,供乘客查閱入閘時間及出閘時限(入閘時間起計150分鐘)。 宋皇臺站內裝以黃色作為主要色調,源於「皇」字與「黃」同音;輔以紫藍色於月台兩端及大堂部份牆身使用。 通車前夕,港鐵在月台紫藍色柱身亦裝上與黃色部份一致的黑色浮雕站名,因顏色對比不大導致辨識度較差,被網民譏為「色盲(色弱)測試」,而在開放日當天,亦有市民認為難以看清楚站名。 港鐵隨後從善如流,在車站正式啟用前已將黑色浮雕站名以白色貼紙包裹。 車站設施方面,所有出入口均設有升降機或扶手電梯,共設6部升降機及10條扶手電梯;車站大堂的付費區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方便「人有三急」的乘客。 土瓜灣站以藍為主色,選色呼應土瓜灣的「灣」字,象徵與水相關。
土瓜灣地鐵出口: 月台
而其餘出入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連接未來商住大廈及多用途體育場館等基礎建設,現時因該區發展仍在起步階段,車站一帶仍一片荒蕪,須以臨時行人通道接駁附近街道。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宋皇臺站設置島式月台,以四組樓梯與扶手電梯以及一台升降機與大堂層連接。 屯馬綫由此站至烏溪沙一段採用右上左落行車安排(承繼自原馬鞍山綫),有別於屯馬綫其餘路段與港鐵其他行車綫普遍採用的左上右落。 此站月台牆身的搪瓷板印有由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首批不在原地鐵系統上印有由他書寫的書法字的車站。 有鑑於宋皇臺一帶的歷史底蘊,區氏選用宋代最為流行的行書呈現此站站名。 宋皇臺站的車站藝術,可見充滿歷史古蹟氣息,由陶藝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利用陶瓷浮雕詮釋宋代畫作,以現代手法回應當年宋朝皇室駕臨本港往事。
土瓜灣地鐵出口: 小巴
地政會議同時並且向布政司提出建議,由政府向業主收購大廈退台之後得出嘅長條形土地。 2009年5月21日,香港多份報章報導港鐵推出馬頭圍至啟德一段走綫之修訂方案,本站將改設於馬頭圍道落山道遊樂場及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對出位置。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位於紅磡馬頭圍道11號紅磡市政大廈3至5樓(毗鄰是家維邨),於1996年4月15日啟用。
土瓜灣地鐵出口: 巴士站位數目
馬頭角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當中有11條全直街道,街名字首分別以11隻寓意吉祥的瑞獸,龍、鳳、鹿、麒麟等命名。 十三街歷史悠久,這一帶的樓宇樓齡逾半世紀,龐大的唐樓群外表並不光鮮,但七彩顏色勝在夠特色。 樓上民居,樓下車房遍地,左右有茶記、小店,共冶一爐,湊成香港舊區獨有的味道。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土瓜灣地鐵出口: 車站用途
同時亦因這種香港獨有的舊式建築群設計,吸引不少港產片及荷李活電影在這裡取景拍攝。 滑雪以外,Snow & Surf在另一邊打造了間恒溫玻璃房,入面有具2條滑水賽道的衝浪機,玩法與海洋公園水上樂園的衝浪先鋒差不多,趴板、企板任君選擇。 土瓜灣地鐵出口 初心者一樣可以在教練指導下試玩,而且價錢相宜,$388已經可以玩足55分鐘。
土瓜灣地鐵出口: 車站票務
設施方面,宋皇臺站大堂將設有智能客務中心及設多個輕觸式屏幕,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車站付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而新車站更會設有四款機械人,提供客務查詢、清潔、電梯安全提示等服務。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及收費詳情,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巴士公司或專線小巴營辦商。 ),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土瓜灣馬頭圍道介乎落山道與江蘇街之間地底,是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屬於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工程的一部分,車站於2021年6月27日啟用。 除了是夜晚跑步及放狗的好地方外,亦是不少電視劇的常見取景勝地。
土瓜灣地鐵出口: 交通資訊
土瓜灣一帶附近盡是民居,故4個出入口鄰近區內主要街道及生活設施,包括牛棚藝術村、土瓜灣街市、土瓜灣體育館、高山劇場及馬頭圍道等,四通八達。 B出口、馬頭圍道、天光道巴士站、土瓜灣市政大廈及好運樓,向後行則可前往美善同大廈、美善大廈14-44號。 樂民新村總站(Lok Man Sun Chuen Terminus),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土瓜灣美善同道46號美善大廈對面,過落山道路口前,近樂民新村樂善樓及美善同大廈,是一個南行路邊專綫小巴總站。 本香港地鐵地圖/路線圖可查詢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南港島綫、東涌綫、將軍澳綫、迪士尼綫、東鐵綫、西鐵綫及馬鞍山綫的車費。 土瓜灣地鐵出口 2017年11月27日,港鐵在九龍城段兩個新車站的平頂典禮上,正式對外宣布將原有的土瓜灣站易名為宋皇臺站,而馬頭圍站則改稱土瓜灣站。
土瓜灣地鐵出口: 車站歷史
隨著社會的需要,修會於1898年在聖童之家開設醫院,為貧弱社群提供醫療服務,後因需要服務的人太多,在1908年在跑馬地另建「加爾瓦略山」會院。 至1916年,醫院逐步搬遷至銅鑼灣,並於1918年正式命名為聖保祿醫院。 2001 年被新加坡發展銀行收購,並在 2003 年易名星展銀行(香港)。 道亨銀行大廈現址為新紀元廣場高座(中遠大廈),廣場高座與底座之間留有休憩用地,正是因為該處地下為地鐵專用範圍。 ³ 樓宇落成年份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樓宇名稱第一冊:港島及九龍》(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2021年4月)。
土瓜灣地鐵出口: 尖沙咀東
乘客只須以同一張備有可用票值之八達通,並於1小時內於香港站、九龍站或青衣站轉乘至機場快綫或任何港鐵之車程,即可享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如途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必須於30分鐘內完成)。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土瓜灣地鐵出口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持有八達通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該兩站轉綫,將被視作一程車程。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港鐵亦證實一名港鐵監督人員對承建商削筋仍知情不報,故亦對其已開始紀律程序。 土瓜灣地鐵出口 而港鐵沙中綫土木工程總經理黃智聰表示,已指示承建商鑿開涉事兩幅牆壁總約320平方米牆身,以確保符合圖則。 2021年2月16日,屯馬綫一期列車由當日起來回烏溪沙站與紅磡站進行營運測試,列車會繼續在烏溪沙站至啟德站之間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