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人做過研究,一家中型的麥當勞一年營業額約是270萬(美金,以下單位都是),毛利大概是170萬,但扣除掉薪資、水電、保險、稅….這些拉拉雜雜的,店主真的淨賺的大概是15.4萬。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要把這個目標變成99%或100%甚不是更好? 全世界的麥當勞大概有38, 000多家,這份年報裡提到了,這其中有93%的店都是授權的,而麥當勞長期的計劃是把這個比例提高到95%。
- 麥當勞在全球範圍内的營收也遙遙領先於肯德基。
- 對於麥當勞而言,地産收益始終離不開餐飲服務的支撐。
- 麥當勞在掌握選址權的同時,會盡可能簽訂地産的長期租約,乃至買下土地,這就爲麥當勞做餐廳的二房東或者房東提供了基礎。
- 受制於法律、投資環境等原因,麥當勞在中國開放特許經營的步伐一直邁得很慢。
- 直營餐廳是麥當勞自己經營的餐廳,收入全部歸麥當勞,當然,成本也完全由麥當勞承擔。
- 中國的地産大佬、越秀集團董事長張招興也說:“你以爲麥當勞是在賣漢堡嗎?
我們再來看麥當勞2016年直營餐廳的營收:152億美元,遠超加盟餐廳營收。 除了很標準的美式商業文化─盡量把資源放在高價值、捨棄低附加價值,好讓企業毛利和價值最大化之外。 你或許知道,經營一家餐廳,其實很大的支出是來自初期固定成本的投資─裝潢、餐具設備…這些固定開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餐廳花了上千萬的裝潢,結果三個月營收不佳就倒了的原因。 而且就算順利營運,其實餐廳每隔幾年都要再重新裝修一次,這些都是大型的資本支出。
麥當勞道樓盤: 麥當勞道11號 住宅 出售樓盤, 買樓及有關放盤
本來年前就想寫「潤寅詐貸案」,不過想想大過年的還是不要亂罵人,所以今天就來寫個人畜無傷的案例─麥當勞(McDonald’s). 麥當勞道樓盤 Ebg名象品牌形象策略自 1981 麥當勞道樓盤2025 年成立,累積超過三十年的豐富資歷,擁有多元專業背景的活力團隊。 老對手肯德基在三、四線城市早已提前布局,而麥當勞在這方面的欠缺不是短時間内就能補上的。
而資本市場上麥當勞的業績增長,也是認可了帶來巨大現金流的餐飲消費爲地産帶來的紅利。 筷玩思維認爲,地産對於麥當勞意義重大,爲麥當勞貢獻了十分可觀的收益,但是不能因此誇大地産的作用,餐飲始終是麥當勞的核心競争力。 麥當勞道樓盤 但是我們不能單純以收入口徑或利潤口徑來評估某個部門對於企業的重要性。
麥當勞道樓盤: 香港樓宇目錄
對於世界級巨無霸餐飲公司麥當勞,一直有千萬雙眼睛盯着它的商業模式。 麥當勞道樓盤 雖然大家都知道麥當勞是賣漢堡的,其他的盈利版圖,業内外也都頗爲關注。 幾年前就有人意識到,關於麥當勞的賺錢途徑,大家都似乎忽略了什麽。 麥當勞道樓盤 麥當勞道是人稱的高尚住宅區,大部分住宅單位為一千平方呎以上,只有雨時大廈提供24伙300-400平方呎的細單位,部分單位更已經相連。 中西區的中半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8,28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4,463人。
也就是說,實際上麥當勞一半的錢都是通過地産賺的。 麥當勞旗下的餐廳分爲兩類:直營餐廳和加盟餐廳。 麥當勞道樓盤2025 麥當勞道樓盤 直營餐廳是麥當勞自己經營的餐廳,收入全部歸麥當勞,當然,成本也完全由麥當勞承擔。 加盟餐廳是加盟商運營的餐廳,加盟商要向麥當勞支付加盟費和房租。 加盟費約爲餐廳收入的4~5%,租金則爲餐廳收入的9~11%。 2017年,中信資本和凱雷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店面20年的股權,作價20.8億美元。
麥當勞道樓盤: 麥當勞道
主要街道包括馬己仙峽道(中半山段)、花園道(中半山段)。 麥當勞道樓盤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曉峰閣,帝景園,鳳凰閣,愛都大廈,嘉富麗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04,160,年齡中位數為 44.0歲。 麥當勞道樓盤 期待匯聚品牌經營者,提供做品牌需要的一切資訊及學習管道,創造一個互相學習品牌、Know-how流通的平台。
麥當勞道樓盤: 交通
這就是除了維持公司高毛利外,為什麼麥當勞會把95%店都變成授權店作為公司長期策略目標的原因─因為這樣才能展更多的店,帶動公司獲利的持續成長。 我們來看一下麥當勞2019年的年報(10-K),這裡面很清楚地告訴你,麥當勞並不認為自己是個連鎖餐廳,反而定義自己是一個品牌授權商(Franchisor)。 幾乎無人不知的麥當勞,是全世界最大的連鎖餐廳,遍佈119個國家,擁有三萬八千多間分店。 然而,你知道麥當勞總公司其實不靠「賣漢堡」賺錢嗎?
