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12日為沈詩鈞舉行媒體見面會,讓這個13歲的神童分享4年大學校園生活和未來規劃。 沈詩鈞穿着白色T恤,坐在父親和浸大署理校長陸大章教授之間,面對台下記者和不停閃光的照相機露出靦腆的笑容。 為配合香港浸大全人教育的目標,浸大為沈詩鈞提供為其度身定造的課程。 浸大提供一個5年修讀學士及碩士學位,令他學習有更大的彈性。 2017年,沈詩鈞以18之齡成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非終身軌(non-tenure track)客席助理教授(相當於博士後),並簽約3年。 就兩名兒子的前途,沈振雄充滿信心地説:「我已經看過最近百年神童的歷史,發現成功的資優兒童,都有一個Mentor(導師)作為他們的榜檬。」這樣肯定的語氣,寄託了慈父對兩個兒子的盼望。
- 2011年,他更以以13歲之齡提早畢業,獲得學士和碩士銜頭,同年前往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以訪問學人身份做研究,及攻讀博士課程。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 近日她化身山系女孩,與友人到寶雲道行山,穿上超貼身粉紅上衣紮起條辮,Sporty得來青春滿瀉,行到攰又坐低飲嘢抖抖,十足中學生去旅行一樣。
- 也因為跳過了正常的學習階段,在情緒智商上都較幼稚,大都不懂得和別人相處和解決問題。
- 他認為,就算跳班亦不應超過3個年級,否則學生難以適應。
- 晚上放学回家后,他还温习两三个小时的功课,几乎是从来不看电视,也不打机。
例如一年級時電腦科考試「肥佬」要補考,他加倍努力學習,不只是一般電腦應用,現在更會寫電腦程式。 「我寫過俄羅斯方塊遊戲給自己玩,但我喜歡寫程式多過打機。」問他覺得跳級讀大學犧牲了甚麼? 他最初說沒有,但記者追問下,才發現他從來沒跟大學同學外出遊玩,平日食飯傾偈的話題都只集中在功課及將來工作上,空閒時亦是自己去游水及跟家人行山;他口說跟同學相處融洽,卻未找到知心友。
沈詩鈞: 【神童育成 】 沈詩鈞 爸爸:天才是要靠父母撻着
「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希望將來在數學研究上有些突破。」詩鈞說得興奮,似乎沒有擔心過。 於1998年出生的 沈詩鈞 ,7歲時就讀華仁小學1年級,翌年隨父親陪以14歲之齡入讀牛津大學的哥哥沈怡謀遠趁英國,直接由小學跳級至中六。 【本報訊】當同齡學生剛升讀中學之際,十三歲數學神童沈詩鈞已提早完成大學學士及碩士課程,將於下周遠赴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以訪問學人身份做研究,朝數學家的理想再邁進一步。 經過四年大學生涯磨練的詩鈞成熟了不少,對答如流滿有自信,直言若非其他選修科拖累,應可以一級榮譽畢業。 沈詩鈞破格獲大學取錄,當時一度引起社會討論有關資優兒童問題,而且除了詩鈞外,其兄沈怡謀亦是資優學生,年幼時曾跳級,後來於倫敦大學商學院經濟系畢業,2002年獲香港大學電子商貿及互聯網工程學碩士。 沈父沈振雄當時分曾享了培育「神童」心得,認為成功與智商無關,父母不應給予子女太多壓力。
沈诗钧的父亲是印度尼西亚华侨,诗钧则在港土生土长,于2年前小一后随家人到英国升读预科书院,用1年半完成3科英国高考科目及8科英国会考科目,今年一并应考2个公开考试共40份试卷,神童之名不胫而走。 沈诗钧对于获浸会大学录取感到幸运,因为他的英国会考成绩仍未公布。 沈诗钧则表示自己读幼儿园4年,有10多个好朋友,大家关系密切,经常都会烧烤、下棋、玩大富翁和扑克牌,不担心日后会疏离。 沈诗钧还表示,入读大学是因为不想中断学习数学,他承认面对传媒追访有一定压力。
沈詩鈞: 記者會上對答淡定,但被問到一些「難題」時,沈詩鈞仍會扁嘴、抓頭搲手。
「他說數學,於是我立刻買英國會考的數學教科書,他就這樣開始自學。」頭三天是沈振雄在教導他,之後孩子就自動波,在沙士停課的一個月讀完了全部書本。 沈詩鈞 接着沈振雄就給他試做試卷,一開初時拿取九十分,之後全都是一百分。 陆大章表示,本来还担心沈诗钧是否能够通过5年修成学业,因为部分课程例如宗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过于艰深难学。 沈诗钧也说,宗教一科特别难学,他日夜温书也只能及格而未拿到A。 沈诗钧透露,以访问学人身份,于下周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继续数学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署理校长陆大章教授说,沈诗钧年纪虽小,但学业成绩非常卓越,面试表现成熟,该校亦曾为他作初步评估,认为适合修读大学本科程度的课程。
