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福行中心成立之初,幾百呎地方,擺着就那麼一兩張寫字檯和一排椅子,空盪盪的,物資雖然匱乏,但師父和義工們為實踐人間佛教理想付出的真愛和熱情卻絲毫不減。 第一次見衍陽法師,她甫抵温暖人間辦公室,琅琅笑語,風趣幽默,熱情立刻感染了在座每一位,說起來,她的理想和我們如此貼近,知心相交,約定我們一起要為佛教爭氣,要努力奮鬥。 衍傑法師 首次啟建梁皇寶懺法會,為大覺蓮社附屬的中文學校籌募辦學經費;致力文化教育及安老、病患關懷;首次舉辦長者聯歡。
其後,為求專心學佛和投入弘法工作,一九九零年法師毅然放下塵世事,於香港大德聖一大和尚座下披剃出家,同年在香港寶蓮禪寺受三壇大戒。 法師跟隨聖一大和尚修學之餘,亦不斷講經弘法利生。 在一九九三年法師前赴英國,入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宗教研究系,並取得碩士學位。 衍陽法師慈悲為懷,她放下自己,甚至拋開生死。
衍傑法師: 衍璇法師 能夠相識是福氣
18號當天,本是下午結束的禪修,傑師父心裏始終惦記着病房裏的那位,便請禪修營的法工把下午的節目承擔起來。 衍傑法師 16號陽師父的情況轉變了,傑師父卻在禪修營中分身不暇﹕「我倆學了師父以前做事的方式,以大局為重,我知她,她知我。若有大事先把大事做好了,自己的事先放一旁。」17號晚她坐完最後一支香便到醫院看陽師父。 衍傑法師2025 蓮社的宗旨:「護持三寶,宏揚正法,淨化人心,服務社會。」奉行此初衷,蓮社每週定期集眾念佛共修。 隨機接待來往此地的法師大德們,舉行佛經講座;關心弱老,定期安老院探訪。 一九九二年,更開辦了幫助僑胞子女學習中華文化的「大覺中文學校」。
- 及後師父又再提起:「我們認識已經三十多年啦!」 此時此刻,這句話終於令我反思,我內疚了。
- 對了,你少眠不休的最後七年歲月,早已遺給我們無盡的法寶錦囊,書本、光碟、錄音、YouTube等等。
- 法師從小喜愛中國文化, 能書善畫,愛賦詩作詞, 更善巧方便,以個人的翰墨因緣,發展利生的家業。
- 1994 年,受聖一老和尚委派,法師遠赴加拿大溫哥華創辦寶林學佛會。
- 禪修不是一個遊戲,讓你裝模作樣或取悅別人;禪修是一種生活方式!
- 早前他在學生介紹下接觸到韓國電影《與神同行》,意外發現電影情節與佛教的經論相通,於是用作教材,令課堂更有趣、「貼地」。
- 想起恩師聖一老和尚的慈誨:「要幫人於急難」,衍傑法師和我便馬上決定,將餘款全數分別撥捐給各寺,能夠與大家分享,真是我們的福氣。
- 2005年於溫哥華發起成立「華康病患關懷中心」,關懷病患者。
近年,陽法師四處講法,以其極樂觀進取自持的心路歷程,將淺白的法理,用幽默風趣的方式演譯,令大眾在掌聲笑聲中,在憂悲苦惱中的醒身自拔,樂渡難關。 她叫學員專注自己的身體,留意坐姿,即使平日坐在沙發上,也留意自己的身體是否沉到沙發裏面去。 透過身體,學習專注當下,提起覺察,別讓情緒把自己拉走。
衍傑法師: 師父,我怕死……
「我會的,你記得提起正念,知道嗎﹖」傑師父不忘叮嚀。 衍傑法師 與衍陽法師相識了二十三載、近半生時間的衍傑法師,於九二年四月初八日同一天出家。 當時衍陽法師跌斷了手,衍傑法師到碼頭和她會合,提着她的行李到大嶼山地塘仔的寶林禪寺,這一提,就開展了兩人廿多年來互相扶持、不離不棄的歲月。 除了每周一節的禪修班,每兩個月,法師並會帶領一整天的禁語禪修營。 「他們都很專注,一群人行禪的時候,連一丁點腳步聲也聽不見,現場的能量好極了!」這十一年以來,法師指導了五百多名囚人練習禪修,當中沒有一人出獄之後要再住進來。
大家在擔心我的身體,我卻在掛心囊謙巴色寺孤兒院的興建工程。 多紥仁波車在玉樹地震前後,收養了近百名孤兒,卻苦無能力和孤兒們住在一起生活,只能把他們寄養在不同的寺院和家庭,然後每月逐寺逐戶探望和送上食宿費用。 仁波車曾多次來香港辦素宴籌款,但籌得的並不多。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孩子們漸大,仍無法過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仁波車實在忍不住了,幾個月前乾脆把自己的屋拆掉,興建一所孤兒院。
