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棠於10月中至11月期間紅葉茂盛,別有一番風味,成為港人熱門拍攝勝地。 郊區的大型屋苑除了1980年代落成的錦綉花園外,尚有1990年代初落成的加州花園及加州豪園,位於近米埔的和南生圍。 據2016年中期香港人口統計資料,元朗人口有614,178人[1];面積約138.56平方公里,是九龍的三倍,香港島的1.8倍,是香港第三大行政區,僅次於離島區及大埔。 元朗坳頭2025 凹頭站亦將設友善及無障礙車站設施,如升降機、無障礙通道及客用洗手間,方便有需要人士進出車站及使用;此外,站內亦設有育嬰間,方便乘客能於舒適的環境餵哺母乳及照顧嬰兒。
- 而元朗公立中學於1964年落成,由鄉紳集資興建,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中學。
- 這座由舊屏山警署改建而成的文物館,位於坑頭村的小山崗上,能俯瞰屏山村落。
- 他是潘屋主人潘君勉的父親,潘君勉為紀念先父潘蔭華,於1932年動工,斥巨資遠從家鄉梅縣(今梅州市)聘請建築師來港營建「蔭華公祠」,建築歷時兩年。
- 元朗區有三間公立圖書館,包括位於元朗文化康樂大樓內的元朗公共圖書館、天水圍站旁的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及天水圍天澤商場的天水圍北公共圖書館。
元朗鄉郊街道以鄉村小路為主,屏廈路、流浮山道、錦上路、大棠路等街道仍大致保留農村風貌。 錦田公路、粉錦公路、林錦公路和荃錦公路以錦田和上村為軸心,接駁北區、大埔和荃灣鄉郊地帶。 落馬洲(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位處新田與落馬洲之間,皇巴士穿梭深圳皇崗口岸,提供24小時服務。
元朗坳頭: 元朗區
元朗公立中學由香港聖約翰救傷隊提供訓練,學生亦可以加入元朗支隊成為女護士,因為趙聿修為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元朗區主席。 凹頭這個地方讀音「坳頭」而非「粒頭」,它的英文拼音亦是 Au Tau。 據香港地方 – 山峽及山坳所述,凹頭得名自元朗蠔殼山北麓和一座海拔約四十米高的小山之間的山坳,在東成里後方,現時橫跨了西鐵架空鐵路,是元朗市與錦田的交界處,後來凹頭演變成周邊地區的名稱。
漁護署會安排獸醫巡查該8個豬場,並再次從豬隻抽取樣本進行非洲豬瘟病毒檢測。 如沒有發現豬隻健康情況有異,而非洲豬瘟病毒測試結果均為陰性,該署才會容許有關豬隻運往屠房。 清朝末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九龍界限街以北及二百多個島嶼租予英國管治99年。 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鄉民以為自己的土地會被奪去,因此起來反抗,與英軍交戰,由林村打到八鄉,後來終告平息。 而落馬洲支線亦已於2007年8月15日啟用,其新建的過境車站落馬洲站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亦是位於元朗區,但與之連接的東鐵綫並不能到達本區市中心。 元朗區內設有不少旅遊景點,其中南生圍的美景不僅吸引雀鳥,近年亦吸引不少市民,趁假日到來觀鳥拍照及野餐。
元朗坳頭: 主要分區
1948年政府於元朗設立新界第三所理民府,管理北約理民府(位於大埔)新界西改由元朗理民府管理。 1978年政府在青山公路-元朗段一帶發展元朗新市鎮,並興建所需的公共設施。 另一個新市鎮,天水圍新市鎮,則在1980年代末開始發展,使元朗區成為唯一一個有超過一個新市鎮的地方行政區(馬鞍山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 擬建的凹頭站擬設於新潭路附近,預計毗鄰沙埔周邊房屋發展等區內多項新發展項目將與北環綫項目的建築週期同步或相近。 凹頭由青山公路分開南北,博愛醫院位於北面,朗善邨位於南面;其東面為錦田及錦田河,其西面則是十八鄉。 朗善邨(英語:Long Shin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YL40[3],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凹頭友善街11及12號,屋邨由友善街與青山公路交界處兩側三幅獨立的地塊組成。
