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劃下,年滿16歲的團員會獲安排參與特定課程及考試,考試合格後將再獲安排進行成人隊員入隊登記、職能及體適能測試、遴選面試及體格檢驗。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如符合入隊要求,團員年屆18歲時便可轉為成人隊員,繼續服務社會。 醫療輔助隊(英語:Auxiliary Medical Service,縮寫:AMS)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轄下的輔助部隊之一,專責支援消防處及衛生署,為香港提供非緊急救護運送和衛生服務。
- 另外,除1987年4月1日前已在香港童軍總會註冊外,所有童軍旅均不可以註冊稱為海童軍旅,但該旅仍可包括有海/空童軍團或深資海/空童軍團。
- 民安隊總部每年亦為少年團舉辦各類訓練班,除此之外也不時舉辦國民教育與內地交流活動。
- 成立時間與目的: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於 1863年在瑞士日內瓦成立。
- 少年团亦为团员组织各类群体活动,使他们从中学会待人接物,并培养自信心、服务精神及领导才能。
- 活動內容:香港女童軍總會參與了香港梅夫人婦女會英語會話章、「健康飲食大使」計劃、惜福大使計劃、「Green Monday」、「盡責公民展潛能」跨代共榮計劃、國際女童日等活動。
- 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嘅宗旨主要分成為12項:當中最主要包括:為醫療輔助隊隊員爭取及維持公平與合理嘅工作時間及其他僱傭條件,並且廣泛地保障其會員的利益。
自今年9月起,專職教官更會到參與學校舉行聚會,與學員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成立時間與目的:「香港海事青年團」前名為「香港海事訓練隊」,成立於1968年。 由駐港皇家海軍後備隊(Royal Naval Reserve)於1968仿照英國海事訓練隊成立。 通過各項海事訓練活動,為青少年提供航海知識、技能、紀律及領導才能的訓練,藉以發展青少年的德智體群,使他們成為良好公民和優秀社會領袖。 儘管飛行服務隊沒有自己的青少年制服團隊,但他們亦一直積極推動青年發展,多年來跟香港航空青年團和男女童軍等不同青少年制服團體,建立了各種形式的活動安排,當中尤其以與香港航空青年團的伙伴關係最為密切。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醫療輔助隊縱隊組織
活動內容:青年團日常包括每年定期舉辦的週年活動有大會操、急救比賽、護理比賽、最佳服務主題計劃比賽、世界紅十字日、社區健康推廣日、國際交誼活動、傑出紅十字青年會員選舉等。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2025 每年定期舉辦的週年活動包括大會操、急救比賽、聯合宣誓典禮、聯合大露營、世界紅十字日、社區健康推廣日、國際交誼活動等。 日常營運:香港海事青年團日常組織的核心訓練活動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團體並非一個訓練海員機構,隊員只須利用課餘或假期參與下列訓練活動。 活動內容:少年警訊平日活動內容主要包括警隊知識訓練課程、步操訓練課程、赴外地交流、少年警訊管理及領導才能訓練、與數碼電台校園台合力製作《少年警訊特輯》等。 成立時間與目的:少年團成立於2011年4月,成立目的是為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少年團,透過群體活動和訓練,學習游泳的技能,並培育領導才能。
衞生署長身兼醫療輔助隊嘅當然總監,現時由陳漢儀醫生出任,總參事係黃英強。 活動內容:由2010年開始,每年舉辦週年檢閱禮,為讓各級學校的青少年隊員,能有一次檢閱成果和學習表現的機會。 社團從屬:1978年2月,世界女童軍總會舉行第23屆世界會議,並通過香港為附屬會員,香港女童軍總會隨即棄用英國會章,並另設計新徽號。 1981年世界女童軍總會正式接納香港為正式會員,正名為香港女童軍總會,是全港最大的女性青少年制服團體。 日常營運:警察公共關係科轄下的少年警訊及青少年聯絡組負責全港的少年警訊活動,以及制定有關工作和政策。 本隊救護車組主要職責是為有需要的巿民免費提供非緊急救護車載送服務。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