衍傑法師: 重建寶林禪學院──心的地標
師父說她要休息半年,好好安撫和照顧身體內的「住客」。 除了舉辦書畫文物展覽外,法師又以文字般若,利樂眾生。 自2011年起,已出版《笑看人生苦與悲》、 《上天特別選中你》、 《心寬就是最好的道別》、 《原來自己很有用》及《病向笑中醫》書籍五本, 另有《緣飛筆外─衍陽法師淺墨洗塵心書畫集》。 其著作《心寬就是最好的道別》獲選為「2014年香港金閱獎」(非文學類,生活健康)入圍書籍,並獲「我最喜愛的作家」金獎。 「心種福田之眾志護苗──重建加拿大寶林禪學院晚宴」定於10月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我們立即為衍陽師父做了第一篇訪問〈笑看人生苦與悲〉,連帶舉辦她在香港的首場公開講座。
- 傑陽二師為香港名宿聖一老和尚弟子,一九九四年到溫哥華開創弘法事業。
- 「她盡最後一口氣都想出去讓大家看到她如何面對病關,我怎麼不支持她﹖」這事讓傑師父深受啓發:「很多時我們用自己的想法加諸別人的身上。其實各人有自己的因緣、業力、做事的態度,我們這樣做看似是為別人着想,其實是為別人平添壓力,阻撓了別人」。
- 當天,仁波切與眾師兄剛到埗廣州,便收到你捨報的消息,大家的心情就好像失去了一個至愛的親人一樣。
- 「如果我們能以愛和關懷幫助他們改變成功,重犯率會大大的減低。」她希望將監獄變成一個心靈修行的場所,而囚犯的內心,最需要的是治療,而非懲罰。
- 1994年,亞洲最大的監獄,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提哈(Tihar)監獄為一千多囚犯舉辦了十日內觀課程。
- 他強調出家不是一個職業,而是義務工作,出家人在自學以外,還要兼顧弘揚佛法。
- 寶林由當時一間老人院改建成佛教道場,現在又再度重建。
早前他在學生介紹下接觸到韓國電影《與神同行》,意外發現電影情節與佛教的經論相通,於是用作教材,令課堂更有趣、「貼地」。 1994年,亞洲最大的監獄,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提哈(Tihar)監獄為一千多囚犯舉辦了十日內觀課程。 「監獄應該是更生的地方,而非懲罰的場所!」當時監獄總督察貝蒂女士新官上場,領悟到監獄如果對犯人施加最嚴厲的限制,使他們痛苦,他們一旦被釋放,很可能會將這種憤怒回擊社會。 如果監獄不將他們當做正常人,將來回到正常社會,又如何正常生活? 衍傑法師2025 「如果我們能以愛和關懷幫助他們改變成功,重犯率會大大的減低。」她希望將監獄變成一個心靈修行的場所,而囚犯的內心,最需要的是治療,而非懲罰。 法師從小喜愛中國文化, 能書善畫,愛賦詩作詞, 更善巧方便,以個人的翰墨因緣,發展利生的家業。
衍傑法師: 衍傑法師
衍璇法師叮囑我們要代陽師父感恩大家在各方面給予的幫助。 「她盡最後一口氣都想出去讓大家看到她如何面對病關,我怎麼不支持她﹖」這事讓傑師父深受啓發:「很多時我們用自己的想法加諸別人的身上。其實各人有自己的因緣、業力、做事的態度,我們這樣做看似是為別人着想,其實是為別人平添壓力,阻撓了別人」。 當晚,她摯誠向陽師父求懺悔﹕「對不起,原來我看錯了。你要怎樣做,我無條件的全力支持你,你能做多少便多少。我到現在才明白,我真的沒站在你的角度看事情。」此後握一握手,輕怕對方的背,點一個頭就是兩人的交流方式了,一切都盡在不言中。
衍傑法師: 原來三生有幸、想入非非等字,都演變自佛教名相?全球首部《中國佛教文學史》問世⋯⋯