黎先生指,他的工程總額是54萬元,至今已支付47.7萬元,但直到昨天為止(即工程開展已半年),仍未交到貨,只做完泥水部份,連鋪地板和油漆都未完成。 此外,黎先生亦有訂製的廚櫃,該公司收款後聲稱10月已入紙生產,惟黎透過該公司前員工獲得工廠的聯絡方法,得知該公司只提供圖則,惟一直未付款,所以工廠未有生產。 黎先生認為在處理工程及訂製廚櫃等事宜,足以反映該公司根本無心提供服務,懷疑有意詐騙。 苦主彭先生表示,今年5月底與靖之設計簽約做全屋裝修連傢俬,雙方一直就裝修事宜聯絡。
元朗坳頭: 元朗官立小學
由於北環綫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仍在進行中,圖像只作概念展示用途,展示內容亦僅供參考,可能會有所變化。 郭興坤表示,醮會一年多前開始籌備,十人組成的秘書處每天都登記捐款,截至10月26日,籌款已逾千萬元。 他說疫後經濟疲弱,初時都擔心籌款有困難,但實況是喜出望外,反映街坊對十年例醮好熱衷、有感情,有街坊更大手筆,捐款幾十萬元,其中更有人捐款百萬元創出紀錄。 而丁口登記約七千人,相比上屆的五千四百多人,增幅約三成,每丁收費如上屆都是50元,計算為大會收入,丁口名字登錄於金榜,可得到神靈的保佑,闔家平安。 支出方面因物價高漲,成本比上屆多約三分一至千萬元,其中單是神功戲劇團費及搭戲棚費合共逾二百萬元,不過,估計結算後一如上屆會有盈餘。 例醮百周年特刊記載,一甲子前即1963年的例醮(首四屆沒有文字紀錄)已收支平衡,大會收入及支出分別是約15.6萬元及14.3萬元,盈餘萬多元。
貫通元朗與屯門新市鎮的輕鐵於1988年通車,隨後不斷擴展,天水圍支線亦於1993年通車。 十年後,天水圍預留區支線與九廣西鐵在2003年底啟用,為區內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運輸服務。 元朗坳頭 近年元朗區發展迅速,人口急劇增長,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全港18區中最年輕的地方。
元朗坳頭: 元朗絲苗
早前更發現屬國際性近危級別的蟌科「廣瀨妹蟌」,我們在開展鐵路工程前會先進行生態考察和環境評估研究,確保對生態可能構成的影響減至最低。 元朗坳頭 與潘屋有關的另一段歷史是1942年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日本軍官在元朗看中潘屋這一鄉村豪宅,遂佔據為日軍駐新界北區的司令部,至香港重光,潘屋才回到潘家的手中。 港鐵北環綫項目預計2025年動工,目標2034年竣工,接駁未來東鐵綫古洞站至及屯馬綫錦上路站,並設三個中途站。 港鐵早前提交環評報告,提及料項目施工階段及營運階段將對合共3.23公頃濕地造成影響,包括河道、沼澤或蘆葦、池塘等。 不過,報告稱預料只需補償約1公頃濕地面積,港鐵已識別約1.9公頃位置作為潛在補償濕地。
元朗坳頭: 博愛醫院董事局總辦事處
直至彭先生8月尾收樓後終正式動工,至12月4日,彭生仍分期支付工程費用。 豈知昨日水電師傅突然Whatsapp聯絡彭先生,直指未收到工程尾數,要求他跟進。 彭先生大惑不解,遂聯絡該公司的設計師及職員了解情況,豈知全部人皆指近日已經辭職。
元朗坳頭: 主要交通總站