此外,亦包括探訪各個政府應變部門,例如政府飛行服務隊及民航處等等。 同時少年團亦會定時舉辦各式聯誼活動,例如周年閱操、開放日等,家長可以從中了解仔女嘅表現同進度。 應急特遣隊(英文:Emergency Response Task Force,縮寫ERTF)係醫療輔助隊專門應付特別災難嘅隊伍。
- 後勤及支援縱隊主要為前線工作提供支援的角色,例如物資和隊員的運送、隊員的福利事宜等工作。
- 活動內容:由2010年開始,每年舉辦週年檢閱禮,為讓各級學校的青少年隊員,能有一次檢閱成果和學習表現的機會。
- 計劃有助加深青少年對海關工作的認識,並培養青少年正面的價值觀和對社會的歸屬感。
-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
- 完成训练后,团员会获颁发「医疗辅助队青少年健康大使证书」,成为「健康大使 Health Ambassador」,代表医疗辅助队少年团向公众宣扬健康及卫生相关讯息。
- 少年团会向团员教授医疗、卫生及健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纪律训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素养和品格,日后成为社会栋梁。
- 申請書(AMS14A)可從醫療輔助隊網頁下載,市民亦可到醫療輔助隊何文田總部或各區民政事務處索取。
- 行動翼負責前線工作,大部分的急救當値和特別服務由此翼人員負責。
「IDEAS」代表Innovation(創新思維),Discipline(守法自律),Exposure(多元視野),Adventure(歷奇鍛鍊),及Synergy(協作共創)。 隨着新策略推出,少年警訊推行新的獎勵計劃,務求有系統地豐富會員的學習經歷,未來亦計劃為青少年安排到訪大灣區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會大灣區所帶來的機遇。 組織使命為:幫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及品格;培訓青少年成為教會和社會上的領袖,訓練服侍青少年的生命良師;藉制服團隊的訓練模式,致力全面發展青少年的成長;帶領青少年認識和接受耶穌基督,讓基督成為他們生命的主人。 活動內容: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隊員會定期舉辦社區服務及應外間機構的邀請協助慈善團體賣旗籌款或提供人群控制之對外當值服務。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香港海事青年團
除此之外,還曾出席並參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巡遊」、「2015制服團體及青少年發展日」、2016金紫荊廣場五四升旗禮、同心同根萬里行2016、「香港青少年軍桂林郡世紀文化體驗遊」等活動。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2025 成立時間與目的:民安隊少年團成立於1968年,宗旨是鼓勵青少年透過有益身心的群體活動和訓練,學習有用的技能和領導才能,藉此建立他們的自信心、責任感、自律和服務精神,從而培育他們成為未來領袖及負責任的公民。 警務處早於1974年成立少年警訊,目標是與青少年攜手撲滅罪行,並裝備他們成為未來領袖。 現時,深資領袖及參與少年警訊領袖團步操訓練的會員均會穿着制服參與相關活動,以加強歸屬感。 另外,少年警訊亦在今年推出了新策略,以「IDEAS」歸納活動所包含的元素。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加入我們
由於這些單車徑經常發生單車交通意外,而礙於單車徑的環境關係,機動救護車輛難以即時到達現場,配備輕巧急救工具的急救單車可以其機動性,快速進入現場提供急救以至先遣救護服務。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2025 醫療及輔助醫療縱隊轄下有衞生防護課(HPU)、應急特遣隊和後備人員科。 在大型事故發生時,轄下的應急特遣隊會提供受過專業訓練的隊員,支援及協助前線工作。 行動翼負責前線工作,大部分的急救當値和特別服務由此翼人員負責。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醫療輔助少年團