10月17日晚在同一場地,我有個講座「苦從哪裡來?」,門票每張30元,每人限購4張;18日的水懺門票免費派發,每人限取6張;講座和水懺門票,都在10月4日上午十時起在大覺福行中心公開發售和派送。 我開始接受另一種特別的治療,效果很好,腫已漸退,我又在另一次的康復進展中。 衍傑法師2025 師父在電話中簡單直接地說:「可以!放心,我替你看著她。人命就在呼吸之間,你甚麼也不要想。」師父從電話中很清晰地引領我呼吸,教我如何把呼吸帶回來,並叮囑我朋友從旁協助。
衍傑法師: 衍傑法師談晚年(延伸篇)──生活中的點滴啟示
加上佛教對他們來說賺不了錢,更不能「當飯吃」,因此在香港的發展性很低,前景黯淡。 5月,於香港成立大覺福行中心;同年,開始於《温暖人間》撰寫「陽陽自得」專欄;於香港新城電台主持「健康地球人─心靈環保」節目,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演繹佛法,解開聽眾心結困厄,深受大眾歡迎。 9月與11月開始,先後率領中心的愛心大使與心靈大使到安老院和醫院關懷長者及病患者。 衍傑法師2025 「我會不時複習師父的教育,她的教誨永遠都在。」傳燈法師說話時很溫柔,但語氣卻無比堅定。 講者簡介:衍德法師,香港大學心理輔導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法師出家前是一名西醫,畢業於澳洲悉尼大學醫學院。
衍傑法師: 活動海報
雖然當中有不少作品是法師在大病中嘔心瀝血所作,但是不論再苦再累,她仍借着畫中笑臉和正面的字眼傳遞歡喜與善念,讓每一位觀賞者都可以豁然開朗,心底生自在。 二位法師以慈悲的胸襟,帶領大眾從「戒定慧」三學著手,將佛法融入生活、解決生活、豐富生活。 活動亦逐漸多元化,大覺在穩定的基礎上,更充滿朝氣地舉首向前。 二零零六年六月四日,她將大覺蓮社交付給溫哥華寶林學佛會的衍傑、衍陽二位法師。 傑陽二師為香港名宿聖一老和尚弟子,一九九四年到溫哥華開創弘法事業。
衍傑法師: 師父,後會有期
「只要你尊重他們,他們也會循規蹈矩。」法師說,下課時,囚友主動圍住她問問題,還說「好久沒體驗過內心那麼舒服、那麼安靜」。 整個典禮在大家很有節奏地拍着手、齊聲說「師父師父感恩您;師父師父支持您;師父師父祝福您;師父師父我愛您」圓滿了。 大概有八名代表上前在靈柩上獻上淺紫玫瑰花和鞠躬。 跟着每排出席者逐排上前向師父三問訊鞠躬(整個過程大家一路誦着地藏菩薩)。
衍傑法師: 衍傑法師 粵語開示搜集
他定時會在社交平台Instagram分享生活點滴、在網上研究星座,還很喜歡新加坡歌手林俊傑。 聖傑法師的身上,少了一份出家人的拘謹,多了一份年輕人的熱情,披上袈裟卻仍然「貼地」。 温暖人間舊辦公室地方不夠用,要分開在兩層樓辦公,衍陽師父又為我們出主意,鼓勵我們發大願,找個夠大的辦公室,於是我們今年夏天搬來了現今的辦公地點,入伙時陽師父送來一張珍貴唐卡,現在擺放在我們的佛壇上,那時她精神不錯,還親自來為我們主持入伙開光。 衍傑法師2025 第一年,我們安排寶覺中學同學提燈進場,師父在台上懇切呼籲,感動人心;翌年寶覺中學同學又為我們獻唱《三寶歌》,師父親自在現場為我們擊鼓叩鐘,慷慨拍和,激動在場每顆人心,最後帶動全場合唱;另一年,她送來一座沉香山。 今年我們拍賣她的作品,她義不容辭又上台落力推動。 素宴完了,更會詳細給我們意見,告訴我們這樣做不太好,如何如何做就可以更好了。
衍傑法師: 師父,力量何來?
這也是修行,就像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大悲大願的精神。 含着淚,我們爭取在第一時間訪問了陪伴她身邊多年的衍傑法師、衍璇法師、傳燈法師,追憶我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衍陽法師,在最後歲月中,為我們示現的最後一場生命教育,把真愛遺留人間。 三藩市大覺蓮社在一九八四年由葉敏居士創辦,二零零六年由寶林學佛會承接法務。 蓮社一直以護持三寶、淨化人心、服務社會為願景,不單在灣區提供一所聞法、學法及修法的正法道場,附屬的大覺中文學校更為僑胞的子女提供一個學習中華文化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