香港浸會大學署理校長陸大章教授説,沈詩鈞年紀雖小,但學業成績非常卓越,面試表現成熟,該校亦曾為他作初步評估,認為適合修讀大學本科程度的課程。 浸大安排沈詩鈞修讀理學院特別設計的五年全日制課程,這讓他比一般同學三四年的學習時間更長,令他有更大的彈性,順利地完成學業,以取得數學理學士和數學哲學碩士學位。 沈詩鈞2025 四大學習法則:日日清,預習後舉手問,深度鍛練「升呢」,最緊要睡足。
沈詩鈞: 神童升大學|沈詩鈞9歲升浸大成歷來之最 成年已做大學助理教授
”狄淑韻説,學校有自己的招生的權利,浸大在招收沈詩鈞方面已經做過了相當詳細的評估。 教育局也會與學校一起合作,儘量給沈詩鈞提供最好的幫助。 “浸大會在學術、個人發展和校園生活作最有利沈同學成長的安排。 我有信心我們‘度身訂造’的安排可令沈詩鈞專心在世界級高等學府追求學問和發掘全面發展的樂趣,也可讓他的家人安心。 沈詩鈞 ”陸大章對記者透露説:“為設計適合他獲得全面發展的課程,浸大多個部門的老師和同事通力合作,互相配合。 ”對於香港浸大錄取愛子,父親沈振雄先生表示十分高興。
沈詩鈞: 香港名導杜琪峯出席柏林影展:怒轟極權壓迫自由,同時表示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差
课余时间,沈诗钧最喜欢玩的是“LEGO”,一种像积木一样的儿童益智玩具。 与此同时,沈诗钧入读大学一事也引发了香港知名大学校长之间不同的看法。 关于沈诗钧的入学,香港多所知名大学之间,曾展开了一场暗地里的争夺战。
沈詩鈞: 【小創夢家】數學神童 沈詩鈞 9歲讀大學 18歲任教授
100分為滿分的微積方程中期考試中,詩鈞得99分,全班排名第四。 2007年(9歲):英國高級程度會考(GCE A-Level)考獲2A1B(純數科A、進階數學A、統計學B)。 英國Advanced Extension Award數學試中考獲merit。 沈詩鈞(英文名:March Boedihardjo,1998年3月—)係香港最細個嘅大學生,響2007年入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計劃響5年之內攞學士同碩士學位 。 2017年,佢以18歲之齡,喺美國著名大學、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CLA)數學系擔任客席助理教授,任期三年。 後來,沈振雄和怡謀討論牛津大學入學試問題時,當時只得七歲的詩鈞居然懂得回答,他遂讓詩鈞試做英國高考及會考數學科的試卷,才發現他的數學天份及興趣。
沈詩鈞: 神童爸爸四大學習貼士
【星島日報報道】數學神童沈詩鈞十年前獲浸會大學破格取錄,又以十三歲之齡完成數學理學士和數學哲學碩士雙學位課程,成為一事佳話。 轉眼間,沈詩鈞今年已十八歲,久未露面的他,現於名牌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客席助理教授,又透露自己很享受教學。 沈詩鈞○七年以九歲之齡入讀浸大,成為本港歷來最年輕大學生,更「超額完成」學業,提早一年完成數學理學士和數學哲學碩士雙學位課程。 畢業後,他以「訪問學人」身分赴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並在當地攻讀博士學位,學術成就令不少人讚歎。 不知不覺,當日一臉稚氣的沈詩鈞今年已十八歲,現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擔任客席助理教授,為期三年,研究專長是「函數分析」。 有傳媒報道沈詩鈞的近況,指他現時很享受教學及數學研究,沈詩鈞稱,暫時只教過三十至四十人的課堂,認為班別人數合適。
沈詩鈞: 沈詩鈞大學生活
作為天才的父親,沈振雄坦言最害怕回答小兒子詩鈞的問題,因他總是不懂如何回答。 沈振雄舉例説,當詩鈞五歲的時候,帶了他去大嶼山看大佛。 詩鈞認為大佛的手太大,甚至比鼻子更大,便問父親大佛怎樣能挖鼻,令他啼笑皆非。 對於詩鈞表示課程較淺,他的教授表示,仍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要用哪個方法解決問題時,這對詩鈞是有挑戰性的。 沈振雄在培育兒子學術成就上100%的成功率有目共睹,他認為只要父母肯出一分力,每個子女都可以成大器。 【本報訊】近年相繼有多位港產神童出現,成為市民熱話,其中最矚目的要數○七年先後有九歲神童沈詩鈞入讀浸會大學,以及十四歲中學會考女狀元何凱琳獲中文大學醫科取錄。