元朗區的工業區主要位於元朗新市鎮的北面,橫洲的元朗創新園是全港第二個工業園,另外還有舊墟西面的東頭工業區。 元朗坳頭2025 后海灣沿岸一帶(流浮山、米埔)寧靜舒適,岸邊有一堆堆的蠔殼,海上有漁民出海捕魚,米埔更是觀賞候鳥的場地。 「凹頭」亦寫作「坳頭」,而「凹頭」中的「凹」則依古時讀音讀作「坳」,因為凹頭地理位置屬於山坳。 凹頭站採用的主色調取材自凹頭站附近的魚塘;並且配以象徵魚塘周邊環境及水中動植物生態的色彩作點綴。 車站內外設計均巧妙地運用了取材自凹頭站附近魚塘的各種形態及色彩,讓乘客在乘搭北環綫途中猶如閒逛魚塘景致,用另一種方式發掘區內獨特的文化及地區特色。 項目團隊於推展北環綫項目的每個階段均應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使建築的內外設計一目了然,方便整合及溝通。
元朗坳頭: 博愛醫院 – 醫院事務查詢
博愛醫院於2007年3月完成重建工程,新院樓高十三層,包括一層半地庫、五層平台樓層;平台以上的七層樓層各分為三翼。 設施包括病房、急症室、專科門診部、放射診斷部、手術室套房、病理學部、藥房、中央消毒物料供應部、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廚房、職員飯堂及停車場等。 項目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負責整體設計及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有限公司作詳細設計[4]。 元朗坳頭 元朗坳頭 由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興建[5],於2017年2月23日入伙[1],朗善邨前身為前凹頭政府職員宿舍[6]。
元朗坳頭: 服務質素
在醮棚舉行的典禮,大會主席林照權、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部長葉虎、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先後致辭,眾人都祝願醮會庇佑元朗街坊。 約十名主禮嘉賓隨即與大會會長戴權、主席林照權、執行主席郭興坤、榮譽會長梁金祿,以及六名緣首等進行剪綵儀式。 元朗坳頭 另一苦主許小姐今年2月找該公司設計及訂製傢俬,以及整燈槽,2月簽約時已支付16萬元。 直至6月,該公司指單位平面圖呎數有誤,要加收5萬元款項;至8月終出到傢俬設計圖,但指需要120日工期,並需收多7萬元。 許小姐認為工期太長,要求退款,惟公司職員不肯,反表示實際兩個月內就可以起貨,許小姐唯有答應。 豈料之後一直無回音,許小姐多次向職員查詢,亦無下文,許小姐坦言先後支付了28萬元,只做了燈槽,但傢俬一件都未收到。
元朗坳頭: 香港巴士大典
這是首個由政府和本地宗族合辦的展覽館,通過參觀屏山鄧族親自提供的文物和照片,我們得以了解鄧族的歷史變遷和生活風貌,並能一窺新界傳統氏族的民俗文化特色。 潘先生先後支付32萬元,之前可以用信用卡找數,但上周支付的8萬元卻改收現金。 元朗坳頭2025 他昨日在社交平台見到有苦主上門追討的帖文,今日專程來了解,發現公司已倒閉。
元朗坳頭: 建築期間的圖片庫
旅程的尾聲,我們來到屯門—赤鱲角隧道屯門入口附近,在浩和街狹長的沿海堤壩和廣闊草地之間漫步。 元朗坳頭2025 無邊的大海、一排排的棕櫚樹和湛藍的天空交織成壯麗雅致的景色,為這次本地戶外一日遊劃下了一個圓滿的句點。 港鐵日前按例提交環評報告,根據報告所指,預料北環綫在施工階段,將直接影響2.97公頃濕地,營運階段也會影響0.26公頃濕地,即合共對3.23公頃濕地造成影響,包括河道、沼澤或蘆葦、池塘及濕農地等。 元朗馬田壆近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今日(15日)晚上8時許有鐵皮村屋發生大火。 元朗坳頭2025 現場火光熊熊濃煙衝天,消防接報趕至,動用至兩喉兩煙帽及升雲梯灌救,並疏散附近村民及青年綠洲住戶。 消防處晚上9時45分表示,起火的是馬田壆村兩間鐵皮屋,消防人員正在滅火。
元朗坳頭: 歷史文化保育