麥當勞道樓盤: 香港大廈搜尋
由於麥當勞品牌的巨大影響力能帶來可觀的人流量,使周圍地産升值,地産商非常願意在區域内引入麥當勞。 這就使得麥當勞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能以較低的價格獲得長期租約。 麥當勞道樓盤2025 麥當勞規定,加盟商至少要擁有自有資金10萬美元,簽訂加盟合同後,要先支付特許經營費4.5萬美元。
麥當勞道樓盤: 品牌審視
麥當勞曾在2015年5月宣布,將在2018年底之前把4,000家餐廳轉爲特許經營餐廳,而其長期目标是95%的餐廳都是特許經營餐廳。 我們可以把麥當勞的業務分爲三部分:自營餐廳、品牌授權和地産出租。 如果把三者看做麥當勞内部三個相對獨立的子單元,那麽自營餐廳就要向其他兩個單元“支付”加盟費和地租。 如果這樣計算,麥當勞自營餐廳的利潤貢獻率就只有10%,而品牌授權和地産出租則分别貢獻了40%和50%。
麥當勞道樓盤: 麥當勞道熱烈推介出租盤瀏覽所有放盤 >>
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17全球最有價值的25個餐廳品牌”排行榜,麥當勞以389.66億美元名列榜首。 受制於法律、投資環境等原因,麥當勞在中國開放特許經營的步伐一直邁得很慢。 截至2013年底,麥當勞中國特許加盟餐廳比例僅約爲12%,其利潤也一直未有較大起色。 對麥當勞而言,或許放開特許經營,才能爲中國市場帶來新的盈利增長來源。 筷玩思維查閱麥當勞财報發現,2016年,麥當勞的租金收入爲61億美元,而加盟費爲31億美元,租金大約是加盟費的兩倍。 也就是說,在加盟餐廳方面的收入中,租金是大頭。
麥當勞道樓盤: 麥當勞道11號 屋苑
麥當勞加速開放特許加盟,就是要充分發揮加盟餐廳高收益率的優勢。 但是僅靠這些,不足以幫助麥當勞扭轉在中國的頹勢。 2014年的福喜事件曾讓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中國市場遭受重創;2017年,美國曝出的麥當勞冰淇淋機醜聞讓麥當勞市值在一小時内蒸發超過一億美元。
麥當勞道樓盤: 香港島, 中區, 中半山, 麥當勞道 (MacDonnell Road)樓盤
肯德基在産品服務本土化方面更是領先麥當勞一大截,亡羊補牢的麥當勞能否縮小在本土化方面的差距,也仍是一個未知數。 麥當勞擁有自己的供應鏈,通過和原料産商建立深度合作,爲餐廳保證了優質原料的供應。 麥當勞不僅構建供應鏈,還深入到供應鏈内部對其進行改造。 麥當勞幫助原料生産者改進技術和管理,提高勞動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同時也爲自己提供了廉價、優質、充足的原料。 控制了選址權,麥當勞便可以借助自身專業的團隊來尋找最佳的開店區位,這就有效避免了盲目擴張,使得每家餐廳都具備很好的盈利基礎。
麥當勞道樓盤: 品牌內化為何如此重要?
食品安全始終是餐飲企業的重中之重,麥當勞自然也不例外。 在加快擴張並更多轉向特許加盟的過程中,食品安全、服務質量如何保證,是麥當勞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相較於直營模式,特許經營更容易擴張,而且經營風險更小。
麥當勞道樓盤: 麥當勞道63號 近期成交
不久後,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爲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其各地分公司也陸續更名。 對此,麥當勞方面向記者表示:“這一變更主要在證照層面,日常的業務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且麥當勞餐廳名稱、食品安全标準、營運流程等保持不變”。 麥當勞制定了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力圖讓每一位顧客都享受到最好的用餐服務。 麥當勞深入到餐飲生産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並盡己所能改造優化,從而建立起自己的競争優勢,獲得盈利能力。 門店選址、地産經營隻不過是整個企業運作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麥當勞的成功需要各個環節的協同配合,而不是僅僅依靠地産方面的運作。
爲了加速擴張,麥當勞也想將特許經營的模式遷移至中國。 這次股權變更後,麥當勞將加速開放中國區的特許加盟,也就是要把經營重心轉移到加盟餐廳上。 這其中既包括新開設更多的加盟餐廳,也包括把原有的一部分直營餐廳轉化爲加盟餐廳。 這意味着麥當勞將有更多的租金和加盟費收入。 麥當勞靠漢堡起家,從一家爲過路司機提供餐飲的快餐店,迅速發展成爲全球快餐業的龍頭老大。 如今麥當勞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30,000多家分店,餐飲一直是其主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