沈詩鈞: 沒有後悔跳級
香港浸會大學週四宣佈﹐破例錄取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學生,只有九歲的資優兒童沈詩鈞入讀該校理學院數學系課程。 沈同學需五年時間內完成該系“度身訂造”的理學士學位及研究碩士學位。 雖然沈詩鈞只有小二的中文程度,但浸大副校長陸大章表示﹐取錄詩鈞時已考慮其中文程度。
沈詩鈞: 沈詩鈞個人簡介
在此次的一次考試中,100分為滿分的微積方程中期考試中,詩鈞得99分,全班排名第四,對於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來説,沈詩鈞已經順利地度過了兩年的大學生活。 沈詩鈞(Sim Sie Koen)是闽南民系裔香港人,父親是華僑,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 沈怡謀在牛津大學以一級榮譽成績完成數學學士課程,現正攻讀博士學位。 沈詩鈞爸爸每日遇上不少家長求助,決定不收分毫收學生做「人生教練」,但首要條件是「坐定定」一句鐘。 現時沈詩鈞只是18歲,但已經在美國著名學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
沈詩鈞: 教育熱話
浸大安排沈诗钧修读理学院特别设计的五年全日制课程,这让他比一般同学三四年的学习时间更长,令他有更大的弹性,顺利地完成学业,以取得数学理学士和数学哲学硕士学位。 2007年(9岁):英国高级程度会考(GCE A-Level)考获2A1B(纯数科A、进阶数学A、统计学B)。 英国Advanced Extension Award数学试中考获merit。 沈詩鈞 沈詩鈞的研究範圍為泛函分析,今個學年他主力教授機率等課程,他指UCLA有許多出色的教授專注在泛函分析,故在當地任教是一個正確選擇。
面对香港大学校长的质疑,9月4日,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进行了回应。 吴清辉说,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招生条件,不同的学校对于录取沈诗钧有不同的看法这并不出奇。 浸大知道招录9岁大学生是一件很受关注的事情,但是录取沈诗钧,学校进行了长时间的严肃考虑。 学校认为他符合招生条件,并有信心在5年内,为沈诗钧提供良好的教育。
一个大一新生说,沈诗钧成为大学生反映了学校在招生制度方面的灵活和培养人才的不拘一格。 但也有同学表示,9岁孩子入读大学,也有些操之过急,因为尽管沈诗钧在数学专业方面有天赋,但是缺乏文化方面的积累。 由于学校是采取与其他同学一样的正常教育,沈诗钧能否成功就读大学的关键之一,是这个9岁的孩子能否适应大学的生活。 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教授周迅宇15岁时入读复旦大学,对于过早上大学他有着自己的体会。 周迅宇说,14岁的何凯琳入读香港中文大学,要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问题不大,因为她毕竟只与班上的同学年龄相差三四岁。
對於這兩位小“神童”,學校都是採取了與普通學生一樣教學方式,並沒有單獨開小灶。 根據浸會大學的教學安排,沈詩鈞要在同一個教室和比自己大10歲的學生們一起上課,一起參加考試。 沈詩鈞 浸大理學院副院長暨數學系副教授唐創時博士説,沈詩鈞選修課程的要求和學分與學校普通的大學生沒有什麼不同,老師在講課時也會一視同仁,他與其他同學一起上課和研修,而且同樣需完成課程的要求並通過考試。
沈詩鈞: 教育與知識
浸大知道招錄9歲大學生是一件很受關注的事情,但是錄取沈詩鈞,學校進行了長時間的嚴肅考慮。 學校認為他符合招生條件,並有信心在5年內,為沈詩鈞提供良好的教育。 香港浸大理學院副院長暨數學系副教授唐創時博士表示,數學系安排系內教授作為沈詩鈞的學術導師,專責發展他的數學潛能和作師友輔導。 沈詩鈞需與數學系同學一起上課和研修,以及在五年內,修讀與其他學生同等學分的語文、體育、電腦、宗教與哲學等全面教育和人文科目。 大學亦鼓勵他與其他大學生一樣,積極參與校園各種學生活動、文化活動和社會服務,以促進全面發展。
沈詩鈞: 回覆:「數學神童」沈詩鈞 18歲任教加州大學
