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樓市溫度有所下降,無論是上漲城市數目或樓價升幅均現回軟,穩中有落,這與政府調控政策不無關係。 分城市來看,對比5年前,截至2019年底,錦州二手房價格下跌1.6%,排名最後。 中國樓價走勢圖2025 中國樓價走勢圖 深圳新房、二手房價格分別以83.7%、95%的漲幅位列榜首。 貝殼研究院最新報告則指出,9月底以來央行多次釋放積極信號,預計四季度住房信貸投放將回歸「平穩有序」。
在中國人社會中,房產是畢生最大的投資,正深切地影響大眾市民對政府管治的信心,大家必須小心行事。 內地及本港兩地從沙士中汲取公共衛生的管理經驗,會有效幫助今年H7N9疫情的控制。 中國樓價走勢圖 十年後的今天,變種流感病再度活躍,對內地及本港兩地經濟和房產市場影響有多深還是未知數,但肯定的是再次出現經濟大簫條的可能性不大,香港市民期望「撿平樓」只是個空想吧。 全球的經濟大轉移已將未來十年的重點投射在大中華經濟圈,圈內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經濟增長是肯定的,而樓價都是大勢向上,只有通過增長土地供應量及興建保障房/資助房去滿足不同社會階層人士的剛性住房需求。 短期的金融/行政手段只能收到即時效果,但會隨著時間漸漸失效。
中國樓價走勢圖: 樓市走勢2023|利淡因素已改善
不過,長沙灣現樓新盤睿峰的項目管理公司鼎珮表示,由於本港沒有跟足美國加息速度及幅度,加上樓價已經顯著回調,直言現在是入市良機。 集團又對香港樓市走勢非常有信心,尤其是供應稀缺的豪宅物業,由於預期明年內地經濟會好轉,並且帶動本港經濟發展,相信明年樓價升幅可約達8%。 回顧十年,中國樓市的經濟功能有著根本變化,從以前的自住用途逐漸擴大包含資產保值元素,這與全球政府走入經濟低谷只有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有著莫大關係。 貨幣濫發和利息被「人為地」降低使通脹加劇,市民只有通過買房保值/增值去保衛財富。 當國民基本上已解決溫飽問題後,投資需求得到大幅體現,令他們的房產投資保值需求近年「有增無減」,大量外企人士湧入中國成就租務市場,使一線城市的物業投資市場逐漸成型。 十年以來,樓價的升幅已遠跑贏通脹/人工升幅,使後來的購房者更難置業,政府面對民間住房難的巨大輿論壓力,必須取得經濟增長和民生利益的平衡點。
-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2020年房價漲幅略超預期,因信貸環境總體趨於寬鬆,一些炒房資金加快進入樓市,受疫情影響房地產「避風港」屬性更為明顯。
-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除非社會加快復常,以及中港通關儘快落實,才有望提振經濟及穩住樓市,否則樓市「撤辣」無期,2023年樓市前景「能見度」將持續偏低。
- 以上註冊量屬二手住宅數字 美聯樓價指數(全港)乃根據全港138個著名中小型私人屋苑的成交個案,計算加權平均數,而於08至21年以100個屋苑計算;08年前則以50個屋苑計算。
- 美聯營業經理范浩軒指,太古城本月呎價為18728元,按年下滑6.98%,雖然太古城本月成交開始轉旺,但仍有部分業主睇淡樓市前景,議幅達5%至10%。
- 今年樓市小陽春由2月份開始,有部分買家認為,本港於疫情下樓價沒有大跌,而且按揭息率維持低水,一旦疫情完結,樓價勢必上揚,令過去一及兩年間,市場累積的購買力爆發,出現過去十年間,甚為少有的高成交量。
- 以深圳而言,深圳吸纳優才入戶計劃已現成效,而擴大都市圈,與廣州、東莞、惠州建設城際軌道交通運輸亦加速推進。
陳永傑相信,樓市最壞時刻將過去,中港通關有望,市場更盛傳香港或於新年前與內地試行通關。 惟經濟復甦需時,相信明年首季仍受著各項不利因素的餘波所左右,如果加上政府適時減辣,樓價有望於明年首季觸底,預料全年樓價於谷底反彈15%。 總體來看,新房均價過萬的城市共40個,佔比達57%;二手房均價過萬的城市共43個,佔比達61%。
中國樓價走勢圖: 經濟
就中國房價行情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年,中山的房價始終穩在15,000/平方米以下,其中40%的房價徘徊在9,000/平方米到14,000/平方米之間,這個數字和香港動輒上萬的尺價相比,貼地到不敢相信。 加上原則上三成首付就能上車,十幾萬入手一個小單位毫無壓力,難怪最近頻頻傳來香港居民前往中山尋寶挖筍盤的消息。 最近,華為裁員賠償10億的新聞在網上瘋傳,7000個核心競爭力不夠的員工一夜之間失業,當所有人在被「末尾淘汰制」嚇得瑟瑟發抖時,卻也凸顯了其「快很准」的商業大亨特質。