除參加領袖訓練課程外,隊員還可以學習如防火、獨木舟、露營、拯溺、攀山及地圖閱讀等不同的技能課程。 此外,少青團隊員會定期參與公益性服務,如舉辦老人健康檢查服務、醫院探訪、殘疾人士服務計劃及兒童聯歡會等。 成立時間與目的:香港航空青年團於1971年4月7日由一群熱心航空活動之中外人仕成立,和政府飛行服務隊(前皇家香港輔助空軍)關係密切,旨在為本地年輕人提供系統化的航空教育及領導才能課程,提升公民意識及德育水平。 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嘅宗旨主要分成為12項:當中最主要包括:為醫療輔助隊隊員爭取及維持公平與合理嘅工作時間及其他僱傭條件,並且廣泛地保障其會員的利益。 其餘包括:促進醫療輔助隊同隊員之間嘅溝通、為會員以至家屬提供福利(例如疾病、意外、殘廢、患難、失業、分娩及退休嘅經濟援助等)及康樂活動等、提供法律顧問服務、出版刊物及舉辦教育講座等。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致力向團員教授醫療、衞生及健康方面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並透過紀律訓練培養他們的自律性和責任感。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少年團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當時得到政府批准及撥款,於1969年12月22日成立。 該組織透過軍旅形式的訓練,幫助青少年發展其個人品格及領導才能,並令受訓學員提升個人責任感、自信心、應變能力、毅力、不屈不撓及服務社會的精神。 急救單車隊(英文:First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2025 Aid Bicycle Team)喺2002年成立,初時係醫療輔助隊嘅義工團計劃之一,由各縱隊內自願參與嘅隊員所組成。 急救單車隊主要喺星期六、星期日及香港公眾假期為沙田至馬鞍山同大埔、上水,重有屯門至天水圍嘅單車徑使用者,提供急救服務。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縱隊組織
一有大型事故發生,轄下嘅應急特遣隊(ERTF)會提供受過專業訓練嘅隊員支援及協助前線工作。 行動翼負責前線工作,大部分嘅急救當值服務同埋特別服務由行動翼人員負責。 總部縱隊等四個縱隊主要提供後勤支援,喺一啲特別嘅大型活動或事故(例如渣打馬拉松、奧運馬術)亦會提供人手,協助前線工作。 醫療輔助隊會提供獨特的技能訓練,並教授醫療、衞生及健康專業知識,藉以幫助少年團團員建立良好品格,日後成為社會的棟樑。 少年團會向團員教授醫療、衞生及健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通過紀律訓練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素養和品格,日後成為社會棟樑。 安全隊成立的目的,是透過教育層面向青少年隊員灌輸交通安全的基本常識,使他們清楚了解使用道路時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從而推廣至同輩及家人,令交通安全常識得以廣泛宣傳。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醫療輔助隊
民安隊少年團成立於1968年,一直積極推動青少年工作,鼓勵青少年學習有用的技能和領導技巧,藉此建立他們的自信心、責任感、自律和服務精神。 團員亦會參與社會服務,如郊野護理、植樹及探訪長者等,從而培育他們成為負責任的公民。 民安隊為少年團員提供多姿多采的訓練及活動,包括拯溺、急救、步操、遠足、划艇、風帆、野外活動及國民教育等,並正計劃發展虛擬實境及無人機的活動及訓練,鼓勵團員多方面探索。 民安隊亦有安排團員與大灣區的青少年交流學習,加深他們對大灣區發展的認識 。 消防處於2021年成立「消防及救護青年團」,旨在提供一個學習平台,為團員安排定期的培訓課程和活動,以豐富他們的學習及成長經驗。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香港紅十字青少年團