隨着經濟發展,流浮山的蠔田已成為香港歷史,因為嚴重的海水污染和天水圍市區在1991至94年間之發展已導致流浮山不能再產蠔,現時在附近一帶海鮮酒家吃到的蠔都是由國內出產的。 元朗區東北至落馬洲 、洲頭,與北區的馬草壟相鄰,西南至洪水橋,與屯門區的藍地相接。 元朗坳頭2025 元朗區(英語:Yuen Long District)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面的地區,然而按照政府的定義上述的組合各屬同一個「新市鎮」,而元朗和天水圍是被明確列爲兩個獨立的「新市鎮」。 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隔河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據百周年特刊及大會顧問楊毓照所述,早在百年前未有例醮前,據老街坊口述,已有兩次燒衣活動,由元朗墟民發起。 元朗坳頭2025 到1915年,元朗紳商組織合益公司,籌建元朗新墟,以取代交通不便的舊墟,其後更籌辦有規模的打醮,遵從元朗鄉村風俗,1923年起逢十年一屆的「十年例醮勝會」,祈求合境平安,百業興旺。
近日苦主揭發該公司大部分員工已離職,三間門市店舖亦無營業,更拖欠判頭款項,導致大批工程爛尾。 元朗坳頭 昨日(12日)多名苦主親自到該公司位於元朗店舖追討,並報警求助。 有判頭被拖欠兩個月工程費,又透露從該公司的前員工口中得知,公司高層離職後打算離港,擔心有人想捲款跑路。 《香港01》發現該公司的Facebook專頁及YouTube頻道已經被刪除,記者致電該公司老闆及已離職高層,均無人接聽。 警方回覆《香港01》查詢表示,接獲一名男子報警,指他與另外10人與涉事裝修公司簽約,並已繳付約300萬元;另有兩名男子遭該公司拖八共約20萬元薪金。 報案人與其他苦主其後表示會自行聯絡相關部門及機構跟進,要求警方備案,警方將案列作「投訴」,會轉介海關跟進。
學校操場旁,有一幢白色平房式建築,是昔日元朗官立學校的紅磚校舍,於1952年建成,同年12月19日舉行新建校園落成開幕,由教育司高士雅伉儷分別主持頒獎及剪綵。 太平紳士尹耀聲夫婦、新界高級視學官胡興德、屏山理民府徐家祥、學生家長聯誼會主席林慎;修,南約童軍總會鄧乾新等、學生數百人。 後來興建凹頭公務員宿舍時,同時興建官小新校舍,於1966年8月完成,乃六層高建築物,有課室三十個,分為上下午班,而當年的畢業生包括了元朗區著名西醫王裕民。 香港政府曾於1999年討論於洪水橋建具環保概念的新市鎮,不過由於收地的進度緩慢,加上當時樓市瞬息萬變,對住宅需求明顯減低,所以在2003年時原則上已擱置有關研究。
元朗坳頭: 包括河道、沼澤或蘆葦、池塘及濕農地受影響
據他在報章自述,他曾在財政上支持過孫中山在上世紀20年代的革命活動。 元朗坳頭 屋內正廳正樑,書有「百子千孫」、「如意吉祥」等字樣,前堂則書「富貴壽考」四字匾,其下有桃花貼金屏風。 大門外簷下有髹彩陶塑和木質貼金浮雕各兩對,8隻獅子各具特色,所以又名「獅子屋」,這些都是正宗客家屋的風格,為境內村屋所僅見,在上世紀30年代的元朗,坳頭潘屋可說是大豪宅了。
時至今日,分區委員會成為各社區與民政事務處之間的橋樑,由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委任的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10]。 而規模則為每8至10萬居民及流動人口(包括工人、購物人士、遊客等)有一個分區委員會。 元朗坳頭 元朗坳頭 元朗坳頭 據一份2005年發出的分區委員會委員資料綜合表[11]所指出,元朗區共有三個分區委員會,是「天水圍南」、「天水圍北」及「元朗市」,覆蓋新市鎮範圍,而鄉郊一帶則沿用鄉事委員會諮詢制度。 元朗坳頭2025 元朗亦隨之進入都市化的演變過程,天水圍於1982年獲選定拓展成新市鎮,以配合人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