惟明年上半年樓市「能見度」仍低,下半年倘若有好消息或者市場明朗化,料樓市最快明年中才呈現突破,預料2023年樓價觸底反彈約5%。 中國樓價走勢圖2025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除非社會加快復常,以及中港通關儘快落實,才有望提振經濟及穩住樓市,否則樓市「撤辣」無期,2023年樓市前景「能見度」將持續偏低。 馬泰陽相信,明年初樓價仍處於調整階段,料最快明年上半年加息周期有見頂跡象,樓市「能見度」好轉才會呈現大突破,預計明年樓價觸底反彈5%。 此外,影響顯著亦是市場最期待的第三個訊號,就是內地放寬防疫措施及最終通關的可能。 廖偉強表示,如最快可以在聖誕元旦或農曆新年期間可以實現有限度通關,將大大刺激市場氣氛,激活樓市價量回穩回升。 中國樓價走勢圖 因此,相信樓市最差時期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將會出現,之後有機會逐步好轉。
中國樓價走勢圖: 北京
他預計,中小型住宅樓價於2023年全年將可錄得約5%至8%的升幅;而豪宅物業價格(以差估署大型單位作依據)料也有5%的上升空間。 美聯物業指,隨著最近中港兩地陸續放寬防疫措施,加上美國加息步伐有望放緩,本港樓市亦現「復常」曙光。 中國樓價走勢圖2025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展望明年,全年樓價及交投勢有望同步回暖,將出現先穩後升的「U型走勢」,全年樓價或升約10%。
中國樓價走勢圖: 中國外貿企業處境艱難:內無訂單外資撤(圖)
同時,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老舊住房面積小、質量差、配套不齊全,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比較旺盛。 近日,住建部部長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指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 其士國際集團物業發展部助理銷售及市場經理曾家進表示,集團部署明年中以現樓方式推售太子道西精品豪宅項目,提供約58伙,主打1房及2房戶型,面積約300方呎起步,另有特色單位。 中國樓價走勢圖 據中原地產統計,9月單月全國房地產調控累計62次,2021年房地產調控共482次,刷新歷史同期紀錄。 截至10月上半月,全年調控累計逾500次,月均調控逾50次,是歷史新高。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中國樓價走勢圖: 二手成交量短期受壓
樓市成交持續活躍,展望樓價穩步向上,現時CCL距離170點,相差9.27點或5.77%。 今次公布的指數是反映新春長假前一周的市況,新春後季節性旺市順利來臨,CCL下個短期目標是重上170點水平,估計會在復活節前後達到。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2020年房價漲幅略超預期,因信貸環境總體趨於寬鬆,一些炒房資金加快進入樓市,受疫情影響房地產「避風港」屬性更為明顯。 自今年初以來,多個熱點城市的樓市延續火熱,據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月,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大連、天津等18個城市,二手樓實際成交按月增加23%,成交絕對水平處在2019年以來新高。 中指院數據顯示,百城二手樓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5,542元人民幣,按年增加3.22%。 事實上,在銀行收緊二手房貸下,加上全國十多個城市出台了二手房指導價格制度,這意味將大大削弱投機客槓桿炒樓的機會,對樓市已產生了抑制作用。
中國樓價走勢圖: 樓市走勢2023|可到預先藍籌屋苑尋寶
隨著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正日漸淡化,只要美國加息步伐減慢,屆時無論交投及樓價均有望回穩,預計明年一手成交將按年急升約7成半至1.6萬宗水平;同時帶動二手成交按年升約3成半,有望達至5萬宗的水平(見圖三)。 至於樓價方面,截至12月9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於2022年內已累跌近15%,八大指數今年跌幅已跌過10%。 四區樓價以九龍區CCL Mass跌勢最急,達17%,但眾多指數當中,以大型單位指數跌幅最小,錄10%。 據統計,2019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均價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北京、上海、三亞、廈門、廣州、杭州、南京、青島、天津。
