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亦開辦一所群育學校,設有135個學額及110宿位,並為學生提供輔導教學服務。 香港明愛每年的經常開支預算超過15億港元,雖然不少服務均獲得政府的資助,但香港明愛仍需要向參與計劃或使用服務的人士收取費用,以補貼不足的經費。 香港明愛一方面獲得公益金撥款,與此同時,也有賴各方的捐獻和各項籌款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明愛賣物會),以維持必須的優質服務。 為弱能人士之家長、照顧者及親屬提供輔導及支援性服務,以增強彼此間的關懷和支持,俾能充份發揮個人職份及鞏固家庭功能。 樂薈牽 1.為區內的有需要的服務對象(如低收入的家庭或 鄉郊區長者) 帶來一道豐富的團年飯、表演,增加節日氣氛及歡樂,從而可以為他們帶來一點點的溫暖及關懷,並共渡一個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
大會更會製作一本空氣污染教材,派發到受惠機構、其他社幅組織及學校。 活動由義工陪同長者參觀香港懲教博物館、遊覽美利樓及赤柱大街。 讓義工了解長者的需要、生活狀況及提供機會向長者表達關懷。 此外,透過義工和長者彼此交流,傳遞共融關愛的訊息,凝聚社區網絡。 與體弱、隱蔽、獨居及支援薄弱的長者及護老者參加晚宴,藉是次聚餐,加深他們對中心服務的認識,同時,與參加者共慶新春,鼓勵他們參與中心的活動,亦讓他們感受義工們對他們的關懷。
樂薈牽: 家庭服務
這為四大飲食業團體為響應築福香港而舉辦的首場飲食派對,為有需要長者提供免費點心。 政務司司長及築福香港啟動禮一眾主禮嘉賓向在場長者拜年及派發福袋,送上溫暖。 邀請來自基層單親家庭,未有乘搭飛機經驗的香港市民,讓他們有機會與家人一同遨遊香港天際,乘坐國泰「香港精神」號飛機,於天空共渡難忘旅程,從而促進家庭生活和諧,並傳遞正面的訊息。 若「煤氣長者優惠計劃」之受惠長者須要搬遷,其原有地址所享有之優惠將會被取消,而長者可以前往任何一間審核中心重新申請有關優惠。 申請表格可於社會福利署長者咭辦事處、就近之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索取,或按此下載。 申請人可帶同所需的證明文件前往各審核中心辦理手續。
- 完成活動後,主辦單位會按完成站點數目發放相應紀念品。
- 第一期重建計劃的新急症大樓(懷信樓)於2002年9月落成啟用,第二期重建計劃包括門診、復康及服務設施於2014年完成。。
- 本活動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現場直播盛事導賞,讓失明或視障人士感受巴西世界杯激烈。
- 活動是一次共融之旅,藉著穿梭巴穿梭香港著名景點,除了讓參加者加深對居住地的認識,增加歸屬感之外,亦希望藉此傳播互相關懷的正面訊息。
- 政務司司長及築福香港啟動禮一眾主禮嘉賓向在場長者拜年及派發福袋,送上溫暖。
- 主辦單位有權隨時刪除不合適的團體名稱,恕不另行通知。
香港明愛目前於港九新界共有九間幼兒學校,提供各種多元化服務,包括兼收輕度弱能幼兒服務、暫託幼兒服務及延長時間幼兒服務。 開展了社區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包括社區精神健康連網、社區精神健康照顧服務及社區精神健康協作計劃,為社區上有需要人士提供有關精神健康之輔導和轉介服務及社區教育。 為弱能稚齡兒童、智障成人及精神病康復人士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康復訓練、庇護工作、住宿照顧、就業輔導、社交及康樂活動等,旨在發展其潛能及協助其身心發展,使能儘量達至獨立,並全面參與社區生活。 新界社團聯會北區地區委員會將透過探訪弱勢社群及長者家庭,並送上禮物包,及舉辦嘉年華及綜合表演活動,與北區居民共迎香港回歸的重要日子。
樂薈牽: 社區接待及其他服務
我非常高興出席明愛賽馬會荃灣服務樓的開幕儀式,與大家一同見證服務大樓經過四年重建工程後,以全新面貌重投服務的重要時刻。 完成活動後,主辦單位會按完成站點數目發放相應紀念品。 個人帳戶最少需完成5個站點,而團體帳戶則統計其名下參加者完成站點總數,數目最多的五個團體可獲「香港遠足挑戰」團體大獎。 帳戶必須以手提電話號碼登記以作日後領獎之用,團體參加者只需在註冊帳戶時輸入或選擇團體名稱。 路政署於2002年重鋪華景山路,有市民質疑浪費公帑。 路政署當時表示,過去一年確有不同公共設施機構,於華景山路進行工程,有關工程均是因需要更新或維修地底公共設施而安排的。
明愛一直是我們的堅實合作夥伴,我再次恭賀明愛賽馬會荃灣服務樓開幕,並衷心感謝明愛,以至整個天主教香港教區為香港社會基層和弱勢社群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我期待明愛繼續與政府同行,服務弱勢社群,「以愛服務,締造希望」。 當然,要順利完成這項大規模的重建計劃,必須眾志成城才能成事。 我在此特別向各位參與重建的善長仁翁致謝,尤其是賽馬會1億4,300萬元巨額資助,能為更多社區內不同需要的人士提供全面和優質的服務。 屋苑亦利用廚餘機,推廣有機堆肥種植,聘請兼職農夫(綠田園)管理,當中共超過130戶參與,種植20多款有機農產品。 此外,屋苑亦舉辦暑期學生教育活動,透過綠化種植工作坊、環保酵素製作、有機耕種及回收中心考察團、手工藝班等,培養年青人珍惜資源、減少廚餘的環保意識。