在沈诗钧上大学之前,有一次父亲专门问他,“兴趣是什么? 正是因为沈诗钧从小对数学感兴趣,沈振雄才开始不断教儿子数学,并且不断增加沈诗钧对数学的兴趣。 我有时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影响了他的兴趣,而会阻碍他的发展。 根据浸会大学的安排,沈诗钧上课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与其他普通大学生一起学习。 浸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唐创时博士说,浸会大学特别为沈诗钧同学设计了五年全日制课程,完成后可获颁数学理学士学位和数学哲学硕士学位。 沈诗钧于首学期修读四科,包括两科一年级数学主修科《数学分析》和《统计方法和理论》,以及两科通识科《基础计算机》和《西班牙文》。
沈詩鈞: 未見「四方來朝」盛世,中共已面臨「未富先衰」與「中國衰退論」考驗
香港科技大学于8月22日召开本科生入学委员会,多位高层就沈诗钧的入学申请作关键性商讨。 8月23日,浸会大学就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了沈诗钧入学一事。 8月29日,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公开质疑沈诗钧入读大学一事。 沈詩鈞2025 徐立之说,沈诗钧年龄小,没有读完小学课程,也未接受正式的中学教育。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三個月後,我給詩鈞一份來自英文報章的400字報導,雖然他很多字都不懂,但他能準確發音讀出來,從此他不怕英文。
沈詩鈞: 神童全靠育兒得法?向天才沈詩鈞爸爸學習教育心得
至于沈同学选修的科目,则会因应他上学期的学习进度作配合,决定选修那些适合他发展的学科。 沈同学于五年内,除数学主修科目之外,需要与其他学生一样修读语文、体育、计算机、宗教与哲学等科目。 相比入读内地大学少年班的天才少年来说,“神童”沈诗钧在成长经历、招生入学以及在大学里的培养模式上都不尽相同。 沈詩鈞2025 最大的不同还是在“神童”的培养模式上,内地不少高校的少年班实行的是一种集中的差别化教育,而香港则将“神童”视为与普通的学生一样。
两位香港“神童”能不能成为真正的明日之星,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香港这种培养“神童”的模式无疑给我们带来思考。 沈詩鈞 作为香港最年轻的大学生,沈诗钧是香港网民过去一年搜寻次数最多的人物,雅虎香港选出他为“时事焦点人物”。 12月19日完成考试后出席颁奖礼的沈诗钧对于首次获得奖项表示高兴。 他说,目前已适应校园生活,校内亦有十多位同学一起讨论功课。
現年18歲的 沈詩鈞 沈詩鈞 畢業後,於全球大學排名第10的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擔任客席助理教授,這位小創夢家再創傳奇。 沈詩鈞,香港資優生,原籍中國福建安溪金谷鎮淵兜村人士,為香港最年輕的大學生。 2007年,沈詩鈞成為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學生並在5年內修讀學士及碩士學位,2009年9月年僅11歲的沈詩鈞開始攻讀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碩士階段的課程,這無疑又是轟動教育界的一大新聞。
香港浸會大學署理校長陸大章、沈詩鈞及其父親沈振雄出席記者會。 陸大章表示,沈詩鈞成為最年輕的大學生,雖然他只有9歲,但學術成績優越,口試表現亦成熟,決定錄取他。 但他表示詩鈞能於現階段入讀大學絕不僥幸,平日的詩鈞為了讀書,亦放棄很多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機的時間。 所以父母不需要著重於子女的智商,只要盡心盡力培育成才就足夠。
浸大署理校長陸大章稱,校方當年破格取錄詩鈞,是經深思熟慮及多番面試,對詩鈞學有所成感欣喜;校方其後亦接獲數名十歲以上的年輕學生報讀,但最終因學生不適合入學未有取錄。 七歲的詩鈞自從學了西班牙文後,才知道英文只是眾多語言之一,開始對英文減少抗拒。 沈詩鈞2025 在學校,有一位老師每天教他朗讀英文故事書,他不懂發音就教他,但不是教英文拼音,只是提醒詩鈞如果字尾有e,前面的發音需要變,見到連續兩個d、兩個f、兩個g、兩個p、兩個t等類似的字,前後發音必須變。 比起做功課,他反而更著重學生多做課堂以外的難題,如補充練習或公開考試試題,讓學生能透過充足鍛鍊和思考,對所學內容有更透徹掌握。 其中他就建議DSE文憑試考生,可以做20年份量的公開考試試卷(包含舊會考及高考試卷)來作充分磨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