中國樓價走勢圖: 中國物業
一般而言,股市走勢會走先於樓市2至3個月,因此樓市有望農曆新年後料見「小陽春」,屆時配合發展商加快推盤而重拾生氣。 陳永傑再次呼籲港府適時審視各項辣招的效力,以免影響了市場的自由調節機制,亦影響了業主以物業套現的能力。 加上銀主盤量及負資產數量已創新高,望港府及時撤辣以免出現金融危機。
中國樓價走勢圖: 新聞專題
CCL(大型單位)報166.23點,按周升0.98%,升幅是2022年10月以來最大。 美聯物業屯門豫豐花園分行營業經理顧耀彬表示,該行新促成屯門疊茵庭381實呎兩房單位成交,以490萬元成獲用家承接, 2018年貨升值7.5%。 成交單位為屯門疊茵庭9座低層G室,實用面積約381平方呎,建築面積約555平方呎,屬兩房單位,間隔方正實用。 單位以490萬元筍價承接,折合實用呎價約12,861元,建築呎價約8,829元。 原業主於2018年以456萬元購入上述單位,持貨逾5年,帳面獲利34萬元,期內物業升值約7.5%。
中國樓價走勢圖: 北京房价涨跌片区排名!宣武门跌7163元/㎡
以上數據是綜合土地註冊處的物業買賣註冊個案資料及美聯物業的物業資料庫資料統計,計算而成。 在籌備該等素材時,雖已作出合理謹慎措施,但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美聯數碼概不負責。 他續指,二手樓市降溫的趨勢會更加明確,「對於此類市場來說,要充分認識到虛高價格交易有風險,也不現實」,二手樓價格「去泡沫」工作的持續進行,有助於二手房市場回歸平穩態勢。 張大偉則表示,整體看,全國一二線熱點城市價格有可能出現價格戰。 他分析,預計四季度全國大部分城市將進入明顯的調整週期,在成交量冰凍影響下,若10月起樓貸無明顯放寬,價格戰將成四季度房地產市場的主要關鍵詞。
中國樓價走勢圖: 樓市成交個案(1)元朗溱柏2房戶減價30萬
其中,今年2月至7月期間,平均每月住宅成交量達7300宗,相較去年平均每月住宅成交量約5000宗,大增約45%,當中主要來自二手市場,平均每月交投達5000多宗,而新盤每月平均成交量則約1600宗。 中國樓價走勢圖2025 今年樓市小陽春由2月份開始,有部分買家認為,本港於疫情下樓價沒有大跌,而且按揭息率維持低水,一旦疫情完結,樓價勢必上揚,令過去一及兩年間,市場累積的購買力爆發,出現過去十年間,甚為少有的高成交量。 此外,樓價上半年已上升7%,亦高於預期,在下半年現調整下,全年料升2%至3%,符合年初時估計的上升0%至5%。 對於外界憧憬中港兩地全面通關後,將對樓市帶來直接幫助,楊氏指出,確實會對市況有所推動,但相信主要有利豪宅,尤其是樓價5000萬以上的高價物業。 對於有外界指,新香港人成近期樓市購貨生力軍,他認為,該批人士一向已在市場,未見太大影響。 中國樓價走勢圖2025 除住宅樓價外,對於下半年租金走勢,他認為,租金滯後於樓價,樓價由低位反彈約10%,但租金反彈速度,卻較預期中低,由於部分人移民海外,家庭增長速度放慢,但每年仍有約1萬多伙新供應落成,即無形中增加少許空置率,令租金受壓。
畢竟,不同城市市情不同、房價泡沫程度不一、經濟人口基本面更是千差萬別,所以樓市調控大概率不會一刀切。 王兆麒預計,香港主要銀行在未來一兩個月內有機會上調最優惠利率,部分上車人士或會因加息而不能通過銀行壓力測試,影響短期住宅成交量,但料對市場整體購買力及樓價影響不大。 萊坊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回應樓價指數表示,由於市場欠缺利好消息,疫情再次升溫,令不少買家及賣家持觀望態度,銀行估價不足,導致很多二手成交膠著,整體成交量偏低。
中國樓價走勢圖: 深圳房价
鼎珮董事總經理陳玉成補充說,對香港樓市走勢非常有信心,尤其是供應稀缺的豪宅物業。 他表示,以睿峰為例,過去半年開放式及兩房單位的租金,分別企穩每方呎52元及47元,證明市區樓租金穩定,並且是支持本港樓價企穩的信號,所以有信心本港樓價有足夠反彈力。 由於預期明年內地經濟會好轉,並且帶動本港經濟,估計明年樓價升幅可約達8%。 加息後樓市進一步回調,準買家態度愈來愈審慎,不敢貿然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