所以1992年成立應急特遣隊,喺特遣隊內率先推行災難醫療助理(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t,DMA)訓練,成員除咗專業嘅醫護人員外,亦有從其他縱隊借調嘅隊員。 透過應急特遣隊,向醫輔隊內推行災難醫療計劃,藉此加強對處理災難事故嘅能力。 為了令少年團團員能把學到的健康及醫療知識學以致用,本隊亦推出「少年團員轉化計劃 Cadets Conversion Programme」(簡稱CCP)。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訓練時間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英文:Auxiliary Medical Service Cadet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2025 Corps,AMSCC )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療輔助隊架構下的一部分,隊員年齡由12至18歲,是香港青少年制服團體之一。 少年團提供獨特的技能訓練,並且教授醫療、衛生及健康專業知識,藉以幫助團員建立良好品格,日後成為社會的棟樑。 醫療輔助隊於2011 年成立少年團,宗旨為鼓勵青少年參與以醫療為核心的訓練和活動,學習實用技能和培養領導才能。 訓練的重點包括傳染病及慢性病的認知、預防及處理;傳統急救及健康檢查訓練;及現今流行的公共衞生議題(如情緒及心理健康和濫用藥物等)。 除接受醫療訓練外,團員更可參與其他多元化的活動,例如急救比賽、步操訓練、社會服務、國民教育交流團等。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香港升旗隊總會
懲教署自2008年起推行「更生先鋒計劃」,向中學生及青少年宣揚「奉公守法、遠離毒品、支持更生」的信息。 「更生先鋒計劃」的活動包括在學校或機構舉行教育講座介紹懲教工作、安排青少年參觀院所與在囚人士交流讓他們 了解犯罪後果、舉辦暑期遊學團,參觀內地的大型基建設施及探訪農村學校和家庭,加深參加者對國情的了解。 完成訓練後,團員會獲頒發「醫療輔助隊青少年健康大使證書」,成為「健康大使 Health Ambassador」,代表醫療輔助隊少年團向公眾宣揚健康及衞生相關訊息。 此計劃同時為團員提供醫療行業的相關資訊,使團員對不同的醫療崗位有一定的認識。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社團從屬:民安隊少年團是民眾安全服務隊屬下一個青少年單位,而民眾安全服務隊是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轄下的一支輔助部隊,受《民眾安全服務隊條例》規管。 其中,民安處的工作是為民安隊志願人員提供行動策劃及管制、隊員訓練、行政和後勤支援。
由1950年成立起,醫療輔助隊使用上方有代表伊利沙伯二世的女皇皇冠的徽章,中央以藍底色配上輔助隊的縮寫AMS,下方加上HONG KONG一字。 香港主權移交以後,徽章作出更改,皇冠以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取代,下方樣式與警察徽章相同,以嘉禾包圍標誌,中央以中文加上醫療輔助隊五字。 日常營運:香港基督女少年軍曾在2013/14年度獲香港公益金捐助超過11萬港元,以撥款進行維修及設施添置。 日常營運:香港女童軍總會會長為現任特首梁振英夫人梁唐青儀女士,並有17名副會長,另外還有香港總監、義務司庫、義務秘書、國際事務總監等職務負責日常事務。 社團從屬:香港童軍史上第一個旅團是聖約瑟書院的「香港第1旅」,「香港童子軍總會」則是香港童軍總會的前身。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少年团
符合招募條件的申請人可免費接受啟導訓練課程,並在部隊每月指定的星期六下午接受3小時的常規訓練 (農曆新年期間或會休假,屆時另行通知)。 急救單車隊而有擁有約50部佩備急救裝備嘅單車,車上攜帶嘅裝備可應付一般單車意外引致嘅受傷,部份急救單車亦設有輕便復甦裝備(例如BVM),可處理昏迷或呼吸困難嘅傷者,直至救護員到達現場接手處理。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服裝: 香港女童軍總會
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少年團,透過羣體活動和訓練,學習有用的技能,並且培育領導才能,藉以建立自信心,培養責任感、自律性格和服務精神。 根據於1999年修訂的《香港法例》第517章第21條,行政長官可以招募和維持一個稱為醫療輔助隊少年團的少年團,由已經登記加入該團的12歲以上但是未滿18歲的人士所組成。 招募和維持少年團的費用須由立法會自政府一般收入中撥出的款項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