樂薈牽: 低收入家庭
而屋苑會發掘屋苑內的閒置空間,改劃為社會園圃,成為居民樂融雅聚的場所。 社區園圃深受居民喜愛,為居民帶來景致優美的園圃設計。 不但成功向公眾推廣惜物減廢和減輕堆填區壓力的訊息,亦有助推廣「田園城市」的概念。
樂薈牽: 香港明愛
由長者義工與青年義工一同探訪區內的獨居長者及雙老家庭,送上心意禮物及祝福,讓清貧長者感受到外界的關懷。 樂薈牽 讓弱勢社群,基層人士有機會離開自己社區, 走訪平時少到,而又較有特色的區域,發掘及認識香港歷史及擴闊眼界。 是次活動目的希望藉一次午聚,讓長者們能主動參與社交活動,結交朋友,擴闊自己的生活圈子。 並且希望長者們與較自己年輕的義工們互相分享,傾談當中,傳達保持開放,正面和樂觀的態度面對轉變, 達致豐盛的人生。 活動將提高大眾對思覺失調的認識,推廣練習瑜伽對精神健康及對早期思覺失調病人的好處(根據香港大學及思覺基金的研究)。
樂薈牽: 東華三院「奔向共融」- iRun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2020
服務他人是基督徒應有的義務,關顧家庭更是齊家運動的義務,所以藉著慶祝齊家20週年的齊家宴,與未認識耶穌的家庭(低收入家庭及新來港人士家庭)一起分享主內的平安與喜樂。 運用創意設計攤位,向社區人士、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發放正能量訊息。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父母關係的改變對孩子的成長及心理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 透過不同學生(包括南亞裔學生)舞台表演及以「民族共融 和諧社會」為主題的攤位遊戲,向社區人士宣傳「關愛社區」的訊息。 開設小組教授學員設計不同形式、類型的心意卡,以培養她們的興趣,並發揮個人創意。 進行探訪活動,將參加者製作的心意卡,贈予區內獨居長者及其他有需要人士,表達心意,並達至助人自助。
樂薈牽: 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
此旅行為「關愛長者大行動-齊齊動起來」計劃其中一個活動-計劃中包括有:電腦班、健體操班、上門探訪等 ; 目的是支援獨居及隱蔽長者,擴大他們的人際網絡。 活動提供機會給低收入的三代家庭參加康樂活動及透過家庭活動促進家庭和諧,活動內容包括參觀有機農莊及由家庭成員共同製作小盆栽及環保手工藝。 若「單親家庭煤氣費優惠計劃」之受惠人士須要搬遷,其原有地址所享有之優惠將會被取消,而有關人士可以前往任何一間審核中心重新申請有關優惠。 若「殘疾人士煤氣費優惠計劃」之受惠人士須要搬遷,其原有地址所享有之優惠將會被取消,而有關人士可以前往任何一間審核中心重新申請有關優惠。 樂薈牽2025 本屆政府決心將香港打造成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透過各項扶貧、安老及助弱的政策,以關愛的態度照顧弱勢社群。 四年前,明愛高瞻遠矚,將舊有的服務中心重建成為這座樓高十層的新服務大樓,以配合社會發展和應對未來人口老化帶來的服務需求。
樂薈牽: 醫院服務
方向及使命: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以促進家庭和諧關係,提昇個人及家庭整體應付困難的能力,並改善生活質素。 目的是讓小學生運動員能多接觸並了解精英運動的設施及訓練,鼓勵他們努力練習,期望有朝一日踏上精英運動員之路。 一群本地及外地音樂家,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樂團,透過自己作工具,現場的演奏,配合上動畫創作,將一段段美妙的音樂送給這些容易被遺忘的孩子。 近年來港工作的外籍家傭數目大幅上升,「關愛家傭日」旨在鼓勵政府、社會及每個家庭欣賞與尊重這群在我們中間的「異文化寄居者」,藉此消弭雙方之隔膜,共建和諧共融的家庭與社會。 以典禮及晚宴形式,作為耆英團服務20周年的序幕,回顧過去20年的工作,亦頒發周年義工獎項予各會員,以示嘉許。
樂薈牽: 香港明愛學前教育及扶幼服務總辦事處
當中2位身體有缺陷的海外舞者以其自強鼓勵青少年及大眾。 活動内容包括:演講及有關種族共融及平等的分享,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2014青少年徵文比賽頒獎典禮,文化表演、攤位遊戲及展覽。 為來自弱勢家庭的親子舉辦遊覽大澳和進行遊踪活動,增加親子相聚快樂時刻,並讓參加者認識大澳的特色和文化。 樂薈牽2025 樂薈牽 團體名稱不能含有淫褻、暴力、色情、誹謗、不良意識、侮辱成分、或任何具爭議性或不適當的內容。